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90|回复: 0

制衡之术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20 2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N4 Z) }0 i7 M  Z" G5 k. B+ `9 }  H       一,曹操的制衡之术:曹操是三国里一个最有特色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不过对于他的用人之道,历史还是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尤其对他大力推行的"唯才是举"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啧啧称道.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三国里就有曹孟德不少在用人方面搞的小动作,也就是"制衡之术"的描述,大家可以仔细地去查看一下.9 d  B9 d# N7 B2 z9 |
8 @' @* B9 |6 h- h8 K

$ ~% m7 M' |. V3 d        1.官渡大战里的制衡之术:第30回,曹操采纳了投降过来的袁绍重要谋士许攸的建议,决定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夜袭袁军的命根子----乌巢大营,以期一战定乾坤.临行前,他做了这样的安排和布置:教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渊领一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一军伏于右,以备不虞.教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操自引诸将居中,共五千人,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 x; ^" e8 _( [9 O  `' P$ L

$ E% W: g9 z1 V. [: _
! R8 H% F; A  i1 K& J7 b       乌巢的重要性和在战役中的特殊地位,曹操和他的对手袁绍都是心知肚明.故为了确保此地的万无一失,袁本初不惜把在袁军中仅次于颜良,文丑的勇将淳于琼安放在乌巢,进行防守.而曹孟德为了获得此战的彻底成功,也把曹军中最能打的张辽,许褚,徐晃,于禁这四个将军都带上了,可见其决心之大.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尽管曹阿瞒带去偷袭乌巢的是他军中的主力人马,但他却把所有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曹氏将领,都留在了大本营,用来应付袁军可能发动的反扑.此举说明了,虽然曹操在奇袭乌巢一事已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但他也留了一手,把与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曹氏宗亲将领一个不带,全体留下,正是为了应对一旦偷袭乌巢失败,自己发生不测,剩下的曹氏宗亲将领能迅速有效地掌控住局面,进行有效的撤退和防御,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失败而给曹氏一族带来的灭顶之灾.这也反映了曹公其实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对非与自己有绝对利害关系的将领们的猜忌和防备.要说能征善战,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曹氏将领也不输于张辽等人,曹操完全可以调一,二个能打的曹氏将领带在身边,为夜袭乌巢更添几分成功的把握.可曹孟德却意味深长地一个都不带走,其用意已不言自明了.更有意思的是,他确实采用了许攸的计策,并非常郑重其事让刚投降过来的许攸,与曹军中的元老荀攸,贾诩共同负责曹军大营的守卫工作,名义上是器重,但实质上却是防范,众所周知的原因,象许攸这样初来乍到的投诚人员,在新的阵营里是根本没有话语权的.曹操这么做,与其说是爱才,倒不如说是把他扣为人质.也就是说,如果许攸提供的是假情报,那么他的人头不保.而且不单是许攸,要是荀攸,贾诩有了异心,那个在大本营和他们一起负责守卫工作的曹洪,就是对他们行使特别使命的人了.曹操小名叫阿瞒,看他在决定战役胜负,乃至自己人生最重要一次挑战的关键时刻,精心安排的这么一个战略布置,你就明白了曹孟德为何是官渡大战最后的赢家这个道理."制衡之术"已被曹大丞相拿捏得炉火纯青,不露声色.他的平衡战略已远在<<琅琊榜>>中的老皇帝之上,这也正是曹操成功的秘诀.  |; Q7 V; C& L! V# v3 L

. ^6 v! o, I: L* ?& ?
