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版主
- 积分
- 23711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随便去到一家餐馆,菜单上都多了一个选项:牛蛙。9 e, M( X) t, |$ ]$ I8 R
海底捞出了牛蛙锅底、 肯德基推出了牛蛙的新品塔可。中餐馆里,香锅炒牛蛙、肉蟹煲里加牛蛙、烤牛蛙、炸牛蛙......连西餐,都有奶油牛蛙、法式蒜香牛蛙。
. e2 B- O# p5 }9 ?2 k, X3 Z& Q牛蛙,已经丝滑地融入各种菜系。/ s* H; Z+ t4 a0 h% g
有数据显示,2018年时,全国的牛蛙餐饮店只有2万多家,到2022年时,这一数据已经变成近5万家。一些牛蛙店大排长龙,甚至限制每人的牛蛙数量。不得不承认,这几年牛蛙已经火成了能和小龙虾分庭抗礼的网红单品。6 S3 T" G5 h I# Y+ [: @# N2 R9 }, G
但在风靡一时的牛蛙餐饮背面,牛蛙,其实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6 W" @9 n3 @6 n8 ?5 W2 v4 G3 \1 O* D5 U0 P
你吃的牛蛙,北美入侵品种1 q0 u( p4 E% ?* q
' G1 ^3 o( ~: a如今,餐馆里的牛蛙,大多不是本土品种,而是北美牛蛙(Rana catesbeiana)——一种名副其实的外来入侵品种。3 l- i" J2 R$ g$ \( {' [
一般来说,中国的土著蛙类普遍体型偏小。像田间地头常见的青蛙,体长在7厘米左右,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而南方多吃田鸡,也就是虎纹蛙,能长到10厘米左右都算个头大的了. D4 ?. [: s9 y8 {5 g; Q2 E4 l
而牛蛙,通常能长到15厘米以上,甚至20厘米,单只体重可以达到2斤/ A! S ^7 a4 e/ U7 S8 e9 i
牛蛙的大块头,和牛蛙对食物来者不拒离不开关系。中国本土蛙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牛蛙则凶猛得多。它不仅吃昆虫,还吃小型鸟类和蛙类,甚至连一些蛇都不放过。可以说,从天到地,只要舌头能卷到的东西它都吃。更离谱的是,牛蛙的饲料转化率约为1:1,也就是它吃多少、长多少肉( T) P( A# P$ `- W' y
牛蛙不仅能吃能长,还有着惊人的繁殖力。8 @4 f( s% e! R7 O
中国的土著蛙类一次的产卵量在几百到几千不等,而牛蛙的产卵量则是以万来计。在国内的牛蛙人工养殖场,一只雌蛙每次产卵约一万粒,孵化率高达9成
3 v/ P7 e+ w" ?: b$ R可以说,杂食、个体大、高繁殖能力、好养活,种种优秀的生物学特性,牛蛙就好像天生为餐桌而生一样完美。这也理所应当地吸引了商贩、养殖户的注意。" c/ ]$ w( F9 s( V
60多年前,牛蛙从古巴引进到中国,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引种和饲养。但由于放生、逃逸等缘故,牛蛙很快泛滥成灾[4]。早在2003年,牛蛙就被中国环保总局纳入”首批入侵中国的 16 种外来物种“名单中# Y+ W4 m% ]9 r% F: X% ]
如今,野生牛蛙已经遍布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区了。5 W% q8 T" H2 {6 F( B; S% j
有测算数据显示,中国34个行政区中有29个都是牛蛙潜在分布区。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以及西藏基本不适合其生存外,其他地区均有适合野生牛蛙生活的土壤
6 Q) g3 J1 U. ~) N7 G O6 U+ ? R有研究者发现,就连北京紫竹院公园内的澄鲜湖,颐和园中的昆明湖以及玉渊潭公园内的湖中,都有野生牛蛙的踪影, I5 `, u5 h* u* T
牛蛙,堪称食物链顶端的”悍匪“。
: q% U3 U* ^9 |一些牛蛙从农塘里逃逸,或者被弃养后,凭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在当地的农田和水塘住下来,甚至逐步形成能自然繁衍的野化种群。. K* n- O! x1 F, s& t: r( e% g$ a" f
对任何一个本土蛙种来说,牛蛙都不是它们期望见到的同类。虎毒尚且不食子,而牛蛙连自己的后代都吃,更何况其他的品种蛙。在英国,牛蛙以当地的土著种欧洲林蛙为食物,在美国,牛蛙的出现让加州红腿蛙种群减少
