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27|回复: 0

魏明帝让隐蕃潜伏东吴,身份暴露后被孙权杀害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4 2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2 k% Z- ^  z$ @: x
汉末三国不仅是谋臣勇将的舞台,也是一些地下工作者的舞台。要说地下工作者,曾在东吴潜伏1年多、备受孙权信任,死前拯救数万魏军的间谍隐蕃,堪称典型代表。; d+ Y; M, r- H! l, C7 Z
隐蕃,汉末魏初青州人,出身和早期经历不明,但依据史料进行合理推测,他应当很早便服侍魏明帝曹叡,并成为他的心腹。. V1 l- w2 a1 _0 b( \* t) |$ ?( t
隐蕃能言善辩,魏明帝正是看中他这一点,遂在太和四年(230年)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
: V- L" g: P+ S6 h; K3 [魏明帝使诈叛入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间之”从而挑起吴国内部的争斗,帮助曹魏伐灭东吴。
( ]* M" p, M8 w# ^虽然这项任务无比凶险,但隐蕃感激于魏明帝的赏识,还是毅然接受,并制造了一场“畏罪潜逃”的假象,然后“叛逃”到东吴。孙权虽然接纳了隐蕃,但明显不信任他,所以隐蕃在进入建邺的数月时间里,始终没能得到召见,更遑论实施阴谋诡计。隐蕃为了完成使命,便上书孙权表达不满,“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于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
/ R3 X) c' G8 y& e* X. C+ y( e”并申明自己降吴之心天地可鉴,绝非曹魏的间谍。, i2 k5 d# D! K2 D# d6 z
由于隐蕃的奏表写得天花乱坠,孙权看后甚是感动,遂将他召至宫中面谈。隐蕃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
) i: M5 e6 Y* e1 H3 B会谈结束后,孙权询问右领军胡综对隐蕃的印象如何。胡综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孙权又问胡综可以给; ~3 _7 O9 f" x; `+ R0 A
隐蕃什么官,胡综告诉孙权:“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 `1 Q) U6 A- e: H

4 y1 x) D6 ^# I# y隐蕃
3 w7 N3 h( j$ R7 y1 x$ @) A隐蕃在得到孙权的重用后,便开始跟东吴官员们展开交往,凭借着出色的辩才和极度恭顺的态度,赢得很多人的好感。其中,“自卫将军全琮等皆倾心敬待,”“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受到朱据、郝普等人的影响,更多的东吴官员、士人都开始攀结隐蕃,以至于后者府前经常宾客盈门、车马云集。不过,也有部分官员,“惟衟及宣诏郎豫章杨迪拒绝不与通,时人咸怪之。
+ B3 L+ [4 z- ^5 v" m' A" ^( K( i3 d4 p”羊衟、杨迪 、潘濬等人不与之结交反倒成了怪事。! U- @& Q: w; H: M& l( M% X
其中,最反感隐蕃的莫过于太常潘濬,当他得知儿子潘翥跟隐蕃交往甚密时,不禁勃然大怒,“濬子翥亦与周旋,馈饷之。濬闻大怒,疏责翥曰:‘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慕善,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在远闻此,心震面热,惆怅累旬。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责所饷。’
9 N) Y3 |9 l& D8 K% E# A$ Q”隐蕃在吴国“卧底”1年有余,日渐受到孙权的重用,而正当他准备离间群臣、制造内斗时,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原来,在太和五年(231年)十月,孙权派中郎将孙布向镇守淮南的曹魏大将王凌诈降,请求后者前来“救援”。王凌不知是计,果然率领数万精锐迎接孙布,并一步步接近孙权设计好的埋伏圈。, C% i% P* X9 a: M
  Z: n# q& `4 x5 C' F
隐蕃不愿意看到魏国将士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在得到消息后,遂召集部属在建邺举兵反叛,想以此来转移孙权的注意力,并让王凌引起警觉。由于行动过于仓促,叛乱很快被平定,隐蕃逃亡未果,在途中被抓捕归案。( `* {% j, q+ ?9 Z* R( J
隐蕃的叛乱虽然没有成功,但还是引起王凌的警觉,后者在即将踏入吴国的埋伏圈之前下令撤兵,从而使得孙权大军无功而返。( [: B: e! I0 u2 M
孙权很生气,回到建邺后便下令严刑拷打隐蕃,要求他务必供出同党,但任凭行刑者用尽各种酷刑,也始终无法让隐蕃开口。孙权无奈,便只好亲自劝说隐蕃,并允诺给他一条生路,“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对此,隐蕃只是惨笑着说道:“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7 v6 U7 I! X4 W9 J
隐蕃说完再不发一言,孙权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将他处死。隐蕃遇害时,年仅23岁。
$ P0 Y6 S7 L9 r( f7 H隐蕃死后,孙权下令严惩跟他交往过密的官员,廷尉郝普被赐死,左将军朱据得到被免官、禁足4年的处罚,只有潘翥因听从父亲的提醒而逃过一劫。事后,最早向孙权提出谏言的胡综得到嘉奖,并被晋升为偏将军兼左执法,暂时管理诉讼、刑狱等事务。作为三国最强“卧底”,隐蕃最终功败垂成,实在是令人唏嘘* F8 d/ h' b* J/ B: s' c$ v3 e
& Q2 N1 T8 R3 s4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20:55 , Processed in 0.2026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