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
- J( I: `$ P6 N, T/ Q( |, Q8 a0 F- m p( G, i/ ^" d$ ?, _2 f* F
(试行)3 t5 ^; p& n9 G% J( S
8 s% i* p# r. H8 L
为倡导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进一步规范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审理,统一全市法院裁判标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公正审理此类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结合全市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裁判指引。
# q' t5 \# p2 g; f* L* m
t. V5 z$ s2 A$ @! V& G1 d) n# f第一条 彩礼的性质
! ?, X% y, ~" Y' r
# F0 I7 e. R8 r2 v* |; ]5 T彩礼是指以结婚为目的,按照当地风俗习惯,一方或其家庭成员给付另一方的礼金及贵重财物。+ ]' l, n5 ?5 G( H
+ Y( j. V* k1 l. k! B: `7 m第二条 彩礼的范围* p3 ^% w! i+ X. ]! j
( C# Z( @* l4 k' P彩礼包括但不限于见面礼、聘礼、上车礼、下车礼、改口费及价值3000元以上的首饰、电器、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贵重财物。" t7 L8 l4 J* g- v
) S; C3 ~- ?& [1 q/ k! E 第三条 特殊情形1 t; v1 L8 u5 }( \0 x
4 q. A+ v0 p4 s- o% n2 J$ J (一)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为表达感情、出于自愿所给付的易损耗的日常用品,赠送的价值较小的物品,请客花费、逢年过节等人情往来的消费性支出,一般应认定为赠与行为;给付人要求返还的,不予支持。
2 t2 Y9 m( e" H2 C: t3 z: x
. B% N& G( m! H3 Z Z% s# J7 o (二)男女双方在交往期间,一方向另一方转账或以现金方式给付的有特殊意义数额的金钱,一般应认定为赠与行为,给付人要求返还的,不予支持;给付金钱单次超过3000元或累计超过30000元的,给付人要求返还的,应予支持。7 [8 U) X1 H& |4 N" b1 [( w% N
+ ^8 ]2 o, B8 x/ x" R* e
(三)一方以结婚为目的,向另一方支付的购房款、购车款为其婚前个人财产,一方要求返还的,应予支持。
+ a# b( i3 \# |" _7 D
" A4 t0 S% W; W# Y0 r+ q( B/ c 第四条 诉讼主体
5 i. U0 M3 i/ ~9 S/ q+ W9 e
/ z; ~! Z7 [/ t% d" U9 X. @' L 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原则上以婚约双方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但下列情形除外:
( D, ?& ^7 U* t% q& d) U4 p- @/ W1 ~, [$ f% @! r( ~- {+ \
(一)订立婚约的当事人为未成年人的,婚约当事人与其监护人作为共同诉讼主体; S( ~, @+ { n5 K5 N$ D) o
/ n3 d( S" c3 i7 D' `0 F (二)给付彩礼一方的婚约当事人虽已成年,但与其父母共同生活,并用家庭财产给付彩礼的,婚约当事人与其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
2 O8 {( d/ S+ B: B/ o5 f7 L. Z& g
0 ^/ M r/ f$ `" r% B4 k: R$ G (三)接受彩礼一方的婚约当事人虽已成年,但与其父母共同生活,或将所接受的彩礼交付给父母或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可根据原告的选择将婚约当事人和其父母作为共同被告。
/ k2 G4 |8 I6 b M6 s0 x; w/ e7 s+ U( L0 Y: g
婚约当事人的父母不得单独作为诉讼主体。
2 s+ C9 X) k9 U6 k( z4 I6 j
& V1 ~9 u* A4 J6 s, c: i: D 第五条 返还的标准
. g: I4 N! @2 a" j( F
% j4 F( [( k# E) ^6 c" C! ` 彩礼返还数额应当结合彩礼的数额、男女双方共同生活时间长短、有无子女、过错程度、当地风俗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认定,符合下列情形的,参照下述标准适用:: g. u; b$ h( q6 B- J9 v: q. n
# _! H0 m! P3 g# W5 R' x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且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彩礼,彩礼款应全额返还;但超过六个月且因给付彩礼方提出解除婚约的,返还不超过彩礼款总额的90%;
! ~! q9 H/ K1 d# C4 c: H" u- m5 `+ S: t0 N
(二)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离婚时,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彩礼,彩礼款应全额返还;若因给付彩礼方原因导致离婚,可酌情返还,返还不超过彩礼款总额的70%;/ K0 P' l$ ^3 u$ H# n: B# G
, D: @* {) N) I, Q7 X J g
