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HR的工作中,相信很多HR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 ]: G- M; L7 r. d
& U3 u6 J. @9 p2 D* r% G9 c
3 @7 ~' j, v% E! N o3 l员工的工资与社保缴纳的基数不一致,甚至有些公司员工的工资、社保、个税都不在同一个主体公司。
1 A" C+ v8 S& [' D! O2 k4 G+ K4 @2 Z) [
这种情况是否合法呢?应该怎么处理呢?
3 a& _5 \7 \* f* i。
6 J3 r* ?1 O4 E: u( P6 }
( K4 V8 k1 l' e" }工资与社保缴存基数不一致合法吗?
2 K* X R0 t( o/ @* D# n3 t1 c, J2 f# o
理论上来说,工资和社保缴存基数应该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不一致,不一定就代表企业有问题。
F8 c( p( ` l1 }8 q8 o% i6 J+ }9 G7 w- ]3 x" C4 F
这里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社保缴存基数:
& L) I& k" H; a* ^( t' Q9 k
6 q' p k' q/ r) i社保缴存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 y @7 O' y3 \& _" b+ c3 M2 }
0 m! e/ U" d) D+ T& h根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文件的规定,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按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个人上月工资)来确定,职工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就会越高。
c! a/ q4 t" w/ M% [3 G" R% e
+ v. N0 R4 L: X( V社保缴费金额=缴费基数X缴费比例
: e- T1 I+ s" R7 b8 f0 W5 e* h1 q) m. ?
同时,文件也对缴费基数设置了天花板和木地板,具体来说:
! ~( F2 S( d: z. k. c
5 ]" K; I; u: A- }
上限:如果缴费基数高于各地规定的最高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的300%),就按照最高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9 @4 j& s5 D/ }$ Q& ]+ s- O) Z
; i- d; g- J/ C下限:缴费基数低于各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的60%),就按照最低。
. s- D9 c* c" L( ~4 A' k9 A工资、社保、个税不在同一个主体
1 }1 c9 U! M: I4 o( L, M4 \, c/ h# Y0 Q( `3 R- c* }; a; n+ }
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u5 U. `. [9 E8 s& h: T1 H
% R1 e2 M7 I X- B就常规情况而言,员工的工资、社保、个税应该在同一个主体公司下,但是会遇到在实操过程中很多HR都会遇到这几种情况。
/ L5 D3 X7 Y2 O8 k/ R8 j) `0 @5 ]( j4 |; G
情况一:某总部在深圳,李四在深圳总部签订劳动合同,因李四是深户,要求缴纳在深圳,后面被总部派去上海公司任职,上海公司负责支付并承担工资薪金代扣代缴个税、承担社保费。
* K' j/ u+ x0 @1 e+ o$ a
: ]! Y& G) n, J' x- f y情况二:其总部在成都,但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是其他分公司,工资、社保、个税由总部承担;
6 {* n% [' t+ M' h; r
+ k2 r F% e" A) H9 Y* @那公司只有工资代扣代缴个税,没有社保,企业是不是有很大的涉税风险?
& g" d5 e& K( D) Y6 l又或者企业只在总部为员工缴纳个税,没有缴社保,会不会被税局认定公司有问题?
/ U$ y2 b4 K: p* N* B& a! }" ^
$ j& u, ^' W1 q- v- F3 C这需要分情况来看:
6 }* q. J5 O& u8 j/ H情况1:企业人资不变,企业如何面对税务稽查?
* F4 g* M: s" ]
需要企业从多方面方式证实。比如企业调配协议,按协议发放薪酬,有签名文件等。
, W: C) ^, T i& r) d& V情况2:企业人员调配,企业如何面对税务稽查?
% y/ u+ b, ]3 ?- P
就像案例那样,李四在深圳总部交社保,调拨到上海公司,只扣个税。这种情况怎么办?账务上可以把这部分社保作为其他应收/应付挂账,上海公司可提供内部证据作以税前列支。
: z, Q& [9 B. q& D其实,李四完全可以在总部缴社保和发工资扣个税。由于上海承担社保、工资。则需要上海公司支付给深圳总部,同时,深圳总部给上海分公司开票,作以税前抵扣凭证。
3 _( F9 _- A" J0 m( r7 O
因此,工资与社保的涉税风险,必须与企业管理相关联。我们需要全面彻底了解涉税业务,准确理解涉税政策,然后找到风险可控的方案。
$ ?4 l7 [5 P# d* R+ O
应该怎么处理?
- W6 x. m) p4 `8 ]9 K" l! F) l5 x
$ k! M. Q2 G. m4 L L4 K- T; U/ H& z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应该也大概懂了工资与社保不一致应该怎么处理,但是作为一名HR,更应该具有政策前瞻性。
' L- {1 ~! S! h1 d; Q! A# a
8 v7 m8 J$ J! M* E0 n0 Y其实不难发现,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政策与员工待遇享受挂钩,关联监管技术升级,税务部门对合同/社保/个税单位主体一致(即“三位一体”)的审查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特别提醒企业和HR高度重视、提前筹划、积极合规。
/ ^4 y2 _) I$ b4 b# D2 X
2 I+ \; R; l7 M: ` V- D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都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推行更加严格的“三位一体”管控政策。
; B3 o5 o" y1 T
8 C6 r4 P7 I2 C/ `$ D Y- z#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