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96|回复: 0

[强身健体] 胃很怕的 5 个习惯,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做!却不知道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11-29 15: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9 I9 M8 h- h" g2 s- F

( Y( U/ q6 C% j8 D. A3 U2 ^, `& }) M* A, W7 u7 x4 K
饮食因素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胃最怕的食物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还会告诉大家要想保护胃的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 g9 |1 I$ X8 m
- V( [  q+ J1 l" ]胃最怕这 5 点
; ?# e$ ^2 q1 o  X  m# G) X% v  W8 n
现在捂着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p8 K( ]7 l/ E" ^( e: m. D9 Z( Q$ D; c* A$ t% ?; S% i$ t
1! K' P3 K" t  h

: ^4 z; n1 b. N! R- d- ?高盐食物' e/ D/ h" A7 P3 n

& K- i* O: X0 i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对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0 `4 w6 x3 ~1 \$ S, R

: T- ^9 C  v# A# t3 w$ v  S9 Q0 B2 C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坏就会增加罹患胃炎的风险,严重还可能导致胃癌。$ K# C. w: o2 ]- z- `
, t7 A+ ]8 z) E4 n6 |3 A& i; }
建议:饮食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 5 克之内,也就不到 1 啤酒瓶盖的量(带胶垫),同时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肠、培根等盐含量较高的食物。
8 C  g# B0 Y- F
; i* v1 v! H8 K3 S' F: D有数据显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增加 2.21 倍。4 U2 i; W; V9 z- K/ e
7 D% n6 f4 _0 N. }7 B
2+ ~. @7 R8 z7 n3 _3 D
6 @. M5 J" T& |4 `0 F! e7 \
高糖食物
' b' a. s0 E( G4 S7 C& L
6 K# N& ~* E9 I+ V4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人压力大时就特别喜欢吃甜食。/ \* N5 C/ q  T
! f7 c9 u( j8 s4 x3 v6 L6 q
有研究提到,经常吃高糖食物不仅容易诱发龋齿,还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有些甜食中的相关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仅会破坏肠道免疫平衡,使肠屏障功能受损,而且会打破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创造条件。
( b" ^: a) Y* U+ h& y: ?# h" i
8 T1 |5 a( [: \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 [, c% T6 u/ p0 F4 V
9 C; t5 i2 x  q2 x# q
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过 25 克,在家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2 _6 z$ n6 Y" n+ S
8 ^+ x  W5 F! s; r. |- J; r8 {, }+ _5 @
购买食物的时候看好包装上的标签,多选不含有添加糖的,比如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等的都要尽量减少食用。
7 g7 F1 q/ y" ~  l; O' N$ N! ?  H7 ^
3; [+ ^" F1 z" z- z) \

' k% m& `$ z# w1 o- E, H吸烟饮酒7 W7 m4 I0 L: m2 }  p4 @2 a

- R; _9 s9 ~$ ?2 p3 d0 c4 m6 i吸烟和饮酒都对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减少唾液分泌,而饮酒会影响食管的同步收缩效率,显著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并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影响其蠕动功能,导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7 c* |+ ^- L9 Q' j& p  ~0 u& t9 \
并且,长期吸烟饮酒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会诱发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同时对肝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4 B; U/ l& `5 ?
' [, ?7 W8 {8 V- `" ?, N
建议: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如果实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摄入量要控制在不超过 15 克,这相当于下图的饮酒量。( O! I* H7 z" o5 p1 i# i6 X6 C) T% y
& Y0 F* ^7 g4 A4 x( q& s
4
9 r+ V" Y' K8 [+ ^1 v% f' m( z9 M; t( e; q7 Z, F- K' \5 c8 |8 j8 S
饮食不卫生7 N9 ^$ F& s! b" M
3 x1 J; A" T% O2 V; K! Y
饮食不注意卫生,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会导致腹痛、嗳气、上腹胀、反酸等症状。
6 e1 o+ s" F' D7 C% b) x' ^1 f3 ~/ |5 {
建议: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注意卫生,保持清洁;日常定期给餐具进行消毒,进餐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这是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 [( ^& [2 }! ]1 {+ `
) j+ g8 m$ V7 N3 }$ s) R$ _
另外,建议定期体检,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及时治疗。5 U: ]( ~% t% t" v. h+ w7 ]
" h  `% F4 a# a. L  N; H8 A$ R8 P
5" ?& r# U7 @. d" Y
& A% p- |# Y) g% \0 d7 }
某些药物4 y, S1 T$ D+ E, Z: H
0 ?6 P0 D! h4 `: q* ~; |4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伤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3 }6 ~! K0 g% X- L1 ]: f
( h; s7 v! x) v/ E) D; c+ D$ ~
建议:服用药物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并看好说明书。
' }" |2 b5 u2 `( U
( r& t' l: w2 L3 ?$ E2 U保护胃要这样做
  i  u& F( Q! `# z% ]2 ^, K* g! ^
要想让胃保持健康状态,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之外,下面这些好习惯也很重要。% M  r3 N- M$ |6 j

