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婚礼的记载《大明会典》和《仪礼·士昏礼》. d$ h: c, K# P3 b; T2 Y0 f6 u
! t7 D; V9 {: h r+ Q
《大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又名《明会典》。 ; k. d- F$ q' N, w j/ v- r9 k" h. j9 }5 I2 c3 J+ M9 ]+ P. Z# x# D1 I
该书辑录明代的法令和章程,对研究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与职掌、官吏的任免、文书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行政管理和监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土地制度、赋税、户役、财政等经济政策,以及天文、历法、习俗、文教等,提供了比较集中的材料,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l V6 m7 x8 _' C U
5 x* s. f- w R3 l5 j《仪礼·士昏礼》是我国关于婚礼的最早记载,但并非仅适用于士这一阶层。《仪礼·士昏礼》记载一套完整的婚姻礼节有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后世称之为“六礼”。) k1 Y7 ~1 j* H: Q
/ Z$ X, N3 F# H( o& Q1 E4 v说到了“礼”,毕竟有“婚”就会有“礼”,我们再来跟着静知的镜头来看看整个汉婚的流程吧。 2 R' L" A, x' Q+ K! }6 ^1 o) Q ! a. \/ j7 S4 v* B先要焚香祭祖。 7 E! _) n; z% K) `: B* c # H0 F0 G/ U+ G. |* u衣着斗牛圆领袍的新郎在焚香祭祖后步入华堂。, X, y. V; x' j) A$ e! y
; F: c- h5 o3 V' ~4 l接着亲迎礼。 $ `+ t$ q! X/ E4 ^0 \9 ~$ n, y. p% s' p! @* z4 Z# F* i3 D
新郎需要走至台前,等待尚未出阁的贵人也就是新娘。 9 j8 Q; H; I+ R* A- i" _# ^: K: L4 B1 P
紧着是却扇礼。 5 W7 l4 ^+ x4 e' T: R7 z $ K2 p6 T; A' @0 q' a0 I新娘出阁,却以擅自掩面,不见真容,这时,新郎及宾客迎接新娘。 ( x9 w7 [7 c# z, x, P$ C5 B: N9 S8 u+ e8 U( ]2 @
随着扇子依依移开,新娘美丽面容映入眼帘。2 i+ n% [! `2 y9 O, G% {
$ A( ]7 I4 o% g. n佼佼乌丝,玉带珠花,新娘带着欣喜,娇面云霞衬,朱唇降脂匀。 Y6 h0 M @ ^$ H4 S: z& \) [5 l+ W1 e9 ~3 B2 j& u- V/ p
然后是奠雁礼。 6 N" x# }% a) P. H) E6 f1 \* X+ d9 G1 l 9 D0 e5 F+ c C3 V% R7 U! _( a% |古时雁木刻意味忠贞不移,因为雁为候鸟随气候南北迁移,仅有固定配偶,配偶亡但不再择偶。 - k0 J) j: y9 u5 b( @, u" ^. _. c1 l0 N2 L$ S! S0 ?9 E
雁南北往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礼仪。 " n H. ]4 ]& h& j ) C( Y0 _3 m; ~2 H0 M. Y1 N$ i9 ^在之后,新郎新娘共执着红绸球,步入华堂。' g- \4 v( ~/ m3 L, r
2 x8 O# V. F2 k6 v' F' }! ?
之后是沃盥礼,意为纯净,第二天即是新的生活。" @3 K$ c+ Y( M9 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