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天气转凉,最近接送孩子,小编留意到,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小水壶换成了保温的。
& @2 O! K2 D+ B. k. ?. T8 _
保温杯虽好,选不对、用不对,都可能会出危险。一女孩就因为使用不当,致使保温杯“爆炸”,造成眼球破裂。
( X% a1 |/ y; E0 s% ?# E
: a1 v3 O- P& N9 u" _9 ^
今天小编重点提醒大家几件事:
3 c J3 w$ ]( J* q Y9 E+ c
Q$ m8 E" g B2 |' o' d
保温杯材质选不对,温水可能变“毒水”
% e* V+ e$ @9 n, B( H
保温杯也有使用禁忌!用错直接“进医院”
3 v4 G2 E4 g, p- G! t7 v* l保温杯底的贴纸,千万别撕
, ~5 J/ `; b9 Z' F
N, y' W/ \. ~, {01
: C2 L2 N% _5 A. Y0 ~; y- y保温杯材质有“猫腻”
7 T8 o) M- Z+ ]如何鉴别,看4点
$ G* D' o; j0 j- m/ D: s% t0 L7 ]& K% V) I6 }7 s) k* j
我们都知道,保温杯内胆是不锈钢的,不锈钢材料通常分为三种,“代号”分别是201、304和316。
5 `, T8 @7 f4 z+ F5 x8 X+ q q0 o% Z$ G1 g0 B, U: P
符合安全标准的保温杯用的都是304、316,安全、耐腐蚀性,其中316更加“抗造”。
; S" S/ N3 C3 b4 D( m& C* N
( _6 T+ Y/ G/ u8 H7 \8 W* I为啥不用201?
3 D; n% S5 u; Z( P- ?* n. l; w1 T
, P+ X6 v! _. g2 n( B& c, v% l! z H因为201的锰含量高,耐腐蚀性差、易生锈,长期使用对孩子的健康伤害很大,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6 t+ E& ^& W, ]1 X ^
% y/ c, `+ w3 z. I令人气氛的是!有些商家为了利益,偏偏选择了“挂羊头,卖狗肉”。
) M! [4 E* y8 x- ]3 S
4 D2 E! A/ w7 @- i" E几年前央视就曾曝光过,有些保温杯,写的是304材质,实际却在偷偷使用价格更低廉的201材质!
9 J8 A% e8 I/ M+ u- F; k% a3 q
. F) ~, I! x' L9 ^8 j1 c新闻中提到:
5 _5 L; E3 I4 I1 a, b. {% p5 @% P) _
北京消费消费协会购买了大概50种保温杯,对这些保温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9种保温杯,因为重金属含量超标而被标记为“不合格产品”。
8 y8 E8 o, u, a# y' O+ X
- U; ?# \ \9 H# t' p这些不合格的保温杯,大多使用了非国标的不锈钢材料,也就是上面提到的201材质。
' f- I5 }& r9 _. n
孩子天天用重金属超标的杯子喝水,简直就是在喝“毒水”,后果不堪设想!
9 B/ m+ j0 r) L- h% _$ W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商家说他卖的保温杯是304/316材质,我们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在忽悠我们?我们该如何给孩子挑选一款安全的保温杯呢?
