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国争霸的时候,对于占据荆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数的战略家对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像诸葛亮在内的积极进取,开始是认为占据荆州可以夺取中原更加方便。而像庞统他们这些其他地方的人士,则是认为占据荆州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不利于天下的统一和蜀汉政权的扩大化。后面再加上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占据荆州是一种错误的决策,很多人便开始赞同庞统的观点。那到底卧龙凤雏谁的战略观点更加高明呢? 2 ? p- F( ^# ~& ~" o( @ 1 N, |( ^; v. m" }; q& H6 h, W " h4 x. c- C; k, T( h9 d5 V. q - T8 I( U# C1 ]6 p诸葛亮初次提出占据荆州 * J) j% Y8 ^8 p$ A& R6 y2 D# O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智慧人士,他在三国的历史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和刘备在隆中进行的对话,被称为蜀汉后面几十年的战略布局。他们两个的对话被后人用笔墨书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隆中对》。 " T! @) @9 J$ q0 b5 z9 J# R 1 g# C1 }. H) m. C0 k8 Z 在《隆中对》之中,诸葛亮就替刘备分析了天下当时的情况。他认为从东汉末年以来,宦官十常侍,董卓,曹操这些人相继掌握朝廷的大权。其实已经是和秦朝末年差不多的情况,各个地方的诸侯靠着自己手上的军队割据一方。完全就是群雄逐鹿的局面。: O0 q" f5 f0 m0 `
, K* c/ }1 e# k- z& p 在整个天下都是诸侯割据的局面,诸葛亮替刘备分析了他的实力和现实情况,让刘备知道了哪些人是可以团结,哪些人是不能团结,又需要团结哪些人对抗某一份人的具体战术。在诸葛亮和刘备的笼中对之中,诸葛亮提出曹操自董卓以后接连讨伐北方诸侯已经成为了整个北方中国最强大的势力,隐隐约约有统一天下的趋势。9 O l5 A9 Z u. t" @8 r3 X
4 r1 B6 }# Q. M: O: N3 y- v 而江东地区的孙权家族则是从他的父亲和他的兄长已经历经三代,这是坚固不可摧毁的一个割据政权。但江东孙氏和北方的曹魏相比起来又是十分的弱小,如今的局面就只有团结孙权一起对抗,曹操才能为以后的三分天下谋取一份希望。那应该怎么样团结孙权来对抗曹操,诸葛亮在隆中对之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Z0 ^/ S6 w+ D- U# m% c% F+ X7 Q$ x5 e t9 I4 Q( C r0 W4 Z
诸葛亮对于占据荆州的战略布局 + n1 ] k* j" T- N- x1 n0 R/ N 诸葛亮认为现在的刘备就是一只丧家之犬,虽然有几万人的军队在手,可却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注定不能长久,所以要想团结孙权必须拥有自己的资本和地盘才能做到这件事情,而通过观察天下大势,许多州郡都已经成为有主之地,只有荆州这块肥沃之土可以夺取。 ; u1 Q+ W0 J3 Z8 Q, ?( B+ V( ~# O$ f8 F
当时的荆州主人刘表已经病入膏肓,而他的两个儿子也不成亲,这本来就是刘备夺取荆州的最好机会,再加上刘表他也想把荆州传给刘备,只要他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份富贵就可以。所以诸葛亮说这是老天爷把荆州赏赐给刘备,如果刘备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占据我整个行政,就有足够的资本与东吴孙权结盟对抗曹操。这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之中第1次提出了占据荆州来建功立业的想法,那他的分析到底正不正确呢?6 U* n7 f5 p+ l& {, {" V- d1 q& n
: N( c4 X' v+ ]+ {+ i0 ^- s& z% G
