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q; L; F) M. t: `7 m, c2 t! y- Y7 u% u
混计二:第69回,耿纪,韦晃,金袆,吉邈,吉穆相约,誓杀曹操.金袆曰:"正月十五日夜间,城中大张灯火,庆赏元宵.耿少府,韦司直,你二人各领家童,杀到王必营前;只看营中火起,分两路杀入;杀了王必,径跟我入内,请天子登五凤楼,召百官面谕讨贼.吉文然兄弟于城外杀入,放火为号,各要显声,叫百姓诛杀国贼,截住城内救军;待天子降诏,招安已定,便进兵杀投邺郡擒曹操,即发使赍诏召刘皇叔.今日约定,至期二更举事.勿似董承自取其祸."五人对天说誓,歃血为盟,各自归家,整顿军马器械,临期而行.金袆先期来见王必,言:"方今海宇稍安,魏王威震天下;今值元宵令节,不可不放灯火,以示太平气象."王必然其言.至期,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王必与御林诸将,在营中饮宴.二更以后,忽闻营中呐喊,人报:"营后火起!"王必慌忙出帐看时,只见火光乱滚.又闻喊杀连天,知是营中有变,急上马出南门,正遇耿纪,一箭射中肩膊,几乎坠马,遂望西门而走.至金袆门首,慌叩其门.袆妻只道金袆归来,隔门便问曰:"王必那厮杀了么?"王必方悟金袆同谋,径投曹休家报知金袆耿纪等同谋反.休急披挂上马,引千余人在城中拒敌.曹氏心腹爪牙,死据宫门.夏侯惇奉曹操命,巡警许昌,遥望见城中火起,便领大军前来,围住许都,使一支军入城接应.耿纪,韦晃等无人相助.人报金袆,二吉皆被杀死.夏侯惇入城救火,尽收五人老小宗族,使人报曹操.操传令教将耿,韦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斩于市. * [) I( y# u8 x: v3 z 5 h) \( c+ w* N- c# W 1 Y5 f7 K @2 \# e% b* H5 O 曹操自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反抗他的势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基本上以支持汉室正统地位的一方为主要反对力量,其中尤以这次发生在许都元宵节时的武装对抗的规模最大,也最为直接.长史金袆利用自己与曹操安插在许昌的心腹,御林军统领王必是好友的关系,说服了王统领开放元宵节灯市,为司直韦晃,侍中少府耿纪等人带领全副武装的家丁不受约束混入人群中,攻入军营创造了条件.金,耿,韦,吉五人的具体行动计划是,让金袆在军营中放火,造成混乱.然后,耿,韦二人在城里杀入,吉氏兄弟带人从城外杀入,一边放火,一边大声呼喊反对曹操的口号,形成巨大的声势,使得许都各阶层人士在思想上发生混乱,产生了要变天的错觉,从而加入到他们的阵营里来.接着,趁此混乱之机,杀掉王必,让御林军群龙无首,进而占领皇宫,把天子抢到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的举起反曹的大旗,重新恢复东汉王室的地位和权利.金袆五人的"混水摸鱼"的计划差一点得到了成功,王必受了重伤,逃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许都城内立刻出现了权利真空.但很快,曹氏的人马清醒过来了,火速的调兵遣将,展开了反扑.而金袆,耿纪等人预料中的百姓们纷纷群起,积极响应他们的号召,声讨国贼,为其臂助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到来."无人相助"四个字已说明了一切.再加上皇宫的大门被忠于曹操的死党死死地守卫住了,使得耿,金等人"混水摸鱼"之计中最重要的一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遭到了流产.水确实被他们搅浑了,但鱼并没有上钩!金袆,韦晃,耿纪等五人尽管拼光了身上最后一滴热血,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实给了韦晃,耿纪,金袆他们一记狠狠的耳光,金袆等五人自认为是可以得到广大人民百姓支持的正义之举,竟然是如此的寡助,这恐怕是耿少府,韦司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吧!故金袆慷慨激昂设计的混水摸鱼之计,结果是搅浑了水,却没摸到鱼.而他们为此不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全家和全族以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的生命.金袆的"混水摸鱼"之计堪称是三国同类计中最事与愿违也是付出的代价最为惨烈的一条. 1 i1 j: O: w: R' g2 a3 B+ W6 u: ]: S! P8 _* |8 A5 s4 V0 V; p* `5 Y
4 `5 d& L0 |% v5 m9 q/ x) U$ K
混计三:第75回,曹操致书东吴,请孙权发兵潜蹑关羽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以解樊城之围.权聚文武商议.张昭曰:"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樊城危急,潜使求救,事定之后,恐有反覆."权未及发言,忽报吕蒙乘小舟自陆口来,有事面禀.权召入问至.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权曰:"孤欲北取徐州,如何?"蒙曰:"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权曰:"孤本欲取荆州,前言特以试卿耳.卿可速为孤图之.孤当随后便起兵也."吕蒙辞了孙权,回至陆口. / j6 [( N, M- ?6 O' x ; Q+ w/ h# Q4 r3 M' @. }. K. \# X8 C: A
