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从平均工资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共有18个省份超过10万元,其中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 2 ^/ k7 q; M0 i$ [
' A/ e1 ~& O' q) y0 n# ?近年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 y5 n# V# H, d5 k
! p: s& `9 N& r. M: ?* p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名义增长6.7%,增速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加2353元,名义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5 h1 H- f) Q5 ~! b N+ p
* F6 i: k- a# W+ r% B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非私营法人单位,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整体上,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大幅高于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
, A: O1 M" J( z; V! R( Q- }
( V" U9 T0 D7 F, j0 t% \; T- w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时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具体到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增速,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别较大,这需要从行业、地区、单位类型、岗位以及单位经营状况和个人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全面分析,理性看待。 1 u( S, p; B+ J' p
$ K0 _6 P3 A0 T' y i+ i, E分省份看,哪些省份的平均工资更高呢?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公布了2022年31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从平均工资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共有18个省份超过10万元,其中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前10省份中,6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即沪京津三大直辖市和浙粤苏三个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沿海发达地区外,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重庆也位居前十。 3 P8 u. R& S1 m3 P& d; P! d+ A: U
" y- w; L$ Y: [0 i
6 l& o. p+ _' ?' t$ g9 j7 I$ N! z8 N. s
表:2022年31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 I+ ]2 I, @1 T: v& e" W
1 v. r- }/ ^% D( {+ `- `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地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20万元,在各省份中遥遥领先。上海和北京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整体的平均工资也高。
* |/ a/ D3 u# {9 c
- f! D7 |& A- b5 F; G. {在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方面,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位列前五。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大直辖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了10万元大关,广东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达77657元,位居第三,浙江和江苏也都超过了7万元。整体来看,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前五的省份,全部都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 b' n1 E- \: H' d& D+ ^4 h
8 W' ]1 x, f) V区域的差异之外,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也不小。从全国来看,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 ~/ e3 l* ^2 @4 C/ ]* }: v
2 d. S4 R$ }& s% C- R- s7 }但从各地来看,各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前三位的行业存在着明显差异。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10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19个行业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位居第一。金融业在9个省份非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位居第一。
6 Y$ J- B0 c/ n5 C d5 q
: V4 ?+ r/ \$ q4 J% ^2 F从全国的数据来看,采矿业未进入到平均工资前三的行业,但在部分省份尤其是一些资源型产业较为突出的省份,采矿业的平均工资名列前茅。包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安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收入最高的行业就是采矿业。
2 k+ e& d9 Y5 v* g! x7 A
* b$ Z# L( d; @9 X. U9 |+ E) f: G/ S2 U4 Z0 V* L*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