5 [1 v5 s7 h* J; p1
4 e$ e5 Q  l1 S1 y, M7 m+ O; @- e3 M
多吃新鲜蔬果
2 I; i0 V* R. R3 e
' n4 J" o$ b+ D8 z4 v* A# I新鲜蔬果中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分,还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比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 C 等,这些成分都能帮我们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保护胃部健康。
! T: y; }9 o- @: W# j) E% {0 @0 O7 V( o  u( T  R5 n! O5 W0 J
有研究显示,虽然蔬菜的摄入量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葱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对预防胃癌具有保护作用。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也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E+ Y  U$ f6 g- P3 o

3 s0 ]+ A1 b: a3 `  n4 O综合分析截至 2020 年全球 17 项相关研究数据的结果显示,每周摄入水果≥ 3 次与<3 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 62%;每周摄入蔬菜≥3 次与<3 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 38%。
, F3 {! L7 L$ }% {0 W6 {  B1 D1 `$ n  }6 P( T
* j, y) M3 `* \' {& c- X5 s, y
所以,在饮食上我们一定要尽量增加蔬菜的摄入,每一餐要让蔬菜的量占到餐盘的一半,并多选深色蔬菜,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至于水果,每天吃上 2~3 拳头的量即可。
3 K4 a( m% v5 f) w
  B4 ~0 Y! c( y2+ q/ o% F) a  E" A

7 D; _0 r7 S0 Y: p9 K* s4 F常吃豆制品; Q$ t3 r5 ^+ V9 K

: K8 f6 b; d  }1 T黄豆以及豆腐、腐竹、素鸡、豆干、豆腐丝等豆制品中富含大豆异黄酮。有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能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具有预防和抵抗胃癌的作用。1 V( p$ w9 \# a% x) ~

. i- v# [7 K9 D- H! c1 ?3# N/ Z9 f4 R. g& ~1 A! F2 [

$ A# J  j% J) l/ a% Z& K' A别吃得太撑、要细嚼慢咽
9 z/ I0 B6 |8 q7 d, @
8 g1 P, t* \0 f6 ^" Y+ G1 F. d每餐控制好进食量,不要吃得太撑,七八分饱就可以了,避免加重胃肠负担。细嚼慢咽就能很好地控制进食量,避免吃撑,每口饭多嚼几口能让食物被咀嚼的更加充分,增加消化液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好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X7 y* t+ O2 D: S
8 S& e6 [6 L: d1 c% M
4
9 V9 Y6 t* g; M- o! T
: y# d' [0 x" J5 N保持健康体重) }# m  m  x5 z$ B
' R) }2 F- \2 @! y. I3 H6 h$ i8 V
要想保护胃部健康,还得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普遍内脏脂肪较高,一项胃癌风险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是贲门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相关,在促进胃癌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C) F+ }4 p% _% J

9 i/ ~9 G5 q. F8 J/ o& k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如果 BMI≥ 24 就属于超重,BMI≥ 28 就属于肥胖了,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并且,成年男性腰围≥ 90cm ,女性≥ 85cm 就属于腹型肥胖,即便你的 BMI 在正常范围内,但腰围超标,也得减肥哦!* C/ r, {2 A2 k7 R5 y4 v
; i: o; l% J4 O6 A. m3 r) P
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
. p9 L7 t1 j3 ?* _) _/ I, \3 b6 I1 R, a7 c* {
分类
1 i; z1 I/ B3 f2 j- o8 Y/ ~* z  X: p7 v* ]7 g; g2 O0 d  S
BMI(kg/m2)
- T* T/ r7 T, X& f* s: s
9 ~0 y' _0 a) P# ^4 T肥胖; ~/ {3 x# [( B0 L

5 C# G  E- ^# V/ X5 f9 ~BMI≥28.0
. c+ ]  {: L5 F/ V! i9 S% @! X6 ^+ [( o- a
超重
) r% G; \6 U3 p; G. \' I: z5 D7 O! a% k0 I; Y
24.0≤BMI<28.05 o2 p1 L* g$ c8 O
/ O7 i; l+ s5 u8 N/ ?5 F1 R) D
体重正常/ l9 o/ y+ G8 ]( J6 Z; |
! R9 A1 P$ [* U- t, y
18.5≤BMI<24.0
/ d- e) _8 J, a3 @- v+ l
7 o$ ], o  F' c/ L' r7 c体重过低  H0 r9 K2 E. ^' i, A4 X- a
% G' _1 F5 d- j1 H7 X
BMI<18.5! \* v1 K7 N2 J
/ l& @2 a& _6 e& K  T4 a+ R+ m
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为了身材好,更是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K* N( Y; S& \) j5 @, }; {) J* H

3 G, A( S2 ^* s2 F" H/ s总结( T* Z3 v4 r0 e$ [* K, T4 L' I* b
0 `; t! ]* X/ D9 B3 A
现在饱受胃病困扰的人很多,甚至年轻人的胃也在慢慢垮掉,“护胃行动”迫在眉睫。
! w& |  {  i# D7 T2 d1 |) s" U0 Y; o! b. f' n7 p% Q. U3 X  p1 q
平时要杜绝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特别是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如果胃经常不舒服,一定要尽早重视,别对“胃病信号”置之不理哦!$ l& I3 y- u/ B) V4 w3 b4 s

! q: Q& L% }7 R0 C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有钱人 乐于助人,奖励 2 贡献.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10:18 , Processed in 0.17017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