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91|回复: 0

漫谈《三国演义》中的各种投降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17 2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k" _4 `* P2 m9 E# m4 d
《三国演义》展现了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在这段以乱世、英雄、战争、谋略为主题的历史长卷中,人物、事件成为组合这幅画卷的经和纬,交叉重叠,相纽相扣,再加上作者的妙笔生花,更显得惊心动魄,气动山河。3 S. Q* P1 D( F8 _0 b  j
) t+ ~  g9 A( ?+ i0 i1 D, l1 w' y
+ T2 _5 G! Z+ y$ X: i7 `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随着各种势力实力的起伏消长,各式各样的投降成为《三国演义》贯穿始终的重头戏。失败一方的被俘者,有的选择宁死不屈,有的选择无奈投降。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可贵的是,作者罗贯中匠心独运、有声有色地刻画了不少降将的形象,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置于被谴责、受拷问的祭台上受审,而是将他们当作活生生的有自尊、有人格的人来对待,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 j6 t' J3 o3 _, z) g; a2 x0 m) o
! ?9 y" J( Z* e$ n6 k% L) _; I
中国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将气节、忠义看得比较重。“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等思想一直被当作美德加以颂扬。即使在今天,这些传统观念也饱含着积极意义。当一个民族处于危难关头,当人们为正义而战时,确实需要一种大义凛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比如汪精卫、周佛海之流虽有一定本事,但是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苟且偷生,投靠日寇,因而永远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然而有趣的是,历史上的降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受到谴责的,投降也并不一定就是遭人唾弃的叛变行为。中国文化的若干因子中暗含了对投降者的宽容。我们的古人对非常态情况下的转变立场,也就是投降,还是能够做一些很有讲究的分析,从而将一些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人接纳进历史主流中来,给予一定的地位。忠于谁,投靠谁,既受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同时更取决于个体大至建功立业、小到立足生存等客观现实。战争瞬息万变,形势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对投降者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就不显得那么另类了。
- N% ]- u0 D: }( l- N2 }' j* M. ], F% G" @  L$ ~
一、降将的分类4 R7 e& ^4 s, s; i$ L, ~+ C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反映和描写投降的情节数不胜数。有的三言两语带过;有的则详细叙述;有的更将其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加以渲染。据统计,有过投降经历的武将多达101人。归纳起来,投降类型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
8 g# @( i/ i9 _一、感恩而降的忠义之士。此类人物奉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原则,坚守“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他们一旦选择了主公,便为其效犬马之劳。唯有当原主公遇难或失意、大势已去之时,他们又感激新主公的知遇之恩,为其效劳,至死方休。如张辽、黄忠等人。; S7 e* c/ n  n; R& f
二、见风使舵的反复小人。他们有的苟且偷生,有的厚颜无耻,有的见利忘义。如吕布、孟达之流。: x$ j8 C5 M" D3 j* \6 f' {
三、挟怨背主的无耻之徒。如侯成、苟安、范疆、张达等背主小人。) {. D/ G+ \( X) m
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者。在现有集团受到排挤、难以立足的情况下,不得已另谋出路,效忠于新的集团,忠贞不渝。如夏侯霸、姜维。: j2 P# h9 N  ]# |
五、诈降之将。这是战争中常用的计谋,以诈降为诱饵。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降将。如赤壁之战中,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便是最成功的诈降案例。还有,吴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国、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他们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但都引人入胜。( w( f& U! z9 F: c, ~. _
7 R( w8 g9 I/ a% @  G