(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已共同生活的,共同生活超过一年或已生育子女,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彩礼,不予支持;! O; F! ~1 h5 _9 m& D8 q9 i' `
. R7 k) j. M4 P6 P2 k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共同生活不足半年,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彩礼,按照10万元的标准,返还比例为该款的50%-70%;共同生活超过半年但不足一年的,返还比例为该款的30%-50%;对彩礼款总额超出10万元的部分,应全额返还;
1 \5 I+ y9 y& z' ^* v
. E" d% @4 f9 N5 @, [7 X& z (四)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因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时,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彩礼,双方共同生活时间不足三个月,返还彩礼款总额的50%-70%;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超过三个月不足一年,返还彩礼款总额的30%-50%;双方共同生活超过一年,彩礼款一般不予返还。$ b! o6 z y2 {
' g1 T+ Q& K+ ?$ I- ?, L' C! D2 U
第六条 生活困难的认定. |: o- Y/ m: j; x( U
) n' n0 Y- c5 ^ ?$ j0 E 生活困难是指给付彩礼的一方婚前举债给付、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债务,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婚后无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0 d; n0 X+ u/ g* y8 M6 s6 I# M; W8 C4 `( b8 _; H0 |7 {- g
确定“生活困难”需根据给付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当事人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并根据当地村委会或乡(镇)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证明其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O. v; K& ]) [ d v2 ~2 x; E& d5 x3 n
: ]* z! ^) S2 V" J( E+ o9 N! T 第七条 彩礼返还的形式
" [. l: q7 n8 c/ N, x; _' z5 U$ e6 I7 L, r+ U+ r4 ]5 Y
彩礼(现金、存款除外)的返还,以返还原物为原则,但双方同意折价返还的除外;因不可抗力导致物的损坏、灭失或因自然损耗、物价降低等因素导致物品价值减少的,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不予支持。- b$ d, _3 C2 v) D) X- q* K
6 l4 }# i! q2 r5 x, B+ R. J! R
返还彩礼时不计算利息。
* C: P# V: c6 r; ?4 r6 X. l, u: {# l+ p, ?! x0 U
第八条 举证责任分配
5 g8 v/ y Z( a7 x8 I$ e0 X, v% }* |6 v% X
彩礼的返还,由主张返还一方对彩礼的数额、给付形式、给付时间等承担举证责任。% ? M! n& y- s
* g+ e1 e1 U M/ Y5 D 彩礼用于双方共同生活的,由返还彩礼方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的,推定为未用于共同生活。
+ L+ {- e) m' X9 H& d/ c9 H9 ~/ i# Z `( U5 u4 s+ ?5 i8 R
有证据证明彩礼确已用于双方共同生活,一方起诉要求返还彩礼的,对于已在共同生活中花费的部分,不予支持。
/ G0 O0 ?: {1 f$ w2 C. {6 J% \1 `3 ]1 Q0 m, l, b8 n
共同生活是指男女双方在一起持续、稳定共同居住生活。共同生活的时间,由主张共同生活一方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的,一般以举行结婚仪式之日起算。
0 S5 y. v9 f% G z6 a% S. Y
! L1 i' u2 ?8 t& f" R" | 第九条 特别规范 ]' S1 T- K& u: z/ I
0 X* T! D4 \2 L& V 彩礼给付人在婚约、同居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施暴力,导致婚约解除或离婚,对其要求返还彩礼的请求,不予支持。0 }2 z1 ^- l* A/ i
+ L E* S, c4 x3 f' d
男女双方未涉及同居生活期间财产分割的,不应定性为同居关系析产纠纷,而应定性为婚约财产纠纷。8 u/ I2 S* t. J) H( i2 C: K
; z' Z9 W+ r; O/ a 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若涉及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应一并处理。# J0 ^, f; m9 {5 m* i; y( I
3 S( z8 v% z* {% r( ^# k7 R1 j 第十条 其他规定$ H- H, [# J( d3 F7 a. t1 |
4 |, b" K5 V' q% `* Q4 S# z# p+ i
本指引自2020年8月4日起试行,原《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会议纪要》同时废止。
& |" Y j' b) f' Y.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