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今年10月
9 z& y' X4 N- Q' t! s广东省流感发病数达7354例 7 I( ^! L$ s# u0 K$ |& x k
四川省则达到7757例
3 A5 z( S4 f* b0 |2 s
6 e ]+ R, @, _随着气温逐渐降低 ' `' \# V# a* \/ d4 X
流感病毒也悄然进入高发季
0 [' c" H6 k4 L' X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中常见的一员 " c0 l- y9 H1 Y; F( A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 K: G' o# K' n* e* |& V
/ [4 c" u: ^2 f" E8 L5 I
易在人群中发生流行 " V& x, A) ?: I. |9 \
2 E, f9 C0 X7 B2 d) V! D' I' a
需特别注意预防 ( G6 w% c8 S* U# i/ Q+ z3 V* E3 f
# z. {/ ?% v+ L; P1 l2 z
/ a6 O8 {" G' C7 ~0 e* i9 R4 {7 v广东10月新增7354例
& V7 z8 K: r3 h9 _% }- h/ N" {: d' d11月21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4年10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流行性感冒位居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首位,达到7354例。
3 m' ?# u: Z, `! C0 h: C0 }. c
四川10月新增7757例 4 m& I5 ~9 g7 M. x" Q
6 [- \+ n+ Y2 p1 d, {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10月,全省流行性感冒发病数7757例,排名报告发病率第二。针对高发情况,日前,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了相关提示,明确相关防护措施,帮助市民安全度过流感高发季。 7 ?; p! O j* |) ], j
5 b- q; A3 n0 y) |7 W" @# Y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3 P5 a2 L" S* k" w# p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3 G; K/ ^% y/ q' F3 @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 ^! p" o( a6 Z3 T/ T
- P, h5 P( V3 |( {. I5 f6 v0 C
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7 d2 u( N2 }' c$ L2 N+ u( ?) X6 F- C, w% y8 P
; J' Y6 i6 L$ s. W- T! B: O7 Z6 `
8 O) m$ @* P9 b, X% `: H y: ^. b
. c+ o' w, M& \7 G+ Q `, c. b0 j流感有何症状? - @. ?. Y& U2 X+ [( V
如何预防流感最有效? 8 H- X7 S7 T3 x# Z7 L( \- ]
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9 |* X! ]! u" ?" B4 t: M
1 @2 G0 \+ H) b" u2 A# }
: i* }! [3 C9 _. u6 H: J: l Z
一起来看 # r2 B4 q7 t/ C; L/ m! I
, n; q, i& k3 `# y. z
流感≠普通感冒 ; s% z. X, c4 J% D& @) v- n2 P7 z
重症可致死 2 v+ y8 f, {2 O9 P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感染后往往全身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 ~0 T" }4 V) i1 J
5 Z- y$ F) n5 H7 c, J
- A' M& F( [1 F H
8 V% a% K- J4 s4 g/ P& D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流感有发生重症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平均每年约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 G7 ~* ^ W4 w3 b; `
1 U2 O4 _7 _9 j3 r% H1 I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 I/ f7 H6 x3 @1 c
" G/ n: h y* k) _关于流感的3个误区
+ @ K0 g% ?6 b9 d+ U0 D6 j- c0 k h5 G+ K f
你中招了吗?
