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61|回复: 0

光棍时代已经结束?7普数据显示:性别比失衡加剧,问题更严重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6552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711
发表于 2024-11-7 1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比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人。8 Y! g& P( T2 t! z' z

: R" R1 P% E0 \: Y5 F; }5 d6 Q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三千万光棍的时代并未结束,甚至迎来了进一步升级。
* M- }: y- b; c" T其中,0-9岁的男女性别比为112.36,比起六普的118.89数据,男女性别比例似乎正在逐渐平衡。5 N! i6 e% Y4 Q4 ~
但当我看到三胎的性别比例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魔幻。. h# D7 u. Q3 B! O- {# z8 O& r
全国三胎男女性别比为132.93,其中某些省份的三胎男女性别比高达158.22。2 |% o1 I5 U, }
如果没有进行人为干预,我想三胎的性别比不会如此离谱。: ^) O) c) i) V8 y5 _
我国的性别比例失衡情况已经维持多年,70后中有男孩的家长们,或许会开始担心了。
, V& f) F5 V. M" u! w4 k) d+ W. O2 H& l因为三千万光棍这一说法,将不再是一个传闻,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 E; j0 E: K4 I& `& }& z3 C在《中国性别失衡演变机制研究》一书中,作者吴晓波曾直言:“中国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甚至比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z# W4 N$ h$ m$ q9 o9 }; D$ N" E
那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6 H- \( ]' L/ d' i8 @( D# ]4 p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困局0 }$ d) p  `0 p3 Y& l) M
性别失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自身条件不佳的男性在婚恋市场上将举步维艰。
# ]. L- {& D; k' \: i2024年初,高校研究机构抽取了119个样本村庄进行调研,其中42.9%的村庄存在大龄男青年的婚配问题。4 w& c: K5 C& g
而“男多女少”这一现象,是导致农村男青年难以结婚的根本原因。6 q4 B8 Z# r6 ~0 |
由性别比例失衡为引火索,也导致了婚恋风俗上的一系列问题。农村适婚女性较少,因而衍生了“高彩礼”、“红包攀比”等矛盾。
( u0 p/ l" e2 s* Q3 Q+ ?9 u$ F) X前段时间曾刷到过一个视频,男方因为女方提出30万彩礼而气急败坏,最终分手,并且男方还发视频指责前女友一家。评论区则是一边倒,纷纷责怪女方太过拜金虚荣。1 Z3 w7 {2 d, F
在我看来,高彩礼的矛盾不应该一味指向女方,究其根本原因,高彩礼的背后是性别失衡这一难题。# Z  z$ w1 @& m' ]$ m/ f
只要适婚女性的比例还低于男性,高彩礼问题就无法彻底消失。
3 Z2 G$ j7 Y1 h女性在职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 E: n) D! W* m' J很多人认为,在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下,女性物以稀为贵,应该会得到更多资源的倾斜。
) u' a5 J! x; O但事实上,女性同样是男女比例失衡大背景下的受害者。( |$ @  B' J0 @6 V  h6 V! ?+ K
根据研究显示,有65%的女性在求职过程中,会被问道:“你是否结婚?是否生育?未来打算生几个孩子?家里是否有人帮忙带孩子?”等私人问题。
. s6 T. ^* k9 c) [- i& i在职场上,部分企业家考虑到女性的生育成本,当面对同等条件的求职者时,会更倾向于录用男性。# d3 d+ L9 l1 ]3 g
而现如今,男女比例失调,男性竞争者增多,加剧挤压女性在职场上的生存空间。; _+ O& D. [- p/ w& R
根据数据显示,中层管理岗上的女性仅为22%。
3 J# c" y& s) h5 t) A9 E. X" t女性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减少,导致她们被迫回归家庭,承担较多的家庭责任。
& I# P' k5 L+ m2 U* i* N也进一步加深了父权社会下的结构性难题,女性的话语权越少,性别比例失衡将越严重。) M8 d, e& r, G
因为性别比例失衡的本质,就是重男轻女的观念。
& k! P/ |! j9 |0 w当整个社会无法达到真正平权,男女在职场上无法同等竞争时,重男轻女的风气将永远也得不到遏制。- o: t+ y8 E5 ^: w9 i; \0 G0 |
阶层差距越来越明显! T: t9 R3 L5 I' d9 \
前段时间,一个开婚恋公司的朋友向我倾述,她说:' I4 u! N' D+ V' Q/ B+ r$ d! C
“现在相亲市场上的男女比例失调太严重了,十个来找我相亲的人里,就会有八个女孩。只要出现一个优质男,就会有很多女生抢着和他约会。”3 N7 D: f' z  N! [6 g
她很不解,明明当今社会的适婚男性比适婚女性更多,为什么相亲市场上反而是女性更多呢?! Y, v; {) i# Y# T( g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中国三千万光棍时代中,被剩下的男性大多是自身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这类男性在婚恋市场上是缺乏优势的。/ ?: |# A7 x  n7 a3 O
而优质男性和优质女性,在整个社会中都是稀缺资源。
& z$ e1 M4 u4 `8 r* c因为女性在职场上的困局和受传统思维影响,导致部分女性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更有年龄上的焦虑感。而同样条件下的男性,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打拼事业上。" O7 g# m7 e) L
这也就造成了,城市中的婚恋市场上,女多男少的错觉。
( O8 {, p7 g" ?% y' k& ~- k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优质男女结合,越来越多的农村适婚男青年被剩下,就会导致社会阶层差距更加明显。
* s# v- o7 k" V* c. P优质男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的择偶选择比一般的男性要广。: [$ y* [  y% B8 o
而农村男性因为缺乏学历和认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职场竞争中的红利,反而被挤压了择偶权。
! p5 v' V5 |3 M- B* U1 u) k长此以往,农村男性会更加难以跨越阶级。4 a7 S. @# ?  T1 s: \1 M
那么,性别比失衡会导致哪些后果呢?+ J  }$ G. f! v! y  ^5 W1 L( ~: t0 [
社会心理学中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由社会文化背景、自身经验、校园体验和家庭教育构成。
# n: U+ x/ b1 b1 a! ?而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大环境下,孩子很容易产生性别认知偏差。% d% v6 Q- c. e  c, w9 O
前段时间我在小红书刷到一条帖子,家长倾述说,孩子刚上幼儿园,全班有25个孩子,却只有7个是女孩。
% o# ]- d/ O; m孩子接触不到多样化异性,加上如今的孩子太早熟,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态度恶劣的异性,很容易对整个群体都产生不好的印象。
# r2 E$ \6 u  ]4 t9 |3 e# b6 D根据研究发现,在男女比例差距太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更大概率抗拒走入婚姻,成为独身主义者。
7 y9 q9 \# z3 J( w4 R* V7 w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她是典型的工科生,大学时期班级里只有她一个女生。
& p2 }( V/ T) `这导致她长期独来独往,不愿意和异性讲话,后面发展成恐惧异性的社交焦虑症。. c. s( o% w" t2 I6 _% ]# _
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她在职场中面对异性时也会忍不住回避,最终只能成为自由职业者。
7 P6 R$ r* s& x, ]' u其实,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谁是真正的获利者。
4 H% R! _* ^5 @+ E2 g要想真正改变现状,我们要彻底扭转重男轻女的思维。* x2 |1 f$ q0 t, e: g  G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孩子都是礼物,我们不能因为性别的偏见,而扼杀了她诞生的机会。
& f8 P1 |% }  P, l7 h7 q
0 x" {; E, m8 e$ x4 B" F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1 03:14 , Processed in 0.34551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