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R6 d. D/ U; b. C4 k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在宣扬阶层固化论,其实并没有,我只是在客观描述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罢了。阶层固化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资本回报率开始高于劳动回报率。 ( }. @8 U ~- o. [8 h5 L$ h! s; O4 G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上资产价格增值的速度。在过去四十年里,或许只有互联网行业的增速高于房子的资产增速,但也得你选对互联网大厂,早点进大厂,或者把公司及时卖给大厂,不然也没法追上资产增速。$ A8 b* ]1 `6 n
7 c ~0 ?; D5 K9 b. n6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这特别形象,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哪怕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得快。这就是靠钱赚钱的魔力。8 q2 H6 x& s- r8 _$ D) q9 H! I
! p7 i/ t: r% {4 `: L
第三个是性价比很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本质就是足够多的人聚在一起的时间或关注度被资本有效定价。 3 f3 n0 r* A' ~4 {! X+ r$ T( \. ?- q/ C
“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不妨用这句话来理解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在以前,这句话很难实现,因为科技手段不够发达,要让全中国的人都认识你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付钱给你。6 O4 X* x9 U; f7 \. ?" F: c
5 a5 b, P& @! H# o% L
但现在,不管是知识付费,还是直播带货,又或者网红经济,技术手段已经足够发达,一个在世界尽头、最南城市阿根廷乌斯怀亚的华人,只要喜欢你,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给远在新疆直播摘葡萄的你打赏10块钱,全程不需要一秒钟。 & [0 Q3 @0 J8 p# A w$ _2 [! Q, ]" S: ?注意力经济本质是侵占和掠夺,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8小时,那么注意力经济就是在抢这8个小时。在这8个小时里,一个人愿意为此支付的开销是没有上限的,尤其是当他感觉获得情绪价值的时候。2 G; d' b' t$ w, S
. S1 S$ E( g7 S3 X
你可以直接卖货,也可以得到打赏,或者拿着这些数字去计算自己的估值,卖出广告,甚至卖掉自己的股份或品牌。若干年前,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是这么开始定价叫售的。 0 H2 @/ i: ~/ X8 O% \" Q 2 a0 w" k8 D- h9 ?/ n/ R3 P得屌丝者得天下,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句话,卖注意力这个行当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今时今日,只要你有一台手机,就可以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例如一个美貌的、胸有半斤肉的姑娘,再稍微懂点才艺,或者会说话,在短视频平台上,妥妥就是百万粉丝起步。/ _: u2 z) b- w; M$ O5 Q
3 W5 d% X! A5 m+ o# M6 V$ n这些新经济的现象往往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的、踏实干活的人心里不平衡。你可以不喜欢,也可以看不起,但你不能否认其合理性。 4 I1 }. p" j4 ^) l7 Q8 k& m: F# y+ G: O* O7 J V
第四个是最不划算的,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8 H# W& W% C* V. H1 f# Z6 Q1 o2 w+ l) G4 p. h& L) M* ` y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就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点钱,俗称讨生活。当然,其中也有优秀的人,可以称之为专家,例如大厨、医生、律师、咨询师。 & n4 \. N( d7 g! ~: H7 [6 h I, Y9 ? A* u: y$ j" w, I) V$ C
要成为专家,得花时间和精力,还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医生看一个病人,几十块到几百块的诊疗费,还不全是自己的,但到达这一步,得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过来,医师资格需要实习,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都要拼科研、熬资历。但跟前面三者比起来,实在是又漫长,又辛苦。 / }! x) {5 x+ G1 C% s9 J( x- r; T H
卖自己时间的钱,赚的最为辛苦,因为同质化竞争者实在太多了,尤其在中国,可能以亿计。即使你杀出一条血路,但面对买方也没有多少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1 h m* i9 O9 d$ [+ i N6 M; ~6 \4 B: N/ E4 A5 {% x; H
这当中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靠升级自己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人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加班加到颈椎病的白领、凌晨三四点起来赶集卖菜的小贩、一天给几十个客人理发的发型师,本质都是一类人,他们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7 z( ?) N2 a' y6 z/ Q0 W % N3 E; E; T. }6 h5 Z3 b8 X想要跳出卖时间的泥潭,核心关键是降低劳动的边际成本,或者寻找能降低劳动边际成本的领域。 / u2 O" }$ g% l3 {* W9 @6 c7 C& L. s' x( u3 {3 {
同样是投资,管理1亿元的基金经理和管理100亿元的基金经理,没有什么差别,工作时间和强度都差不多,但后者的收入超过前者百倍。同样是写作,写10万字工作报告的白领和写20万字书籍的作家,差别不大,但后者的收入更细水长流,甚至还有社会地位,而前者一旦被解雇,几乎什么都归零。 - @# V+ d2 R2 q& ~ - n* q4 L$ K/ |7 Q' u要有钱就得干离钱近的事,离钱近也分种类和难度,你想怎么卖自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一生过得怎么样。 : N. c/ p8 s( n1 Q+ C9 D0 ~. g ( @* p; p. ^3 C# K.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