寂寞是什么?心理学家说,寂寞是与他人共在的欲望。然而我更偏爱梁晓声先生的定义,寂寞是想说话又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 P9 e- ?* W" E
3 V2 X) i6 o( R( w* } 说得多好啊。谁不曾体验过这种寂寞?当你因病昏睡到傍晚,睁眼却只有渐暗的天色和空荡荡的房屋时;当你读完一本书,满腔感慨却不知与谁分享时;当你在崩溃边缘泪流满面却拨不出一个电话号码时……寂寞都与我们如影随行。
" D$ S3 ]0 j; ^5 U/ u/ `& `4 E: I2 ~7 A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的诗句写尽了寂寞。或许,寂寞就是缺少知音“对夕阳”的空荡。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曾发出“知音难觅”的哀叹啊。即使是流连于温柔乡的柳永,也挥毫写下“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千古名句,嬉笑背后有多少深深掩埋的寂寞;屈原在汨罗江边面对无法理解他的渔夫,只能悲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后投江而亡。倘若渔夫可以明白屈原的寂寞,是不是屈原也不至于走上最后一步?而这纷杂的世间,为人所知的寂寞不过了了,还有多少人在等待伯牙子期般的相会中独自寂寞呢。# _5 B0 s! L% ^: \" S
: Z. F) z, |8 A0 }$ c
然而,寂寞不仅仅是悲观致郁的产物。李白也曾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是优秀者心灵的升华,灵感的源泉。哲学家康德一定是寂寞的吧,他一生都不曾走出他那三分地中,就连出门散步的时间也是死板的精准。可他在寂寞中找了自我,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纯粹理性批判》。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曾提到过,鲁迅常常在寂寞时一人躺在草地上,“像受伤的狼去舔干自己的伤口”。可在寻常人自怨自艾时,鲁迅却从寂寞中感到充实,《野草》、《呐喊》,都是他对这个世界有力的重击。
P% Y2 p+ b) k/ r2 }, m u2 V4 K/ y5 n: E1 q5 M
或许,有些人常常把寂寞同无聊、麻木混淆,在空虚度日中自诩寂寞。然而麻木是失去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无聊是对生活不负责任的不作为。可寂寞是一个人尚存生气的证明,是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和小心试探。太宰治写下《人间失格》,据说一度升高了日本青年的自杀率。他是寂寞吗?我想不是的,他是对于生活的过度敏感以致于在失望中麻木。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考尔菲德不同,他是在与哥哥D.B.的虚伪、学校老校长的刻薄接触后感到了与世界的格格不入,才生出的寂寞,可当与妹妹菲苾交流后,他依然扬起了对生活的点点希望,梦想着做一个站在悬崖边保护孩子的守望者。这才是带着体温,带着生命力的寂寞呀。. s$ Y3 n" L6 T: B7 m6 h
% y% u/ P/ p3 Z/ y2 @
寂寞就像一座高山,只有你一人站在山顶。在这样的高度,低头看是就是万丈深渊,难免心中忐忑。这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吧,把寂寞化为动力,自会拥有搏击长空的勇气。, b- i2 A8 F; ]/ i( l3 l6 U$ m4 Q
5 y% R. t8 R c4 B" S# L.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