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养龙的方法,新手必看
0 \/ T* W3 `: t9 k
温度是热带鱼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适合热带鱼生长的温度,热带鱼就无法生存,热带鱼是狭温性动物,它们对温度是极为敏感,笔者曾做过试验:将孔雀鱼放在无水草无光照的鱼缸里,不喂食,它们可以活四个月以上,但是如果温度不适宜,它们很快就会死亡。
* c8 N& E- e5 Q7 _; c
1. 热带鱼适宜的水温
9 J4 I- g8 T: W+ B热带鱼生活在水温应以20-30度为宜。但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水温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如孔雀鱼、剑尾鱼可以忍耐10度左右的低温;而五彩神仙鱼、虎皮鱼等在低于18度时便会死亡。但水温也不宜过高,水温过高水中菌类便会大量繁殖,鱼病就会增加。所以要饲养好热带鱼,就必须控制好水温,使之适合热带鱼的生长。大多数热带鱼的生长水温以20-24度为宜;繁殖水温以25-28度为宜,昼夜温差不应超过4度,否则就会影响热带鱼的生长。繁殖时的水温应保持恒定,这样会更有利于亲鱼的生产,鱼卵的孵化和幼鱼的生长。
7 _8 y% x8 O. m. |+ p; O) J; D
2. 水温控制
, }6 E; ?, P4 w. `* R- u1 F
目前控制水温的方法主要分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 {/ K+ L1 y2 {9 B! u. f自然控制就是将鱼缸放在朝阳的房间里,让鱼缸多接受阳光,以增加水温,或者让鱼缸尽量大一些,盛水多一些,这样在同样的时间内,就会减少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水温变化。但是在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北方地区则需要以人工控制水温。
# F/ A- W* [) H |. u
人工控制水温的办法主要有:火炉、火炕、暖气等加温。但随着热带鱼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电热器控制水温。用电热器控制水温最好配备恒温装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恒温器一般是比较可*的。每只恒温器可带动若干个加热管,但每个加热管所在的鱼缸盛水应该同样多,以免引起水温过高或过低,恒温器和加热管在放进水里和取出时,要先断电,以免发生意外。
( {7 u6 g! `0 }: y
3. 光线
/ W- O* ~& m2 V
光线对于热带鱼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光热带鱼就无法生存。光线对于饲养热带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0 `3 G! U8 C+ \8 V
光是所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光,水草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就不能维持本身的生存。光线对于水草是重要的和需要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光线过强或者光照时间过长,水草的枝叶就会生长绿苔,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线过弱或者光照时间过短,水草的枝叶就会因光合作用太少而变黄甚至枯死。
5 r6 H8 |) ~$ D: ]% @) Z那么怎样才能使水草较合理地接受光照呢?如果在有阳光的房间摆设鱼缸,最好在早晚阳光不太足时,各接受一小时左右的阳光照射,千万不要接受强阳光的直射。如果在没有阳光的房间摆设鱼缸,就应该采用灯光照射,灯光照射水草的时间一般用60瓦的白炽灯泡或者40瓦的日光灯每天照射六小时左右为宜。
& @. q, D% u/ S P( F9 O
热带鱼的生长繁殖也需要光照,光照可以使热带鱼生长得更快;使鱼体更加绚丽多彩;使鱼的繁殖周期缩短。热带鱼所需光照时间及强度可与水草相同。光照的第三个作用是便于我们观赏。没有光或者光线过弱,我们就无法看清鱼缸里的景物,也就无法观赏。龙鱼的饵料
3 a. p. U) }# J6 `) ~6 e% h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你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 `+ y' K- A' x6 z; e2 ~; [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厘米的小鱼。此时的龙鱼生长迅速,食量惊人。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9 a+ o. @+ o( f' s- r4 z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青蛙、蜈蚣、蜘蛛、蟑螂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4 V' a5 G0 |& d0 ?, y, z( N3 [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 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你有条件的话,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惯,需要人工驯饵
) S& C2 F6 ]7 N2 B6 |# v( t( u7 B0 _1 |* T! i
9 F. g9 C) W* ~" c
水族箱 (越大越好、建议用裸缸)
8 [+ t) g4 [0 ?7 t* { 龙鱼生活在*近水面的地方,很少潜到水底去,饲育龙鱼的水族箱首要考虑是宽度。如果水族箱的宽度不够宽余时会造成龙鱼鱼体的脊柱弯曲,眼球下垂,鳃卷等等问题!
