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经常看古装片的人,可能会对一种近乎魔术表演的酒壶有些印象。它的外形乍看之下与同类无异,却暗藏机关,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分别倒出普通酒和毒酒,是许多编剧笔下毒杀情节的招牌道具。
4 F: w5 c# V9 q9 @
( t! f! G$ @5 o- V6 H' J
- [4 O: b7 ~$ p) S; C8 d% ^( D
( K E) u% t5 ]例如《甄嬛传》里皇上赐给甄嬛的毒酒,就是盛在这样的机关酒壶里,想让她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旧情人果郡王。
% o* n; W3 h5 G$ H: O' S4 Q8 i" ?& u+ n
按住绿珠是好酒,按住红珠就成了毒酒
; ?7 l$ t1 W/ K
5 D0 Y: J# W1 i$ u这种毒酒壶在不同的影视作品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名字,九曲阴阳壶、诸葛壶、鸳鸯转香壶、两心壶,但都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用法,悄无声息杀人越货,堪称犯人的居家必备好帮手。
" `/ S" h. w9 i; U9 f. c0 H
$ \* J2 q/ e0 W+ s# l- l5 }+ ~" }而在不久前,早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毒酒壶终于火到了海外,让几千万外国网友大开了眼界的同时,还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上了一课。
" Y+ S' F# u7 H: L
) c& W- C% N. `1 d2 u1
9 {! Z4 G$ @- A
* l! j* O3 Y4 }) ^* x身处国产古装片鲜有涉足的海外市场,不少人第一次见识这种酒壶的神奇,还是靠一支名为“刺客的酒壶”的短视频。
- A% ^7 X- V1 f) z7 F; B1 Y2 ]8 x' Z5 g2 r p
视频里的大哥拿出一只显然“made in china”的寿星造型瓷壶,变魔术般向两个玻璃杯里倒出了不同颜色的液体。接着又掏出一个透明版本,一边解说一边按住不同的孔洞,再次倒出了不同液体。不用他再做解释,观众就已经明白了它被叫作“刺客的酒壶”的原因。
* L. ^* F$ {! r, G% ]1 R( s2 o& _" y+ |" ?
这条首发在TikTok上的视频,很快就被大量转载到了各大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只是他们的关注的重点,已经和“刺客”这个主题南辕北辙了。
; c5 v) K& [. b
$ W {+ ]: B, m' o/ I6 r
热衷于红茶的英国人,大概是其中最先跑题的群体。他们看到阴阳壶的效果后,第一反应是“那岂不是可以同时在里面加入红茶和牛奶?”。这样的话,无论客人需要怎样的红茶,都可以一壶满足他。
; O& g* _1 o0 Y& Z: _$ E6 S" k
+ i8 ^/ C& o, i7 P% o' w! G咖啡和调酒爱好者的反应也和他们类似,第一时间都想到的是饮料配方中的替代品,终于可以方便地盛在一起,不用为了黑咖啡死忠粉或者不碰酒精饮品的朋友再准备一套酒具。
! R; Z# j( B" O, C
$ ^+ V$ h' l- k U% I6 [ Y- R" p$ N也有人想给朋友来个“大惊喜”
7 q+ [& }: G) {; D, p/ e1 b6 @ [9 ]0 m) p8 s3 h% p2 n
关注茶壶能否怎样用作刺杀的人也有不少,只不过他们大都是在怀疑它作为下毒工具的合理性。
; e+ |4 y& H. P/ A* T! [& H" `! z* r# y3 P" q! K" ]
受到质疑最多的是用它下毒的安全性,既然共用同一个壶嘴,无毒的一侧也会间接被毒酒污染,最终变成一锅敌我不分的毒鸡汤;也有人为粗心的刺客捏把汗,万一下毒的时候太紧张,一时忘记了哪个孔对应的是毒酒,同样算不得一件美事。
$ n# t- c4 N2 x
; V4 Q$ W d* u8 {$ W1 Y
还有人不知是不是看惯了“杀光所有人就没人知道我来过”的莽夫型刺客,吐槽这个壶只是个花里胡哨的小玩具。但同时又觉得它作为吸引目标注意力的小把戏倒是不错,趁对方因茶壶的神奇表演分心时,直接一球棒砸过去更加简单粗暴。
/ L( q2 v7 ]2 a% d; }+ Q1 z" v; a+ F5 q8 j
勉强算是另一种“毒杀”
3 L U0 F" [5 i' |4 P& F5 Z& x0 \1 e/ M/ n: H1 M
显然外国友人们无法理解这把酒壶在险恶江湖和深宫后庭中明哲保身的妙用,但这丝毫没妨碍他们想拥有它的热情。
) h$ k. v+ J9 h9 {- Q- e+ \8 M$ | f* _( J' U3 S2 ~
在某个相关视频下,有网站贴出了同款酒壶的购买链接,即使单价高达70英镑,依然被迅速抢购一空。二月底他们再次补货并涨价到80英镑后,同样卖到脱销缺货至今。而在国内的某宝上,同款寿星版阴阳壶最低只要58元就能买到,价格只有它们的十分之一。
, T$ g O6 n; \. ~
# z4 U( W/ A- T# m r8 k当然,不是所有魔术观众都能忍住探索背后奥秘的欲望,还有不少好奇的网友在评论里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那么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 t" I9 j; U! c
( w* E# n( M0 h4 e2
) [, A( N5 K9 O! d
; M. y: G1 @& L( W; M9 P这届网友提出问题的求知精神固然可嘉,但观察力可能还有待提高。因为转载这支短视频的博主,基本都在评论或水印里提到了同一个名字——Steve Mould。
' W; A( e6 a8 A9 C! Q
; `8 z1 C6 y" F0 q' W) `4 \视频博主Steve Mould正是视频里拿着茶壶出镜的原作者。除了半分钟的版本,他还制作了一支带有详尽原理解释和模型演示的长视频,刚好就能解开这些网友的疑惑。