$ d! ]5 N0 f* x, u$ w7 ]; W7 w- [$ b
误区一:得了流感不治疗能够自愈 . F9 y6 s. n/ q) I
有人说流感不治疗能够自愈,身体底子好的人扛一扛就过去了,不用去看医生。对此,医生表示:其实没毛病!但是,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人群来说,得了流感就不要等着自愈了。此外,如果出现持续三天的39℃以上高烧,或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了,应立即就医。 " Y, I, k" i' u: H: n1 W
3 K1 U5 I$ m3 N$ m" v9 p
8 V5 N+ q: I8 Z8 J& I; z8 \; V 误区二: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就不是流感 9 w- r) {; i5 [7 B# p
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有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但并非所有人得了流感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特别对很多老年患者来说,呼吸道症状恰恰不典型,更多是头晕、乏力、低烧等。
& G; z R5 G( ]' X& ^- g) i/ _# s. o6 a0 G* G9 Z( b6 S
% t( r0 a0 l# N0 x: F
误区三:普通口罩不能预防流感
7 z2 M9 y0 e+ `5 w' X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处或是流感多发季节,戴普通医用口罩即可,只要是佩戴口罩就能有效预防流感。 1 H* l- ?9 L0 k A, S( L
: y" u* u3 i! r W+ R# Y
% {% N) F+ I6 d7 o, s# F如何正确预防流感?
7 x) ~! I& P. F; Y* [3 X- }+ z接种疫苗 : a. b6 y' c& O- o& a8 i
) b7 i( ]9 T, o) P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2 [$ G& ?8 {7 ` `
6 r. ]8 F$ R' j
* S+ a) d( s8 X4 E: W9 R' U
什么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 C9 O5 _0 z5 ^#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除了“一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龄儿童)之外,还优先推荐以下人群及时接种:
4 R; v7 e% N3 `1 K7 p6 p9 n4 l# G* ?2 U; v3 s. O6 y, a+ n( v* I2 n
医务工作者:如临床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 e+ ? B- O, w5 X* W1 r
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 d7 ^% U+ ]! X9 i4 N; a- W+ i# ]2 h5 x2 p
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 h; Q. c/ m6 ^* ^1 r: O
8 O9 k8 I$ n' ]7 ^
中小学教师和学生;
% P/ F; s4 r7 ]4 S4 }# v
3 [1 `! R# E+ G# h2 q孕妇; 8 b7 c5 Y! x# S9 }4 s
; {1 W$ u5 p+ T8 R# C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 X3 t( M4 g7 B. P e$ C6 c0 w+ m+ K& z
. b p3 d6 |& `% S9 g7 [5 y/ q保持通风 ) ^0 ^ m( H/ Z# ` c+ c+ l+ A
H1 H& V0 r( H0 m% M2 ]: h. G开窗通风能有效稀释密闭空气中的病毒载量,天气冷的话,可以每天通风1~2次,每次10分钟。
7 A! }9 u5 O! u% p5 L0 A7 a/ K2 O" r( i- m% ]5 U3 E
$ E, p& ]+ v- }( n0 v: i
勤洗手
. L" h7 c5 k! e$ v6 {. S: Q通过洗手能降低被手上沾染病毒感染的风险。 # T& J# L% V; r' ^
9 m8 o# Z) \8 ^. j5 Q* \2 u" g
% j2 U9 Z1 R0 S/ f+ M0 m2 C
. T0 q5 e9 z$ @% S z戴口罩 & f6 Z0 _7 |8 S0 c) g' r% v: K
戴口罩对预防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效。 2 M$ V; }1 c& E; T9 \$ n2 H
$ H6 S. L2 S6 |& H增强免疫力
7 S/ h+ u0 j' G+ X) w' J* v充分的休息与适当的运动能让机体代谢保持健康状态,而长期酗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免疫力造成损害。 3 o g/ @) l) q, x
+ H* _# b: [ J( o1 N4 F-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 t* M7 u7 S. ~8 z v$ `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
. [6 L1 c2 Z5 x* w2 |
* h+ S; L. u3 n* |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f, n6 l5 S/ G( N# g
2 W: L/ D5 h \ ^符合接种条件的个人
* ? O& y1 ^+ F" @" K& z8 g* ~
8 y7 w9 \3 K: U+ `, {4 a可在居住地附近
% C1 s7 d! j5 g ~) r3 n2 Z就近选择接种点预约接种 ' {- n8 C9 {6 u$ @7 L
以减少流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3 l* j) L' K6 d1 z# t
5 a. n1 u7 F' s6 u7 m)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