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概念. [+ X1 |- {% P. \9 m: p% g7 g
! s3 g$ e, m# E' L4 X" d1 u- x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 Y6 ]4 z5 f* x6 i9 W) G$ x/ N
4 D9 E4 ]2 P4 ^) @/ S& t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 J9 d8 X' Q$ ?+ R w& N+ S$ G$ T. q; s9 N& S: g% A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d2 |( A# j& z/ a* h' O7 @
. f- K v5 I* l- o
构成要件8 h o. Y4 g6 T, s
: K9 |7 P' q) c% Y1 Z客体要件& }/ D& \/ Q# S# u& A5 A3 ~9 i/ L. V
' {2 i2 y4 R5 G# J4 b3 X- C0 G o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是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在国有公司、企业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侵吞本公司、企业的财物,当然属于信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在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股份制公司、企业中,中方和国有资产大都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其财产仍可视为公共财产,即使不占主导地位和控股地位,其中一部分财产仍属公共财产,因此,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吞上述公司、企业的财物,仍属于侵犯公共财杉的所有权。9 a" W8 ]* s. _) y
6 C. ^' ^( l! ]8 j6 ]4 e6 v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其中,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国有)财物;在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国有财产;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国有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勾结、伙同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国有财产。因此,一般来说,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所以,作为贪污罪客体物质表现白对象有:一是公共财物;二是国有财物;三是非国有单位的财物。 根据本法第91条规定,公共财物分为两类:其一,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是指集体经营组织所拥有的所有权属于该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是指通过捐助或专项基金手段募集的用于扶贫或其他公益事业的慈善性质的款物;其二,拟定的公共财物,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其中,根据本法第92条的规定,私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拟定的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虽然实际上属于公民个人,但是由于它们处于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对其应以公共财产论。
/ A& l1 g( J6 {5 u! E. V m0 B( I2 r) [# q
另外,依本法第171条第2款的规定,非国有单位的财物,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有的财物。* S" N% M2 {1 `5 j9 `% J( {& ]! o
, G/ t) g2 @! r1 ?
客观要件
. n# q! E6 K6 v" Z
* x: e$ u1 b! V1 C8 J) {: [9 \: k( d3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是贪污罪区别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 Z! v1 i- C9 V
2 }7 K( y8 R9 H, i. I( V9 g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其职责范围内主管、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假借执行职务的形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而不是因工作关系或主体身份所带来的某些方便条件,如因工作关系而熟悉作案环境,凭借工作人员身份进出某些机关、单位的方便等。所谓主管,是指具有调拨、转移、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公共财产的职权,例如厂长、经理等具有的一定范围内支配企业内部公共财产的权力;所谓经手,是指具有领取、支出等经办公共财物流转事务的权限;所渭管理是指具有监守或保管公共财物的职权,例如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等具有监守和保管公共财物的职权。行为人如果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而攫取公共财物的,就可构成贪污罪。, x- @5 }& H8 D1 e5 k
7 D0 z$ ?3 p: {6 ~) w* _' ]% |
贪污手段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 X' i* n! A; m A3 Q
1 D0 M7 C; n: S8 f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已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概括起来侵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应上交的不上交,应支付的不支付,应入帐的不入帐。二是将自己管理、使用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卖或擅自赠送他人;三是将追缴的赃款赃物或罚没款物私自用掉或非法据为私有。* F4 ]. h+ `% D2 F
. r$ ~. W" l% ^+ Q$ h. R: [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如果出纳员仅是利用对本单位情况熟悉的条件,盗窃由其他出纳员经管的财物,则构成盗窃罪。
/ a' F: Y2 E* p* h3 H" d. K6 g2 q; [3 `& C3 `
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例如出差人员用涂改或伪造单据的方法虚报或谎报支出冒领公款,工程负责人多报工时或伪造工资表冒领工资,收购人员谎报收购物资等级从中骗取公款等。7 C8 w& N( |- T7 |
+ `: t/ N5 d% e0 P9 K
其他方法,是指除了侵吞、盗窃、骗取之外,其他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g/ [/ Z3 J! j2 F! i