1 F p9 ^& o, n) F) ]9 g5 k4 L" q- S& f: ?
阴阳酒壶的原理其实比想象中还简单,只是对初中课本级大气压知识的简单应用。两个壶腔装入不同液体,按住某个腔室的出气孔时,大气压就会阻止这一部分液体的流出,达到倒出指定液体的效果。
2 U$ L: f- p7 x. W% _: ~
- L- ]* U+ ^6 Y9 k2 b0 Y, w为了防止观众听不明白,Steve Mould还制作了上下排布的2D透明版本,更直观地展示了大气压在其中的作用。
5 J5 I. x+ P" G+ [) p: s1 z0 e, u3 M$ ]: j8 O# c* h" H& ?9 I/ L: Y
英国网友口中红茶牛奶组合的实战版
/ D, f/ m, i7 x, t
( r, C! ~, ?" ^& K) s8 U
早在这次“刺客壶”火爆热潮的几年前,外网上其实就有播放量上百万的视频展示过它的用法,正是上文中购物网站的同名账号,但在当时并没造成大规模的二次传播。两个视频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无对原理的直观演示。
8 N' A. L, M) h# y
1 ]+ I5 N; x, f t w事实上,在Steve Mould的频道里同等质量的视频并不少见,都为某个现象配上了详细的解释和直观的视觉化呈现。但只有“刺客的酒壶真是怪”这一个视频突破了两千万播放量,至今仍保持着他这个科普账号中的观看数之最。
/ o& U4 B, [/ }; V; j9 R6 I7 f5 D8 P5 c: e C
对观众来说,这也是生动的一课
7 ?& E0 B H3 B; n% P- O9 b
; u: R. ? M" O' ~1 |* P/ B他在更早期用“洗衣机里的虹吸现象”进行科普的一个视频里,用了抽水马桶的原理、洗衣液怎么进入洗衣机等生活现象来引入,却远没达到阴阳壶这次的传播力度。虽说对马桶感兴趣的人可能也不少,但显然比不上“神秘的东方刺客”更具卖点。
$ d' d% a' Y: X* P7 z" |
8 L; [5 @9 I- E9 a# n
同样是对大气压的活学活用,抽水马桶的同款原理的应用里,其实刚好就有一个和阴阳酒壶“配套”的产品——九龙杯。
0 F# l& N* K2 M6 \, a4 X
9 t8 T5 I5 c8 _3 w九龙杯最大的造型特点,就是杯中有一颗伸长脖颈的龙头。如果倒酒只倒一半,那它只是个普通的酒杯;但如果倒满,酒就会全部从杯底漏出。其实正是当杯中液体连通了龙嘴中的管腔后,引发了虹吸效应让杯中酒全部流到杯底。
+ d9 S3 o. H: S
0 Z) w8 \! ?# v! Q8 f. j7 x据目前流传的民间故事,九龙杯是由朱元璋命民间工匠打造。因为它特殊的原理能保证自己赐酒时不会偏心,所以又叫公道杯。在西方,同样原理的杯子也被叫做毕达哥拉斯杯,自然也有一套他发明时的故事。
! j' z; {: p3 S+ j( z4 h5 ]; U) U9 m# }
精致的内容和适度的包装,对于一个爆款的诞生都是必要的。如果有这些故事进行包装,或许Steve Mould的抽水马桶视频就能更进一步,一个精彩的故事总能吸引更多伸长的耳朵。
! f* @0 v1 F( X/ y
; V( @: ?* M/ i就像阴阳酒壶的走红一样,在它的二次传播过程中,我同样发现了“中国历史小故事”的身影。
! m8 w5 N6 \* X( K$ k* b8 K" M$ F# ~8 S7 b# W) Z
3
, Y# k( d1 w* L, m" X$ D1 ?2 L2 {5 H0 `, {! y& V
在评论区的一个外国网友口中,这把酒壶涉及到了我国古代皇权的更替。一个国破山河败的末代国王被敌军抓住,但对方没有杀他而是赐给了他一壶毒酒,告诉了他按住不同孔能倒出不同液体,让他自行猜测决定命运。但没人知道他最后下场怎样,究竟是死是活。
$ a9 }. H: }4 q+ x/ W0 _! ?( ]" J3 _8 D; m# x
对于这个神秘感十足的故事,我却始终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中文版本。其中宋太宗用盛了毒酒的阴阳壶宴请南唐末主李煜的故事,大概是他创作的原型。