三国中的荆州地处曹,孙,刘三家势力范围的中心,是一块四通八达,物产丰富的风水宝地.更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荆州成了三国时期一块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无论三家中谁占领了荆州,都足以对另外两家造成巨大的威胁.刘备是三巨头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方,但他却是这块土地实际的拥有者,虽然有点取之不武之感.有意思的是,对此情形最为不满的倒不是刘大耳的死敌曹阿瞒,却是和他曾经一起流过血出过汗的盟友---孙仲谋.碧眼儿孙权对于刘皇叔招呼都不打一声,背后下刀子硬是从他嘴里夺取荆州一事是耿耿于怀.尽管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了刘备以向孙权暂借荆州安身,等拿到了益州再归还的协议,可直到刘玄德拿下了蜀地,也没有归还荆州尺寸之地.反而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百般推托.孙仲谋早就被气破了肚皮,在心里已经和刘备撕破脸了.之所以没有立刻与刘玄德决裂,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翻脸机会罢了.现在,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由于关羽"水淹七军",大败曹操救援樊城的部队,擒于禁,斩庞德,迫使曹大丞相不得不派人向昔日的仇敌孙仲谋求和,要求结盟,并请求东吴出兵联手对付双方共同的敌人,日益嚣张的刘备最得力的马仔---关羽.江东文臣领袖张昭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认为没必要为曹操去火中取栗;而东吴军队实际的负责人吕蒙出于军事战略角度的分析,则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乘此时曹操与关羽正在樊城混战,彼此难解难分的有利时刻,从背后捅过去的盟军,如今的眼中刺,肉中钉的关公一刀,以报占荆州不还的一箭之仇.尽管此刻孙,刘双方还是名义上的盟友,尚未完全撕破脸面.不过对于吕将军来说,己方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东吴的长远考虑,就必须趟这股混水,尽快捞取国家利益这条大鱼.孙权是早有此心,吕蒙献上的这条"混水摸鱼"之计正中他下怀!碧眼儿立即批准了吕子明的作战计划.后面的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吕蒙的"混水摸鱼"之计是大获成功,不仅顺利地夺回了荆州,更擒杀了名震天下的关公父子.吕子明乘着关羽和曹军打得混天黑地之际,白衣渡江,成功地为东吴摸到了荆州这条三国中人人垂涎三尺的大鱼.吕蒙的混水摸鱼之计可谓是三国同类计里最讲实际也最为实用的一条.! E- X$ E1 B: Z- Y
* g7 l/ u: c" e! o( Q: I
$ g% M( Y$ a' ^4 @/ G. E 混计四:第94回,孔明自一出祁山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正在祁山寨中,会聚议事,忽报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孔明只道东吴犯荆,心甚惊疑,唤入帐中问之.丰曰:"特来报喜."孔明曰:"有何喜?"丰曰:"昔日孟达降魏,乃不得已也.彼时曹丕爱其才,时以骏马金珠赐之,曾同辇出入,封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委以西南之任.自丕死后,曹睿即位,朝中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常谓诸将曰:'我本蜀将,势逼于此.'今累差心腹人,持书来见家父,叫早晚代禀丞相.前者五路下川之时,曾有此意;今在新城,听知丞相伐魏,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就彼举事,径取洛阳,丞相取长安,两京大定矣.今某引来人并累次书信呈上."孔明大喜,厚赏李丰等./ C+ U( e& `& ?6 D0 J. T
" n; W c* ~6 B! K/ v. i ' W! w d: N$ [+ U 孟达在三国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物,其个人终身都在与"反"字挂钩.以前他跟在张松,法正后面反刘璋,美其名曰"弃暗投明";后来又因为挑唆刘封按兵不动,坐视关公被东吴消灭,害怕被刘备追责,又反了刘皇叔;最后又由于与魏国权贵不和,再次反了,欲重新回到蜀国的怀抱.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的可耻下场.书中借李丰之口,言孟达反叛的理由是因一朝天子一朝臣,受到了新贵的排挤,才动了回归的念头.为了立功,争取得到宽大,他向诸葛亮献上一条混水摸鱼之计.利用魏军的主力都聚在西部与蜀军作战,魏主曹睿又远在长安,正在全力部署对抗蜀军,无暇他顾,首都洛阳正处于空虚的有利时刻,孟达带领自己的人马从魏国内部杀往魏国都城洛阳,使得魏军首尾不能兼顾.诸葛大丞相则率领蜀军压迫魏军,使得对方无法分兵救援.然后趁魏国的形势之水最混乱之时,自己拿下洛阳这条大鱼.釜底抽薪,给魏国造成致命的打击.一旦魏军得知其政治中心失守的消息,必将更加混乱.诸葛亮再乘机攻克长安,彻底终结魏国的历史使命.此计若能实行,对于魏国将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难怪孔明得知后会喜形于色.孟达这一搅浑水,给魏国背后来一刀子的计划,不仅大大减轻了诸葛亮的压力,也将为蜀军北伐的胜利多了一条重要的取胜之道.计是妙计,但执行的人却不是个妙人.魏国军事家司马懿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在没有得到魏主同意的情况下,用了八天急行军的速度,赶到新城,擒杀了三反其主的孟达,斩断了诸葛孔明寄予厚望的一条助力胳膊.