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84|回复: 0

什么是入室盗窃?入室盗窃判几年?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1440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316
发表于 2024-11-15 1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入室盗窃,顾名思义,指的是进入房间,秘密窃取。入室盗窃和入室抢劫极易转化。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以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2 b9 W" i( L8 R1 \, k
4 K5 O$ d0 u' }) P) g& B' o# F2 N- h
什么是入室盗窃?
$ ?; p$ Y& B2 A( _8 J# J1 t, A% f3 b3 n- T
入室盗窃是一种特殊的盗窃犯罪,其当然要适用相关法律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但对于普通人来讲,根本不清楚什么是入室盗窃,为此小编特带来了什么是入室盗窃一问,帮助大家解开疑惑。
2 Y' S: ]7 w, h% G1 q2 M1 z% |( f3 G6 I/ J+ @7 V4 n
一、什么是入室盗窃?
$ t5 v7 ]. m; M
7 n+ i1 C9 j$ ?) w& b" N入室盗窃:顾名思义,进入房间,秘密窃取。入室盗窃也是盗窃的一种,当然这是指没有其他构成转化犯的情况。
" U: V# h+ ?* ]4 G6 l! d( C$ E( e. l. e
二、入室盗窃的处罚:
& Y/ N5 Z* O: u) Z/ ]4 H
: @( A- A* E% Y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r- y4 J- _: _% H' M* r
0 l1 L7 Z" o6 @6 h1 b  y3 J4 E- n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6 c# Q3 u+ \% G9 [4 D9 L

5 c$ c. P0 @% x: B) {# U《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j. ^2 b& t* `. o' E3 ~
0 V/ t, I8 Y& ]2 h* u5 f% X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 d  @- H$ B3 n# G
9 Q. J, g2 f+ H# Z' y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 h4 p5 B$ Z, d

$ W- |" ^, `- G2 V4 }' U3 p' a(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U. s4 O! c* l9 _- Z! `& E
! V! W7 H) A! j* B7 M
(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6 t2 G3 T/ D0 @9 u" t5 E

/ Y2 k# \- G1 P3 {0 l; V2 q入室盗窃主要就是进入我们居住的场所实施盗窃行为
: B$ _. G9 N+ d$ F, E1 f* i5 K2 d) M2 C
入室盗窃判几年
5 K5 `" y' e4 `1 }. Q2 ^2 X  W" I9 Q* Y' D" {5 _
一、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A" i* O) P) p
' U7 L$ ?5 U- F$ G( a, C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
, z: G* `; q9 f7 `! J
, Y2 l6 S% x0 l2 U9 V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对盗窃罪的数额标准作了修改:
! v6 Z' K; `; _' Y+ K5 x4 J% b; S5 L. B0 M5 e& S! y$ N+ Y9 u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500元至2000元为起点;
7 W6 j  a9 V+ H" L8 Y( \5 `# ^& d2 v1 i( w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5000元至2万元为起点;, h. b/ V5 \9 x) Q/ X2 _* U: }* f

$ V; N3 H4 G4 _" o, ~9 f/ y! e(3)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3万元至10万元为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 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盗窃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分别报最高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备案。
6 e8 f/ L9 l: z
: ~, D  q5 V0 K* D" g3 d1 |2、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1月4日通 过、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项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 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解释》第4条规定,“对于一年内人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 p! |& S" `& o. J

1 a. t( D: C1 f* G6 l9 t入室盗窃罪的量刑: t4 Q- F: P$ F& t

7 Q( ^& }  @0 L- f# W$ U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 s# a8 w- o/ `# }1 S$ s
! ]# V2 K* h# J) a, @5 O8 h2、《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y- F) H) M0 ^6 E/ |
6 Q; `; }* {+ b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P$ ?) _; t/ y# X8 B# t  }( i$ D

