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南征北战30余年的历程中,身边曾聚拢起大批谋士良将,这些人虽然能力并不相同,但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从一而终”,鲜有投敌叛逃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其中有一位智谋不输于诸葛亮的大谋士,在曹操霸业初兴的关键时期选择背叛,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可以说相当可惜。这个人,便是曹操最初的心腹大谋士陈宫。那么,陈宫在曹操阵营中都立下过哪些功劳?他为何选择背叛?1 j, C n3 o% j& n' Q% ]( b: v
/ o0 B) [9 s6 a5 @7 P. L" P01 事曹建功- f } K, t/ k( H2 r/ J' N3 k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的“首秀”,出现在“捉放曹”的故事中。当时,尚在洛阳做官的曹操因为刺杀国贼董卓未果,仓皇逃往陈留,结果在路过中牟县时,为当地县令陈宫逮捕。在被曹操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教育之后,陈宫最终释放了逃犯,并跟随他一起出逃。途中,陈宫因为曹操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所以跟他决裂并远走他乡,数年后又开始为吕布效力。1 v: h3 C( R- F- U _0 [+ Q
京剧《捉放曹》片段- c1 ~, J L$ j4 p; E" S
然而,《三国演义》的描述完全不符合事实,因为正史当中并没有陈宫担任过中牟县令的记载,而真正帮助曹操脱离牢狱之灾的,则是陈留豪商卫兹。依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陈宫是汉末东郡东武阳县人,为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便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根据这段史实可以推测,陈宫很早便与曹操结识,至少对他有相当的了解。 8 \) X) W4 a2 |唐代纵横家、史学家赵蕤(与李白并称“蜀中二杰”,深受后者的推崇)在论及东汉末年的形势时,曾发表过一番颇有见地的评论,称“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见《长短经·卷六·霸纪下》)。由此可知,陈宫谋略超群,可以跟诸葛亮相媲美,堪称汉末三国一流人物。 5 T. J8 H: u6 P( i+ I+ q/ b0 L5 c, n陈宫剧照' h: U6 r7 I2 S9 x+ O
陈宫出于对曹操的钦慕,早在后者出任东郡太守后不久,便前往幕府效力并担任谋士,比荀彧、郭嘉、程昱等人的资历要老。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军作战时被杀,境内出现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陈宫争取到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共同推举曹操担任刺史,并力助他讨平青州黄巾军。正是由此开始,曹操走上削平群雄、称霸天下之路。7 n @8 e9 N5 ~! ~0 W& d' t
02 叛曹迎吕 6 ]2 }9 L0 {1 N' G8 ~曹操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除曹、夏侯两家亲族将领外,唯有陈宫、荀彧、郭嘉等人能起到“左膀右臂”的作用,因而都备受曹操的信赖。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陈宫能够“从一而终”,日后必然会成为曹魏的开国元勋,获得封侯拜相的厚待。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帮助曹操夺得兖州的第二年,陈宫便联合张邈发动叛乱,几乎让曹操陷入绝灭的境地。+ \6 Q' a( |* W4 I
青年曹操剧照/ ], x( D1 l, c! p1 ^7 R4 a
导致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两件事可以称之为“导火索”。其一,曹操以私怨杖杀兖州大名士边让,激起士大夫阶层的愤怒,对其统治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其二,曹操第二次征讨徐州牧陶谦期间,大肆屠杀无辜平民,遇难者多达数十万人(“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见《后汉书·卷七十三》),其暴行让陈宫等人感到愤慨。 + [7 y) B+ Q( Z( R4 M/ n曹操之所以能当上兖州牧,跟陈宫、张邈等人的积极奔走有很大关系,他们之所以愿意追随曹操,是把他视为救世英雄来看待的。如今,心目中的英雄变成了嗜血的暴徒,陈宫等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为救助兖、徐两州百姓出水火,阻止暴徒继续危害四方,陈宫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跟曹操决裂。" c3 B. B1 h/ U; T q% N(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