孟达的失败多少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当诸葛亮提醒他及早做好防备工作,以防司马懿的突然袭击.孟达笑曰:"人言孔明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他对自己的"混水摸鱼"之计的成功充满了信心的理由是:"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奏闻魏主,往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而事实上,孟达完全应该惧哉!正如诸葛亮分析的那样:"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据此,孔明断言:"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不过诸葛大丞相还是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以挽救孟达:"若未举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则必败".只是孟达全当做耳旁风了.后事皆如诸葛亮所料.孟达的铁杆部下申耽,申仪向司马懿告发了孟达的反叛行为.更有孟达的心腹李辅和达外孙邓贤也出卖了他.司马仲达闻知,以手加额曰:"此乃皇上齐天之福也!诸葛亮兵在祁山,杀得内外人皆胆落,今天子不得已幸长安,若旦夕不用吾时,孟达一举,两京休矣!......."(第94回)老司马对孟达的"混水摸鱼"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极其看重的.他一面派人去稳住孟达,一面全力以赴赶往新城.乘孟达还在笃定泰山,慢条斯理地做着反叛前的准备工作时,司马懿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新城的城墙下面.孟达这时才如梦初醒,仰天长叹曰:"果不出孔明所料也!"他很明白,自己的大势已去.原想借诸葛亮一出祁山,连拔三郡,魏国朝野正处于一片混乱之时,乘机摸掉洛阳这条大鱼,既报了魏国新贵倾轧自己的仇恨,又为自己寻到一个在新王朝里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一箭双雕,孟达的小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只是他的小聪明,在三国顶尖军事家的眼里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不,连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和亲戚都已经不齿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行为,与之彻底划清了界线.可以这么说,从孟达的最后一次背叛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故孟达企图借魏国遭遇军事上重大失利的混乱时刻,为自己捞取一个新的政治生命大鱼的计划,最终惨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孟达的"混水摸鱼"之计可称得上是三国同类计中最自以为是也是最得不偿失的一条. 8 ?8 O3 F" l( S" T( ~$ G/ O d0 Q9 V9 T, p9 `' H! {
# x: H; F+ l/ X
在混浊的水中,鱼儿因辨不清方向被摸鱼的人所获取.在复杂的战争中,由于多种互相冲突的力量彼此争衡,往往会形成战争的局面混乱不定,越是这种关键的时候,越是能考验出军事指挥员的个人水平.如混水般的战争态势里不乏可乘之机,而弱小的一方要想赢得胜利,就不能守株待兔式的去等待这种机会,而应主动为己方制造这样的可乘之机.要想方设法去把水搅浑,等水已浑了,主动权被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战争的情况也变得对自己有利起来了,就应该果断地去摸鱼,取得最终的胜利."混水摸鱼"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也有些相似,有些不道德.不过从军事层面来说,为了获得胜利,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盟友和敌人,一切视利益的需要而定.混水摸鱼就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化演绎.尤其对于打仗来说,从来就没有规则可言.只要能赢,就是好计.军事是最具功利主义的,向来以成败论英雄,孙子在他的兵法里就提出了"趋利避害"的这一重要原则.至于政治上,西方外交界的经典名言:"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说明了一切.成者王侯败则寇,只要能给己方带来利益----鱼,混水就是最好的时机.当然,能不能摸到,就看摸鱼者自己的本领了.三国中的这四条"混水摸鱼"之计,二胜二负,成功率不是很高.此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指挥员一定要具有正确分析形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千方百计地在把水搅浑之后,顺利地为己方摸到鱼,也就是为自己带来胜利.三国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1 d( l* p# ]. c7 C* h' q3 Q; o8 o8 G. o4 J% P( Q9 }# u(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