$ @4 e& _. F% w( m二、降将的写作手法
# |/ Q: s0 X+ n: i$ T( u
- A; A+ q8 r# X- I; p" W- G1 v- o/ I; F$ o0 b$ ^
罗贯中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渲染了一个个降将的形象。
4 s  I" p( n3 p' u: n
0 M5 w. o5 H& j4 e' P( I
# z. V, h% b+ h& w, e; p6 }假如这位降将在书中未来的地位很重要,且属于正面代表。那么此人要投降,一定不能太过直接。一般要分三步走:一是死忠于旧主以表其“忠”,二是被抓后宁死不屈以彰其“烈”,三是在新主公礼贤下士之后借坡下驴。这样逐步消除读者的心理障碍。
, i7 z/ q7 q7 R  D! t1 G8 i* v& p5 B) N1 N+ x  T; B) L2 o& H8 i
* x* ?. c/ |2 n8 Z- a$ {
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关羽了。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关羽在民间已经成神,故而涉及关羽这段并不光彩的历史时自然有所顾忌,必须十分小心。关羽虽然兵败被困于土山,兵疲将怯,无计脱身,陷人绝境。但云长性格高傲,绝不会轻易投降,张辽要说降关羽的难度极大。但文远胸有成竹,他说:“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同时又进一步指出:“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一席话说的头头是道,把关羽的投降说得合情合理。与此同时,关羽作为败军之将,不仅慷慨言勇,而且还提出了极度苛刻的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一番话的中心内容概括起来便是“降汉不降曹”,刻意为自己的变节行为辩护。但作者心知肚明,知道不管关羽如何振振有词,终究不能改变投降的事实。所以他大肆渲染关羽归顺曹操时的心态、处境、过程,一步步消除关羽投降曹操这一事实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关羽并没有因投降而被丑化,他作为神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这样的处理是颇具匠心的,读者读起来倒不像是关羽请降,而是在展示关羽“忠贞”的人格。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彻底让关公带上“义”的光环,作者还特意设置了华容道义释曹操,并与前文相呼应。于是,降曹是义,放曹也是义。关公虽然投降,却仍可作为忠义的化身,并不妨碍他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 a$ I2 p% j: }) A
9 ]# a5 y2 X; S7 o' }& z3 L. {' e/ l+ K& I% ]7 o5 ]) W% L* e  T/ l/ |6 f* I/ G
不过最符合上面那个公式的例子,还是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受命率领一万精兵进入四川,来到了巴郡城下,守将严颜拒绝归降。于是书中详细描写了严颜与张飞的大战,最终严颜被翼德设计生擒。书中写到:“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先通过详写严颜效忠刘璋,率部抵抗,再者被擒后,张飞“怒目咬牙大叱”想要吓唬他,但依旧宁死不降,最后张飞“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给足了严颜面子,使其能够顺着台阶,风光无限轻松而下。严颜感其恩义,乃降。于是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者,颜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之后众将的投降便全部略写,一笔带过。( r, ?) w) A1 G: J7 k9 k) f

$ }/ x5 p: o& O. i, U+ t- W) N" n9 Z& c
有正面例子,当然也有反面例子。
- [3 x4 N, ], D) t1 g  Z: G. \/ k5 S) a# w4 W8 C9 j) z. k/ v
- p4 s, E& t8 j- u/ b
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可怜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刘禅的贪生苟活与刘禅之子刘湛的慷慨赴死形成鲜明对比,为蜀汉的败亡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谯周等大臣面对邓艾大军,建议刘禅投降,刘湛说:“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不料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刘谌苦谏无效,乃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后人有诗叹曰:“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g9 _- X/ F) K; ^- v; U

/ \  Q/ @" Z) H$ }3 Q
$ d7 j' A& p# F+ G& x《三国演义》也描写了一些不愿屈膝的失败者,作者也表达了对他们应有的敬意,大死得十分壮烈。
9 j% w6 H) H) \8 _; ^9 e7 S/ [/ `; N& k6 @
$ j: X7 X+ @# z& ]+ h" Z6 {$ R0 I$ d
但为了让投降者降得安心,罗贯中并不刻意将杀身成仁者与“弃暗投明”者作认真的对比,而意让读者自己去品评其灵魂的高下与人格的优劣。2 d' ~. z. u7 ?$ D& }, S3 L

0 S: n/ E' F1 A  ~( |+ ]5 O( A, J
吕布谋士陈宫本救过曹操,曹操也并不想杀他。徐州城破后,吕布虽勇,但被擒后向曹操乞命;陈宫虽为一介谋士,却视死如归,“今日有死而已”,“左右牵之不住”,大步流星地往白门楼下的刑场走去,唯恐后头正追上来的曹操改变了主意,乃“伸颈就刑”,着实令人肃然起敬。袁绍兵败,谋士沮授为曹兵所获。沮授大呼曰:“授不降也!”曹操厚待之,留于军中。他竟然盗马欲逃,临死时神色不变。
! E; u; Q/ {% F. o% ~: I5 T0 K3 t3 S1 I! I