; V% D# ^+ U6 H5 O( }# |" \1 }(1)内外勾结,迂回贪污。即国家工作人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内外勾结,将自己管理、经营的公共(国有)财物以合法形式,转给与其勾结的外部人员,然后再迂回取回,据为己有。
. m |" c; d4 u! C
7 U3 u8 I" v: e7 }& F7 l8 u9 R" `- K3 f(2)公款私存、私贷坐吃利息。
+ \9 [" H# e) I5 Q2 E5 c7 x8 {
/ a7 \; B5 z- L' ?/ B: w, k(3)利用回扣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时,将卖方以购货款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扣的款项占为己有的行为。3 K6 \. j# Y' U# @+ v
; y% ]5 H- b& M
(4)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推销产品等经济活动中,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双方恶意串通,提高合同标的价格,然后将抬高的差价私分等。
0 [! [. V% H/ f: C
+ R% m% ^8 p) i6 m' I(5)间接贪污。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雇请的工人为自己干活等。' n7 v+ r" g+ \2 \/ k/ z+ t U6 ~' G
g7 O; [* p9 b
(6)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
# }, u" Y6 N& }. v' {% S- h* F2 s9 f) z" a: \! W, Q) }" o
(7)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主要有: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微机侵吞公款、套取利息,证券从业人员利用技术手段侵吞股金、红利等。* M8 ^2 ?/ S# ?, Y
9 V+ \. ^! H) k( h, H
主体要件
8 j# ]; t- V* w* v9 y% h4 O& G4 H* B! ]
0 A4 N* K! b5 z& z: x9 u)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本法第93条的规定,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此外,根据本条第2款的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不具有上述特殊身份的一般公民与上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 R Z- b9 ^! }" N4 s/ r
" w$ [! e+ J, z- D
这里所谓公务,是指依照法律所进行的管理国家、社会或集体事务的职能活动。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管理性,即公务是对国家、社会或集体事务的管理活动;二是职能性,即公务是行为人代表国家各种职能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职能部门进行的管理活动;三是依法性,即公务是行为人依法进行的。这里的依法,既包括依照法律的规定,也包括依照行政命令,还包括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委托等。$ @% O5 ]3 N% ~( o9 F
6 K( F6 }& v! f+ G; z4 m) E5 k总之,行为人在具有依法从事公务的前提下,在与其职务身份相对应的单位履行职责时,才有成为贪污罪主体的可能,而无论其是属于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属于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此外,据本条第3款规定,勾结、伙同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的,以贪污共犯论处。
1 k, M0 g( k5 ]& r" E8 l1 z
8 R( B, p) G, h; F( o# Q) D8 n主观要件
" C% H* \* ]3 H; m; q+ \, P$ ^$ h; ~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其故意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所实施的行为会发生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放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而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目的,既可以是行为人企图将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永久地占为己有,也可以是行为人希望将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非法获取后转送他人。另外,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均可构成贪污罪。
Q0 {0 A( l6 t. u8 h9 e- y
$ k: k" E7 k, f1 ]+ @ ^ b0 {+ X以上四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有可能构成贪污罪。如果贪污数额较小,情节轻微的,一般也不以贪污罪论处,而给以党纪、政纪处分。根据本法第383条之规定,贪污公共财物数额不满5千元,但情节较重,而且符合上述四个要件,构成贪污罪。
8 \# v* I# \2 Q7 u2 Q8 k: H& m5 c0 S
认定详情4 `& \" Y1 M; R
$ q( S, F8 Q% U7 T6 ]$ a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2 t* f4 \2 g# ~) c3 Y& e, F
7 `! k/ m/ w9 }& A8 i+ s# Z贪污罪作为一般贪污行为的特殊形式,除具有一般贪污违法行为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性。构成贪污罪的贪污行为,还具有贪污数额和情节上的要求。因此,认定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违法行为时,应把握以下方面:
* F; H% _6 ?, p. |4 E' D; C' y9 A! G {, a- v0 @! n( }
1、要看行为人贪污的数额是否达到5干元。其中,贪污的数额按累计方法计算。对于行为人贪污的数额达到5千元的,无论其情节如何,均构成贪污罪;而对于贪污的数额尚未达到5千元的,一般应视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
1 s7 n' p& L1 I* a6 }# y. Z( M/ x0 b& n9 B# ^
2、要看行为人的贪污情节。其中,贪污情节主要针对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的贪污行为。如果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贪污情节较轻时,对该贪污行为就应认定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如果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贪污情节较重时,对该贪污行为就应认定为贪污罪。其中,贪污情节是否属于较重或较轻范围,一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界定:一看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二看行为人贪污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三看行为人所贪污的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性质、用途;四看行为人贪污的手段;五看贪污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六看行为人的悔罪表现。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3 W* E6 S2 j5 @( n+ N& V( t9 g" W
