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g4 y- ~' \3.被扶养人生活费(60周岁以上)=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20年—增加岁数): ; X2 e [0 Z+ z: s; ]6 Q( b& w+ s' F U4 w9 i
4.被扶养人生活费(75周岁以上)二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死亡的按100%计算)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5年。 ; C6 _% [! g* I" R1 p) d$ [, ^0 b; f% n( D- }$ u
(三)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8 A8 G0 I- d B& _( g- w% `
2 i* a. W( P7 d7 Y" O3 K' m
1.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确定7 }5 Q( a2 g7 ?7 @$ ^
/ k4 z( r3 Q# v `' t《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按照这一新的立场,死亡赔偿金的内容是对收人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 y n- `8 k* Z: j& E) u
" _. Z4 v. E6 G- I
2.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6 u+ ^4 F( h- Q8 G
. w! f0 t# c4 [6 d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5 N+ O- \9 u* F9 L: u' J- L 3 n' I7 _ l2 n' x! H& f(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20年; ! N( Y( i: |# c3 k# n/ ^3 ~$ o; Q9 N5 e& d. i7 v
(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x(20年—增加岁数); " V& c$ g! P! {* p% r 4 @+ N* ~' \# H1 H& G1 y) r2 V8 v+ l(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5年。 3 j E* P8 Q+ h% o* g : r0 V$ x0 D+ ]7 u. J$ q3、死亡赔偿金特殊情况 7 B5 G' D0 Y% ^ z% ^3 Y! C/ e9 z$ z5 [6 T" w0 n
对于在同一起事故中死亡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 a# _+ c) p) h0 N: b. P4 F- }: m1 E# M( \8 q: D" ]0 D
(四)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 D& b& L1 S9 e: q7 B
3 v! O4 E& q B8 s+ N. {$ j
残疾辅助器具,是因伤致残的受害人为补偿其遭受创伤的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制的生活自助器具。 ) V% T* f1 L5 ?7 Q* u- s& _1 L5 `2 n1 M+ g9 w- T6 F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6条规定,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 K6 P/ M+ B) F( y! l * I9 H0 `7 y' {" J“普通适用”是作为确定合理费用的标准时的一项指导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L2 N% c5 X% T. I5 Q% v; ?+ F+ ]
1 c1 ^: n) B% [6 m( K) v5 l; w
1.是“普通”,即配制的辅助器具应排斥奢侈型、豪华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质。- ?" N' s7 o, m& o7 m
- z$ F$ b) E6 w f- v( O8 |2.是“适用”,适用又有两个测试标准: 9 O8 A) c$ b2 ]& q9 ~% ~/ p0 c. h: S! N% K& F3 g( H
(1)确实能起到功能补偿作用;( j6 e+ u4 N) q) p# I) W( f( t
9 @5 x1 Z+ n( q8 Y
(2)符合“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r6 s# ` ~* {5 `& r3 q
7 M- O7 x; z& D3 I9 ~7 e. i( z* X
配制机构如何确定?我国民政部门的假肢与矫形康复机构,是从事辅助器具研究和生产的专业机构,可以从事残疾辅助器具的鉴定和配制。实务中,法院一般应按照民政部门的假肢与矫形康复机构的意见,来确定赔偿的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对于超过确定的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继续给付相关费用5一10年。 7 W f5 S3 j2 t8 i9 l. e+ ], \/ o! F5 Q
(五)医疗费的赔偿标准4 _: z' C$ f# K4 o5 A: |
5 j8 m7 ?) C! Y2 s% L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之后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与康复训练所必须支出的费用。 7 D3 h7 G. r* n1 z 6 j6 ? ^& c*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9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 U. ~* ~6 r% W1 |# Q ' k6 \ E+ m0 E+ \' z6 J5 v《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医药费等具体损失上采取差额赔偿方式,实际支出多少即赔偿多少的原则。对后续治疗费采取定型化赔偿的标准。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所需要的费用”。定型化赔偿不考虑具体受害人个人财产损失的算术差额,而是损害赔偿的社会妥当性和社会公正性出发,为损害确定固定标准的赔偿原则。 2 C7 h' [( ^7 p( J9 E # o$ q/ K8 y* g(六)误工费的赔偿标准7 [: G. k$ M; u) t0 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