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 F1 l4 l' k0 n2 b6 G
对于诸葛亮而言,北伐是他人生后半段的唯一目标。为了北伐大业,诸葛亮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去。但很遗憾,北伐多年却没有任何的进展,实在是令人惋惜。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可惜,最后马谡坏事了,他丢掉了蜀军的粮道街亭。5 E. ]7 c* w, {' X T
( y& s4 u: {; T9 i4 V
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放弃了所有的战果,狼狈不堪撤回益州。后世人普遍认为,马谡是罪人。因为倘若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就能够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这样一来北伐就能够成功了。事实上,这种观点实在是太书生气了,对于战争的分析也太表面化了。 k' f$ l) P( S3 s \8 E
) I# }& x3 ~$ w* b& z& B它不像是在电脑上玩儿战争游戏那样,造出一堆坦克就可以碾压对手。尤其是在三国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人口数量又不多,因此一场战争下来需要的是雄厚的国力作为支撑。而当时,蜀国的地盘只有益州而已。有人说还有汉中,因此实力不算弱。0 O6 H/ j& L3 k ]* ^. }5 I
# ~! e' h. t2 E7 ~
但可能许多人不知道,汉中在当时并不是经济区,只能派遣军队驻守,根本没有办法种植粮食。因此,其实蜀汉的北伐更多是希望速战,而不是持久战消耗战。顺着这个逻辑,就不难发现其实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从战略上就走入了误区。 & j0 I( E7 `: R 6 d/ T' a/ j, T' Q因为他当时的战略目标是攻占陇西三郡,所以派遣马谡镇守街亭就是为了阻挡曹魏的军队,以便让诸葛亮有时间安抚陇西的老百姓,加固城防、调整军事部署,以便守住这三个郡。所以,就算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诸葛亮也要和曹魏进行消耗战。0 D0 q; g; u3 B X. g7 a
& T5 X3 @9 V( M1 e
毕竟,当时马谡只有大概1万人的军队,曹魏却是至少5万以上,而且还有大量的骑兵。马谡那点兵力充其量守几天,如果没有诸葛亮派遣援军的话,街亭也照样会丢失。6 O" N2 @# U$ }, w*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