0 M) |0 [/ K# c: }& n4 Q' b* l8 n" v+ j* f$ ?5 R0 t
关于阴阳酒壶在历史中的登场,目前流传的版本非常多。
7 G8 [6 o# t' U/ x4 W
3 r5 _. d( c% P2 t, j$ o有说法称是战国时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命人发明了它,最初只是为了方便盛药,制作方法流传开去后才开始了它的刺客生涯;也有说它诞生于汉惠帝之死后的权力之争,一开始就被当作毒酒壶使用;还有说法提到它和杨家将的故事有关,杨家后人就是死在它的手里。
9 g3 y% ^0 s5 X1 U7 T( t
7 C/ P3 h- R- ~0 I( a* n尽管版本多样,一个赛一个离奇,但大都只是缺少文献佐证的传说故事。只有最后这个杨家将的版本,能在豫剧沙河调传统剧目《转心壶》里找到一些相似之处,但杨大哥却不是毒酒的受害者,而是面对毒酒搅动起的权力斗争时,刚正不阿怼一切的暴力老哥。
, G: w, z4 r) Z' s
+ Z$ Z; F0 v& S: Y4 J& Y3 l5 m唯一能找到的相关文字描述,是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对它的一段描述:“是把洋錾金的银酒壶,此壶比平常酒壶略粗些,底儿上却有两个窟窿。打开盖一瞧,见里面中间却有一层隔膜圆桶儿。”
d$ \! z: Z+ R7 O/ g1 q
! v4 H" O% @5 f; w* U5 ~从这么多不同版本中,我们唯一能够明确的,大概就是阴阳壶源自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就像很多起源难考的古代发明一样,都会有五花八门的传说故事。
- a8 g. O! W3 b. \3 o1 i2 r. U
2 _( L0 _2 [. j* }; U+ p8 O而到了近现代,阴阳壶曾因为它独特的烧制工艺一度失传,它第二次的诞生就要清晰得多。
$ N& U; q8 k- p- N" e2 J0 [: q: {4 W
) S# V7 y7 x9 A" W& z1988年前后,一名河南睢县的工人汤本茂因为一个发明被大肆报道,他手中被媒体称为“神壶”的鸳鸯转香壶正是失传已久的阴阳壶。
; s6 }/ q" }8 H( P
* J6 L" @" } \5 V8 ^根据专利页的记载,汤本茂在摸清楚传统阴阳壶的原理后,使用了多次烧制的工艺代替了已经失传的复杂烧制手法,实现了新版本的“鸳鸯转心壶”。左右两侧的分室设计,就和Steve Mould视频里暴力拆解展示的基本一致。
/ s& C/ i+ N3 {# ]- V. _; ^ I
' `, T; `4 @& x. {) o至于传说中一次烧就的特殊工艺到底如何,可能就和失落在文献书缝中的古罗马混凝土技术一样,只能遗憾地继续躺在永不再开启的历史宝库里。
7 _ R1 |; O$ k* b6 H& c8 t S: Y+ Q; k4 y
但至少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阴阳壶借助着互联网又一次被记住了,以教具这种发明者从未想象过的身份远渡重洋。
9 p4 j. K w- l# K, J- c, z3 ^; q/ }( E4 O
前文中外国网友对它新用法的讨论,中文互联网里虽然规模不及但也有不少。B站一个阴阳壶用法展示的视频下,对拼酒文化深恶痛绝的年轻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水换掉酒桌上躲不过的酒。
: A. o( K3 T7 ^* A: X( Y
}* R8 r; K8 X( C' n相比于隐于黑暗的刺客,他们也是悄悄反抗酒桌强权的弱势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再满腹毒酒的阴阳壶,还是顺着时代潮流获得了另一种传承。而在无法预测的未来,谁又知道它会以怎样的姿态登场呢,盛装蓝药水和红药水或许就是它的下一个任务。
- k( Q3 b) t- [* E/ c7 J5 `2 k2 z
( F2 {! K$ P4 P4 i. w0 H# [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