3 K5 ~5 C- W. T5 ?+ b8 M& P(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4 M. t# V6 l- G9 }* W
: u+ J* ], @0 ^0 f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M) m) J* D# d6 K% H3 l- n
# r* Q7 L, I3 x6 [2 C
(3)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O9 V) j6 O6 A& F* ~5 W1 h
/ O! K% ^  X" x: d" w/ z
入户盗窃也可以叫做入室盗窃,是一种进入被害人居住场所进行窃取财物的犯罪行为。司法实践中对入户盗窃是比较难以认定的,尤其是对这个“户”的认定。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对入户盗窃怎么认定。
0 o) q& x3 k) r8 z3 s: Z& f) C" f& V
对入户盗窃怎么认定?6 G$ _6 s( q) ]
& j; @" @# h% ^, ~* Z: S
所谓“户”,是指个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它对于个人人身安全、家庭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入户”的方式实施盗窃本身就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实践中,一般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条中“入户抢劫”的规定加以适用。目前在刑法学界,对“入户抢劫”中的“户”仍存在不同的理解。《抢劫解释》对“户”作出严格解释,即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场、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既不受数额的限制,也不受次数的限制,这无疑降低了盗窃罪的入罪门槛。在此基础上,《解释》第3条规定: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实践中,应当坚持实质解释的观念,界定“户”的范围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修正。如,在大城市密集住宅模式下,对“户”的理解就不同于传统的“一家一户”、“一家一宅”松散住宅模式;进入高层楼房中的通道、楼梯、电梯等封闭空间实施盗窃,只要符合《解释》规定的入户盗窃特征,也应予以认定。" ]' C/ w( |, {3 e; _# V
* w, g  c8 t+ N6 N9 f6 a/ v$ v* ^; a# D
对入户盗窃怎么认定?) g, t2 G% K% l/ T. ?- F( ?

$ M5 Q8 ?/ E% Q3 J. m-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突出打击重点,《解释》从客观上划定了入户盗窃行为的边界,因而有必要从主观上对“入户”的目的进行合理限制。从盗窃罪的刑法规定来看,“入户”并不是盗窃行为本身的组成部分,而是限制处罚范围的要素。因此,入户的目的并不限于盗窃,只要是“非法”目的入户后再实施盗窃的,均可以构成入户盗窃。一方面,合法进入他人住宅后盗窃的,不应认定为入户盗窃,否则就会不当地扩大处罚范围,特别是扩大亲属间、朋友间小额盗窃的处罚范围。另一方面,行为人以非法目的侵入他人住所实施盗窃,其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显然大于在户内临时起意的盗窃行为;即使非法进入住宅时没有盗窃的故意,也应认定为“入户盗窃”。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解释》第1条规定,入户抢劫中“入户”目的应具有非法性,即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  y: O0 i$ Z. f. m

  A9 `( m, |. q; U9 P2 N* n对入户盗窃怎么认定?$ U% H. C# v) F) u) K" q; F
- n' X9 [% |$ B! s
有人据此认为,应当参照“入户抢劫”的规定,将“入户盗窃”的非法性目的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如果是基于其他非法,则不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换言之,“入户”盗窃目的限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然而“入户抢劫”与“入户盗窃”非法目的内容并不具有相通性。具体而言,前者是属于抢劫罪的加重类型所作的限制解释,后者是为了扩大盗窃罪的处罚范围,对其适用的是盗窃罪的基本法定刑。这就决定了不能将两者的认定标准适用完全等同。实际上,基于一般的非法目的侵入他人住所实施盗窃,对于被害人财产安全和住宅安全的威胁并无明显不同。因此,“入户盗窃”中“入户”目的的非法性不仅包括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目的,还包括其他一般的非法目的。
; a$ m6 F! k/ p; v( Q6 m  _( P5 r6 ~: _/ ], C- x$ T
办案民警介绍,因入室盗窃是行为犯,只要实施入室盗窃行为,不管涉案金额多少,都符合刑事案件标准。5 w4 i+ H# |& {8 M$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6 04:38 , Processed in 0.13838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