, c! V( u/ J- @3 N2 T& ~* i: Y       2.征马超时的制衡之术:第58回,马超为报父仇,起兵反曹,夺下了长安.曹操闻知,决定亲自带兵征讨马超.他唤曹洪,徐晃吩咐:"先带一万人马,替钟繇紧守潼关.如十日内失了关隘,皆斩.十日外,不干汝二人之事.我统大军随后便至."二人领了将令,星夜便行.由于曹洪中了马超的激将法,不听徐晃的劝阻,九日丢了潼关.曹操对二将的处理是:徐晃无罪,曹洪被责骂一顿后了事.对于潼关的重要性,曹操很清楚.马超得到了它,可以作为抵挡曹军前进的第一道天然防线;而曹军占据了潼关,既可以作为进攻西凉军的跳板,又可以当自防御马超进犯的屏障.曹大丞相为了确保潼关掌握在己方手里,派出了曹洪和徐晃二将前去把守.但由于曹阿瞒的私心,最后导致了潼关的失守.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曹公那不可言明的制衡之术.他让缺乏作战经验,年轻气盛的曹氏宗亲将领曹洪,与富有对敌经验,久经沙场的徐晃协同防守,注定了最后失败的命运.徐,曹二将职权不明,互不统属.上下级关系的不明确,造成了曹洪任性而为,独断独行.而徐晃由于各自分工及权限的模糊不清,只能对曹洪进行劝谏,而没有管辖和限制的权利.潼关最终的丢失,也在情理之中.其实,不是没人看到这里的问题.曹仁曾在事前提醒过曹操:"洪性躁,诚恐误事."但曹孟德做的补救措施仅仅是让曹仁押运粮草,作为预备队.结果曹仁还没到,潼关就丢了.曹阿瞒之所以会在潼关防守上犯糊涂,个人认为有二个原因:一,曹操认为在十天这么短的时间内问题不大;二,以徐晃的精干和曹洪的忠心,守住十天不在话下.有这二方面的原因,使得曹公放心大胆地再次用起了他的"制衡之术",徐晃有能力,但是外人,又是降将,总归不让人那么感到稳妥;曹洪虽则没有经验,脾气暴躁,但毕竟是自家人,不会乱来.让他们二人搭档,相互牵制,最为保险.事实上,徐晃,曹洪二将的相互牵制确实做到了,并且相当成功,但守住潼关这个最大的战略目标却丢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而在事后追究战败责任的问题上,老曹又一次玩起了"制衡之术",他食言了,没有按照先前定下的协议,砍了二位将军的脑袋.把应该砍头的曹洪,和不应该砍头的徐晃都放过了,不了了之.曹操的这次"制衡之术"虽然没有给他带来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也解决了失败后可能造成的后遗症.' s4 o6 @3 v4 L% C5 ~; X
; ~$ a1 l8 o; g# P& ?
2 g; ]3 k+ S! r3 c/ g9 f8 D
       3.逍遥津之战里的制衡之术:第67回,孙权拿下皖城,挥师直奔合肥.张辽为失了皖城心中愁闷.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个,上有操封,傍书云:"贼来乃发."张辽便开匣观之,内书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乃与李典,乐进合作,漂漂亮亮地打赢了逍遥津一仗.从表面上看,曹操的确非常信任张辽,把自己的命令只发给张文远一人.但细看之下,曹孟德仍是在搞"制衡之术".他的战术安排,是让张辽,李典二人担任主攻任务,乐进负责防守工作.张辽号称曹军第一良将,乐进排名第四.曹大丞相安排张辽去打,乐进主守,其实包含着一层深意,如果主动攻击吴军失败,甚至是惨败,那么还有乐进可以挽救最后的残局.而且,张辽是降将,乐进与李典都是最早一批跟随曹操的人员,是曹军的老人了,在忠诚的问题上要比张文远更为可靠.不用担心乐,李二人会和张文远同穿一条裤子.事实也证明了,李典因与张辽有矛盾,险些导致三将不能同心协力打赢逍遥津之战.用二个老部下与一个新人搭档,说明了曹操对张辽的个人能力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也颇为忌惮.为了确保安全,用两头恶狼来配合一只猛虎,既能增强军队的攻击力,又可防范发生意外变化.更何况乐进其实也是一头虎,只是没张辽这个老虎厉害罢了.曹操的制衡之术在张辽,李典,乐进三人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曹阿瞒在使用人才方面上又一例十分成功的制衡之术.
