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今天的好习惯是,做饭的时候——
4 W& _, R/ W6 _
3 h) i9 b" d m( \) _) c, l# _♨️🍳油温六七成热就放菜🥬🍆
, M. F8 {. g2 T
家里老一辈人炒菜,总是喜欢等油冒烟了,再放菜。油不冒烟,就好像氛围组没有到位一样,总觉得「不够香」。
% l) j- W0 {- P% B! @在使用土榨油的过去,这确实是一条很具体且实用的做菜经验,而且一学就会,很容易代代相传。
5 f5 f) A* U4 E5 }
而现在,油冒烟再下锅,就太晚啦~
! J$ H8 s8 u( k* ^, s
油冒烟才放菜,
% m3 b% G: n- p: Z5 E* ~
温度就太高了
7 U% K/ l& q% y# G( ~* k8 b0 ]为什么过去的经验,搬到现在就不适用了呢?
5 }8 n* J5 F+ s' Z7 A4 x
/ I: ~; X }! S5 F4 J& H, P6 e关键是,油变了。
( v/ C5 ^+ ^4 V& q; X. Q2 r
过去,家里用的一半是土榨油。土榨油的杂质多,烟点比较低。
, U2 u4 u2 C- X/ D1 [# f5 q+ x8 u
所谓烟点,指的是油经过加热,达到了产生烟的温度,其中的一些游离脂肪酸等物质挥发了出来,于是飘起了青烟。
2 D* \/ ?! m& y/ N
土榨油一般在 150 ℃ 以下,比如土榨葵花籽油的烟点在 110 ℃左右。过去做菜,土榨油加热到 130℃ 左右开始冒烟,这时候放菜,确实刚刚好。
/ Z# ~0 Q9 w1 r( B
而现在,家里用的多是精制油,纯度很高,一般的现在超市售卖的,适合中式炒菜的油,烟点几乎能到 200 ℃ 以上。
( z& b# k6 F7 E$ _3 x# b等油冒烟了再炒菜,过高的温度,会有很多有害物,甚至致癌物生成。
r7 Z; ~9 Z) h/ u8 Q! {油的类型
' y4 \) B2 J ~% D3 Z对应烟点
8 q; F% N, D8 K1 [0 I
花生油
/ P5 C3 o2 p. ?2 T
200~235℃
$ G: s" \. Q( n1 x7 W# ?8 m
大豆油
9 M8 e, I N+ @) u3 e; }' O1 ^234℃
' b% k& I, I: N9 Y$ K( ]
玉米胚芽油
$ O! ?8 T$ i% o
200℃
- g; l0 s$ o* z& D2 V葵花籽油
" [2 w7 j" v- [3 E4 p k210~235℃
6 [. |& s6 i5 i" u- s- u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1]
, R& v& ^- g Z家庭炒菜,温度最好控制在 150℃~180℃。高温炒菜一旦超过 200℃ ,产生的油烟中会生成一种对于炒菜人十分不友好的物质——
* ? L( j7 E1 \. G! j3 @
☠️丙烯醛☠️
6 R, O+ O2 W7 Y8 L7 E, K) \' A' l
烯醛吸入后会引起眼睛、鼻子、喉咙的刺痛。长期暴露在丙烯醛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炎或肺部损伤[2]。
; N5 u: l0 C0 \$ ?# Z& L3 w这还只是油烟的问题,更重要的事,炒菜温度过高,食物的中的致癌物也会升高,食材的营养物质流失也增加。
; K2 m9 \( y$ }- O* ~! O
# K3 R+ l! M5 @" h6 `/ ?/ v2 {
降低炒菜温度,
) Y1 s6 S4 X6 G. o5 h5 w% Z
赚大发了
( d1 z6 j# _9 E" N: @# U P! ?➊ 减少肉类当中的致癌物
0 ~/ Z9 f) k! E8 f w
高温烹饪肉类时,可能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尤其是温度超过 150℃ 时。
; `/ f* d! S* s% k
像多环芳烃(PAHs)其中的化合物如苯并[a]芘,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
3 p* o1 z; i/ O; Q. z9 I* B长期摄入高水平的多环芳烃,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特别是肺癌、胃癌、食道癌和膀胱癌[3]。
: u2 O9 F. J2 [
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持续食用过多的被高温烹调的肉类,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结肠癌[4]。
. `8 o5 z0 G/ J
别再等油冒烟了,早点放肉,降低平时炒菜的温度,日积月累,每一顿都能减少致癌物的摄入。
# w* [% U' ]2 y) m
" E: Q$ L+ h* g3 d5 J
➋ 减少淀粉中的丙烯酰胺
3 P z0 L$ ]& d3 |, K3 Z丙烯酰胺,是一种在高温烹饪像土豆这样含淀粉食物时,所生成的化学物质。
