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11|回复: 0

[防癌抗癌] 一种盯上年轻女性的可怕疾病,早期有这7个征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66
  • 打卡月天数:11
  • 打卡总奖励:7047
  • 最近打卡:2025-10-25 15:39:48

5244

主题

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5678
发表于 2024-11-15 13: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你们最近有没有刷到这样的视频:说如果你总是感到疲惫、口渴、尿频、特别爱吃甜的、有时还手麻脚麻,那可能就是患上糖尿病了……; D% i: ~# n% F. d. j4 P

5 u: s3 J. M0 |; Q( k) p# r8 `& ]7 q4 s2 y1 x
评论区更是踊跃发言,不少朋友都说亲身经历确实如此。
- ?9 S  @: s4 o
- H! E) k& }- k) f这我一看,症状全中,于是立马请假去医院做了血糖检查,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还好没啥事。医生分析我下午总是口渴尿频,可能是吃外卖吃的;手麻脚麻是久坐坐的;疲惫嗜甜,可能是工作压力大🙂。1 E: t; A8 e+ T% C
5 P$ [* @% b1 O" Q1 a( j
不过这样的视频能爆火,也说明近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到了糖尿病。
/ a: X3 @5 |; G2 N
' S/ A# e0 O6 B2 ^, o9 k确实,我们日常中的很多不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初期难以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又难以逆转……
( L6 i) F1 p6 \* h3 ]8 K
; n* P3 A/ O% H* P小知识5 G! w* L/ K* }0 [$ @6 ^
1 y- C( T; e6 N& O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有多种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孕期糖尿病和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等。各种糖尿病的病因均有所不同,比如最常见2型糖尿病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缺乏为特点,患者常年龄偏大,体型偏肥胖。" p2 k3 q, ^1 C8 u0 q

; s! m: h  z9 ?( N0 O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时判断自己有没有患上糖尿病?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 A, [5 U- ]
8 _9 q* B* E' }% X
今天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糖尿病的防治问题。# v" h* e  {  o6 M

7 A- i2 B4 q1 R. c仅靠声音,就能判断患有糖尿病?+ f" O' S1 W% ]6 ^
* E' ^% l2 M1 K3 h
为了让更多人早发现早治疗,最近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模型,仅通过声音就能辅助筛查,帮助判断你是否患上了糖尿病。
+ P; O; T2 W( B+ y  D
$ ]9 j0 Z' I  E% [! p+ Z这项研究涉及到607名成年人,其中一半已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另一半则没有患糖尿病。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非糖尿病患者为4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48岁,非糖尿病患者为42岁。
; h/ L/ G( X3 G/ U7 A7 _) q
& Y4 h1 w4 Q* L- y( F研究人员要求ta们提供自己朗读几个句子的语音记录,时长25秒。随后,研究小组使用两种先进的技术分析了这些声音样本,一种技术捕捉了多达6000个详细的声音特征,另一种则更加深度地分析了约1000个关键特征。
, Q: E7 d+ x9 `8 H- y# D2 y. T. a& N$ T& x6 F+ V
再结合基本的健康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状况,这种AI模型正确识别出了66%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以及70%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并且该AI模型在60岁或以上的女性和高血压患者中识别准确度更高。
' k: L1 y7 T( x  b. V: U
' Y! m$ v% V/ M8 `5 V' z/ r# o0 m1 Z科学家指出,糖尿病会导致脱水,这会影响声带以及口腔和舌头,可能会让单词听起来更不连贯或「粘粘的」。" Q+ F6 w3 i2 Y: N* M* e

& J* o3 l5 a) C同时,从长远来看,糖尿病会影响神经,包括与听力有关的神经,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更为明显,这也会影响言语。许许多多细微的变化组合在一起后,让AI可以轻松区分两个群体。1 Z* k+ G. N& u  X
4 _, I) n6 g& t* _/ I7 ~" M
研究人员Guy Fagherazzi博士说:「这项技术虽然永远不会精确到足以取代血液检测,但我们坚信有一天它成为筛查糖尿病和识别高危个体的有效解决方案,帮助全世界超过2.4亿不知道自己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及时发现病情,这可以显著降低全球糖尿病负担!」$ |6 o9 R* @3 D: K
$ t5 ]8 K' v0 B7 {- D3 _+ l
总体来说,该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现在仍需血液检测来确诊。
/ z8 ]: i  |) n9 E" j5 H, O) W( `/ k$ c, T
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声音特征作为检测一系列疾病的手段,包括帕金森病、心脏病和抑郁症。' ^5 I' H+ U5 J, e3 t$ ~
6 D" o1 [7 A9 \' }
期待期待~Fay真心希望这些技术可以快快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不用请假扣钱🐶……
% `4 R% \' u$ w& u% |6 V( X7 L
! z$ V9 {- H/ A: b: n糖尿病——紧盯上年轻女性的可怕疾病
3 a) ^* S+ d; [# u+ P
( d& \  M1 H3 r' s& A据估计,全球有4.2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2.039亿为女性,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数达210万。其中2/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处于生育年龄,全球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人数达6000万。
' \! u  o/ b( I) o5 t$ Q( w: `$ |  G4 I, O2 }
糖尿病,早已成为紧盯上年轻女性的可怕疾病!, s4 X; z+ G& }% v  ^4 W