8 S" A5 x- U( q1 z" {$ z" s$ J6 X& w1 O2 x  {% [( n, a
3 O8 H6 N$ ^. c' M/ Y, h, m
       二.刘备的制衡之术:皇叔刘备是三国里最以仁义著名的人物,尤其他对于与其结义的二位异性兄弟的态度,尤为世人所称道.其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第15回)不仅让关张二人听了是涕泪俱下,也让读者是热泪盈眶.而且刘大耳动不动就以:"吾以仁义待人"(第65回)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故刘玄德在三国里被人称为仁厚君子.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深谙"制衡之术"的政治家.三国里就有写他使用这种平衡术的地方,只是都比较隐晦,往往被读者所忽略.( N8 M- Z6 u1 ]2 @3 i- v

% F: Y2 D! Q* I' k. k3 P2 w. p5 ^" ]* B" l% ?+ b  I
         1.蜀郡地区的制衡之术:第65回,刘备从同宗兄弟刘璋手中夺取西川,自领益州牧,法正为蜀郡太守,诸葛亮为军师.一个非常奥秘无穷的人事安排.作为刘备集团的大本营,其主要负责人竟是一个刚投降不久的人员----法正,而被其视为"犹鱼得水"(第39回)的左膀右臂诸葛孔明,竟只是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军师.仅负责提供参考意见.没有如法孝直那样掌握实权.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法正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时.或告孔明曰:"孝直太横,宜稍斥之."孔明曰:"昔主公困守荆州,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赖孝直为之辅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因竟不问.法正闻之,亦自敛戢.(第65回)滑稽吧?一个手里没有实权的人,竟然让一个手握实权的地头蛇感到了害怕,为什么?答案其实早就有了,之前,玄德使诸葛军师拟治国条例.(第65回)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了吧.治国大纲是由这个表面上只有提供宝贵意见的参谋诸葛亮全权负责制定的,可想而知孔明手里握有什么样的权利!要是还不相信的话,那么再请仔细看一看,法正犯了错,人家竟然直接告状到诸葛亮那里,而且诸葛军师不仅能提出处理意见,似乎也有处理的权利.一句话"因竟不问"说明了一切.孔明是有权力处理法正的!这也就是法太守得知有人把状告到诸葛亮那里,会立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的原因.这一段描写,说明了刘玄德在驾驭臣子方面的高超技艺.诸葛军师和法太守由于职务关系互不统属,但他们的职位都非常关键.法孝直可以有很大的权利在刘备的大后方去做他想要做的事,但不是没人管不了他,而这个人不是最高领导人刘皇叔,却是看上去什么都不是的诸葛亮.法正和诸葛孔明的人事安排,体现了刘大耳在"制衡之术"的运用上已是相当的成熟了.
: `1 S- t, I& `8 }. q( c- I4 e- e. B. E; V0 Q1 G5 [$ Y
0 S$ K% c- F/ y
       2.汉中地区的制衡之术:现在有许多人认为魏延是个大人才,诸葛亮是出于嫉妒和偏见对其进行打压.他们的理由就是,刘备任命魏文长为蜀汉国三大基地之一的汉中地区的太守,连张飞,赵云这样的旧部都得不到这一职位,足见刘玄德对魏将军的信任和赏识.由此可见,孔明是如何的无才无德.不过要我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足见是一个政治大傻瓜,他们注定了只能是和魏延一样,永远是那个逃不出领导手掌心里的可怜虫!刘备对魏延的使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制衡之术"!第81回,刘备为报关羽为东吴所害之仇,决定起兵征讨孙权.出发前,差使往阆中,迁张飞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兼阆中牧.张飞赶到成都,强烈要求随刘备前去讨伐江东,获得批准.刘先主又下了一道命令,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任何有政治头脑的人,在看到这项人事安排命令后,都会恍然大悟.