6 q' F. i$ p" f, P贪污罪既遂和未遂的认定" g0 E Y3 A' h c3 f9 Y
3 I7 E. \( S1 @# u+ a: g& G4 U所谓贪污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行为,已具备了贪污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同时产生了危害结果。因此,认定贪污罪既遂与否,应把握以下两点:% Z8 _: W! V! a/ K0 @3 @$ i8 |
3 g: a* b; D$ }" p5 O! a+ k+ U0 I1、看行为人的贪污行为,是否符合贪污罪构成要件的特征。其中,衡量非法占有的标准,是行为人是否实际已非法占有了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的财物。如果已实际非法占有了,即视为既遂。% G* i: {9 g" v$ \6 {4 F% B
1 V9 O4 J d& t! e2、看行为人的贪污行为,是否造成了客观的危害结果。其中,衡量造成了客观危害结果的标准:一是贪污数额实际上已达到5千元; 二是贪污数额虽然实际上尚未达到5千元,但客观上存在贪污情节较重的事实。
9 _8 _: i( D4 e% ?$ N% g! U
* B% I! N1 g% q- t6 Y对于符合上述两方面的贪污行为,就可以认定为贪污罪既遂。( g8 |, S1 u) D' N
! j& o9 ]7 X: N! E# C5 p8 S/ s所谓贪污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贪污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特征是1)行为人已着手实施贪污行为;(2)行为人还没有取得对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实际控制权或所有权;(3)没有取得对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实际控制权的原因,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 J+ a+ A! W6 k3 \" C; W5 s- l5 y: l5 J {0 l
因此,正确认定贪污罪未遂时,除掌握其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7 \; f9 u' A4 q2 Y1 I' s3 {3 }) A$ O. K# Z, G: `3 M
1、认定行为人还没有取得对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实际控制权或所有权的标准,是看公共(国有)财物是否已经被行为人非法占有或者已经被行为人非法取得。也就是说,行为人是否实现了其贪污犯罪的故意内容或达到了其主观上的预期希望或形成了客观行为与主观故意的相互一致。 2、对于一般的贪污未遂行为,如果属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或具备其他免予刑事处罚条件的处。一般不以贪污罪论 3、对于符合下列情形的贪污未遂行为,仍应以贪污罪论处,
7 B2 q: x$ x- D* x" i* @0 j# \: M. K
(1)贪污数额巨大:
: {2 G: h3 u: @) }4 R- z9 v D% _: ~
# Q$ b( x" C2 M# E& l# r3 {# u1 e1 Y- o(2)为首组织策划共同贪污的;" _7 C% g V4 d
, l0 } m2 H, m! ~* q( m
(3)毁灭罪证逃避侦查的;
- i; d9 u5 o' L, d- p0 K1 o: `; R0 W* }) d2 @! `* l4 w
(4)为掩盖贪污罪行,而嫁祸于人的;) G0 ]' l! Y, \9 L# }& @4 [9 ]
! q s, C% |- r(5)企图贪污特定款物造成恶劣影响的;
7 e- }* T2 T2 E- o% L {( C; ?7 o: o) Z4 T5 b2 D3 ^
(6)有证据证实其犯罪而拒不供认的;
5 p" E, u" i! S/ `
# i: l9 f( p1 O3 O(7)打击报复报案人或举报人的;
}: Q" I# X8 U) t0 V; i
1 M( i; c$ ]$ w/ A- c$ e% d( W' u(8)其他贪污情节严重的行为。
! I: ]& O/ Z# u. Z
8 C- m$ o8 n4 J8 d7 [& ~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
/ D' Q7 U+ {2 r
9 | \; l" z* ^* I+ v所谓共同贪污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贪污犯罪行为。它有以下特点:一是贪污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二是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三是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贪污的故意;四是各共同贪污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五是共同贪污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即贪污总额是每个共犯共同故意造成的统一结果。% h% q- U( y& T) [' a& h
3 L0 J. e4 ]3 `; J$ Y4 M0 |
认定共同贪污犯罪时,除掌握其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 W7 D* X4 |7 R9 M" r3 e' f: X
1 _8 t' Z0 Q: ]+ `! M1、贪污共犯中,必须包括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就贪污共犯的组成而言,包括以下情形: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三是上述两种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四是与上述一、二类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人员;五是受国有单位委派的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罪共犯;六是受国有单位委派的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与该非国有单位中人员组成的贪污共犯。
- Q" Z2 r6 c( |3 j( A) c) D0 \5 f; k
2、共同贪污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的财物。% x+ n# W% |/ W1 i
- o' L$ ], p; y% Y; {" M/ _. B3、共同贪污属于贪污情节较重范畴。
) y* ]& o% S0 y4 K1 x# u. W$ k! |% ~. v6 L5 v+ S
立案标准
3 w d' W$ i8 C9 G# b: G* v1 }
( } i& U1 |# m: n2 N& |7 N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 h& L) [% t1 _: M) `4 i3 s1 o8 w! K- Z% c+ ^
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X5 i! r9 D) Q D
/ Q U: T* U$ t9 t1 t) j" @. k8 R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 q& O- I7 E0 y7 `