: `+ [. j0 t6 J0 i: O- d) q- n而在国内,牛蛙凭一己之力,让本就濒危的物种走向灭绝。在四十多年前,昆明滇池里还有着当地特有的“娃娃蛇”滇螈,1979年后再也不见其踪影。中科院研究者认为牛蛙,就是导致滇螈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t' f/ v. v" i5 y+ T3 g
但牛蛙也不是没有天敌。城市里,餐馆中,无数喜爱吃蛙的饕餮之徒们,早就等着把牛蛙大卸八块了。7 [/ ]: k( u5 _0 h: l* r1 r
5 o7 L3 w; p' Y) [) @; F U
寄生虫不是吃牛蛙的最大阻碍
6 J1 o4 U w& q# Y野生牛蛙泛滥成灾,但千万别贪图这份”野味“,因为它携带的寄生虫数量,可能超乎你想象。1 o* E7 S. i5 Z7 A& {
2004年6月,有研究人员从德克萨斯州的大山湾捉了45只美洲牛蛙回去做检查,其中42只蛙身上都有一种或多种的寄生虫,总共获得了5812个寄生虫体。平均算下来,每只牛蛙身上有129条寄生虫" S$ `% M5 ^/ [+ R: r
即便是市场销售、看似无恙的野生牛蛙,内里可能早就“失守”了。麻省理工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对11只市售的野生牛蛙做了尸检,发现每一只牛蛙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蛙的肌肉、肠胃、膀胱等部位找出6种不同的寄生虫虫卵或幼虫7 d( v0 Q7 k! p. w2 D
常见的牛蛙寄生虫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游走,它能在不同部位引起炎症、出血、坏死,甚至致盲、危及生命。
& Q: E0 G+ m$ V; ]但好消息是,人工养殖能极大程度减少牛蛙体内的寄生虫。
; P1 |3 V$ O) [1 C4 p4 I* }2015年时,牛蛙的产量只有17万吨,到2019年,这一数据翻了三倍,增速高达48.15%。中国有相当大的牛蛙人工养殖规模% q$ B* v; r0 U" h, ^; q
在牛蛙还是蝌蚪时,农户就得密切关注它的变化。蝌蚪尾部长毛、腹部肿大或者围着池边游,都是病态的表现,这种时候就得有针对性的全池洒药。平时还要实行流水养殖、及时捞出死亡的蝌蚪和悬浮物和消毒水体,从而尽可能地让寄生虫减少繁殖5 a# f4 x& u' J# ^7 R! R5 I& x
在2015年时,有研究人员检测了62只市售牛蛙,其中裂头蚴检出率为8.06 %。近几年的检出率就更低了。2015 ~2017 年上海市黄浦区市售动物食品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就显示,29只牛蛙均未检出裂头蚴
3 Y6 w# }4 X2 _8 b8 @但这不代表现在售卖的牛蛙就万无一失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生吃或吃未熟蛙肉感染寄生虫的新闻报道。
^, q( U* P( D9 M. {4 q9 m) A7 ^生吃自然不可取,但是爆炒或者涮火锅也不一定百分百安全。
1 z! o) U& y6 |) U* W要知道,裂头蚴可以耐受零下8°C到55°C的温度变化。它们的存活时间因温度而异,在54°C下只能存活15分钟,而在20°C下可延长至60小时9 _1 p9 K0 O6 f/ i
不过,寄生在蛙肉中的裂头蚴更顽强。发表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将约1立方厘米含有裂头蚴的蛙肉放置在 56°C的环境中。3小时后,蛙肉中仍残留近50%具有感染能力的裂头蚴" Y- T7 e! Y8 r
而爆炒、涮火锅等方法,有可能无法将牛蛙的某些部分彻底煮熟,要想有效规避寄生虫风险,不妨用更高的温度、煮更长的时间。
, Q+ y) f5 F. K) ?: e
; j) s9 @3 e. u: E9 P! B O香喷喷的牛蛙火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彻底煮熟牛蛙% ?2 T3 W* Q# \5 b9 P' `
除此之外,冷冻也是杀死裂头蚴的方法之一。前述研究也发现,在零下 20℃环境下,冷冻 2 小时可以杀死蛙肉中的所有裂头蚴
I) [3 y9 f2 F& t也就是说,人工养殖牛蛙,在烹饪得当的情况下,寄生虫风险是很低的。6 {* p7 ~9 y1 O) _$ u
那么,在解决掉寄生虫的隐患后,人工养殖的牛蛙,就能放心吃了吗?
j3 _% }, r- L2 G& L
; A, n3 I! ~2 Z4 b n" c6 w/ E8 G人工养殖的牛蛙,建议少吃
6 h6 v+ t8 N- b- `; |0 B7 @$ _+ M% K0 A- b
我的建议是,少吃。' W% b% Z( B( m1 m0 a$ ?