大仁大义的刘大耳根本就没有信任过魏延,连马超也从来没有信任过.他们两个都只不过是刘备手中的二枚棋子罢了.而且,刘玄德一直在防备着魏延.以前是用张飞防着魏将军,后来拿马超来防着魏太守.魏延守汉中,可以不换;防备他的人是在换,但一天也没有撤掉过.以前燕人张翼德只是远远呆在剑阁后面,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阆中,算是还给了魏文长一个面子.一旦刘大耳离开蜀地,立刻把监视的人明目张胆地派到魏太守身旁,与他形影不离地呆着,这说明了什么?既然对魏将军是信任和赏识的,那让魏太守一个人防守汉中岂不更好?人们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魏文长是块好钢,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马孟起更是好钢中的好钢.而刘先主不顾大仗即将开战之际,把重要能干的将军都集中到汉中一地,进行防守,岂非咄咄怪事?能征惯战的将军们不去打仗,都被安排去作军事防御工作,这能说明是刘备是赏识人才吗?再者,马超的骠骑将军一职,无论从军衔还是职位,都要远高于魏延的镇北将军,汉中太守的职务,而且"锦马超"在西北地区威望很高,连诸葛亮都不得不承认,"马超积祖西川人士,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第85回).尽管汉中是一块战略要地,但以马孟起的能力和声威,足以应付.何必给魏将军打下手?很清楚不过,这是刘大耳在搞"制衡之术".马超和魏延共同的特征,都是降将,又都有才干.刘玄德对他们俩都不放心,唯一让刘先主高枕无忧的办法,就是让马,魏二人相互制约,相互监视.这就是刘备违反常规,把二大将军安排在一处的原因.刘玄德为此做的极其巧妙.他让级别远高于魏延的马超协助防守汉中,而且连马岱也加入其中.这样做,既防止了手握实权的魏文长真的会脑后长了反骨,又可以制衡马超一族心生歹念.刘皇叔的真实心思是:魏延若反,马超可以调动自己的人马,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和军衔,加上在西部的影响力,迅速除掉魏文长;马超若反,魏延可以利用自己的实权,反击马孟起.一箭双雕,刘备的制衡之术在此已经是运用自如,十分娴熟了.
, S( b% V# J% s! w& q0 B2 x4 L4 l( f0 B$ A1 i

2 m0 C% c& b( e* s' |9 |- t        3,荆州地区的制衡之术:刘备尽管口口声声"兄弟如手足",但他实际上对他的生死兄弟,尤其是负责守卫荆州这块三国里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的关羽也留了一手.不信?请看.第76回,关云长败走麦城,派部将廖化冲出吴军的包围,向最近的蜀军,防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未料被刘,孟二人以"山城初附之所,未能分兵相救",坚决拒绝.廖化知事不谐,遂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最后,关羽为吴军擒杀.这也是三国里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地方.关公此时的身份已是汉寿亭侯,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第73回).是一个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是荆州唯一的最高权利领袖,并被赋予了可以先斩后奏权利----假节钺.但结果是,他除了只能调动荆州的军队外,对其它的蜀军没有任何指挥权和管辖权.上庸在湖北,离开荆州并不远.但不管关羽是获得了"水淹七军"的大胜,还是"失荆州"的大败,上庸的蜀军从始至终没有加入到关公的部队里来.既不来协助攻打樊城,也不来救援麦城.作为距离关公最近的一支友军,其指挥员刘封,孟达所做的唯一之事,就是静静地观望.关羽是胜是败,似乎都与他们无关.而关公在攻打樊城最需要兵力的时候,只能冒着危险从荆州抽调部队去支援前线,从而给了吴军可乘之机;在关羽败走麦城急需救援的时刻,作为拥有荆州生杀大权的大军区司令员,派出求救的使者竟然会被小军分区的人给拒绝了.这件事可以说明,关羽对上庸的蜀军没有任何的权利,连名义上的也没有.这也就是刘封,孟达敢于冒着见死不救的责任,拒绝派兵救援关公的主要原因.正因为部队互不相属,他们才有理由以"我今即往,一杯之水,安能救一车之薪火乎?"