' \6 _; U; X% g
量刑标准
( ^" F7 V% n) D# R1 E
7 B1 }9 u% ^9 u0 N9 J, ?% e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4 d: a; L" X: n( f- L, q/ q8 s# c7 w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4 Q3 S5 ]( q2 L1 T; S& c; O: M! b& h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 f5 ?% s! A2 m/ q }: e% [- u) E n1 K/ N4 e* R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W$ @; m- y8 N- _9 W k+ y$ {
1 e5 V# [( x$ c' }7 m7 T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 g2 s- A3 U$ ~" w$ I% V/ V
$ X+ B5 j7 z9 ]" X* T4 U- T# a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 x6 y% ?1 j D Y. [5 e/ Q1 f) E( p K8 C3 _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6 \. l8 _! Y' {9 l- ^' U- D
' ]0 E+ u/ r7 ]2 L; n: Z关于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规定:
* j1 q8 S6 Q* c/ ^* z% K; v+ z" }( T
贪污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9 a1 }; V J, ?
0 B$ C5 F6 H; q. A8 e' u# C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0 Z+ r1 @6 p) R4 x
8 e6 ?, J0 V; V# S
(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y: {9 v# R" C! }+ Q; G8 p
& i Q' \0 g+ b' F p; {! l(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 }7 `7 u% z% d9 B1 f# {0 ^" J) ~
+ q3 W4 Q+ h+ Z4 [# k(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x- v# G6 ?1 b, ]- S
" J: b/ K" j, N& h. |" e/ T6 X7 l(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j1 \: I; ^0 [* A
# O! U4 G( v) C ^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D. v6 `- y& H! D. j, w! R
1 K, W8 t" w9 I(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w- y+ O% G5 c
" {( ^9 ~8 y8 H' Z/ F贪污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O' M: H" T. e& U; t, D+ d
7 v+ C- N) n! e' s9 H P6 F& d4 ^! U) W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_/ |+ `1 P- M8 u D/ N+ z* R! X$ H
9 ]6 |8 A7 B" g+ L* q贪污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9 } D0 s3 ~$ X0 g
6 `0 t$ R" d4 v6 ?. N8 y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b+ T5 s i: b6 o) _' G
% h; y& u( K& A/ K! _+ P9 Y' e) |% U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7 o9 H; f( e4 } o% a
: k( o( ^& \& t* l& G/ |# a
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R9 n9 j- |! D% h' ^ S& j: m3 c* o1 z2 L$ n( \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1 ~- W' Q& b/ T" K7 i& [! B+ J
; B% A( n/ n# E; T/ G A8 j2 W
司法解释! p" p- j5 I- j
, G( F+ e8 R7 R" L: r1 L" e[刑法条文]
3 r( E+ t1 S: m3 o4 V5 T$ `- T' e; h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 I- }0 |5 ]2 H# ]9 e) x0 d! D4 |; L: ~# f5 M9 S! l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 A7 v# O/ f5 n8 G; _ C) P! [$ X1 u; H4 H* g" a1 S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H. z$ ~4 A4 T/ T+ Q3 \8 R; B: {
# @+ K7 P1 O: N- q) G& R: S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4 \6 [* S( ~9 g4 p) Z) ~ u6 c) k- U2 b" Z9 s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5 _+ S) {+ m, W9 {3 w/ k# W
7 M* ?$ V( S" U- T6 A+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x# h3 Y1 y2 N, N u6 O/ g. ~# C, j, }' R) N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 j8 q- P$ ^0 `- Q7 T' a, i
. r0 X E3 w1 M* l% R: u Q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 r0 ~- r* C, m# F. b, N) G
7 G X7 D d#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5 v' V" g* q! q/ h3 i7 P7 `
; H( n! }" p% Q# q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8 E: p$ E ~* t
! s3 F# f5 K! j% k) k+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E; o! C+ R# X
$ ]" c8 f7 I: t4 z D/ O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8 D2 U0 q8 k( W9 [+ Q
/ p( \: c8 ?( c( C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9 L* p2 V2 _) p6 I2 g
0 J0 M" a0 O+ b; b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 t, L; u, d3 Y