S3 u, r3 U6 X5 P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丙烯酰胺归为 2A 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可能」致癌,存在增加乳腺癌、肾癌、膀胱癌的风险。
8 B6 @ [7 v1 C! \! S
而丙烯酰胺一般在温度超过 120℃ 时开始生成,在温度达到 180℃~200℃ 时生成最多[5]。
7 X. H9 r$ {* @9 `5 y! Q5 I1 d也就是说,刚好饭做到情到浓时,温度上来了,这时候丙烯酰胺就开始成群结队地出现。
- {' u; B7 }0 e( Z! i% _
因此,在做土豆淀粉类蔬菜时,控制炒菜温度在 180 ℃ 以下,少煎、少炸,可以大大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
2 X$ T7 S) z3 F& A. l; m2 W% O
➌ 保留更多蔬菜中的营养物质
; ?- q$ L% `5 y" ]$ x7 p. P* j- j炒蔬菜时,降低炒菜温度,能更多留住蔬菜中的营养元素,保鲜也更好。
% j5 `7 t+ o! a4 J4 n5 v4 }维生素 C、维生素 B1、叶酸等物质,本身就不耐高温,几乎达到中式炒菜的正常温度,就开始流失。
/ F8 O( M' H) Z6 |
像我们熟知的 β-胡萝卜素,稍微耐高温一些,但在 150°C 以上的高温烹饪中,也开始显著损失[6]。
3 U6 d0 M4 H! k) `" O: E: J一项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在 180°C 左右油炸,会损失 30% 左右[7],但如果换成蒸煮,烹饪的过程中流失就相对较少[8]。
& @5 T( f$ U! @/ C; Q: O另外,果蔬中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也会在超过 100℃ 之后开始损失,特别是油温超过 180 ℃的煎炸过程中,损失较为显著[8]。
3 w7 S9 j0 }) V# z0 s: Z
另外,除了降低炒蔬菜的温度,减少蔬菜炒制的时间,可以更多保留营养元素,蔬菜的口感也会更好。
: [1 Y$ A: @6 f* r5 ?) b: e
* ?% t: C* J2 g4 i0 d3 L2 D炒菜注意 3 点,更健康
/ \/ i2 m( h* i+ o➊ 油温六七成热,就下菜
2 Q2 ]* |5 s/ ~6 ?
炒菜时别等到油冒烟了,油温六七成热就可以放菜了。
, f/ B/ S \" o- P9 e! ?+ x2 s3 M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六七成热,油面会有轻微的波纹;放入蒜瓣、生姜,会生成小气泡。
: A5 u) k: d" k6 {8 \! X- j这时候就放入食材,既可以保留食用油的香气,也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在健康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中式炒菜的风味。
1 q9 Z2 ~- W2 z% a; P9 B2 i7 R
➋ 选择烟点高的油炒菜,减少油烟
! v3 A. J b, |: M e) A5 c如精炼的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的烟点都在 200 ℃ 以上,很适合作为中式炒菜的主力油。
7 o4 U% ]0 [3 w8 l# [8 Q这些油的脂肪酸成分也较为稳定,只要控制好别冒烟,不容易在炒菜过程中分分解出有害物质。
7 }. J4 F5 b5 h) w0 R# |像亚麻籽油的烟点比较低,加热后容易分解,不适合用来中式快炒,而更适合凉拌。
; M- L; f" ~. |2 t: z u4 Z. D➌ 油烟机早开迟关
' H, A" B. p5 q- Q$ z. A; z
厨房平时记得多开窗通风。
) `0 u, L, j0 P- n/ R
做饭前提早打开油烟机,做饭结束后继续让油烟机抽一会,对于油烟的吸附率更高,能减少油烟对于室内空气的影响,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更友好。
& g% o$ ?: a: F/ k1 a
➍ 缩短做菜的时间
3 G6 K& N Q2 a5 A$ Q+ B* z不止一项研究表明,缩短高温烹饪的时间,不仅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析出,也能更多保留食材中的营养。
, Y5 r) Z/ Z* `* y" X# k另外,也可以灵活搭配烹饪方式,炒累了就蒸蒸煮煮,灵活转换,少煎少炸。
# D q" }/ s$ F6 U* D Y( j' |. y o
做菜这件事上,技术是重要,但偷个懒,反而更健康
' l! Y' B; ]7 S, N, L2 \
* J* y2 Z3 f2 w& 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