. Y! i. w0 J0 M) p, O% @说了这么多常规案例,我们再来谈一谈《三国演义》中的两个特殊事件。
& n. {2 @1 K- w3 i7 f8 a3 Z4 q( e) f% ]1 S

; Y. s: ^# i( z诸葛亮南征时,采纳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这里说它特殊,是因为在这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投降接连密集发生,可谓是投降大全了。二擒孟获时,董荼那感诸葛亮活命之恩,没有与蜀军交战,却被孟获察觉,因此被打了一百大棍,加之又觉得难以抵挡蜀军,于是向诸葛亮投降,并捉了孟获作为“见面礼”,既属于感恩而降,又属于挟怨背主而降;三擒孟获时,孟获派其弟孟优向诸葛亮假投降,却被识破,将计就计,将孟优并番兵尽皆灌醉,诱惑孟获上钩,这里孟获使用了诈降;五擒孟获时,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孔明不杀其族人之恩,投降了诸葛亮,并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孔明,这里属于感恩而降;最后七擒孟获时,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孟获真心感恩而降。
2 [" F* g3 R9 C9 X# r* J& r! I( m, s2 ~1 ]
: J# [0 s9 C9 p' k1 w* ~, X# R
姜维是《三国演义》中少有的有过两次投降经历的武将,但是这不但没有成为他个人的污点,反而成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反观书中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成为了反面代表。而姜维投降的过程在《三国演义》中却得以大书特书,甚至加以褒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例外了。% n) Q' [2 ~0 I: L1 j7 l
7 }3 J( Q" X: P7 R4 x

8 o1 i  f- _" Y+ B* v( ?  {投降者最忌讳的就是受到世人的唾骂。罗贯中深谙此理,所以便要刻意寻找一些投降的理由,比如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借口,这些话可以对吕布、徐晃这么说,对姜维则不可。姜维作为诸葛亮去世后的接班人,在一定意义上不是一般的武将,而是作品后期的主角之一,所以他的投降也要上升一个高度,故而我们看到姜维的两次投降,“大义”二字贯穿始终,义之所存,心之所存。
/ \9 w. E: G0 I) E# ?2 p% H5 A  |4 L0 {' H

7 J+ y* `6 `6 ^- @“天水关收姜维”以姜伯约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并进一步巧妙的设下埋伏,反而使孔明中计为开头。这里依旧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甚至不惜让丞相“屈尊”中了次计,以突出姜维的才华。《收姜维》的戏曲里唱道:“居相位数十年屡把贤访,到如今才遇着个国士无双。有山人重定计排兵点将,要收那姜伯约降顺汉王。”接着设下一个基调,说明收姜维的意义,并不是一般的招降纳叛,而是为复兴汉室找到接班人。接着又写诸葛亮设下计策,引诱姜维上钩。其中姜维的母亲又是重要的一环,自古忠孝为立身之本,强调姜维对母亲的孝,也暗示了他对国一定会忠。最后,诸葛亮对姜维晓以大义,书中写道:“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维大喜拜谢。”这里层层渲染,步步升华,最终消除了读者的心理障碍。姜维的第一次投降不是为了金银财宝,而是为了大义,回到书中也就是为了复兴汉室。
6 w% C) N+ G+ g* G  g* ?
, C+ p  E# x9 H' ]" e4 R/ B$ H# a/ E9 v2 o0 ~
而姜维的第二次投降,则是后主投降以后,书中写道:“维大惊失语。帐下众将听知,一齐怨恨,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号哭之声,闻数十里。维见人心思汉,乃以善言抚之曰:“众将勿忧。吾有一计,可复汉室。””先写明姜维实质上还是忠于汉室的,投降钟会是假,是他的计策。接着姜维利用魏国各武将之间的矛盾和钟会个人的野心,巧施离间计,以图光复蜀汉,却不幸失败“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这里完成对姜维最后的升华,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为复兴汉室尽忠而死。$ S) K  T9 h, s" Q( `& N* O
6 ^% L! ]- T! H3 |$ A0 T  ~# ?" x
' P* O1 V0 i: d" M. T, U+ l
可以说,在形式上,姜维是投降了两次,但是在心理上,姜维一直坚守着心中的大义,从没有背叛。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吕布等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 ?9 F7 z- j9 M, @1 f; H9 t1 T- ?/ @% ~0 l" X