: }# | }/ @/ L.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M6 O! n( }* C' N
- m* [7 v* ]4 J; p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j1 R5 [0 N. ^$ j: H
( t; b3 V* F& G) R g# i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k. z0 e9 X4 C" ?, T$ ~; O; T
+ n2 B7 @$ z9 d8 U; }2 M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7 Z3 {+ X' X& E/ x7 C: p! J! @; P. F
; w0 y% D. E/ P3 D* f0 H3 d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M8 `9 \ S9 J
9 \( v, Y, f: D7 r& S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 H: H, T% D$ p6 m0 o
2 M/ B \7 M! P" }; G3 {9 O8 t4 @第一百八十三条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 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 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w' ~7 p/ q* ~' O
! ?% K6 ^- `& i0 M2 p& J第三百九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
: w# I0 U& w6 F5 G1 t! `
8 R1 O6 U2 r/ X, q: D1 T/ `/ z! s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9 `( M1 T& G. j5 S
' m# f2 p1 Q* k% S4 o' H0 _% `9 L第九十三条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 x ]7 E) ?8 Z* e: |- N1 o4 V
/ o! v. ~* M% p0 J8 W2 u6 r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4 q( @8 _' J( s3 y
- p, u" a, K' X* P7 [( y8 A) ]第九十一条 本法所称公共财产,是指下列财产:
; q& w& i' p" Y0 c8 |
, P9 a9 V, V" v+ p(一)国有财产;- ]) {. Q- T# I4 T0 [3 `. ~
. _' J. @9 W. S! ?2 R3 F! p(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9 \" d$ d4 Z9 `3 c1 P
5 |; M1 F& w; r2 ~(三)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3 F) {7 D6 ~, K {5 S2 d
# x6 l7 L* l. P& ^- C7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 o ]) [2 Y& n7 ^
5 i, K+ e' E$ u' e b; B8 O, F5 s(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 S3 Z1 N6 x% n! z. }" \' e9 ?; {7 V: `5 F
为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R! [4 m5 @4 M& C% k6 C0 g7 V5 X8 K0 x" x1 q5 U& ~, n( \- g
第一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9 x# L- d( H+ M$ E
W! q* a+ R# ~9 e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l. C/ R- {" s3 P" f
$ V) g/ e8 O1 [/ `) N(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3 m2 o7 {7 H! } l+ n
0 h, S' U6 e0 K+ v2 p
(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 @# x4 }7 ?! h" ]. L
0 h; H5 d4 ]. h, W/ e(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 e' ^; H8 d1 D- U0 ]. r9 N! l1 o# t( Q7 E
(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 J$ v1 v7 i2 R, [
$ g) G- k' ]3 N( ^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i* X2 A2 C3 ] }4 P
8 S3 J ~3 F4 c(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q5 s& D4 ~; o8 b, Q: g. f! _
" m5 R( l& @) E# {$ y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d9 Z& n# x. [$ H/ r2 z
& s6 K' k7 [ J s(一)多次索贿的;
/ }. s6 Q# V$ S/ ~
: D8 [% K/ e& H9 z$ O$ |9 l- }! N(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6 F6 e) U* Y0 {% W' |) |+ z
7 I0 o2 p2 e: n' p: e(三)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6 j7 Q9 s9 L. Q* `
$ W! ~7 b2 K3 k4 P0 w
第二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K2 t" s" ]% D' b& a: _
* s2 i& u8 _# A. o, P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8 d" h A" X% N! T* M/ L' }
w7 C& A: M! [5 p5 a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y$ d0 V- q* ~0 j( D
. V# ~1 e- P+ [$ s& A9 _( i
第三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d5 m, J s; `$ j# ]6 E
) z, ?: F/ j$ Z: O
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Z, |: `1 X- e* K" E
x; n- S" V" P3 J1 a受贿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c: E+ I9 J' K) ~
; `5 O$ P) r% \" t: w第四条 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1 O7 \" K6 Q) {! J: R4 d. X
9 Q: a8 W/ P: ~; v, \8 x8 u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R/ i, U8 _" m$ W
* |+ d1 E0 j7 i# J8 Y) k0 O0 U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 I( }: @9 s! q2 N
