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n/ E' F1 A ~( |+ ]5 O( A, J
吕布谋士陈宫本救过曹操,曹操也并不想杀他。徐州城破后,吕布虽勇,但被擒后向曹操乞命;陈宫虽为一介谋士,却视死如归,“今日有死而已”,“左右牵之不住”,大步流星地往白门楼下的刑场走去,唯恐后头正追上来的曹操改变了主意,乃“伸颈就刑”,着实令人肃然起敬。袁绍兵败,谋士沮授为曹兵所获。沮授大呼曰:“授不降也!”曹操厚待之,留于军中。他竟然盗马欲逃,临死时神色不变。 ! E; u; Q/ {% F. o% ~: I5 T0 K3 t3 S1 I! I
. Y! i. w0 J0 M) p, O% @说了这么多常规案例,我们再来谈一谈《三国演义》中的两个特殊事件。 & n. {2 @1 K- w3 i7 f8 a3 Z4 q( e) f% ]1 S
; Y. s: ^# i( z诸葛亮南征时,采纳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这里说它特殊,是因为在这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投降接连密集发生,可谓是投降大全了。二擒孟获时,董荼那感诸葛亮活命之恩,没有与蜀军交战,却被孟获察觉,因此被打了一百大棍,加之又觉得难以抵挡蜀军,于是向诸葛亮投降,并捉了孟获作为“见面礼”,既属于感恩而降,又属于挟怨背主而降;三擒孟获时,孟获派其弟孟优向诸葛亮假投降,却被识破,将计就计,将孟优并番兵尽皆灌醉,诱惑孟获上钩,这里孟获使用了诈降;五擒孟获时,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孔明不杀其族人之恩,投降了诸葛亮,并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孔明,这里属于感恩而降;最后七擒孟获时,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孟获真心感恩而降。 2 [" F* g3 R9 C9 X# r* J& r! I( m, s2 ~1 ]
: J# [0 s9 C9 p' k1 w* ~, X# R
姜维是《三国演义》中少有的有过两次投降经历的武将,但是这不但没有成为他个人的污点,反而成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反观书中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成为了反面代表。而姜维投降的过程在《三国演义》中却得以大书特书,甚至加以褒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例外了。% n) Q' [2 ~0 I: L1 j7 l
7 }3 J( Q" X: P7 R4 x
8 o1 i f- _" Y+ B* v( ? {投降者最忌讳的就是受到世人的唾骂。罗贯中深谙此理,所以便要刻意寻找一些投降的理由,比如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借口,这些话可以对吕布、徐晃这么说,对姜维则不可。姜维作为诸葛亮去世后的接班人,在一定意义上不是一般的武将,而是作品后期的主角之一,所以他的投降也要上升一个高度,故而我们看到姜维的两次投降,“大义”二字贯穿始终,义之所存,心之所存。 / \9 w. E: G0 I) E# ?2 p% H5 A |4 L0 {' H
7 J+ y* `6 `6 ^- @“天水关收姜维”以姜伯约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并进一步巧妙的设下埋伏,反而使孔明中计为开头。这里依旧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甚至不惜让丞相“屈尊”中了次计,以突出姜维的才华。《收姜维》的戏曲里唱道:“居相位数十年屡把贤访,到如今才遇着个国士无双。有山人重定计排兵点将,要收那姜伯约降顺汉王。”接着设下一个基调,说明收姜维的意义,并不是一般的招降纳叛,而是为复兴汉室找到接班人。接着又写诸葛亮设下计策,引诱姜维上钩。其中姜维的母亲又是重要的一环,自古忠孝为立身之本,强调姜维对母亲的孝,也暗示了他对国一定会忠。最后,诸葛亮对姜维晓以大义,书中写道:“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维大喜拜谢。”这里层层渲染,步步升华,最终消除了读者的心理障碍。姜维的第一次投降不是为了金银财宝,而是为了大义,回到书中也就是为了复兴汉室。 6 w% C) N+ G+ g* G g* ? , C+ p E# x9 H' ]" e4 R/ B$ H# a/ E9 v2 o0 ~
而姜维的第二次投降,则是后主投降以后,书中写道:“维大惊失语。帐下众将听知,一齐怨恨,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号哭之声,闻数十里。维见人心思汉,乃以善言抚之曰:“众将勿忧。吾有一计,可复汉室。””先写明姜维实质上还是忠于汉室的,投降钟会是假,是他的计策。接着姜维利用魏国各武将之间的矛盾和钟会个人的野心,巧施离间计,以图光复蜀汉,却不幸失败“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这里完成对姜维最后的升华,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为复兴汉室尽忠而死。$ S) K T9 h, s" Q( `& N* O
6 ^% L! ]- T! H3 |$ A0 T ~# ?" x
' P* O1 V0 i: d" M. T, U+ l
可以说,在形式上,姜维是投降了两次,但是在心理上,姜维一直坚守着心中的大义,从没有背叛。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吕布等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 ?9 F7 z- j9 M, @1 f; H9 t1 T- ?/ @% ~0 l" X
8 \6 R" o1 m7 Q三、出现降将的背后( a$ o, W" Z% [6 Z# ?+ ~
0 E; E8 U; P' ^% S4 K9 E" {* |$ Z2 a, t* R! S y
降将向敌人屈服,背叛自己原有集团,是一种丧失骨气的表现。以此衡量,他们谈不上是“大丈夫”,甚至会遭人鄙视。然而,罗贯中却大书特书降将,其中不乏褒贬之意。那么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c+ C$ \, y2 \( s8 i- v" p+ w
+ q1 i# @1 |( ~6 \
3 K/ g8 n7 b3 b8 j& f S6 I
1、各势力集团需要人才3 v0 b) F5 }/ c
0 Y& o' S! I5 {3 _! V/ }+ x6 s
5 |/ m5 C4 ^# D i- T' e& w9 u战乱年代什么最重要?人才!各势力为了生存发展,不遗余力地网罗人才。军阀混战的成败,直接取决于人才: 武将武艺高强,就可以取对手首级如探囊取物,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文臣韬略过人,便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故而,惟有人才才是图王称霸、安邦定国的关键。掌握着的人才并不是永久性人才,人才会在不同集团之间流动,而人才流动的媒介是战争。战争的结果,会产生战胜者与战败者,战败者出于某种考虑可能会归顺于战胜一方,成为降将。因此,不管从哪个渠道来的文臣武将,也不管他曾经属于哪个阵营,只要能为己所用,他们都一概网罗。因此招降纳叛,扩张实力,是各国都明确的战略思维和治国之策。正像曹操诗中所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心归心。”他们对那些被战败的敌将和俘获的谋士,一般先要求其投降,并不轻易杀戮,哪怕其以前做过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1 t+ h! G; i ^) X5 ?2 g) z- v: }
* |& |+ E0 m3 C$ d6 @" G
2 p* u% }; \4 ` a' D
曹操深知刘备乃世之枭雄,但为了招揽天下英雄,也不肯加以谋害。刘备为吕布所逼而投靠曹操时,荀彧和程昱劝曹操除之。曹操却认为:“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郭嘉则说得更透彻:“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穷困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天下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4 o8 N& `$ ?8 E# f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