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_' K" f, q + A$ w. O+ O' {: L3 n如今笔记本电脑早已进入了平价时代。通常一台笔记本电脑稍微爱惜一点,用上个5~10年都不是难事,但是有的小伙伴会因为使用方式不得当,笔记本用几年就会开始出现卡顿或是电池不耐用的情况。今天牛叔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对笔记本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的错误使用方式,看看你知悉其中几个?: D' y! d# K+ v9 \! a8 S0 m. x
( `" v9 o& k. h1 _! | |- C. R! P$ Q, R! U, W' G
01 & R1 X; q/ K2 y% F/ }1 u错误擦拭可能会影响屏幕 * [; R6 O% ^2 b笔记本屏幕大致分为雾面屏和镜面屏两种,我们手上的笔记本通常搭载的是雾面屏,雾面屏的好处是光线照射到上面会产生漫反射,因此屏幕在光线强烈的环境下也不容易产生反光现象。但是通过表面蚀刻产生的雾面效果,对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同样有一定影响,因此某些高端笔记本会选择镜面屏,将抗眩光通过表面加镀层来解决。 & j+ _3 Z: k+ z n# e看了原理也知道,镜面屏的制造成本会高出一截。不过使用起来也会更娇贵!雾面屏的表面就是面板,因此只要小心平时别接触硬物,即便使用粗布或酒精擦拭,都不会对屏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是镜面屏的表面镀膜(除抗眩光镀膜外,有的还会加入抗蓝光镀膜),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我们日常使用的湿巾,也是有丙二醇的,因此湿巾擦拭也并不建议。这时候可能会有杠精跳出来说,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我放着不清洁,任它脏不就得了。任它脏也不行,我们的汗渍中的酸性物质(就是闻起来酸臭酸臭那种),同样会对屏幕镀膜产生缓慢腐蚀。牛叔在这里提供两个靠谱的方法。方法一,用清洁相机镜头的小碳刷一点点擦拭;方法二,用无纺布沾纯净水擦拭。没错就是纯净水,这种方案非常简单粗暴,当然它也有进阶版,就是几十块钱的“超纤维布+蒸馏水“屏幕清洁套装了。 0 K8 P6 P# s- G6 K/ o+ h / i* u1 T, O* E " i5 \+ i j! d Y& l/ \8 K) @02' B$ P5 M9 h( Z4 K9 s- `2 R4 w
全机身贴膜 : R- \8 M8 `& j; N* k; g) `早年间牛叔经常提醒大家不要使用键盘膜这种智商税的产品,不过最近键盘膜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是牛叔身边还是有不少朋友喜欢给笔记本来个全面美容。ABCD面全贴完还觉得不行,就连转轴部位也贴上膜……其实C面和D面贴膜对笔记本的散热影响还算有限,毕竟笔记本散热模组也不是吃素的。但是屏幕转轴贴膜就真的不建议了。0 o; H8 p$ A, [% G) ~
轻薄本由于内部空间有限,很多会将出风口安排在屏幕转轴所在的侧面。长时间的热风吹拂,本身就对转轴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此时再加上一张贴膜当小棉袄,转轴部位的热堆积就更加严重了。转轴附近其实是笔记本的屏幕排线所在,某些机型为了美观也会转轴位置安排Wi-Fi天线。长时间的热堆积容易造成屏幕排线老化和天线老化,最终造成屏幕变黑或是网络连接不稳定。 ) J1 |2 v& i4 r8 T$ x" b( F% @# ]" E: o. S' V3 g {
- ?: [+ O; i6 o+ O. h' b7 j9 o6 j
039 p4 O$ v3 } i. g( l2 B
电源适配器当充电器( T' p* S! N0 C/ c! f, y& `7 _( E
现在很多的笔记本用户,其实是先接触手机后接触笔记本的。这部分用户很容易养成一个思维惯性——笔记本和手机一样,没电了就充电,充完电就断开充电线。这种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对笔记本的电池寿命造成影响。二者的寿命消耗原理其实是一模一样的。手机和笔记本都使用了锂电池,其关键寿命看的是电池循环次数。也就是从满电状态到空电再到满电算一次。假如仅用了50%电量就充满,这其实是完成了0.5次循环。目前大多数锂电池的循环次数是500~800次(也有部分高端机型做到了1000次以上)。, g* E/ j1 ?/ T; e# g2 y. W/ F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建议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按同样的方式使用呢?这主要是因为笔记本的电量消耗比较大,因此长期充放电使用,寿命消耗也会比较快。大家想想看,我们的手机正常强度使用,基本上用一整天还可以保持20%~40%的电量。但是笔记本电脑如果按照正常强度使用,基本上不到一天就会将电量耗尽,甚至有的游戏本离线打游戏,2小时就可以将电池吃空。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可用2~3年感知不到电池损耗,笔记本就会比这个时间更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用不到2年,电池就变得不经用了。除非你可以做到和换手机频率一样2年换一次笔记本,否则还是建议非移动状态下将笔记本插电使用。 6 O2 ~- h+ d' F4 ]! b8 G3 g, y C2 r$ I8 q+ h2 B5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