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坏的?!”
; P4 F8 g. b5 |" @5 R, r4 l3 c$ W# u1 _
1 G2 `+ ~$ H4 |
张女士今年27岁,独自在北京拼搏,因为挣钱不易,对于食材都是能用就用,哪怕是在冰箱放了许久的也不舍得丢。
9 W' t- _. C& I$ r5 n
& n4 _5 f5 ^& Q- K/ S( d8 l, k
再加上因为工作经常要出差,常常回到家后吃的都是之前冰箱冷藏的剩菜剩饭。
* j) r) o7 P' O: |# d* j5 }
) }) C( H7 ?$ }! t1 }+ I& ^& N前段时间,张女士感觉自己上腹疼痛,腹胀反胃,以为是吃饭不规律导致的,买了点药就没在意。直到最近,开始恶心呕吐
# ]7 ^" M% M* r
/ t5 ?8 _* J( s2 R: g& X8 ?一番检查后,在她的胃部竟然发现了个2cm×3cm的肿瘤,活检后确诊为胃癌。医生了解情况后,叹息道,这很可能和张女士长期食用冰箱久放的食物有关。
. k- @& c8 J5 |5 F3 H- \7 m
# t/ G3 y0 i9 e4 B
01
_ O) G- {( W" v/ \
5 l" T4 O. M) e( F/ y
冰箱久置3种食物,
( F/ I2 e# |0 G5 D& U/ E* t9 t' h3 r
或成癌症“帮凶”
7 K% V: u6 {) w+ i4 U# w! @! ?' m" Z5 k
我们都有往冰箱里放食物的习惯,想着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食物的保质期,但这并不是意味着食物不会“变坏”!
4 A, j+ q* w( x9 x' p) R | T) A8 J" f
冰箱里最常见的就是叶菜类。叶菜类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如果在冰箱里放得过久就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到时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增加癌症风险。
. t+ o- z5 D1 I7 W; p9 z) Y: S, T1 Y8 k, ?5 X$ i% Y" b
尤其是叶菜里的菠菜,在炒熟放冷藏16小时后,其内里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可能会超过国家标准,所以建议日常炒菠菜要一次性吃完。
" i5 u& A$ @1 u
5 g# O+ B, v# k/ {# i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表示,绿叶蔬菜一般不建议长时间存放在冰箱内,最好在3天内吃完。
1 S- y2 D5 j; ?0 o' O3 {3 t7 h; U) P5 F4 B0 g% E. _
其他的蔬菜也建议在1周内吃完,长时间存放还会让蔬菜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并不推荐。
( Q: t# D, k& e1 c& {$ G+ E/ E& t1 m
3 M* n5 `& T2 v+ c4 F9 z
除了叶菜类,冰箱里放久了得主食、坚果类食物也很危险。这些食物发霉的几率较高,长时间放置在冰箱内很容易滋生黄曲霉素。
, A: o/ ]6 G8 S& }/ G' V
: m7 D8 g0 ^4 G# R' Z% y而黄曲霉素是个超强的致癌物,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剧毒物、强致癌物。进入体内后会引起体内DNA嘌呤残基结合,造成DNA损伤,容易引起DNA结构和功能改变,让身体癌变。
- w2 r6 [! J: T5 C2 [8 W. @5 u' u
/ U4 N2 z4 K- D/ n02
/ h5 e3 x) t$ @6 e
$ x& F+ Y% b+ I, [. e( e 身体出现5种奇怪变化,
: f; M& b( e8 [9 O+ s
, B9 N) A! \+ n/ U& J可能是胃癌警报
, Y+ t9 m+ U, m" z8 G4 g
( p- E& ?" i9 @1 e
《胃癌诊疗指南(2022版)》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67.9万例,其中有8成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9 l I: ]2 g r5 P& f
& k: |, c7 j2 O9 S* k( z! s7 r1 l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马骁更是表示,早期胃癌所出现的症状不典型,很多人在出现症状后会误认为是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没有及时进行干预,造成病情延误。
$ ?7 m4 x* ^) l: z5 P8 ?