这几年,牛蛙在南北美食界攻城略地的同时,也频频登上市场监管局的“黑名单”。) H9 H5 e0 g* k& t S& i
无论是菜市场还是餐饮店的牛蛙,在抽检时都是兽药超标的重灾区。1 c& h- ^7 n2 U) H; e6 L
2022年,浙江台州市椒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了20批次来自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的牛蛙,其中30%都是兽药残留超标。同年,浙江省在省内随机抽检了5批牛蛙,结果全检出了禁用的兽药。而宁波市北仑区连续三年抽检牛蛙,两到三成的牛蛙均为恩诺沙星超标而不合格
3 E* ?6 z: z5 [* X( e这个不合格率非常高。4 A! k0 E7 m( t/ H
同样是恩诺沙星超标,以天津市为例,在2016年到2022年间,猪肉和鸡肉的恩诺沙星检出不合格率仅仅只有4.36%和6.14%;2018 年京冀两地动物源性食品样品检测中 71 批鸡肉恩诺沙星不合格率为 1.41%,62 批鸡蛋中恩诺沙星不合格率为 4.84%% r4 K/ z' E+ A
也就是说,牛蛙的兽药超标,可能是常见家禽的好几倍。
7 C9 r$ a6 m, s; E即便是看似有保障的连锁牛蛙餐饮店,也出过问题。2021年12月,深圳3家连锁牛蛙餐饮店的牛蛙被检出兽药恩诺沙星残留超标,其中最高达5.6倍
) l& B& S+ K, } P
. n' x% H8 q7 l9 k! k为什么牛蛙体内会有这么高的兽药残留?: v$ u3 M% u0 Q( Z, n
原因就在于,牛蛙的养殖环境太恶劣了。
2 P, P" F) u% b% {2 r有人说,牛蛙养殖棚是密集爱好者的福音,随便点开一个牛蛙养殖视频,都是牛蛙叠牛蛙,人一进塘里,就被密密麻麻的蛙头淹没了。6 b! A9 { ^# p4 J& _2 T2 _
通常来讲,25~50克的幼蛙,养殖密度应控制在 800~1000只/ 平方米,当牛蛙体重达到150克之后,养殖密度应控制在30~40只/平方米;体重达到500克以上,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0~20 只/平方米
" Y5 o+ j% w5 ?2 Y7 }$ b$ Q也就是随着牛蛙长大,养殖密度应逐渐降低,此外还应该注意保持水质和清洁消毒。
5 i* ?2 o. e& F但是目前规模化养殖牛蛙的企业少,也没有一套规范标准的养殖流程。如果农户片面追求产量,那么高密度养殖下,牛蛙就容易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
5 ]# X) S# j/ t- o# L牛蛙养殖面积最大的广东潮汕地区是一个典型案例。1992到1998 年的 7-9 月,潮汕地区常常爆发黄杆菌传染病,导致牛蛙的平均死亡率达到 80%以上% Z8 o; d% M. j! c" t1 Q
为了提高牛蛙的存活率,养殖户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抗生素。' T' v3 ~. t5 q. N7 ^
前面提到的恩诺沙星,就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兽药,无论是牛蛙、黄鳝这类水产,还是猪、鸡这些家禽,都能用它来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9 ~) X, [% U& T# G9 C4 p% P. R
牛蛙在生长过程中食量大,易出现消化类疾病。为了预防,养殖户会喂食牛蛙掺有恩诺沙星的饲料,但是,使用恩诺沙星以后,如果日平均气温达到25摄氏度,休药期要在20天左右。但是,在澎湃新闻的调查中,有的养殖户几乎天天都会给牛蛙喂恩诺沙星,只有在牛蛙被收购前一天,才不吃药
8 N# J; |0 Q J# D4 P/ B& V恩诺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毫克/公斤,一旦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摄入较多恩诺沙星,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甚至肝损伤
9 c& C- @+ B5 N& z+ b/ X更糟糕的是,部分牛蛙养殖户还会人用抗生素和违禁药。# N0 o) b5 t6 h( m( c+ O
2018年,福建省一牛蛙养殖厂就被查出在牛蛙的饲料里,添加了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和盐酸小檗碱片,也就是黄连素,这三样无一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药
- f+ e" N1 i1 d1 d按照农业部对兽药使用的有关规定,人用的抗生素被严格限制使用在动物养殖上。人用抗生素一旦被养殖行业滥用,会带来抗药菌的出现,最终让人类控制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少。! n5 l( L0 J& |, ^$ j8 u' G1 J
即便是生病时,抗生素类药物也不建议长期服用
! I- D+ ]; C6 R9 g除此之外,浙江省市监局2022年在省内随机抽检的5批牛蛙,问题都出在检出禁用兽药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
' i- c& m/ @5 i7 z1 F3 E6 }3 z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病症,其中呋喃西林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早在2010年,国家已经规定,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
( _( ~, g8 W; k: G9 K所以,吃牛蛙真正要担心的,是比寄生虫更隐蔽但更常见的”兽药残留“。
* A, p) ]- k; Z2 ^! ?3 S* W当然,没有寄生虫、兽药检测合格的牛蛙确实存在,但谁也不能保证1%的厄运,会不会就降临在自己头上。' y: S" ?6 _- X" u
% |/ P# z% s& V9 s6 ~) H( m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