8 \6 R" o1 m7 Q三、出现降将的背后( a$ o, W" Z% [6 Z# ?+ ~

0 E; E8 U; P' ^% S4 K9 E" {* |$ Z2 a, t* R! S  y
降将向敌人屈服,背叛自己原有集团,是一种丧失骨气的表现。以此衡量,他们谈不上是“大丈夫”,甚至会遭人鄙视。然而,罗贯中却大书特书降将,其中不乏褒贬之意。那么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c+ C$ \, y2 \( s8 i- v" p+ w
+ q1 i# @1 |( ~6 \
3 K/ g8 n7 b3 b8 j& f  S6 I
1、各势力集团需要人才3 v0 b) F5 }/ c
0 Y& o' S! I5 {3 _! V/ }+ x6 s

5 |/ m5 C4 ^# D  i- T' e& w9 u战乱年代什么最重要?人才!各势力为了生存发展,不遗余力地网罗人才。军阀混战的成败,直接取决于人才: 武将武艺高强,就可以取对手首级如探囊取物,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文臣韬略过人,便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故而,惟有人才才是图王称霸、安邦定国的关键。掌握着的人才并不是永久性人才,人才会在不同集团之间流动,而人才流动的媒介是战争。战争的结果,会产生战胜者与战败者,战败者出于某种考虑可能会归顺于战胜一方,成为降将。因此,不管从哪个渠道来的文臣武将,也不管他曾经属于哪个阵营,只要能为己所用,他们都一概网罗。因此招降纳叛,扩张实力,是各国都明确的战略思维和治国之策。正像曹操诗中所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心归心。”他们对那些被战败的敌将和俘获的谋士,一般先要求其投降,并不轻易杀戮,哪怕其以前做过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1 t+ h! G; i  ^) X5 ?2 g) z- v: }
* |& |+ E0 m3 C$ d6 @" G
2 p* u% }; \4 `  a' D
曹操深知刘备乃世之枭雄,但为了招揽天下英雄,也不肯加以谋害。刘备为吕布所逼而投靠曹操时,荀彧和程昱劝曹操除之。曹操却认为:“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郭嘉则说得更透彻:“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穷困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天下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4 o8 N& `$ ?8 E# f4 S

8 Y. ^! E4 Q2 u3 U0 h3 I
/ U9 m2 }# \- r% p# o5 M孙策与太史慈打得难解难分,战袍都被扯得粉碎,差点杀个你死我活。即便如此,当太史慈被活捉后,孙策依然亲自出迎,“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如此厚待,太史慈感恩而降。孙策不仅不计前嫌,而且对降将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太史慈初降便对孙策说:“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知能相信否?”众将都认为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孙策却慨然允诺。果然,在约定的时间,太史慈引一千多人到寨,大家才深服孙策知人。
$ g% H1 p" ?, S6 s9 M# w1 ~% B$ H6 y! ?- @% P
; p4 @; @0 l6 ]6 w4 K, Z
黄盖诈降,阚泽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将降书看了十余次,感觉有诈。但阚泽一番辩驳,曹操又觉得在理。这时收到了己方前去东吴诈降者蔡和、蔡中的密报,曹操对黄盖、阚泽的假投降终于深信不疑,最终也因此遭到惨败。各势力的主公有时虽有较高的警惕性,但为了笼络人心、网罗人才,往往对投降者抱有欢迎和宽容的态度,故而难免在人才这个利益的驱动下,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受骗上当。' t" q: Q) p: U6 _- f. p8 Y& g
+ h+ E; Y5 U: W4 I" K/ e1 T& Q
9 H; z8 d8 u* G. n: \* B* Q
2、当时价值观的认可
: F4 _9 }& M- L' @0 q0 l# ~6 M+ u; [# G0 N* ]  c% `
# }: `. T: p3 e$ N# N4 Q5 V! a4 D8 @
《三国演义》在赞扬“忠臣不事二主”的同时,对弃暗投明者也给予了肯定,公正的评价了降将。给予了投降者较大的转圜余地,更营造了对投降者在思想意识上的宽容。在书中,择主观与忠君观达到了辩证统一。" k% j& b) T0 T