(第76回)没有管辖权和领导权,造成了刘,孟二人有恃无恐.如果上庸的军队明确必须服从于关公,刘封,孟达早就率领部队参加作战了,也不会等到关二爷败走麦城时,还在摆架子呢.而造成这种畸形关系的根源,就是刘备那不能对外明说的"制衡之术".关羽,刘封都是刘备集团里的二个地位特殊的人物,关公是刘皇叔的干二弟,刘封则是刘玄德的干儿子.他们与刘备都有十分亲密的私人关系.但同时也极其微妙.关云长是刘大耳手下第一大将,有勇有谋,威望过人.但他的致命缺点是刚愎自用,瞧不起人,连马超,黄忠都不放在他眼里,非常的骄傲,接近于蛮横;刘封虽是义子,在新野就跟着刘备后面打天下,立下过很多战功.可他的干儿子身份却是集团内部的禁区.因为他的干爸爸有自己的儿子,岁数小,没有威望,功劳和军事经验,任何方面都处在刘封的下风.故在刘皇叔站稳脚跟,拥有了可以叫板他人,一争天下的地盘后,刘义子立刻就成为了问题.于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刘备把刘封安排到了上庸地方,但不受关羽的领导.而他也对关二叔没有任何的干涉权利.从表面上来看,老关和小刘二人各干各的,大家彼此相安无事.实际上,他们是相互监视,相互掣肘.关公如果不听话,刘封作为集团最高领导者的干儿子,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属于自己管辖的军队,就近牵制和骚扰关羽,以便让干爹有时间调动军队前来荆州平乱;反之,刘封要是不听话,就让实力占优的关二弟就近解决掉.这就是刘玄德在荆州地区搞的不能为外人所知的"制衡之术".这也是造成关羽败死的一个方面.最后,后悔不已的刘封接受了刘干爹的命令,向已逃往魏国的孟达发动攻击,企图以此来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获得干爹的原谅.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再次掉进了干爸爸的"制衡"陷阱里,第79回,为最终解决掉刘封的问题,孔明向刘备献计曰:"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玄德从之,遂遣使到绵竹,传谕刘封.封受命,率兵来擒孟达.可悲的是,刘封做梦也没有想到,无论结果如何,他的命运早就决定了----难逃一死!而他还幻想着能通过自己与孟达划清界限,重回以慈爱仁义闻名天下的干爸爸的怀里.关羽和刘封是刘玄德为了保卫自己的东大门--荆州,特意安排在这一地区进行相互制约的两个环.一个破了,另一个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关公,刘封都不幸成为刘备在荆州地区搞"制衡之术"的牺牲品,两人都是悲剧人物,更可悲的是,他们至死都被蒙在鼓里.
4 M# s: \" l0 p" t6 {( x; C
7 C+ G  b: i( }9 `  N$ y
  ?0 W4 J( @2 n  Q' P/ W+ J       三,孙权的制衡之术:吴大帝孙权是三国里的一大枭雄.曹操对他曾发出如此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第61回).可见其不同凡响.在使用人才方面,孙权别出心裁的"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年轻人尤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紫髯伯在使用人才上,以充分信任,肯赋予全权而闻名.第44回,赤壁大战前,任命周瑜为吴军统帅,解佩剑赐于周瑜,如文武将官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斩之;第83回,猇亭--彝陵大战前,提拔陆逊为吴军统帅,不但也解佩剑赐于陆伯言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更亲口嘱之曰:"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给了小陆有充分自由地行使其职权的权利.这种罕见的信任在三国里可谓是绝无仅有.后人每当谈起吴大帝,都为他独特的用人之道所折服.在读者眼中,孙仲谋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酱油帝",其对部下的信任可称得上是他唯一的优点.好像他与"制衡之术"挨不上边.但如果你要是那么想,你就错了,任何坐在金字塔顶层的人,或多或少都要搞"制衡之术"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孙权也不例外.
