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核心,并从“以降糖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强调对糖尿病进行全程综合管理,即排糖同时兼顾对心肾等靶器官的保护,改善心肾预后,助力患者长享幸福生活。 8 b+ E7 [+ l4 |0 {! A
+ P- n- d6 u: E, N) K1 h- m6 l
' o1 J2 I ?! b当前,我国有1.41亿糖尿病患者,虽然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仍有高达63%的患者对患病毫无所知,且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也普遍偏低。
* H5 @, j* E v G+ u) T" F* X8 s; l, M1 S5 I5 q
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负担重、预后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对高血糖对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认知不足,导致疾病管理不到位,从单病进展到共病,增加了疾病负担;二是患者对心肾并发症早期筛查的意识较为薄弱,待到疾病进展至中晚期或出现严重事件才开始干预,导致疾病管理难度更高;三是患者主动管理疾病的意识仍待加强,不仅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更要提高学习疾病管理知识的主动性。只有做到多举并进,方可真正管好糖尿病。 & u6 i1 Y8 j( A6 i$ i$ i
( P5 O( x# [& e6 _& j/ {$ ~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病人数90%以上。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与神经,目前临床上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肾并发症,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 M! d, x, N, f( H7 o6 X: N0 ?+ l( n
数据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而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病情更重,治疗难度更高,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均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在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首要危险因素。 ' E* z4 v+ u* B3 p% s
4 v, J: A9 z+ H( V) k* R: }: k
同时,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病变,约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伴有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30%-50%肾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引起。但我国糖尿病肾病知晓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50%。当前,我国每年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新增尿毒症患者人数将达到99万人,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 j& \0 ]3 D) S" ?6 g. ~# w9 [0 U
4 m' _* B( K0 L' M$ ?9 H( E
当前,临床上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相伴发生已经越来越常见,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关注血糖变化,还应及早关注心肾共病。
* \: D! T a# P$ Z7 Z1 Q
( T+ \+ p9 t- K3 d; a在早筛层面,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尤其是血脂、血压的变化,同时至少每年进行1次尿蛋白、UACR和血肌酐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从而尽早干预,预防或延缓疾病进展。
; l8 Y* J3 I/ C% Z5 D
! _" ?- Z& Z. Y6 O# z& i+ P! E在治疗层面,随着糖尿病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患者也有了更多治疗选择,助力糖尿病患者排糖同时兼顾心肾获益,且随着更多创新治疗手段被纳入医保,患者及家庭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也得以减轻,有助于获得更长久的健康结局。 " u' K# k- S1 |$ I% ?7 a% H
9 Q" f+ ~6 f0 l1 D1 B- l* l% A6 p
在治疗时机层面,糖尿病存在不良代谢记忆效应:经过一段时间(5年)高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今后血糖控制得再稳定,其预防血管疾病的效果就不会很好显现。 ?) D* R0 G; \- ?& J; d' c# N2 L% e! M- N
$ Z9 Y; a) F1 k7 f$ y0 t
因此,患者一旦诊断为糖尿病,需只争朝夕,尽量一年之内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并坚持做好血糖管理,患者才能获得长远心肾保护。 % I, R" t8 b6 T# h
- L4 r" ^) \4 s6 }% F5 |2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