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没有绝对的平等,性别方面,男女本就各有所长。
) F6 z* L0 F9 |: E
8 M9 v. W4 r; c5 o# W比如体育竞技,就算是女子世界冠军,也未必能挑战入门级的男性职业运动员,中国女足、中国女排,最强大的时候也比不过男子省队,乒乓球也一样,“大魔王”张怡宁就说自己打不过男队二线。
: [: W5 K* @1 S% o1 ^7 }7 F女性也有超越男性的独特优势,更擅长需要耐心、细心以及重情感和人际交流的工作。 ; k& G2 [9 x9 O# a/ }0 k5 O0 Z
所以,在参与社会竞争时,最好的模式是男女一体,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参与社会竞争,以家庭内部的协作,对抗男女性别带来的不平等,尤其是在男性更强的社会环境下。 " G% t! n" T x0 f4 \
所以,在中国一直有一个基本的社会潜规则:男性更多承担家庭责任,向女方让渡过多的利益,表现在更多赚钱、主外等,而对应的,女性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提供支持,包括对男性付出提供情绪等支持。
8 p' i2 N, f) J% [" l叠个甲:以上仅仅是整体情况,也同样存在“女强男弱”“女外男内”等情况,只是讨论整体,还是要从多数情况入手。
w( s8 V2 b' M8 K所以从小接受的性别教育,都是强调男性要更多让着女性,但总体仍然是男女互相利他,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在过去,虽然男性要承担更多物质负担,但也讲究有来有往,比如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大学校园,谈恋爱之后女生给男生洗衣服司空见惯,生活费一般也是合在一起用,或者先用完男生的,再用女生的。 . P; f( [3 C1 h: r
然而,有一些“聪明人”发现了这套潜规则的漏洞,抓住社会转型、认知转变的时间差。可以只要利益,不承担责任,更进一步还可以利用社会传统教育,进行各类PUA,灌输所谓的“别人对我好是应该的”等等谬论,而在传统关系上相对被动的女性,更多开始抛弃这个潜规则。 & f+ U; Y$ w' s8 X( T, N
当然,这么做的仍然是少数,但是这少数人把整个体系打乱了。 : x1 ^9 ^- i! W3 T# b o
更严峻的是,资本不断瓦解,大搞消费主义,尤其盯上了传统观念中男性应该支付费用的理念,把花钱等同于爱。 ! J3 V7 U: T, `
还有些人,扭曲中国传统的“男养志,女养德”,改成了“穷养儿、富养女”,更进一步把“富养”简单理解成了无限宠溺、花钱,而不是重视人格和精神健全,结果成了什么样? ( S4 g3 {/ A9 D3 _' l+ F0 v
这类问题在西方、日韩已经发生了,的确是社会发展难以避免的阶段。 ; n; ?( M3 `4 n6 K! o1 ]
从社会学角度,原本最小的社会单元“家庭”正在被瓦解,被拆解为个体,整个社会进一步被原子化,必然导致过去男女之间传统潜规则被打破,所有人都需要适应新的规则。 * a3 U3 b! `% k8 K' P& O
对社会而言,这种大势无法抗拒,但个体还是能够改变,需要尽快意识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尽可能提高自身,越向上,越稳定,能够避免很多糟心事。
6 Y! @: ?2 ]# R
d; U9 ~1 O%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