9 s( A' j/ Y+ G& _4 d; k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o* Q. s6 _/ l7 J Z6 ^ e7 V
: l- k$ b5 p, t6 Q, Z7 k(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3 r/ O9 U( Y @$ c4 c
/ R' h( B' _) y* C- U* n/ U(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 K4 ?0 x E" W8 @$ L2 }3 c% ]6 B; G, G) C" @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9 E* ]. n) P+ z' ?8 m. r0 x: r; o. k: [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P r1 A5 U2 n( {: p- V/ v
) ], p5 t6 j& Q6 B
第六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F* ~0 V) y" m4 z, b& B0 t+ p. E" o8 m4 w; n5 o2 S9 n' ]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9 |% b m6 H1 }7 ^
) E: Q' `' u3 D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C' t$ f1 Q5 A8 H
1 E& W9 G0 {/ C" o! [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e# q) r; h. ]; ^
3 x2 Q' l8 L& ^ L(四)其他严重的情节。5 ^, ~7 v7 d3 B1 j( W
! H$ Y( W) v9 O* H: ~8 ^第七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 V. r* d$ M5 d
. ]9 V X6 g+ D0 p' Z6 d, f% Z2 S; X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l9 A" n1 y' E( i- ?& [& i2 A
& F) z; u2 Z; a) V! g% Q(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 B& I% m# P6 c- e e; A. N- U& I) d5 o9 W' _1 r" V7 {; ?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6 \( \6 C% ?/ _. J- d) o! M% p9 d6 T; h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1 w5 j5 w% U1 h4 d4 T' d( {
6 L7 J4 F2 V4 h7 g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 W" Z% G, E' C" }& Q6 R: w1 {6 Z. F" N4 R8 s& m7 c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5 H5 U; l8 ]8 l* U$ B7 j! d+ P8 z j$ k- B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 o/ C m& ~" I. M8 U& e( b" u! G& [2 Y/ J7 J* b& X+ y: Y2 i8 Y6 X
第八条 犯行贿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M/ I5 Y Q- d3 R0 _" s" m
2 s1 I# R. w, o2 p. v8 ^# [(一)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
. E2 @$ {9 z! X9 g; X1 t) R/ `4 T* y* A$ M
(二)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8 a/ N/ N; e8 J* B/ d
; k: L7 w2 L; n4 C: w(三)其他严重的情节。
7 w& q |4 u- u) z! @1 W( o
/ u% |& V8 Q. b8 T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7 }" l8 V* p6 n2 C9 C. J; P2 Q" g( t
) Z1 t4 l+ ]; N第九条 犯行贿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 U5 y4 T7 m7 u+ W+ T# V- T8 ~
(一)行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 O$ ]1 m: I, m& b1 [0 y( E+ K; m4 c- g! ^
(二)行贿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z* D5 a9 I$ e: p3 z3 E, `
6 w4 F1 c4 {) h/ k9 b* s7 \0 B(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 ~0 o% d0 o" e5 ?4 s! G/ C( e$ s I. H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 \9 m8 A+ Y! V
; f5 \8 L" \1 H+ Y第十条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规定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的规定执行。
$ k$ T. j. ?9 X' O* ^) v9 K" p
7 P, M/ M( g/ x# o- Y" ^3 A6 q- g7 X: h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之一规定的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行贿罪的规定执行。
* ]/ |, M8 k# z1 X* @
4 c/ E! s+ d* Y" z( j% \单位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之一的规定以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 V( K, n! g6 V( I! L! b
4 G+ \2 {' r/ G s$ S" i" S+ C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 v( g, j4 |9 U1 l2 A) X6 a0 K
" E/ Z u/ f4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Z7 W, O) A6 [4 D) `
$ r# Q6 D. {% S, @ p( ^/ z#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1 Z7 J. {3 k: m3 E# p
& H5 T% P& D. n0 y/ A第十二条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z0 L$ @' G a+ x$ t: m
. r9 r& b6 l) J2 @% i( C5 ~! ^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9 k( e. M* x% x- \% W
2 b0 `. t# c! Z, w" r(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 }2 g |- }8 n, d3 `7 P0 x3 C- y1 f5 W
(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 o7 c2 b9 Q8 J* d5 X% o