( f% o* n$ S# t3 e- p;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糖尿病呢?! y: ^! Q; h' Z

# _  J1 a4 e8 D. `4 q" v研究发现,相比与男性,女性有这些更易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 I1 E& {6 [+ C6 j: d3 |! z/ \
3 N2 ]: k2 f/ m- O7 {激素波动& e5 d" I9 N; ^! t
6 F6 @( O7 w. u" J2 b# G! f! K0 y; O
女性在一生中要经历更多的激素波动,比如怀孕和绝经期。
( A) K6 V4 d2 D: t  Y1 Y  D4 f2 N* r( @" l) Y3 V* n
怀孕可以使女性暴露预先存在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正是女性发展为二型糖尿病最突出的风险因素。
! C3 j' h5 g6 v" W6 i- |' V, s" T! y
同时,绝经前女性的骨骼肌和肝脏胰岛素敏感性更高,受血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更高,因此空腹血糖和HbA1c值比男性更低。
+ p# e! w7 S6 q; `  p+ h9 S6 i5 s! s
但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对健康的积极影响消失,导致女性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同时体内脂肪分布发生不利变化,更容易导致葡萄糖耐量受损,引发糖尿病。- l3 E) ?4 T4 ~" M

/ n) d. F* p, V心理压力
1 s' D1 ^7 ^- |3 X
! x' G  l6 R7 \) w' Q$ c) b研究发现,压力在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女性健康的负面影响要超过男性。. y4 n+ B9 ~% K" _

( V- P( k& t; W8 }大多数女性除了要上班工作,还要面临生育、家庭的问题,多方面的操劳、焦虑以及更加贫困的处境,都增加了女性心理压力以及患病风险。+ s' ?6 _  l: |0 F$ m  X2 v
" E8 i( D! C1 N3 g& C& b
其他风险因素
4 ~+ K$ K! f7 {5 k9 x* P+ q+ b% e4 f! i1 Y
当年轻女性有超重和高血压问题时,患糖尿病风险要超过相同情况的男性。6 z3 q5 m- ], k! b# b( Q5 i
. g# o; }3 W8 I" U* k0 B9 y
同时,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较高以及绝经较早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更高。+ ?% a6 {3 q3 T6 l# D& k# i. J4 s
& ~4 N3 I0 K/ C
女性患上糖尿病更危险!
: F5 V3 @: _, }
1 {4 m2 [! Q8 Z7 A1 n9 _虽然全世界患糖尿病的男性比女性多1770万,但女性在被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时承受着更大的风险!
+ T4 Q7 _8 Q$ z- I9 c: l& ~( w
0 y, I% c5 \2 M4 z; k. G一项2019年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在9项研究中研究了超过510万人的糖尿病和不良健康结局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与男性糖尿病患者相比,女性糖尿病患者:
  R9 z) T$ z4 g7 D& |
6 E& v/ M6 U, Q, d6 |1 i3 u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风险增加13%;/ R7 W  i" E3 Z9 D
' L1 o* I2 j3 z
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0%;
& e7 V- H; c6 V7 j& R+ N1 V; f- r: _) I+ P3 z1 q2 ^2 u. ^
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58%。- E$ z: h6 t" b2 d4 [9 c% B& G

: J" D  |2 l& n. k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也指出,除了心脏病,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失明、肾病和抑郁症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P' y  t" v0 N* l

' G" z  C1 \3 }- {7 A: U( k& h一项2023年的研究发现,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女性接受医学指南建议的治疗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可能性更低,至于为什么呢?原因尚不明确,但确实提示我们需要增加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4 q. F4 Y* W  L* ?
+ p& v# }/ l9 @, P5 V/ x6 r# l0 u男女共有的糖尿病症状有:
6 ]6 A: h& ?3 Z% m- h0 V0 S4 [; R: L, s. W/ D5 V/ R: t  g
感觉比之前更容易口渴;# e* i3 C8 d# A, @% S8 l9 `