刘备的犹豫不决毁掉了荆州计划 * `2 N2 Z7 H: c6 V2 a5 T+ O! M 当时的具体情况的确是刘表已经病入膏肓,而他也想把荆州传给刘备,但刘备却因为他和刘表示同一个亲戚的关系不忍心夺取他的基业而犹豫不决,最后又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不得不与孙权。刘备的犹豫不决使得他失去了占据全部荆州的最好机会,使得当时的荆州一分为四,曹操占据了北方的一部分,刘表的两个儿子之中的刘琦一个占据了一部分,剩下的两部分由刘备和孙权瓜分。 0 F- l& n* T! M5 i; J; B$ }' H3 w9 C* x3 r, W. Q! _4 }5 _* h0 k
一副大好局面就这样被刘备毁掉,而被4个势力同时占领,这也埋下了日后蜀汉和东吴争夺荆州的隐患。如果当时的刘备能够狠心一点从刘表手上接过荆州,那后面的局面将又是另一幅光景,而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从益州和荆州两个方向同时出兵攻占中原,也就可以实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上上之选。 : N0 g* T% x; U8 K5 v0 d; {7 a; q R 0 j( V; Y2 a, q+ v ]1 V' s4 f4 b9 }庞统对于蜀汉是否占据荆州的战略布局* V" G% w* g" @: q4 U4 w
庞统是三国时代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被后人称为凤雏。他对于荆州的看法其实是有很大争议的,在他的观点之中认为荆州占据的地方太大了,刘备当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兵力去分兵驻守。 5 V5 k) |1 F0 G4 r4 X 9 u; ?/ V* t2 L9 |* T4 C: h 如果去分兵驻守,那意味着刘备将没有足够的兵力与东吴结盟,可是如果不分兵驻守,那这些地方,又不能做到传檄而定。所以在庞统的观点中荆州完全就是一块鸡肋,得到了会成为各个势力的攻击点,得不到又会使得其他人壮大。 ; {/ l# Z& `# a5 S; v( g3 h! t( G+ u; ^/ f; {0 |2 _9 v( H' X" h; e8 `
6 H! `9 z* n+ Z" g5 T- W
庞统对于蜀汉的整体布局,其实更偏向于汉初韩信的计划。他认为当时的刘备应该集中精力收拢精锐部队,占据益州和汉中地方效仿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巩固益州,等天下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派遣一只骑兵从一汉中通往关中的几条道路,奇袭长安,夺取洛阳。2 q& p% D1 \2 {8 ]" \3 {
1 w; k. e4 D# z3 p) O
这样就可以轻易的占据整个北方,然后以北方的雷霆之势夺取整个江南,就像当年汉高祖灭楚霸王项羽一样平定天下轻而易举。那这样的想法和诸葛亮的想法相比到底谁更加高明呢?; u1 V/ w. o# h+ o) T0 I- ^8 u( p
2 t) c' Q! j) F7 E9 }5 ]6 g
诸葛亮和庞统的战略大局谁更加高明 ; N0 p2 u1 l+ U" Z2 B' n" x5 M( O
从当时的整体情况来看,应该是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更加高明。因为荆州本来就是唾手可得之地。只是因为刘备的犹豫不决,使得荆州落入了他人之手。而如果荆州落入他人之手,诸葛亮提出的建议是放弃荆州,但刘备却又舍不得。- b4 W. L9 e% B
; P3 \& m2 I* M
所以是刘备自己的犹豫不决和不敢放弃使得荆州成为了一个累赘,而不是诸葛亮战略计划的失误。也正是因为刘备的犹豫时的荆州,在后面一分为三,同时被曹操,孙权,刘备三个势力占据,也造成了后面关于大禹是荆州的悲痛局面。这种悲痛局面的结果就是将刘备创业前期的数十万精锐在两次战争之中葬送殆尽。0 M7 V/ Q! c9 w! z7 C* j
2 R- z% q8 G( V- h# ~( V! {8 `
# V9 ~8 s7 M- s ?, k. {+ l3 w3 `
而庞统的观点相比来说是比较保守的,他的思维还是比较落后,没有诸葛亮观察的那么先进。在他的观点之中是从汉中出兵夺取长安,洛阳占据北方。这个观点看起来很好施行,但如果北方的主人换了一个对象那就十分困难。 ( I8 L: l9 Q. \+ Y7 ]% d: a) m; O( c" Q
刘邦当年拥有韩信张良这些能人异士,而占据长安洛阳的人又是秦朝的一批强将能力十分低下,根本不能和三国时期北方主人的曹操相比。刘邦拥有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北方容易,而刘备想要通过汉中打通关中夺取北方缺失难上加难。所以庞统对于整体局势的错误估计,使得他的战略计划没有诸葛亮的高明。 6 r" |7 S K3 q- u7 \& i, @: f. F$ B9 f/ ?5 D1 }* T" r5 \$ p, _!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