9 M+ Y  v1 B. W: O( k& ^9 F1 u/ V( u* e, V7 f8 [' U

7 I' M/ S, s) Z+ g7 t0 E         1.赤壁大战时的制衡之术:第44回,孙权终于下定了武力抵抗曹操的决心,随即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吴军抗击曹军.微妙的是,既然碧眼儿授予周公瑾全权,为何还要让程普作为他的副手呢?如果是信任,大可不必如此嘛!要知道程普在吴军中已是三朝元老了,在将领中是资历最深的一个.周郎和他比起来要嫩得多了,属于娃娃级别了.让老程做小周的部下,肯定会不开心的.事实也果然如此.程老将军对这个人事安排极其不满.他不敢公然表示不服,只能以消极的请病假来抗议.要不是发现周瑜在领兵治军方面的确高自己一筹,从而彻底的心服口服.否则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个人认为,孙仲谋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其目的有三:一,考察周瑜的能力,如果他能治住军中的这批老臣,那么带军打仗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二,以高职位安抚一下吴军中的那些老人;三,一旦周郎名不副实,立即以资格最老的程普取而代之,尽量减小临阵易帅带来的军心动摇.这就是孙权在赤壁大战时搞的"制衡之术",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老的一批还健在,新的一批究竟能力怎样,还是个未知数.为了打好这一仗,在军队中安排正副两个统帅,是必需和必要的.直到第53回,赤壁大战已结束很久了,周瑜和程普二人正副大都督之职仍旧保持不变.这既是周公瑾的伤病造成的,也是为了稳定军心的需要.
7 p( c7 F/ x% c  ]0 Z) j3 |* o  \& P8 V! W) N) Y
4 g/ L7 n  \* {
       2.取荆州时的制衡之术:第75回,孙权得知关羽撤去荆州大部分防御吴军的部队,前往樊城听候调遣.立即决定乘虚夺取荆州.他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大战在即,孙权突然向吕蒙提出让孙氏族人来担任他的副手,遭到吕子明的断然拒绝.吕将军的反对理由十分的充分,拿周瑜和程普二人之事作为比喻,要求领导取消这个决定.孙仲谋最后同意了.碧眼儿看似这漫不经心的一个建议,其实暗藏着君王们惯用的"制衡之术".孙权不是不相信吕蒙的能力,也不是对能否顺利夺取荆州有怀疑.他完全相信吕子明肯定能马到成功,夺回荆州.紫髯伯在节骨眼上横插这么一杠子,其真实目的,是想在军中培养一个更加可靠,更加忠于自己的势力而已.吴军历经周瑜,鲁肃,到吕蒙时,一直是由外姓将军在掌握着军队的实权,这很不让人放心.对于封建帝王来说,军队是必须要绝对服从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与自己有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来领导.这才是最可靠的.吴军已经连续由三位非常有才能,但又与孙氏家族毫无利害关系的人来掌控,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尽管看上去这些外人还算守本分,不过要想让自己睡得更安稳踏实些,安插孙氏族人进入军队的高层,才是上上之选.孙仲谋希望通过临时的人事变动,让自己的人在一场明显可能赢得胜仗里担任吴军的高级将领,就是想尽量积累孙氏在军队中的威望和人气,以巩固孙氏家族在江东的统治地位.只是由于吕蒙的坚决反对,才使得孙权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吴侯忍气吞声的原因,是他清楚的知道,夺取荆州可以没有孙皎,但绝对不能没有吕蒙.不过孙仲谋还是留了后手,最终他把孙皎安排为部队的后勤总管,其用意是让孙叔明利用这个职位慢慢熟悉军中情况,以积累经验和人脉,为今后接班作准备.孙权的这次"制衡之术"由于吕将军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失效了.但不能说他没有搞过“制衡之术”。% U9 F. C) Q! d" X4 h

9 {- W  C: ]  O+ ]& S- G' u( J$ p, x
