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期,三大势力一流的武将都非常多,例如曹操手下有名将辈出的夏候和曹氏,以及五子良将;江东有太史慈、甘兴霸、吕蒙、周泰等人;蜀汉则有关张赵马黄。但是人的寿命都有限度,到了后期,这些有名的大将,要么病逝,要么战死,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蜀汉更是只剩下魏延可以算得上一流武将,只是他未得善终,不但自己被杀,还被诛灭了三族。世人都知道他脑后有反骨,是因为叛乱才被杀的,但是魏延有很多次跟随曹操的机会,为什么没有降魏呢?: h. I& O. |+ v* } }/ C
L: Z h; R1 g, \( @& g* J* v }) B( C/ }
在罗老先生的笔下,魏延从第一次出场就跟曹操不对付,当时刘表刚死,刘琮投降曹操,并将荆州拱手相让,刘备到达襄阳的时候,被拒在了城外。可是还没等刘备开打,“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并砍杀守城军士,大开城门,单挑了荆州名将文聘。可惜魏延有情,刘备无心,仁德的刘使君面对敞开的大门,没有丝毫犹豫的撤退了!无奈之下的魏延,只能流落到了韩玄手下。 ! K6 y! C7 F1 {# L0 A按理说,被刘备如此坑了一遭,魏延不说对他恨之入骨,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事实偏偏没有往这个方向发展,到了刘备的军队,遇上他的新主公韩玄的时候,他救下将被行刑的老将黄忠,投备的依旧是刘备阵营。只不过这次更坑,他刚刚来到,还没听到赞赏呢,就差点被诸葛亮斩杀,原因是他脑后有反骨。0 B I2 g( ~2 n0 @/ U' p
% e9 ~1 M% M6 t4 v. l4 |魏延也确定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一直坚守着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也正因此,他才会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不惜违背孔明的遗嘱,也要续续北伐,拒绝退兵,终落得身败名裂,被诛三族。通篇分析下来,魏延不可谓不冤,他一次次的忍辱负重,为汉室着想,为蜀汉出力,最终却落得一个叛乱的罪名,如果他投降曹魏,结局会不会好些呢?先不说他匡扶汉室的信念,会不会降魏,就算他毫无二心的加入曹操阵营,在如云的猛将中,他又能得到什么重用呢?虽然不会像待在蜀汉一样,落得这般下场,却也无法像在蜀汉一样,身居高位。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5 W, K' v0 _5 E: g( k
; V6 [# t9 z5 ?'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