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这些家暴冷知识你可能有误区
2 |+ |/ C' J5 ~" Z$ c; G B N0 U) r% \, X& A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掉入他的漩涡、噩梦开始”“他打我可能就是喜欢看我恐惧的样子”……这一幕幕让人既愤怒又痛心。什么是家暴?严格限制老婆花钱,算家暴吗?对老婆孩子不理不睬,在家做“木头人”,是精神暴力吗?……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周垂坤律师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读。
; B1 K) v# l* M R# i* o8 i% D" X! ^# _! s+ T
严格限制老婆花钱,算家暴吗?* w3 W5 j. O: O
: c6 ]) j+ v5 G# ~
严格限制老婆花钱算不算家暴,要看严格限制花销的理由和手段。《民法典》规定了夫妻关系是平等的,双方都有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周律师表示,严格限制老婆花钱,无疑是限制其社会活动的自由。
$ U: d5 i2 ?8 E6 F1 c8 @4 ?7 i+ |9 ~' X! J+ u' w+ r
但妻子虽然具有支配家庭财产的权利,也应具有合理花销的目的和物质基础,如果妻子的花销能力超出家庭财产、丈夫的承受能力,丈夫严格限制妻子花销也在情理之中。但要注意丈夫限制妻子花销的手段,如果采用殴打、残害等物理暴力手段,或对妻子频繁进行谩骂、侮辱等精神暴力手段,则无疑构成家暴。
" U: ]* S* O+ J
3 W# q# D8 T+ p2 |) A( L如果妻子在家庭财产可承受范围内、具有合理花销目的的基础上花钱,丈夫严格限制妻子花钱,长此以往也会对妻子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造成较大的压力,也可能构成家暴。
( U- n3 w0 q+ ?! }* V9 ]/ q1 W* Z2 \" B- Y9 K9 q4 R2 m( c
对老婆孩子不理不睬,在家做“木头人”,是精神暴力吗?, e/ B* h. N. I: E
* f$ V+ V* U; k; x不理不睬是常见的家庭冷暴力,也属于精神暴力的一种。因为对妻子、孩子的忽视,既是对他们自我价值的否定,也给家庭成员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7 R/ N. X2 [) K8 k* }
2 G" g0 T8 U; q' }3 B《民法典》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也规定了丈夫与妻子的互帮互助、互相扶持的义务。男性对家庭成员的漠视,既不能很好地担任作为丈夫、父亲的角色,本质上也是一种以不作为方式、拒绝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暴力方式。
' U2 }! C. l2 v2 @' I5 f t! C6 ?7 j
周垂坤律师进一步解释称,《反家庭暴力法》一直强调预防家庭暴力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冷暴力的存在不仅会破坏家庭和谐,还会给未成年人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 G1 d" S% O& T8 x+ t
; V" q3 }: Y) l2 h5 Y打打闹闹活到老,忍一忍就过去了,这种想法对吗?
3 _3 P, ~) B% M* j) G4 J7 b9 ~/ K D ?% _' e" B( j( c, r8 D
这种认识和想法,首先不能从价值层面去判断对错,而应该深究它的社会背景与心理背景,再判断其对家庭暴力产生的影响。
' L. P2 |4 O( @; Q, M5 C$ U& m; V4 ]- X& ]: |+ S0 G+ E
夫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相比朋友、亲友、师生、同事等社会关系,更具有包容性、退让性。无论是老一辈的劝说,还是现实社会的成长环境,都不断劝说夫妻对存在的吵闹、暴力抱有包容、谅解的态度。即使是在离婚纠纷中,法律也要求法院应当先行调解,且对暴力程度较低的家庭暴力,也要求其达到能够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程度,才准予离婚。5 B. k+ _: R/ z
8 y- z2 ~0 P' U但事实上,小吵小闹和家庭暴力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家庭暴力中的物理暴力涉嫌故意伤害、故意杀害,精神暴力涉嫌侮辱、虐待,从夫妻关系之外来看这两种暴力,任何一种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追究民事责任、治安责任、刑事责任,而家庭并不是暴力的避风港和保护伞。
' y5 P5 N6 J( @2 x0 N. A$ {" y' Q* R, T0 {
如果认为家庭暴力只是夫妻之间的小吵小闹,认为家庭暴力忍一忍就过去了,无疑是对违法犯罪的纵容,是对长期性、高频次、周期反复的家暴的容忍,是对自己合法权益、人身安全、精神意志的践踏。( N g4 ]# V9 `! K) p X
2 s0 C" J% r8 q9 V9 X. J* H j家庭暴力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的杀手,惩罚施暴者、保护受害人是立法和司法义不容辞的责任7 c7 O% }3 Z6 L/ }5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