9 Q) P6 [8 ^$ C& ?0 {
水族箱最好摆放在光线适当、空气流通、避免噪音过高的地方。水族箱要安置稳固且易于观察、方便换水。
, o: _9 f0 ?3 M9 p8 a4 c* l- E% w
饲育龙鱼的水族箱最少要120×50×50CM(长×宽×高)当然最好是150×60×60CM及以上的水族箱!饲育龙鱼时最好一开始就把它放到大的水族箱,以避免频繁换缸,换缸时很容易伤害龙鱼。
6 [: m- t; W! O, I4 C
二:过滤系统(关键)
3 Y" N4 P/ o: I- Y
龙鱼是肉食性鱼类,体形庞大,其大量的排泄物很容易沉到底砂内。如果你使用的底部过滤设计不合理,底砂可能变成"粪坑"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无论你怎么换水都于事无补!
. e3 U; h5 F2 `3 O0 {/ B 饲育龙鱼建议用缸外过滤桶两个,在鱼缸内形成水旋涡,再在水旋涡处加一个沉水马达的进水口,这样就可以把粪便和残饵轻松的吸入过滤器了或使用一台缸外过滤桶和一台使用上部过滤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时利用这些水流还可以在鱼缸内形成适当的水流,可以帮助龙鱼运动,在水流较大而鱼缸又较小时还能取代扬扬浪马达!
* g6 c% _+ {) z$ D# x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生物、生化过滤,达到生态平衡。系统中最好使用一些活性炭,沸石等化学性吸附滤材,要注意的是此类滤材只有2-3月的使用期,到期一定要换。
2 p4 T! g& B/ l4 P! b
三:照明设备
( }9 }2 r$ q7 D& K& }
在鱼缸里饲育龙鱼时最好使用照明设备,有了光线能观察到龙鱼的"一牟一笑",而且还能促进龙鱼的增色和新陈代谢! 推荐卤素灯和超光灯,以期达到自然光线的效果。
* Q }; U. Q5 Y7 ]& g$ M6 d, ` 四:温控设备
* L9 p9 l2 f: C3 _8 P, e% Q
饲育龙鱼的水温介于24-29℃之间(最好在26-28℃之间),龙鱼虽能适应恶劣的的环境,如果水温变化太大,同样会产生不适的症状。因此一套质量好的温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龙鱼体形庞大且力量强劲,加热棒不要使用玻璃的,可以使用石英或不锈钢的!用加热棒最好使用两根,当一根发生故障时还有一根备用才不会使缸里的温度下降太快!
' o4 K5 J5 M4 X+ w 五:增氧设备
7 y+ o! T0 s) s3 g. D8 M1 g
增氧机的作用在于为鱼缸内增加含氧量,由于龙鱼的耗氧量较大,增氧设备在龙鱼缸里显得尤为重要。
( d- j. c% }! i9 i" A4 i! p2 U 六:水质控制
2 J9 e* F! k" O" V4 j( C
PH:龙鱼偏好6.5-7.5弱酸性的中型水。
1 U! ~$ v! T$ ~* [" P' ?
至于换水的周期,由于要兼顾到过滤系统的效率、鱼的大小、数量等因素,建议最好每周一次定期换水,一次换水量为鱼缸全水量的1/3-1/4。
# R6 p0 N. H! O) c+ G" d& o) K! ?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成功的不二法门。初次设缸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什么是“养水”呢?难道水不是越清越好吗?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此话确实是先贤经验的总结,且符合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水养鱼最好呢?
