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72|回复: 0

易京之战:袁绍消灭公孙瓒,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9 18: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6 ^! |- y8 ]. N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爆发了易京之战。  O" i" b. o; F8 \  [$ a1 a
# G, [8 D! {2 r2 A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易京之战是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不仅关系到公孙瓒和袁绍两个诸侯的兴衰,也对东汉末年的诸侯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 o2 B: K% T) E$ y$ a) ~; J一、易京之战的历史背景3 M+ Y8 a8 D6 Q5 Q' D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刘虞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对于公孙瓒来说,原本是幽州牧刘虞的部下。当然,二人最终爆发了冲突,结果是公孙瓒除掉了刘虞,夺取了幽州之地。+ J2 O9 m: S( H2 k

/ B7 |3 F4 y/ r5 J: e4 A' l8 M, Q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公孙瓒退至易县,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绍部将麴义。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 y$ I1 b7 E. x在此背景下,袁绍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会使其他将领以后依赖救援,不肯努力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自然为他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 d. r# ^, c6 D3 r# U) n

9 D9 V/ j1 j  k9 u! _二、易京之战的经过5 x% Y, T) ^1 s( a! Z* A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在公孙瓒拒绝谈和,一点也不退让的背景下,袁绍派遣大军进攻对方,想要彻底攻占公孙瓒的地盘。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除掉之前的幽州牧刘虞,已经是不得人心了。而在和袁绍的作战过程中,公孙瓒又没有体恤部下,这更让他众叛亲离。( y7 s1 m* Z) f) R) S
在自己被袁绍包围的基础上,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东汉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
' b1 V3 ?" X4 ]' b9 q5 z9 N
; v6 V+ i. ^: L" U9 m2 h对此,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将军部下将士无不怀着离散之心,所以还能坚守,只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而且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继续坚守,拖延时日,或许能使袁绍知难自退。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在关靖的劝说下,公孙瓒于是放弃出城打算。袁绍大军逐渐进逼,公孙瓒部众日益窘迫。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此举,实际上就是坐以待毙。当然,如果曹操等诸侯能够在公元198年攻打袁绍的后方,确实可以帮助公孙瓒解围。不过,当时的曹操还需要消灭吕布、袁术等诸侯,暂时没有和袁绍交战的打算。8 z8 X1 X9 \- n/ P+ o# H; x1 z9 Q5 c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公孙瓒打算自己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的这个计划,确实有可能打破僵局,甚至转败为胜。但是,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袁绍提前截获了这封书信。
- Q# U) O; }+ A2 P+ ^0 l
! ~$ w- d3 k4 |2 I- M0 r0 G0 b于是,袁绍将计就计,按期举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已到,就率军出战。袁绍的伏兵发动进攻,公孙瓒大败,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用木柱撑住,估计已挖到城楼的一半,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就倒塌了。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城池。换而言之,虽然公孙瓒提前布置了防守准备,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袁绍的进攻步伐。
, @. ~* A; T8 R- Z' m三、易京之战的结果和评价9 r6 b* k' a: ?' E
公孙瓒自料必定不能幸免,就选择了自尽。换而言之,公孙瓒显然不愿意被袁绍俘获。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拿下了公孙瓒的首级。在易京之战中,刘备曾经的上司——青州此时田楷战死。关靖叹息说:“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将军自己出城,未必没有希望。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时,自己一定与他分担患难,怎么能自己独自逃生呢!”就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
& u; p8 y& c0 u- L
6 p; M# t& x8 Z4 s5 {1 |& @在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在易京之战后,袁绍的地盘和兵力,几乎是无人可以相提并论了。当然,对于曹操来说,也在易京之战期间消灭了吕布、袁术等诸侯,从而做好了和袁绍决战的准备。+ j, ^* x) ?9 u/ S5 X; x
对于易京之战来说,不少历史学者认为,公孙瓒“筑京屯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形式也有所创新,但是,公孙瓒不能主动出击,僵板固守是战略上错误,对被困士卒不欲援助,造成外围阵地丢失,削弱了战斗力。在反击袁军地道进攻战中乏术,袁绍则采用挖地道至楼底,再放火烧木造成楼坍塌,其法之妙是攻防战中的成功之处。  O1 Y+ k# Q: R3 H5 t+ C: k
4 \; o$ d6 [3 `3 \# J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易京之战中,袁绍则展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公孙瓒在给张燕的求救信中曾说:“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换而言之,虽然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屡屡犯错,但是,在易京之战中,袁绍却还是比较果断英明的,这成为他能够击败公孙瓒的重要原因8 @: n  ?! H3 H" A

9 f* a( d5 y- G. R" d! M+ ~# _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4-7 12:47 , Processed in 0.10864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