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99|回复: 0

最为忠诚的五位人物,诸葛亮也只能排第二,第一不得不服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5 18: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忠诚是一个人的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对一个人,一种理想,一种习俗,一个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忠实态度,能够甘愿为其做岀无私奉献,一心一意,直到使命的最后完成。% B1 c& U5 k9 ~8 I

, B* ~& I- m+ u8 k0 ]( l$ v  i! V! V# x) K% ^3 i4 `" M- R3 G

5 H# Q. _, o! ?, u! G  第五名、典韦: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本事张邈的部下,最后归为曹操。曹操对待典韦很是信任,曹操率部出征时,所有的治安保护都有典韦负责,曹操如此多疑的性格,从未怀疑典韦对他的忠诚。典韦四处征战,数次杀敌有功,被拜为司马。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曹操临时招募破陷敌阵的人选,典韦先占应募,另外带领其余应募者约数十人,尽皆重装两件盔铠,不执盾牌,一律只持长矛撩戟。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战了多时,吕布军众撤退。此时刚好是日暮之时,曹操才得以引军而去。7 y1 q4 ^* d! ]* c

4 p" r. H  Y3 j  S. g4 K
4 W. T  h( k  }! R& I, K* @  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不久张绣因曹操纳其婶,颇感耻辱,于是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典韦在门前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部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后来曹操因思念典韦,将其子典满留于府内,赐封为司马,赐爵关内侯。+ \8 N/ W0 W& p2 z

  N5 T9 Y! ]4 m; A7 N2 q- T" p! k0 l$ O
  第四名、鲁肃:鲁肃是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曾经救济过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0 S! g$ }2 Z4 C; g' }' u
" l) R- J% q. P1 I+ w: R- d$ o( ~6 W; [* A
  鲁肃做事稳重,他本是世家出身,而且深得袁术的赏识,多次邀请辅助,但是鲁肃独特的眼光,他深知袁术不是可靠之主,鲁肃散尽家财,招揽贤才,后跟随周瑜投靠了孙策,可以说东吴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鲁肃。一生致力辅佐东吴孙权,很受孙权敬重,周瑜死后,鲁肃成为东吴主要的支柱,他时刻坚持着联刘抗曹大计,单刀赴会关羽,更显得鲁肃的忠勇。
6 W2 e' u" q+ \% T/ a! r$ [
* R/ T# K1 q7 t0 `5 l
. G/ I/ I# n6 f5 a+ F( Q) t1 b  第三位、姜维:姜维字伯约,天水人士,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姜维本是魏国将领,因为聪明才智深受诸葛亮喜爱,利用反间计,让郡守怀疑姜维会背叛他,多次刁难姜维,险些丧命,姜维不得已投靠蜀汉。诸葛亮得到姜维,喜出望外,我得姜维,后继有人矣。姜维从此成为诸葛亮的关门大弟子,不惜去世前,赠送毕生所写的兵书和八卦阵法。姜维继承了丞相诸葛亮的遗志,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4 F5 h6 k! |; p3 k$ q6 ?6 V: L3 v7 d/ H

1 c2 W0 _+ P. H$ I$ b0 L, X# H- Z: x6 J4 P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好多人都说是诸葛亮误导了姜维,残弱的西蜀,只是苟延残喘的小国,西蜀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姜维还是坚持先帝的遗愿,诸葛丞相的嘱托,让西蜀继续存活几十年,最后刘禅投降,自己也没有放弃,直到被杀。0 n0 {) y9 u! s$ J: O

5 C  z" K$ |+ N3 l. ~/ @# S* j. `4 @
  第二位、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一篇《出师表》看哭多少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没有枉费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托,他权利辅佐刘禅,而刘禅也恪守父训,视诸葛亮如父,蜀国军政大小事务,咸决于亮。于是诸葛亮励精图治,建设蜀权,休养民力,以培国本。诸葛亮对刘禅的全力辅佐,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君臣之间的任用,是全心全力的忠诚。直到最后一次北伐,孔明病死于五丈原,悔恨自己未完成先帝的遗志,只留下了一浊泪水。诸葛亮一生只投一主,刘备三顾茅庐之勇气,深深地感染了孔明,曾经有友人劝谏诸葛亮,刘备虽是明主,但此时出山辅助不合时宜,这是违背天意必然不能成功的。) [7 c5 S4 s" K' c5 h: R
/ \2 H) d) L3 J
- O$ ^/ Q( J; B5 g% {% s
  孔明如此聪明之人,他自然算得天意,但是得其主,愿意与天斗,可见诸葛亮在茅庐时就铁定忠于刘备。孔明辅助两帝,辅助刘备奔波一生,为刘备争夺荆州作为根基,攻取益州开创西蜀帝业。夷陵大败,刘备白帝城托孤,两人真情的对话,孔明必然殚精竭虑,忠心辅助幼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 [; N7 `7 K2 t. a, Y- y6 I, d; F6 H0 `$ ]: C
$ r& n1 ]6 r% I1 _9 y- |
  第一位、周瑜: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素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在孙策利用玉玺换得几千老弱残兵时,周瑜带着自己的部队找到了孙策,一同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在开创东吴基业初期,周瑜是孙策主要的战将。孙策中箭身亡,周瑜是主要的托孤大将。孙权很是重用周瑜,几乎重要的兵权节制都赋予了周瑜,在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发动的赤壁之战时,火烧曹营和战船,主要的功臣就是周瑜。周瑜被世人误认为妒忌孔明才智,被诸葛亮三次惹怒,最后气绝身亡。这必然是一些史料的诬陷,周瑜本是开朗大度,是一位性情中人,对带孙权的知遇之恩,更是鞠躬尽瘁。. d6 f; }& N  [  ^
. B; ~3 S( u# e6 F& C4 D8 D* U
0 G, H4 H' b+ q9 s4 u) S
  周瑜是一位爱才之人,他知道孔明才智过人,多次劝说归顺孙权,哪怕利用孙权的妹妹诱骗,也要得到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例。周瑜直到病逝在床上,也多次感叹诸葛亮的聪明,感叹主公孙权不能得其用,感叹自己不能为主公分担。可见周瑜多么的忠诚于孙权,至死悔恨。野史记载,周瑜利用自己的死,骗取孔明悼念,利用这个机会,让孙权重用诸葛亮。
# A8 C7 R" ~' R& I% V% [9 O% N$ u9 t3 \( H0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04:09 , Processed in 0.11074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