5 ~# S m5 p7 r2 r8 l! \$ F+ C7 E
水有四种: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 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老水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 P! f& i3 r% o( F 诚然,目前我们加到水族箱中的是新水,如何把它变成老水呢?为了增加水中的腐殖质,可以有意识的让一些水草的枯枝败叶腐烂在水中,甚至在底砂中埋入数枚死蛤肉。然而更可行的方法可能就是用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在新设的水族箱中(也许这并不仁慈,因为鱼极易死亡),饲喂几天后水中便产生了一定的氨,这时可添加少量的商品硝化细菌,然后在饲喂几天,再加少量的硝化细菌。如此反复几次,约一个月的时间便可建立起硝化菌群。硝化细菌是好氧菌,因此,养水过程中加氧泵、过滤器最好一直开着。由于一开始水中氨含量极少,即便加较多的硝化细菌,也会因缺少食物而死亡,因此硝化细菌应逐步添加。如果能够从老鱼友那里索得一些正在用的底砂、滤棉等放入缸中、过滤器中,无疑对加快水的老化大有裨益。如果不采取以上措施,当然也可建立起消化菌群,只是时间要长得多,得几个月!
& k1 M( Y: p0 J, Y 在养水的过程中,注意灯光应逐步打开,逐步增加每天的照射时间,并且不要添加水草液肥。因为刚栽植的水草新陈代谢较微弱,不能及时吸收水中的养分,如果光照较强,肥料较多,藻类就会大量繁衍,进一步争夺水草的养分,造成恶性循环。一开始几天,可先不开灯。然后开一只灯,每天开2小时。再过几天后,每天开3小时……一个月后,可基本达到正常开灯时间,每天8-12小时,液肥的添加则更应晚些。
2 U- O! E6 M" ]
, D9 ~6 [; q. N8 x1 j
新鱼入缸
' j, P2 a, L7 `. t6 t
1、“吊鱼”或“倒水”
( u- L5 f9 a) \9 ]) P
从外面携带来的盛鱼的塑料袋中的水温和水质都与自己缸中的有所不同,如果直接把鱼放入缸中,水温、水质突变,会给本已精疲力尽的鱼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鱼的死亡。解决的办法是“吊鱼”或“倒水”。
' E# u% F+ E' D% I% g “吊鱼”只能解决水温差别的问题,适于对水质适应性强的一般鱼:把携带鱼的塑料袋放入缸中,让其在水面自然漂浮10分钟(冬季时间可适当加长),待两者温度一致后,将鱼倒入或捞入缸中。我比较喜欢“捞”,因为我对外面的水不放心。当然“倒”也有其好处:不触及鱼体,鱼儿不易受到伤害。
1 i- S7 m) ?( n$ D: C, \
“倒水”可能更温柔些,对水质要求高的鱼建议使用此法:将塑料袋中的水和鱼轻轻倒入一敞口容器,取缸中水缓缓加入容器中,加至约占原水量1/5时静置5分钟,再将容器中水倒出1/5,再取缸中水加入1/4,再静置……每次倒入和倒出的水量可适当增加。如此反复7-8次后,二者水质已基本相同,再将容器放入缸中,让鱼自己有出容器,如此大功告成!注意若在冬季,静置过程中最好容器也让它漂浮在缸中,以保证温度逐步接近,因为若室温较低,5分钟足以把水晾凉。
: D2 d4 B3 F5 m+ Q* p9 t! o
2、隔离饲养
0 M5 t# V) F0 u
刚买回来的鱼最好不要直接放入饲养缸中,而应先放入隔离容器中先饲养一段时间,否则一旦带入鱼病,可能会引起全军覆没,到那时悔之晚矣!