5 k8 b) o7 w0 W* L$ L- K8 @尿频;
* {2 v2 f0 |7 u! {  e+ i  Z
1 e3 k4 z7 Q5 N1 A& L! H体重意外下降;
9 i( |* v( [: z7 o0 t: b8 ~/ a) c' e- M+ ]9 ]: h: [
感觉疲惫或者虚弱;3 i3 c( p$ N3 W/ H4 G
$ T/ z' u' o3 c( g) l
视力模糊;
% u1 G: r# R3 R% i, t* x
1 u. y) t. i& _5 P7 @5 O1 w* k$ h伤口愈合缓慢;
5 L% w( F8 F4 ?" K' q& E& ?5 z1 i  A  }& X. u- P, d9 p
容易感染,如牙龈、皮肤等。
: a/ j  w, _1 A: z' v0 l9 k; ?9 K+ B+ O% G7 ~$ i/ S; a
对于女性来说,患有糖尿病还会引发以下独特的症状:4 J+ [* C! h6 Q+ n- }( V: h
/ P( p4 e6 J8 S: F1 \( S4 r: _& x
容易感染yin道酵母菌,引发yin道炎;* N' ^" Y/ o. Y3 V; T) {5 p
4 ^% ~3 S  i. r7 i" C0 K' Y
口腔酵母菌感染,通常会导致舌头和口腔内出现白色覆盖物;$ Q8 e% _4 k6 Y; f

* b$ h/ s1 P- u- o, ]容易尿路感染,排尿疼痛;
1 D' D9 v4 A; S" h. v& g8 D8 X; A9 K+ Y* n- V, U! r/ y
yin道干燥、瘙痒,性行为疼痛;
( M! E. ~# M+ @; H+ M# s
" V8 V. [# s" ?" e3 N/ ]孕期患有糖尿病还会导致先兆子痫、流产或死产,婴儿出生缺陷、早产、认知障碍、发育迟缓、出生后的呼吸问题或低血糖。
* r) A: o+ c  K3 _) M" m( q8 w% r5 b3 f: C
如果有朋友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到正规医院问诊!
0 @& W) [# ~2 C% [' M4 \/ A( q9 V/ b4 Z7 F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下,早期糖尿病并不会有明显症状,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并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了。, _1 Q  }" U7 }( K

2 x8 i( s, k8 R我们该如何预防糖尿病?2 v& q2 A( z  ]+ b# o+ Y. ^
& P  D; p$ j8 H3 o3 b, v7 S0 G
说到预防,主要还是靠健康的生活方式,Fay找到了一些我们普通人更好实操的小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 |! q1 b3 C, u: y: U$ ^" d( {* C9 B5 i7 W
减肥
4 G% T6 C2 Q1 i! L/ K" i
- v5 Q) ^# ?5 c, V! X* j因为肥胖会增加糖尿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常常超重或肥胖,因此减肥能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在一项大型研究中,人们通过运动和饮食的改变减轻了约7%的体重,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近60%!
& f3 n4 L$ [' u& z7 Q! N5 v
& C) w2 {1 ~, F% a  W$ I3 ?: t如果你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建议根据目前的体重和目标体重设定一个合理的减肥目标,不要过快,比如每周减掉1~2磅(0.9~1.8斤)。
' s4 W: r5 c) `3 }) |8 `# h0 P+ z3 X/ q, e
别跟风饮食
' F! G( @& R5 Q. ]1 a# f7 b
( Q: x5 F6 F% x& Q4 O/ q近些年来时不时就出现一个某某明星减肥法,号称一个月能掉20斤,Fay看着也挺心动,但这些饮食方式都难以长期坚持,并且很可能对健康有负面影响。1 k5 D9 y  u* l- D. r% n
5 u7 o3 Z9 h" O# z  G+ {% n* u/ b& p
我们普通人饮食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选美,所以你要选择是一个你可以长期保持的饮食模式,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且有利于健康。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食物过多摄入。
( @6 a; R: D/ {3 J1 S6 b' T
3 C) y) g* Z; E% C9 L) W/ x8 x+ p多参加体育活动
' x9 K; p( P: O1 M. @7 ]( B! {! E, q2 \5 Q1 f1 b
很多运动都可以起到减肥、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度的作用,比如:$ p) F1 t) \6 r# _" Z8 T* e% u9 F# l
' O' v0 m% U: }' j
1. 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或以上的中度到剧烈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或跑步,每周至少150分钟。
' p  }  y  p* I# L$ P
2 L5 |1 W7 e' L7 y4 \; U7 F, a' [2. 阻力练习:每周至少2到3次,阻力训练包括举重、瑜伽和健美操。' L! p5 t0 H; v; M
3 z1 m  s! Q  q. P: e/ z
3. 避免久坐:每30分钟花几分钟时间站起来,四处走走或做一些轻微的活动。' `7 n# e& L, {' r* {
8 \2 y  c& d; N; Y4 |8 g% d
另外,近些年也有越来越多关于预防糖尿病的研究:
7 G2 [6 z6 V3 y& q* Z0 A! v
  Y* z9 P4 d9 {( o# P' Q8 q比如今年5月的一项涉及超11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每天摄入较多茶、浆果、苹果,能使糖尿病风险分别降低21%、15%和12%。
* T  }( r' g& E& \% N- L5 [
% U! u6 Y8 @9 f  W4 [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有食用牛油果习惯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更低,特别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积极影响更大。
5 U8 Q1 j, \+ Y' r" B+ s; b. Y* x  N7 k6 d) [% w7 \' s
. p3 V& ^/ |' ?( H6 H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0-27 09:47 , Processed in 0.29680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