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有公司前不久提出了345模式,即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
0 @5 S9 `4 @/ m& B; r5 f' |9 _' |/ I, ?) \% |8 g/ h i! j8 [% g
% [# ^. M( H9 w8 O8 N9 A* e- y简单点翻译过来就是把5个人的活分给三个人来干,只需要出4个人的工资就好了。
+ M9 R4 }/ |; {/ ]% j: U
Q2 D4 Y. ] Q, a. [按照投入产出比来算,假设:
2 B) r/ q# d& Q
- G! d1 y; g& g- f0 {+ s1、正常情况下,5个人的工资总额为W元。
7 r+ H Y2 K8 l4 v; {7 c. R* w
$ i, B$ }( U% |: a/ }2、现在由3个人来完成这些工作,但他们领取的是4个人的工资,即 4/5W元。
0 I: l$ k4 |6 b
9 |+ |. u7 k7 O' V# Z5 n3、产出收益我们假设为Y元,这取决于他们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市场价值。
7 l: y/ ]+ h8 a& |& s
( X6 X1 o0 k. i5 Z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这3个人能够完全高效地完成5个人的工作量,并且工作质量保持不变,那么产出收益Y应该与5个人完成相同工作时的收益相当(或更高,如果效率提升的话)。这里我们假设Y和5个人完成工作的预期收益相同。
0 D9 Y; w3 v" F4 b; ]
/ y/ w8 l( _* J% I* r9 ]那么投入产出比(ROI)应该是:ROI=(Y-4/5W)/(4/5W)
g' o+ f. Y1 E9 a
' c7 A6 V* E# J8 z$ u: F; F" C' U5 ]# P
但我们假设Y与5个人完成工作的预期收益相同,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这个预期收益等于5个人的工资总额W(这仅是为了简化计算,实际情况中产出收益可能远高于或低于工资总额)。
- d' ~' k( d( |, S" N# d
/ I f: g2 }/ g$ v- ?% j) r
因此,Y≈W,ROI=(W-4/5W)/(4/5W)=0.25。
& r) o5 D$ y* ]* l. L* K; z6 _* Q8 D% w
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来看,因为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例的合理性并非常态化的固定值,而是需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例在13%到26%之间被认为是合理的。所以,这个345模式对企业来说还算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状态。
$ {: n" v$ D( ?$ R
( j/ G! }* P ~5 w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
, S5 m i5 I6 U4 h0 n1 Q! ^0 M' H01
+ j& Z) G% b3 u9 S8 ~工作效率提升以及成本优化
8 C& {3 _* u ~& C" n$ U
7 M# I( R7 t9 N; f从表面上看,3个人完成了5个人的工作量,似乎能够提高不少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长期来说,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员工疲劳、工作质量下降、失误率增加。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员工猝死的新闻,大部分都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如果这种模式的持续推行将有可能发生更多这样的案例,最终在赔偿、企业品牌声誉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 A: g& P+ ?7 Z' w4 s. C' @02
8 b! ^- A, h& G( m( Y, P1 R1 }( t( S员工满意度和激励性问题
" ]9 D# _# O; a' y3 K, w: M
* p- o# E5 T T$ b( a
过去我们做实体店的时候有很多员工自愿加班,那是因为我们对每个加班的员工都给予了相应的加班工资。如果现在要求员工承担超出常规的工作量,那是不是有可能产生加班情况?那你给的4个人的工资能够覆盖这些加班费吗?退一步说,我们可能有其他的补偿(比如奖金、晋升机会或者更好的工作条件),现在的员工还吃这个饼吗?
. y& _" s. J8 E9 q' s. U/ Z" n4 E3 d; h" [% Q) g5 {
老实说,现在90后、95后甚至00后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他们更乐意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跳起来都摸不着的大饼!
3 h q @* E) x+ Y
03
! Y, T- P1 P; n- |* i' o n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h- y+ o: Y0 s% t6 B; l7 K1 H
! L, a3 ?+ A% h( X1 C
企业实行345模式的时候,员工从哪里可以挤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长时间处在超负荷运作,员工只会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 C! M+ J5 N4 X. P, }. h K- [ w6 I- ?8 F7 k
一边说着员工要提升自我,一边又要你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真是既要又要啊!
! c& p# B0 k4 L( }! c: }- |/ y
* s+ J- L) K& e! D* h不过现在大环境不好,许多企业都是“给你一份工作你就感恩戴德吧”这种德行,员工能怎么办?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呗!
9 S, } |" m, K0 G+ @$ \# x( {5 Q
04
@ S) ]4 c+ T+ I1 w- Q2 `
管理的本质是把人当人看
: M E3 R4 }/ V0 T8 P( [. K
- O* D* i: }* r# F4 l现在的企业猴精猴精的,但是打工人也不傻啊!管理的本质应该是要把人当人看,而不是机器!将员工视作机器一样,只关注他们的产出和效率,却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成长和潜力,员工又怎么会有忠诚度?
( \) i. R# z P& X. ]" b" |0 e4 g: _9 R8 c% \) W
相反,管理中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氛围,员工才有可能愿意留在企业,并且做出长远的在职规划,而企业也能增强向心力和竞争力,这不是双赢吗?
/ I2 h5 G; E2 K5 k
% k( t N; J8 W& o2 u! ?4 D$ Z.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