3 U; s5 X) D" E7 _. \. C
隔离容器以玻璃缸为好,便于观察,体积可略小于饲养缸,不可铺砂、种草。放鱼后放入庆大霉素注射剂。可将缸中水重的2倍作为体重,计算出人体一天的用量为剂量,一次投入缸中。隔离饲养时间不能少于1星期。其间注意观察,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确保没病后再移入饲养缸正常饲养。
/ [+ A5 ~# y6 r4 Y; k1 R$ @, a1 m
喂 鱼
8 f4 n" x; j5 D4 ^6 l5 w 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便是喂食。若投喂过多,剩饵不断,鱼粪又多,水质容易混浊。投喂过少,鱼自然又吃不饱。每天投饲料的次数的和每次的投量,要要据具体情况掌握。种类、大小、发育阶段、水温不同,鱼对饲料的需要量也不同。例如,在最适生长温度内,鱼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需要食物多;若温度已接近鱼可承受的下限,鱼很少活动,则应减少投喂量;锦鲤鲤相对一般热带鱼需要食物较多;幼鱼相对于成鱼往往应增加投喂次数等。一般的,日投喂次数应掌握在1-3次。每次投饲料的数量要根据鱼体大小、鱼数多少以及日投喂次数掌握。若每天投喂1次,应投足喂饱,投饵量应留有余地,当时吃不完,但在当日之内能够吃完即可。若日喂2-3次,喂八成饱就行,大约10分钟之内吃完,不留残饵即可。对同一种鱼,若喂鱼虫等细碎的饵料,吃食时间可适当长些,若喂小鱼等较大的饵料,吃食时间可适当短些;对同一种鱼饵,小型鱼吃食时间可适当短些,大型于鱼吃食时间可适当长些。投喂时,最好不要一次将饵料投足,可分2-3次投饵,待上一次所投饵料基本吃完后再投一部分。这样既不容易过量,还可刺激鱼的食欲,同时不致大量饵料在鱼来不及吃的情况下落入底砂之中。怎样才知道鱼是否吃饱呢?可在每投入一定饵料后观察摄食情况,一开始,鱼的反应很快,马上游来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来就慢了,也不那么兴奋了;再后来,对饵料不理不睬,或吞吞吐吐,表明已经饱了。记下这次的总投喂量,几天后便对鱼的“饭量”有数了。
* z& [9 d! q1 P( h3 B z: x 不论每天投喂几次,如人之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日投喂1次,时间可选在上午8-9时;日投喂2次,时间可选上午7-8时、下午3-4时;如日投喂3次,可选上午7-8时、中午、下午5-6时。当然,这些时间仅供参考,现在人们工作紧张,一般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投喂都可。只要注意有规律,别随意投喂就行。因为关灯后鱼只也会睡觉,注意晚上最好不要投喂,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因事忘记了喂鱼,下一顿正常投喂即可。一般地,鱼饿上几天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 f1 L! r1 O; a, d( L% T
3 g0 X! L3 a$ Y
鱼病要预防为主
5 I5 O3 v& h" w n% O; }1.加强饲养管理
5 D$ E8 c) x1 M4 H
鱼体抗病力的强弱与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使鱼本质健壮,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1 F; T( X& r" b3 |+ T0 R" i( K3 }
1)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饵定时、定质、定量。喂食时间,一般在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投喂鱼虫前要将鱼虫漂洗干净,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腐败物和各种病原体带入水族箱内。
+ y, m' X/ e' {# _2 c) h) A 2)加强水质保养:水质酸度过高,通常选用小苏打溶解进行调节;若水质碱度过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氢钠溶剂进行调节。
. T7 E) y v7 I6 C 2.注重日常观察
6 f9 F# P5 l) ?+ ` 1)鱼体检查:鱼体检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和查清各种病症的根源,为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疾病原体提供依据。
5 ]' I4 j! J5 ~% ?