' ]( @* y4 u/ {0 g% Q9 ](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 f- w$ R4 Q4 m0 B- K/ _
( `3 g1 R3 z% _# @$ c% B1 n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m& J1 B' F9 s3 _) W
% y/ I- f; g Y# T0 l" l第十四条 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较轻”。
, s3 e/ N: f* x. \! f& N$ Q6 |" E9 r) G4 v+ ]: A( G$ Y, l
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已经或者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重大案件”。* x8 h* u1 r# ?1 _" P; }
! Y5 k x; b# g2 E8 b*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8 l. E9 _% _1 O& j
0 J2 C7 L' _2 K
(一)主动交待办案机关未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的;
4 Y) y% J( [: ?( M2 F+ s+ ]; P/ h
" i% F' X. @. q9 J" [(二)主动交待的犯罪线索不属于重大案件的线索,但该线索对于重大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的;+ `6 [( a: n/ k! j2 J- ?) `! t
: d- j3 u% P8 U: U$ {
(三)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证据收集有重要作用的;
2 e' J/ W; c- u% f' N+ b3 w; f+ x' r' j' R( J
(四)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追逃、追赃有重要作用的。! ~1 H- O- `7 @, b& R% D% v7 Q
& F4 v/ g$ t( F* s( Y5 [% U第十五条 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
5 ~8 O* r! c3 R+ Y, w$ u) N4 l+ E% x: ]+ b; s. z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 D% J# n5 u* {; ?7 v0 M1 y
6 n) a0 O3 [& Z6 _: i1 ?
第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出于贪污、受贿的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将赃款赃物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的,不影响贪污罪、受贿罪的认定,但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
1 F2 ?+ f* ~- X& }) [% m* @
; z c! @' i" u' p, Z+ _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 s. F4 a; L5 ^9 a5 p8 ~: F+ [
% ]) U3 C: |* G1 u第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 _- d7 T7 r- i( I& F( j+ w4 S( z& F1 s, v6 B) e, W0 c
第十八条 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尚未追缴到案或者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应当继续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K) ]! A, ]2 e& t) E
4 E L) k1 T/ O0 Y) k$ ^; a第十九条 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p0 d# T( r3 k- x6 `& J$ m" L* E, y+ [/ j6 u* Z
对刑法规定并处罚金的其他贪污贿赂犯罪,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 w; M* A* F2 E. @$ O! \& d! H
4 z' p9 x- @/ p W6 B8 U7 t( R9 [第二十条 本解释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8 U3 g: T e5 W: c! }5 e4 Q$ W* Y
7 Z3 X; Z/ z/ ]$ |0 I6 Z$ z9 _2 l
法律意见
# s3 j: I% @9 J3 c. ~9 B(一)【积极退赃、减少损失】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这样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 U& l& a7 A1 {5 Q% |. H! s; c+ E, w2 a" O+ s6 s5 {, U
(二)【积极配合】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0 o3 N' {: b* {9 A ^& ?9 \; D/ U# B6 j: O8 m; V+ b. C. q8 ?
(三)【坦白案情】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损失。
; a8 _& a3 i: n: I* ?
3 x0 f9 s& P( O-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行为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0 G7 A- U! C" D
% p$ A* Z" F0 \(五)【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7 B2 J7 F7 b, d c( M
" e; s0 q4 p: i- d2 D(六)【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h* I! p1 B* q' E
# O; W6 f, X7 Z- V
(七)【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 H5 B3 o f! c) }1 M- y) }* Y' O3 X6 ~' m0 @+ d
(八)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G3 Z E9 I( y2 Z) h
# L; j. f; _* j0 u
(九)【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5 u9 Z4 L+ Y; X0 S L
7 B p8 N& Z) `0 s7 k(十)【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0 p- K9 e; w" T" q I$ E7 ^) `2 x
6 V0 x. ?5 }* [& u" `: M! f! a: a* R(十一)【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0 y" D3 p0 q3 y6 P+ U- I e$ q6 B% J- N
(十二)【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7 v, _. ]8 z. Z/ O+ i. K& \
: d5 N0 @' d0 {+ v,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