# i8 ^5 m+ `6 D- W7 V7 B* G那胃病和胃癌到底怎么区分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医师张寿儒、张光倩提醒,当胃病向胃癌转变时,或有5个征兆。
& U1 B4 l! j& i* T, w7 t& A
$ a" D" ~8 u" r+ E& A; Y$ O: d1.疼痛性质改变
" `8 C0 i L+ q( r( e& |7 I. H, N+ q* J m
胃炎、胃溃疡等良性胃病出现疼痛都是有规律性的,如胃溃疡会在饭后1小时左右出现疼痛感,如若这种规律性发生了改变,则要警惕可能是恶变了。
8 k8 ?4 w( ?( Z0 U. q: c& d, i3 u6 v
/ w! ~+ ?0 i4 G8 {$ @5 z2.体重骤降
* J/ `* u U# A
$ q* f+ O; u, z1 C! s" N8 l6 ~胃癌会导致患者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大打折扣,在短期内体重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且身体还有食欲减退、腹泻以及乏力等症状。
, Q; m- e1 a( ~& |7 [, Z
1 }( ] j& N) V+ g* o3.上腹出现肿块
4 z5 x+ ~9 Z. }2 t$ E D
# u( p6 C, g, M; h/ L! b7 O3 N心窝处出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可能是胃癌引起。
' x. m7 R! w! x& a& e9 x' l5 g' Z5 J5 L* u% y) b. @
4.烧心泛酸
* X0 O# [ L; V0 {: T9 V4 V' x8 m, z0 a0 K4 z7 Z( P
烧心一般处于胸骨下方的位置,感觉跟火一般燃烧;反酸则是感觉胃内的酸性物质反流到口腔内,有明显的不适感。
/ D F8 N4 q* ^" ^
; G0 k, w6 }0 m2 i* _0 r7 f, F5.大便发黑
' N8 z' c8 o. R/ h, t2 L' |
+ C# S9 Y- W# q) V6 R身体出现无缘由的黑便,且持续时间较长,很可能是胃溃疡发生癌变所致,要及时就医检查。
. L! C" \5 E9 }1 c1 i; T1 D
, \2 J! |0 B! m0 e6 p
03
" _$ z& {' d# j6 l0 N
. |, z* ?$ B1 Q远离胃癌,这4件事要做好
% V& q& R" g8 T |
, g F# B+ V) f今年1月《柳叶刀-区域健康》发布了关于我国胃癌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从2020年到2050年,胃癌发病率将持续下降,而这得益于良好生活的习惯的养成。
$ N" {2 X% w! U: s2 y* [1 D: ?& X1 m0 j1 v3 A5 j$ O. t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下面4件事,胃癌将离得远远的。
- l5 ]2 e2 W+ s- \/ d: O3 s8 \3 @! |) u/ F2 i+ ^& d
1.少吃腌制食品
5 q7 ^ C+ g* s1 m
- V/ A% Z" y, S8 W5 x9 X: a+ s* p《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内指出,过量摄入高盐食物会导致胃粘膜损伤、萎缩,进而增加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 B% C5 O9 e9 W* I ]3 {
& h7 S& Z5 _" m& f: o G
2.不酗酒
! r4 d6 [; D2 Y) ]. w
r+ Q+ x: D# @1 B酒精会给胃肠道带来不良刺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出现,进而引起胃粘膜损伤、出血。
8 ~9 C9 M% ^+ Y# x1 H) b; u- f" A' _4 e
研究发现,酒精的摄入与胃癌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胃癌风险也会进一步上升。
}. a" W! Y) f- `- S/ m; s
# x' M0 [! O" S& \" _7 Y6 ~3.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
/ E* t4 u+ c9 Y+ `- Q$ n
- f M1 b1 l/ [0 u5 V, k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发生感染后身体不一定会有明显表现,但背地里,病菌会在胃内不断刺激胃粘膜,导致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
6 R7 M7 R2 U+ S2 c$ D8 J8 j) }% P. ~
# o) ~& Z$ B5 K9 U% I% _0 }; M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粪-口、口-口传播,日常要注意分餐制,保证个人卫生,尽可能预防感染。
0 o' V! I2 F% N' y1 R% S. |' a
/ [ b( g, O, E/ ]( y4 l4.控制好体重
9 O+ k" G! M6 w) S6 C8 w( X, S( s) ~, g- |4 i3 o' 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表示,肥胖的人罹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1 V8 [# F. i7 d: _0 B' N
: q+ U, \" V5 K0 d* U因为肥胖人群有较大的风险患上胃食管反流,罹患该症会让胃的近端反复被胃酸刺激,这种情况下癌变的风险也会提高。
( ?4 I- x1 n' {1 p! L
4 m- N: U% Y7 J% x# g从胃病但胃癌是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远离不良习惯,完全是可以及时避免和发现的。
& V, _8 |3 q5 s: D( W
; j5 Z* h( Z) P4 r( Q&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