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5 c( }/ L+ Z: h$ O众所周知,司马迁就开创了一个手法,某人的传记中,基本说此人的好话,而把他的缺陷,放到别人的传记里说,陈寿也常用这个手法。而对诸葛亮,真是全方位的说好话。甚至于据说导致陈寿父亲被剃光头的街亭之败,陈寿也强调是马谡不听诸葛亮调遣才败的,淡化诸葛亮的责任。
5 `% h4 m' t7 q1 l# u, D
l; Y) B1 p6 z% P1 c' L2 I3 @+ I2 E% X至于诸葛亮打仗不善于出奇制胜,不是陈寿的个人意见,而是当时颇普遍的看法。而陈寿虽然这么说了,同时却大书诸葛亮与曹魏作战,怎样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给人感觉是诸葛亮“奇谋为短”,不是和其他任何比,而是和他自己超强的治国理政能力比,显得短板了一些,类似于说写七言律诗不是李白的长项,或爱因斯坦的数学不够好,学渣千万别幻觉找到了同类。: m4 q* T% B0 V8 o1 [
0 x7 s* Y- g( y所以,说陈寿因私怨丑化诸葛亮,这个批评也不成立。这是后世诸葛亮越来越被神化,丞相的粉丝太疯狂,导致说诸葛亮优秀说得不够猛,都会被认为是黑。
4 e) e# m9 _9 f5 V0 f- W8 _7 e2 d: j3 a* y' ?$ t
当然,《三国志》里确实有不少曲笔。有些可能是陈寿所依据的材料原文如此,他也没做修改;有些则是环境压力太大:西晋官方的舆论钳制倒未见得很严密,但大家族各有各的忌讳,一不留神就可能得罪人。/ o$ o: Y! @1 K. t1 Z, e+ r/ `3 C3 w- @$ p
2 s5 e: E6 L2 V& u) u9 s C" Q$ y如写赤壁之战后的东吴攻取江陵之战,《三国志·曹仁传》是这样写的:周瑜率领数万大军攻打江陵,被曹仁率领三百勇士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最后曹仁的部下赞叹:“将军真天人也!”曹操知道了这事,也越发认为曹仁雄壮,转封他为安平亭侯。' `& |$ ^: N! z2 ~; p' W/ N" ]
+ E$ l! R+ ?9 r" I# g. }, ?
如果只看这段文字,还以为江陵之战曹魏方面赢了。要看东吴方面人物的传记,才能发现周瑜尽管打得很艰苦,但毕竟是把江陵拿下了的。2 Y. L o7 Q6 e3 o3 p
* h; P! \. k5 p# w
还是江陵之战,《李通传》记录:
, {5 a# l' I3 D( r9 p- j. g( O$ q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5 u* P0 m1 v; \( [% }4 w. @
}3 u4 n9 L+ H1 N
这条记录只看见李通有多神勇,可是救援江陵的曹仁,曹操为什么要把汝南的李通调来呢?邻近的当阳的满宠、襄阳的乐进,都到哪里去了呢?* O5 L# K# ~! X3 r7 L
- D$ D; w0 I( Z4 |( M8 |1 ]) i5 s
只能推论,这俩人已经被关羽打得自顾不暇了,曹操只能从远处增兵才能接应曹仁撤出江陵。但满宠、乐进的传记里都绝口不提他们在关羽手下吃瘪。读《三国志》会有个很奇怪的感觉,一方面所有提起关羽、张飞的神勇,都赞不绝口,另一方面很少记录他们有什么漂亮的战绩。大约就是这两位蜀汉名将的诸多战绩,都被隐没了。2 v* O/ A0 V) \, {
" v( u G! t1 f$ E7 `! ]& O4 t9 O
另外有个有趣的点不妨一提,陈寿这人似乎颜控。《三国志》如此简洁,描写人物的相貌,却很愿意花笔墨。尤其是写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称崔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不知道怎么从夸长相就转到别的地方去的,所以白寿彝先生评价说:“陈寿只顾赞颂容貌,就写出来这种未免可笑的话了。”* N! W) o! ? _& F# b4 W
: U+ B& N; G: e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