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几年最火的厨具,空气炸锅肯定排得上号。 ! u) P1 j9 h7 j. f% E* g; X9 ~7 g" t% k) k! t
然而,昨天一个名为#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词条冲上了热搜第一。 / B2 L- n5 w1 S0 W! W( }) s8 ^/ l# a( O5 L$ N6 m/ s
点进词条,#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词条,然后从“高温处理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质”和“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等几点切入。 ' e J- f& U2 u& A! b5 y R) B `: E' W# C# W a* @/ d
不过今天事件又迎来了反转!新闻里说的采访专家之一朱毅老师本人亲自出来辟谣了,她称自己并没有接受荔枝新闻的采访。 " B; n# u/ s. ^+ p3 ^! v5 j. J# G6 v1 x" ?6 W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 U2 o9 B/ s$ Q! K$ Y2 [8 B" L- H, P3 v: G
实际上,那个视频估计大家都没有完整地看完,也没有仔细听,看到第一个采访的专家,然后联想标题就以为是朱老师是建议了。但实际上,能听到的只有“朱老师”说了一段关于空气炸锅的原理解释。 ' J! ? @0 T$ q: m6 w % S$ E, r9 l6 P% {我看完之后就跟朱老师本人求证了一下。朱老师马上就澄清说自己根本没有接受采访。 A1 x% P9 x* d0 K, N, b# f0 S: f
: [+ k( Y2 c8 j x4 h6 M2 f
由此可见,所谓的#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只是某些账号的编辑移花接木、剪辑拼凑而成的标题党。 ( O5 {0 t9 ]( T* j9 w, ^4 i, a q% x+ g' V6 J# k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某账号为了得出结论的移花接木大法,是多么的不靠谱。9 k4 o$ \4 A8 \. j
5 `2 j) S9 F6 g2 n! h$ o% B# g& n' E! }
●空气炸锅类似是风箱加热,可以不用油,或者用很少油,相比油炸,算是一种不错的烹调方法。 . i n8 N! E, u: x8 q7 D 3 Z( _ ~) g c- H+ |●如果觉得自己体重超了想要控制体重、或者不想吃太多油,用空气炸锅是不错的。 # T$ t. r- o7 T$ Y& u B8 D: Q$ s, a
●高温烹饪方式都会让食材营养或多或少地流失一部分,也不是空气炸锅所特有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来弥补。+ A. D9 W* ]# t% x8 n' Q
3 ` n7 t" v& }2 y) S6 D
●脂溶性维生素需要与油脂结合才能吸收,但并不是说必须得有烹调油,很多食物中本身也有油脂。) O, h6 U8 g+ r, N' `
7 X4 C/ i3 C3 _
●高温烹饪方式都会产生丙烯酰胺,不是空气炸锅所独有的。想减少丙烯酰胺产生的量,可以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而不是单纯地少用空气炸锅。 " W) K$ w" }* @/ f _. T f) N! z! s. ?: A8 T2 t, y* D1 P. X
●我国居民饮食更应注意的是减油少油,而不是担心完全不摄入油脂,烹调油是主要来源。 ; ?: ]# L. J2 c$ c" G8 W6 L & n5 f8 H# f: v+ k' L1空气炸锅让营养流失?# Z' @4 Y# r3 u0 j2 H
) }8 t: u) X: G( l4 u其实,除了凉拌、生吃等少数烹调方法,任何一种高温加热的烹饪处理都会有部分营养的损失,但损失的量一般都不会很多。如果担心营养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多吃点来获得足够的营养。 " L; j& Y' I$ x' @( }3 f+ B " Y* b8 x- [$ S+ E: a) Y& @/ \而且,食物经过高温烹调后,一方面可以消灭很多可能的安全隐患,比如致病菌、寄生虫,另一方面,高温的美拉德反应等,也会让食物更香更好吃。! _& F, E0 a! b( t) r
" Y/ C/ A6 I; C( R9 U/ ^" F1 T0 s
2空气炸锅影响脂溶性维生素? # S' i% X; |# U7 p% v' m+ X4 T7 w* W# F6 [4 U0 q" X
这则热搜还说, 空气炸锅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影响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 y6 C2 e* ~; [; F) y% [' S . U# o* x0 n4 }* Y脂溶性维生素需要与油脂结合才能吸收,这个没错,但是并不是说必须得有烹调油才行,很多食物中本身也有油脂,也可以让你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9 k& r+ Z, p+ I8 v, v$ F0 y, H# u" n' c& S4 Z$ @
至于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方面,完全不吃油当然不好,但现在我们人均每天摄入的烹调油都快40克了,不仅没到担心吃不够的地步,反而是要尽量减油少油。根据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每天摄入油量建议为25-30克。 / K. Q- t, y/ B+ i$ @, k* f# R$ q8 u) T
! G. S$ k9 O' v& e, t/ C图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3 o) F T/ v2 B4 J2 O
, Z$ F1 j5 k7 X# Q
空气炸锅的烹饪过程耗油少,类似肉类、海鲜类、薯条小吃等本身油脂比较多的食物,不需要加油就可以直接烹饪。而如果食物本身不含油,比如蔬菜类,加一小勺油,就可以做出传统油炸的口感。使用空气炸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控制脂肪摄入量。$ {, ?$ W$ [2 g9 v D3 c5 G% u
& D ~( z5 q! M5 Z丙烯酰胺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物质,主要用于合成一些高分子材料。大家之所以担心丙烯酰胺吃了有害,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后将它定位为2A类致癌物。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这个2A类致癌物的含义,它其实是说可能对动物致癌,但没有证据会对人体致癌。 . t: b' a& ?0 |- g. ^ G. W- K1 A" T3 E( O \7 r% f0 G9 S
空气炸锅做的食品有丙烯酰胺,但这个其实跟空气炸锅没有直接关系,问题的源头在食物及烹调温度。 ; `( e% M) A6 r9 J s U, B 6 a K3 j) q& d1 k) o食品中之所以会出现丙烯酰胺,是因为食物中的一些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烧烤等烹调过程中,在高温的作用下,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 L1 f) B+ o$ k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