* o8 N% i* Z4 ]  j2 V5 i; f  x7 I: |: o: x( L  X) i( G/ f7 O
但是择主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择主观只适用于乱世中诸侯的层次,对东汉皇帝一定要忠;二、旧主是否仁德贤明,假如旧主残暴不仁,或是愚昧暗弱,则赞扬人物的弃暗投明。# k. j! {+ n- v  W* E5 t  t4 t+ ~
% C& Y, E0 s0 \5 w5 \! C$ G; o6 ^: u
8 N( k6 L7 s5 ~0 Q
比如陈宫、沮授、审配、傅佥、于诠、张任等人,一个个慷慨悲壮,视死如归,令人敬佩。
+ V7 j, b; b6 S: `
9 O# E0 Z7 z7 n; {8 k9 B/ F, {
# |0 n: }% c6 V  q! {而谯周却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本是益州大儒,刘备攻刘璋时,他用所谓天象、童谣来印证天道,力劝刘璋投降刘备。邓艾兵临城下时,有的大臣劝后主投奔吴国,谯周说不行。并且他还提出了一套投降理论:“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下可保安黎民。”这是无耻的投降论调,还是着眼现实的审时度势之见?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i! m3 a& I0 n
1 }$ H6 E; {& _; W. o* T  Z
- b% q  ^. y2 w5 ]8 N3、降将自身建功立业的需要
3 M8 h$ e" s0 M/ x) _* V& q7 e
$ i0 G- d- E  f) S; H8 A2 b; Q* v- C- A( ~9 x4 p' d6 |
古人说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战乱年代“立功”自然成为了首选。
4 U0 g( g* P# t9 c1 \, ]* P' k: q% D
" H  w$ L) v; d; I( C1 P
东汉乱世,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周瑜在群英会上唱出“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的心声。阚泽献降书前自表心迹:“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刘备劝诸葛亮出山时也说:“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而英雄想实现自己的立功愿望,则需要依附于某一势力。
) R! x1 C  \5 Q2 b7 K7 i( V
6 j* p0 @4 [0 T* O, u2 \( }
, ?5 Q8 X) I2 U$ U' ^) L1 f择主自然成为建立功名的关键,故而在择主时必须非常谨慎。诸葛亮高卧隆中时曾作《凤翔轩》:“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也在观察谁更适合自己。周瑜能够“火烧赤壁”,留名青史,也取决于孙权对他的信任:“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思,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诸葛亮在劝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便直接点明了:“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随着主公称王称帝,其麾下的文武大都可以加官进爵,青史留名。2 |, O" T$ z( A  h1 A2 p! i, z, N& G1 h

9 s1 q& A5 g* T- u# I
' ^; m1 E, Q' G8 n5 D因此武将不惜更替主公以寻求施展才华的舞台,降将也就产生了。张辽投降曹操,屡立战功,威震逍遥津,成为曹魏“五子良将”;甘宁先后依附于刘表与黄祖,都不被赏识,最后归孙权,终百骑袭曹营;黄忠因韩玄兵败,感于刘备知遇归其麾下,定军山刀斩夏侯渊,终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诸如此类降将通过多次择主,得以施展才华,赢得功名利禄。这些降将的行为,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更得到有志图王却不得志的罗贯中,与更多郁郁不得志者的肯定。$ H6 ~1 a" R& L) p" E+ D6 [7 M
% E* d3 k1 W* T, P% y
罗贯中通过他的刻画,塑造了各种各样降将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k/ @5 j2 \5 }& h( [3 b0 d  c$ u7 }6 l3 u( L5 e
4 z& V. @* j' I' r% ]
三国时期的降将现象,反映了三国鼎立、群雄蜂起的战争条件下,强弱转化、胜负易手过程中智慧与实力的较量。降将的出现或推进战争的进程,或造成了原先所属集团的重大损失。降将身上所展现出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可供读者从中思考,从中感悟。同时从降将的择主观、招降的人才观以及功名思想等内涵中,亦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另一面。
4 G1 q0 ~0 p3 N* s8 c) B! y5 y" l4 A  `. W. U0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1 21:43 , Processed in 0.150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