       3.广陵之战时的制衡之术:第86回,魏主曹丕亲率水陆大军三十万来攻打江东.吴将徐盛慨然自请挂帅迎敌.权大喜曰:"如得卿守江南一带,孤何忧哉?"遂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徐盛领命而退.但在他布置作战计划时,吴王侄孙韶要求独自去攻打魏军,决一死战.并对上级的军令表示出极端的蔑视.盛怒曰:"汝如此不听号令,吾安能制诸将乎?"叱武士推出斩之.韶部将飞报孙权.权听知,急上马来救.武士恰待行刑,孙权早到,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韶向权控诉徐盛的罪行.权径入营来.徐盛接入帐中,向权说明原委.权曰:"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法,万希宽恕."盛曰:"法非臣所立,亦非大王所立,乃国家之典刑.若以亲而免之,何以令众乎?"权曰:"韶犯法本应任将军处治,奈此子虽本姓俞氏,然孤兄甚爱之,赐姓孙,于孤颇有劳绩.今若杀之,负兄义矣."盛曰:"且看大王之面,寄下死罪."权令孙韶拜谢.韶不肯拜,厉声而言曰:"据吾之见,只是引军去破曹丕!便死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变色.权叱退孙韶,谓徐盛曰:"便无此子,何损于兵?今后勿再用之."言讫自回.俗语有:"军令如山倒".对于军人来说,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其第一必须遵守的钢铁纪律.新被提拔为大军区司令员的徐盛刚上台,就碰见了极其尴尬之事,有人竟然不听命令,恶意顶撞,挑战自己的领导权威.此人身份不一般,吴国的最高统治者孙权的侄子--孙韶.更为要命的是,孙仲谋亲自出马,亲手释放了由于违抗军令即将被处死的侄子.一点也不给徐盛的面子.在徐将军说明事情经过后,明知是自己的侄子在无理取闹,碧眼儿却当起了和事老,要求对孙韶从宽处理.徐盛无奈地妥协了.没料到孙韶不仅没有感恩戴德,依旧跋扈嚣张,不把徐盛放在眼里.而孙权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你以后不用他就是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孙仲谋明显的是胳膊肘朝里拐,帮亲不帮理。他这么做的道理其实挺简单,保护所有在吴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孙氏家族成员。他明白,只要有孙家的人在军队中掌握实权,就可确保孙氏江山的稳固。打胜仗要靠才干出众的异姓将领们,而要防范外人因军功而坐大一方,只能靠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族人和家人了。所以,对于在军队中的孙家人,孙权是一定要保,而且必须得保。这就是“制衡之术”,用自家人来制衡外姓人。政治上需要这么做,军事上尤其需要这么做。这就是孙权公然置国家律法和军队条令于不顾,不讲理,不讲法拼命帮亲的原因。比起前二次的制衡之术,孙仲谋这次做得更为露骨。这是因为,徐盛在吴军中的地位,资历,威望都远非周瑜,吕蒙可比,碧眼儿对他当然也就用不着那么客气了。. h; h3 U# `, B/ {( L8 S
  [4 V5 L  {- Z& M( v+ A# \
8 S/ X/ I  ^6 [7 Z1 \! g
        四,司马昭的制衡之术:司马昭是魏国权臣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师的亲弟弟。在阴险狠毒,老奸巨猾方面比起他的父亲和哥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也是一位擅长“制衡之术”的政治家,这在灭蜀一役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第115回,司马昭拜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关中人马,调遣青,徐,兖,豫,荆,扬等处。一面差人持节令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使约期伐蜀。西曹掾邵悌密谓司马昭曰:“今主公遣钟会领十万兵伐蜀,愚料会志大心高,不可使独掌大权。”昭笑曰:“吾岂不知之?”悌曰:“主公既知,何不使人同领其职?”昭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之道也。今钟会独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则破蜀必矣。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会即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胜思归,必不从会反,更不足虑耳。