4 `: I" x7 M" G9 d& Z1 t% K- Y9 a1 f* L6 ]* H
选购保温杯,注意4步骤
, u$ U) T5 B) S% ^3 A9 O; Q V1 i: T- H, x* \5 O; u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温杯消费提示,我们给孩子选购保温杯时,可以按照下面4个步骤:
& [5 o% A4 G' ^4 ?5 X7 Q1 N! n; d' j+ x! |
看
9 Y Y9 V! K, s
7 w; v. Q2 s) Q% \$ K3 ~8 \7 a不锈钢杯体应符合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中对不锈钢材料的要求:
1 C) |6 Q8 m8 h
明确标示其材料类型及材料成分,或以我国标准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表示。
7 o6 G$ j) `/ c9 M" t. B0 a不能仅标注“优质不锈钢”“高级不锈钢”等含糊不清的信息。
) J1 E7 W3 |% [1 ~3 W/ m& Q0 }" I; C) n: g0 R
闻
& V. E& }' O {8 M: @2 j l
9 b8 l* u) ? k) W0 d: h4 S保温杯杯体无刺激性异味。(合格的保温杯,用的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几乎没有异味。选购保温杯时,可以打开杯盖凑近闻一闻。)
; w5 B+ W/ B" J. l
$ X5 q- {4 z0 i- ]) u" q
摸
/ R. N/ v7 d- d+ {
0 q- y: h0 T# ]% q4 Y9 q( ?1 c内胆及外胆表面抛光均匀一致,没有碰伤、划伤或毛刺;口部焊接平滑一致。
9 X9 v: s: \8 b# R1 K' ~. i
7 `- M5 W3 O; l
试
7 N5 G! e0 I2 q- x4 Q7 G
# O+ N6 O9 K4 X0 t1 z$ [注入开水,旋紧杯盖,2-3分钟后手握无明显升温,说明产品保温性能好;注入开水,旋紧杯盖,倒置4-5分钟后无渗漏现象,说明产品密封性能好。
4 }) ^/ L& \* J+ l' A总之,正规渠道购买;查看说明书、标签和产品合格证等是否完整;尽量挑选知名品牌、不买价格过低的保温杯,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0 @, h0 E! b/ E4 F% O- i/ o7 u" b
2 G/ ]( r7 r- h
02
$ J% h; h! |1 U. P" s* g! s; C保温杯也有使用禁忌
) [% }6 f0 T$ `1 S) T' z
这些东西不要往里放
1 M v: G; w" M, b7 [6 J
/ x- ?/ `- n" a/ X9 g% |: I保温杯不就装个水吗,能有什么禁忌?可别小瞧了这个保温杯,有个女孩就是因它“眼球破裂”!
' \+ j, g3 F! a3 p( L
3 i& U+ J6 V& T0 s, M" x
福州一个女孩,在保温杯里泡了红枣,但是忘记喝了,十几天后才想起来,拧瓶盖的一瞬间,发生了“爆炸”,杯盖弹起直接击中了女孩的右眼,导致右眼球破裂。
! C0 {! J5 Q$ K( F. ~8 l' @8 W2 ^. F- M- ^! t5 t% B u6 Q
朋友们,看到没,咱可千万不能拿保温杯当普通水杯啊!
7 I4 q( V8 F) q1 E! q
+ ]$ T' n. ~' g: I' X" B+ J$ O8 r. S保温杯在拧紧的状态下,保温效果是非常好的,红枣又营养丰富,经水浸泡后其中的糖类等成分被溶解出来,很容易带来大量微生物。
' ~3 u3 ]- F- ` ~/ {! d
- n# o$ B) y) y! O O
红枣在杯子中“发酵”后,膨胀的气体日积月累,越攒越多。密闭的保温杯内气压不断变大,一旦突然拧开杯盖,就可能导致热水喷涌而出,发生“爆炸”伤人事件。
# t/ ]/ l. g1 [( M) G+ V9 `. T/ u1 \; O0 Q. {7 C
如何避免保温杯“爆炸”?
2 x a) v) G7 {) x6 i, f2 t/ U- R B' b9 p _% P5 o
1.使用保温杯前最好先用热水预热后倒掉,再加入热水,以免温差过大,造成热水“喷涌”。
' a( v! D- ]) h+ X2.无论用保温杯冲泡了什么热饮,都不可久置。
: R9 v. C! {- H X O! Z5 ^' y6 ^3.饮用前最好不要一下子拧开杯盖,可以通过小心反复开关杯盖来释放气体,且打开时杯口不要对着人。
# ~ Y [0 w, }+ A6 W3 ^
) e9 @! \. b: f+ v1 ~除此之外,这些东西也不建议放进保温杯
! A7 @; a* @ y m. D; C
8 S$ ~$ @( v0 S; }牛奶和豆浆
2 G4 b' L' F1 K/ C5 K
g5 w$ D" F3 Z这类高蛋白饮品,需要在灭菌或是低温的环境下保存。
