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油哪来的,怎么没有标签?”% c/ r9 z% C: M1 u4 \% j8 z
“我去市场鲜榨的,自榨油吃着更香哩。”3 \1 L. a. i2 E' q# {" d7 `* t
对话的是陈阿姨母女俩,陈阿姨乡下长大,习惯到市场小作坊买一些自榨油,觉得鲜榨的肯定比店里卖的好,没有防腐剂,而且还便宜。 : r1 s7 \ w6 Q! ^% W7 Y6 A但陈阿姨的女儿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榨油不安全,也不知道有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但怎么劝说都没用。 : |, ~) Z6 F6 i* |% H, A9 V9 U陈阿姨还反驳说,她看到很多新闻报道,现在很多食用油都被查出来致癌,远不如这些自榨油来得健康安全。 9 N! s3 b: e: K8 j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食用油致癌又是怎么回事? ) v8 n: ~7 i% V. h( j- T0 w4 V( ^' q: B" v) r& M. c; p
01 & b* i* F6 t) u, t# U& U. @/ W' h. k: R3 y" e8 ~
多批次食用油再现致癌成分4 Z4 F' A7 [/ w; h
事实上,家家户户常备的食用油已经不止一次检出致癌成分: - O" ]/ ^* x# e+ C2 b- T* W8 T+ W2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了一批小榨胡麻油苯并葩(致癌成分)超标4倍之多。* k. @, s# ?& h% Y: M
9日,内蒙古某粮油店卖的葵花油被抽检酸价不合格 ;" N0 w3 o3 h+ m4 N V* k
去年,通告的11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就有2批次花生油存在黄曲霉素B1含量超标和酸价值超标,并已被依法处置违法的生产作坊。 3 s( m+ h1 H! {& ?) l+ M9 S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食用油会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吃了会有什么危害呢?9 X+ J6 C- T- E5 E- Z
3 M$ p8 m$ r S3 @" E( V4 F! _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合格,主要和生产用的花生原料没有经过安全检测,存在黄曲霉等霉菌污染,或榨油工艺操作不当导致,一般出现在不合规自榨油小作坊。 8 F }& S6 {4 j4 ^6 c% f I5 {! C5 n1 l. h4 F
长期低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出现没胃口、恶心、胃不舒服等症状,严重可增加患肝癌的概率。 4 f0 t' z6 |! G& {! [# r 2 p# C, u. Z. ~其次,苯并芘不合格也是食用油原料品质差或加工过程被污染导致。长期摄入会加大患癌风险,常见有胃癌和食道癌等。) D2 j. B' Z' ^: V
& a; q V5 j) n5 w8 E5 z再就是过氧化值超标,一般是食用油油脂运输过程中不规范,比如密封不严、接触空气、光照、微生物作用导致,常见的胃癌、肝癌、心血管疾病等都和它有关。 7 a" z) j6 y6 a9 \( l0 U5 T0 M' F, x$ ?
02 # s3 }+ M7 G7 v C/ T' \- R- D2 `' a8 a$ \% ^1 h3 z
最具争议性的2种油,到底还能不能吃? ! B; r. J' v& q8 v) z0 O# r) i7 Q2 g3 \9 D7 \
食用油也有不同的种类,而且无法定义哪种油“更健康”的情况下,网上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食用油的争论,其中这两种油争议性最大:' l* a' _/ n0 E. A! ^# o% q/ c
' p2 T3 U P e# W) n2 R
1、大豆油" k. @ @% \/ i; F' P
! U0 e( P1 B \# }& Y3 a/ b" L网传“大豆油也不健康”,期刊《Endocrinology》甚至有论文研究表示大豆油可能会给大脑带来很多副作用,还有人说大豆油中含有部分反式脂肪酸,长期大量摄入会加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1 u+ K. b, r, E4 U% I" \/ M+ d% g4 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