此言乃吾与汝知之,切不可泄漏。”邵悌拜服。第118回,蜀国灭亡后,邓艾与钟会为了争功,上书司马昭,相互攻讦对方。司马昭遣人到钟会处,令会收艾。又遣贾充引三万兵入斜谷,昭乃同魏主曹奂御驾亲征。西曹掾邵悌谏曰:“钟会之兵,多邓艾六倍,当令会收艾足矣。何必明公自行耶?”昭笑曰:“汝忘了旧日之言耶?汝曾道会后必反,吾今此行,非为艾,实为会耳。”悌笑曰:“某恐明公忘之,故以相问。今既有此意,切宜秘之,不可泄漏。”昭然其言,遂提大兵起程。司马昭不愧是三国里超级政治人物,看他在使用钟会这件事上,就充分展现出其不仅慧眼识人,而且极善于使用人,尤其在如何运用“制衡之术”来控制部将方面,颇有过人之处。他一方面肯定钟会的才能,并放手让其独当一面,甚至不愿让别人与钟会分权;一方面他又看出钟士季是个有野心的人,预先留了一手来防备小钟到时候不听指挥,挑战自己的地位。司马昭同样也以此手段来对付魏军的另一个主要将领邓艾。当邓士载一出现不顺从自己的迹象后,他马上让钟会去收拾邓艾,而自己借着抓邓士载的名义,带领大军亲征。真实的目的其实是要对付比邓艾更不听话的钟士季。当钟会明白了司马昭此举的真实意图后,狗急跳墙,和蜀军降将姜维连起手来,企图孤注一掷,杀掉魏军所有高级将领造成自己在军中一人独大的局面,并希望借助姜维及其部下这些蜀国地头蛇的力量,制衡住魏军,粉碎司马昭对自己的围剿。看来钟会也通晓“制衡之术”。只身他比起司马昭来,还嫩了一点。司马昭对于制衡之术的应用,更为老练和熟练!最后,在这场“制衡之术”大比拼中,钟会输了,输得一无所有。同样输掉的还有他的冤家对头邓艾和他视若心腹其实无时无刻准备着要他命的姜维。赢家只有一位,那就是其心是“路人皆知”而实不知的司马昭。他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制衡术”专家!! c; V0 j# Z4 \7 [/ J: V
3 P2 W( C7 b( n
7 q: l1 u, S0 X/ ^
        制衡之术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领导者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以搞平衡的办法使下级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从而既让所属团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又能使部下唯其马首是瞻,没有能力威胁到自己安全的权术.这也是一门相当行之有效的领导艺术.不过关键在于,要让奴才们至始至终被蒙在鼓里,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如同狗儿一样相互撕咬,还争着向主子献媚争宠,以保住自己一方的利益.它的危险性也在这里.因为所有喜欢搞"制衡之术"的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陷,不相信任何人,怀疑一切.一旦被走狗们看穿了主人的技俩,那么他们反过来会充分利用领导多疑的个性,借上级的手除掉敌对方。打破平衡后,自己一家独大,然后翻手再把主子做掉,成为接班人.<<琅琊榜>>中的那个老皇帝就是如此,比他更高一筹的麒麟才子梅长苏,巧妙利用他多疑,痴迷自己的制衡之道的特性,逐步剪除老皇帝赖以维持权力平衡的太子和誉王两大集团,然后扶持己方拥护的靖王上台,等到把朝廷权力牢牢地掌握住后,再借机成功地逼迫老皇帝为他过去出于嫉妒而亲手造成的冤案进行平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不是这位老皇帝过分相信并且迷恋自己的"制衡之术",他又怎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老皇帝最终喝下了由他自己亲手酿下的这杯苦酒.历史上也确有这样的事发生,三国之后的东晋时期,那位著名的丑皇后贾南风在临死前,得知推翻自己的竟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走犬时,不由得发出悲叹:"系狗当系颈,今系诸尾,怎不为彼反噬!"这就是没搞好"制衡之术"的下场.看来,还是三国里的群雄会搞"制衡之术"啊!* i+ H% p/ T6 I( o6 m

% W6 z' I+ D5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1 19:11 , Processed in 0.157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