! w1 C0 X) D7 o( w在保温杯中很容易让微生物快速繁殖,从而导致牛奶、豆浆发酸,形成絮状物等情况。一旦误喝,可能造成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的情况。
/ y8 s3 a5 w; ~& v, u
(一妈妈给女儿用保温杯装豆浆,导致豆浆变质成“豆腐脑”)
) d# d. U) O. `0 t, }' e/ D% o( [, x( X% K+ a* q- V
碳酸饮料和果汁
% Q1 d' _% j9 K
0 L2 x! B2 W* Z/ C) Q8 W0 U; ?碳酸饮料、果汁以及一些中药大多呈酸性,短时间放在保温杯内,不会引起重金属迁移。
o" w1 I& {, m5 B$ S/ ~( D# P但有的酸性较强,长时间接触就可能对不锈钢产生腐蚀,引起重金属迁移。
t6 e: @! S% I, u" `+ |
" o" w! m7 z" p: x* w
茶叶
; A- j! C& T7 J$ I0 k# z# E
& n, o8 P8 ^) n* t1 V" S这点大家要提醒一下家里的长辈,虽然用不锈钢保温杯泡茶,不会导致重金属迁移,也不会腐蚀内胆,但仍不推荐用保温杯泡茶。
; v+ m: l( Z2 W$ q7 r
/ K& E( v3 Z2 D6 y7 ?原因有2点
. u! F: w; L4 q5 }$ u- `
" ^: ~7 W7 z4 R3 O#破坏营养物质
3 X) e: [( ]; t& S$ @ ~
& v$ _# e9 y) I& H4 {1 |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或恒温的水中,相当于是在煮茶叶。
1 u+ x- _$ n7 f5 V这个浸泡过程会使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维生素、黄酮醇、茶多酚等营养物质遭到大量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
! F$ M" q( H8 G% l
* A) Y a+ m9 [, R `# w- t* O9 k
#影响口感
( ?2 U" E9 f. [+ R; U; T, a7 @; L- ~6 z
" @, B7 Q3 r2 E- F7 b6 j: l由于长时间高温浸泡,茶叶中的芳香油挥发,茶多酚、单宁等物质大量浸出,会使茶汤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口感上也差了很多。
3 b/ a& b# _( H+ f1 H
而且,泡茶后如果清洗不及时、不彻底,保温杯内胆上也会附着茶垢,产生异味。
9 V6 V2 F) w7 a5 \% b9 y0 _! }" ?6 A- j8 a
03
! ?) |# k5 X* |4 N* g* }, v保温杯底的贴纸
/ m) z6 k6 L9 ]" `- Z( i6 j别撕!
( w% F4 |2 @5 j' [% q% z
4 m" _2 k4 i; A) B$ S6 q7 E很多保温杯底部都带有这种标签,通常我们会以为这只是个无关痛痒的产品信息标签,看着还怪碍事的,总想抠一抠...
; I4 m' O. r3 p, `9 G% z, |
, |5 @2 [/ Z( n# V9 t, h8 O0 y别手欠!抠掉它,保温杯就不保温了。
2 c, G- d2 C3 X! f" K保温效果一般是靠两层由真空隔开的金属桶实现的。因为真空的导热性很差,所以内胆里的液体才能保温。
. O* c/ e9 a" g% z/ s
但制造时把两层金属桶套在一起,中间的空气是没有办法抽掉的。所以必须要留个洞抽空气,抽完以后再把洞密封起来!
( t0 I' K0 K& `8 p抽真空前,无尾保温杯底部的抽气孔和玻璃珠
. d6 ~3 m& q5 ?0 j6 _1 c$ k+ o! q现在保温杯抽真空的做法叫做无尾真空,简而言之就是——在抽空气孔旁边加个很小的玻璃珠。
3 Y0 k4 H& A! Y2 W! p% \在抽真空前,这个玻璃珠在抽气孔上是可以活动的,抽完真空后,为了让玻璃珠无法移动,炉子会加热到500~700℃,使玻璃熔化,封上抽气孔。
' Z; X- G2 v$ ]# @
但玻璃易摔碎,为了保护玻璃珠,便会用钢片或硅胶垫,垫在保温杯底部,为了不显得突兀,保护层最终被整合到标签上。
1 _ I9 ~: \, P8 q. R所以,经常摔保温杯,或者撕掉保温杯底部的标签,都有可能会破坏“真空层”,影响保温效果。
5 U' S5 N1 R" A+ x& A
4 w- x# U: A- [/ n7 C
文章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在家使用保温杯时,不要直接往保温杯里倒滚烫的热水,再敞着口去晾凉,孩子不慎碰到后,很容易烫伤。
8 Y, I$ W1 u/ N, [" O, {' i3 v" w+ u
$ z6 W p2 q) N/ o% T/ \
给孩子往保温杯里灌水时,也要注意把控水温,建议40℃以下,防止孩子开盖后热水喷溅。
# n& k; w. L8 S% C& u5 |
1 ^# K. b1 |) 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