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这些年给普通人最大的造富机会是什么?除了买彩票外,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拆迁”二字。所谓“拆”字一喷,立提大奔。这可不是虚幻的,经常有媒体报道,不少居民在城市旧城改造中,享受到拆迁带来的财富爆发,往往一个村子纳入到拆迁计划后,就意味着数百个、上千个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豪诞生。7 P7 d, M6 b R! r; m# F
% h" Q8 \0 k* {! _/ v实际上,拆迁致富已经不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些人虽然没有拆迁的机会,但也试图创造这样的机会。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们专门找“低总价”的老旧房买,越老越好,目标很明确,买这样的房子主要不是为了居住,而是等待拆迁,以获得巨额的拆迁补偿。这种现象其实是有违“房住不炒”精神的,买而不住,放大了虚假住房需求,推动了房价上涨,不利于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B/ r& W( r& e$ G. N9 R
' X* R2 ]5 B" e n$ Z
更重要的是,对年轻人的精神导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十年寒窗,远不如一个拆迁户,那么,奋斗的意义在哪里?反观拆迁暴发户挥金如土,年轻人在感叹出生的不公时,选择“躺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 W1 b3 ~1 N4 p + w# V6 A$ @! [& y* u不过,大规模拆迁的主要后果还远不止这些。早在2014年前,全国排名前100个城市的住房均价才1万元/平米出头,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才3000-5000元/平米,但2015年之后的三四年内,一些县城、地级市房价实现了翻番,涨得快的更是有2-3倍涨幅。不少研究房地产的专家都感到困惑:大家的收入、进城的人口都没有太大增长,房价涨这么快显然不太正常。 * ^2 j3 U, ?9 [/ v4 Y , U2 u# t v; i' x3 M& u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楼市的“全面开花”?毫无疑问,可套用的“人口、收入,甚至货币”因素都得通通排除掉。其实不难发现,这波楼市行情主要来源于大批的手持现金的拆迁户入市。资料显示,2015年6月开始,棚改的补偿方式由“实物”转向“货币”安置,而且把货币安置放在优先位置。媒体统计的数据还显示,在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这几年,货币安置成了棚改的主要方式,有的城市货币化安置比例甚至超过了80%,一夜之间,楼市涌现出大量的全款购房客户。 4 W; M N; E0 N3 w- N6 E! p& |$ u3 _8 `
稍微研究过楼市的就明白,从发放给拆迁户补偿款—拿到拆迁款进入商品房市场购房—楼市库存快速去化,既解决了购房者的资金问题,又达到了战略去楼市库存目标,可谓一举两得,而被拆迁的地方又重新盖起了商品房,当然,价格更高了。不得不说,棚改的初衷是改善和提高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水平,但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房子需要拆迁吗?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7 N+ D& [. I( A7 H8 T 4 L1 V% c. A/ H* y6 U# q不管怎么说,棚改拆迁助推房地产市场火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2018年时,国开行收回了棚改审批权限,要求安置方式以实物安置为主,与此同时,不少智库、专家也发文建议终止棚改,不久后,国家正式部署要求对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市县,尽快取消货币安置优惠政策。这让那些刚需买房者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与那些财大气粗的拆迁户竞争买房了。 ( V% ^/ ]+ {0 }3 x( u2 }3 {那么,依靠拆迁致富的时代全面结束了吗?国家发文确定,无需再争,2022年以后将渐渐停止。1 B* d% {' J$ l' u
& v8 v' C2 z2 w) b; B1.国家发布的文件显示,2020年是“新三年棚改计划”的收官之年,由此看出,大面积的拆迁从2022年起基本上不会再有了。 . s1 h( b. r) L2.其实,早在2019年,住建部黄艳副部长就在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今后要避免大拆大建和一拆了之的做法。. ~' q( j; W3 z! q% c
3.2022年住建部在八项重点工作中强调,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工作,防止再城市更新工作中大拆大建。+ n$ e) C; K' m, ?& t* W%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