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版主
- 积分
- 21494
|
近日,市民符女士打来电话向南通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节目组求助。8 g7 n# h, L+ B
$ V, z( H) x5 ?: s% B1 t今年2月,符女士和女儿来到周六福开发区世贸广场店选购金饰。在店员的推荐下,符女士和女儿看上了该店“一口价”的金项链、金挂坠、金手镯、金戒指。
( }. T: M; V, N6 g ?- ]
* z, B2 J7 e/ ^" k! S# X/ O& V' L符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选购时,自己也注意到了金饰上的吊牌,吊牌上的确标明了价格,但并未看到饰品的克重。期间,自己也询问过饰品的重量,但是店员从未回答,一直强调“一口价”的黄金只看价格。& Z" V) F; N8 x2 o# ?
在店员的极力推销下,符女士最终用45.98克的旧黄金饰品加上14943元现金,换购了吊牌价共42330元的金饰。
9 I; k! B8 @# \" Y# C. t
, t! y; _8 g8 Z) k! J4 }' D. j然而,今年11月,符女士发现自己的金手镯出现了裂痕,于是再次来到周六福开发区世贸广场店要求更换新手镯。0 [6 U8 P' F3 ^& G- Z2 Q
7 V f- i1 V8 ^$ l. I. _: s S
听到符女士的要求,店员回复:“一口价”的商品只能换“一口价”的商品,如果想换“非一口价”商品,就只能按照克重更换。+ V- D8 N! j( ~, X" c4 R5 w' `9 K
店员的回复让符女士顿感不适,她表示:“一口价”饰品,自己才佩戴几个月就出了问题,现在换新,又只能换“一口价”的商品,自己无法认可。
2 z6 O) p6 P9 w! L! v/ ~! Y4 J! \" C- Q) t' B6 a
双方僵持之际,符女士拨打了12315举报电话。在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介入和操作下,符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购买的金饰吊牌上全部标有克重,只不过被商家叠成三叠并用订书机订得严严实实,导致自己并没有看到。: H: X! d( R/ n F
而根据吊牌克重显示,符女士购买的五件“一口价”金饰总克重仅有39.91克。: d. e1 j( w; Q+ y& E9 M
5 e5 G; V! j6 X9 Q- H" \( ?
不仅如此,符女士还发现,在该店提供的“质量保证单”上也未标明自己购买金饰的克重和单价,只写了标价。7 f* P2 K! l5 J. l5 ?( g
1 p% ]6 T: W/ N
45.98克的旧黄金加上14942元,最后竟只买到39.91克的黄金,如此结果让符女士生气不已,她说: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店员故意隐瞒重量,引导消费者入坑,如果提前告知克重,谁会花4万多元,买39克的黄金(1025元/克),我认为这就是消费欺诈。”1 u) R& i+ Y5 P* \0 U; _7 e' w
为了帮助符女士了解情况,记者在《有理走天下》直播时拨通了周六福开发区世贸广场店的电话。
4 F, ?4 H& {2 ]8 A- r; X在沟通中当记者明确询问店家,售卖“一口价"金饰时是否会明确告知商品克重等相关信息?该店店员和店长表示:根据行业规定,“一口价”的金饰就按照“一口价”的标价售卖,不会告知重量。3 }% S9 o5 ^. ~# b. e, [4 e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口价”金饰的套路并不罕见。今年8月6日,央视网就曾深入报道过“一口价”黄金的销售套路,符女士的遭遇和报道中当事人的遭遇是如出一辙。. d1 e/ c- b8 Y. ^3 _
. q, E: [! c6 e5 S x
而在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媒体《产品可靠性报告》官方账号的报道中,更是直接点名周六福“一口价”黄金是销售套路。在该篇报道中,周六福“一口价”的销售套路和符女士遇到的套路别无二致。
5 `! S, {4 ?5 I
' \' m; u: U$ Y; h+ t今天,符女士的女儿收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事的答复:未发现违法行为,本局作不予立案处理。6 A- }# J2 Z5 e: X) v
: O& U- l$ h6 a& I' I E
面对如此结果,符女士和女儿均表示不认可,将向上级部门申请复议。《有理走天下》节目将持续关注。8 e0 \# ?8 e. f- r
4 K% N4 |( Z9 x. F法律科普:9 h: b+ ]0 g2 w+ G5 J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有知悉的权利,经营者提供商品的有关信息要真实、全面,不得作出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5 Y9 r$ e3 d& Q: j! b; P( J
即使是“一口价”黄金饰品,它的成分、它的重量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商家理应把成分和重量标注出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做出购买的选择。+ v% k3 {( Y" i" p; g$ |0 z
2、《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r& y. A R8 O* u
3、《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里明确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应该明令禁止。/ E% ?& ?3 c" P x; X2 t
% u' P8 d1 q/ I1 A% ]) Q/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