2)体表检查:被检查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刚从水族箱中挥出的病鱼或刚死亡的病鱼。
+ p7 |! r5 g8 g1 `
3)鳃部检查:检查鳃时,按顺序先查看鳃盖是否张开,有无充血、发炎、腐烂等症状,然后用手指翻开鳃盖,观察鳃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鳃未端是否肿大和腐烂。
6 h* p8 E8 h9 c3 O: p 4)内脏器官检查:主要检查肠道是否有病变,如细菌性肠炎,肠粘膜表现为出血或充血,肛门红肿。
" w4 A8 g0 l c. s3.药物预防
* W& t/ X4 c. X+ F/ k5 _
在发病季节到来时,如果气温维持在12~22摄氏度,且天气出现连日阴雨时,就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可在换水时将鱼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浓度的药水进行短时间集体消毒,再换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浓度的药水进行全缸(池)泼洒。
& w8 x! V8 W+ Z8 t
混养原则
- P1 y6 D+ Z @+ _- q
①鱼对水质的要求要差别不大,包括水的温度、酸碱度、新老、软硬、盐度等;
9 C; L: ?- R* P5 ?: ~8 I+ E- B1 I ②体形大小不宜差别太大,注意挑选易混养鱼种,互相之间不能构成威胁;
- L0 ]1 C$ K/ D" y4 n ③有些大型肉食性鱼如食人鲳最好单养,或与大小习性相近的鱼如地图混养;
( B% J2 ~9 y" Z7 F ④有些较名贵、胆小的鱼如七彩神仙最好单养;
: H: J2 i8 c: k9 v) m2 Q% H
⑤混养中要注意体色、体形的搭配和谐;
5 D4 I3 Y x' ~8 Y ⑥不同鱼的活动空间是不同的,注意各层鱼种的搭配;
$ y, [$ L" u$ l! ~6 U8 l* ~
⑦混养的鱼种不宜过多,否则水族箱会显得杂乱无章,最好以一种鱼为主体,再点缀少量不至于喧宾夺主的其它鱼。
: H+ ]. W! _0 V' B( w放养密度
$ C( I# n8 k1 S3 S3 ]: J% I2 p- m 有种说法:1公分的鱼应配用1公升的水。这只是个大概的说法。然而鱼的品种、大小不同对容氧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放养密度很难一概而论,如果水草丰茂,水质清澈,有加氧设施可以放养密度较大,反之就应少放。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滥。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许多鱼友见了喜欢的品种就往回买,弄得水族箱鱼满为患,尽管品种繁多,但混乱不堪,且水质浑浊,鱼只缺氧,不论对于鱼还是对于观赏者都不舒服。克制买鱼的欲望是鱼友必须练就的基本功!那么怎样衡量密度是否合适呢?我的意见是:在不开加氧、过滤设施的情况下,鱼能够正常生活不浮头!一是这样才能保证在意外挺电时不致于“闷缸”,二是这样在观感上才有天然情趣。当然密度越小,鱼的生活环境越好,饲养难度也就越小。
, g: I" Y0 o% ^2 y# ], g选购鱼
. [5 V7 @& o0 a
①购买之前一定要熟悉所要购买的鱼的习性和饲养方法,不要见了漂亮鱼就买;
& B0 a+ V% r" E0 p5 h# w G: c ②一定要选购健康的鱼。鉴别方法是:首先看鱼是否皮肤充血、脱鳞、有白点白毛、有伤口、或鱼鳍有破损,有时候需要从上部看,若有灯光可能看的更清楚;再看鱼游动起来是否轻松平衡,鱼鳍是否舒展自然;三看同一缸中是否有死鱼、病鱼;四看鱼缸的水色是否正常。若水色异常,则可能是老板正在给鱼治病;还有一条人们常用的方法,对某些品种的鱼适用:将手掌在鱼缸前来回晃动,健康的鱼往往食欲旺盛,会追逐手掌;
7 ^' ]( ^8 }4 O5 a1 S) w ③不要买有生理缺陷的鱼,除非你认为这种缺陷有助你培育新品种;
( _& F, f$ J2 m/ o5 d5 R N' K, E
④不要过于贪图便宜,往往是*钱买瘸驴。作为观赏品,有瑕疵是很让人难受的;
, o8 L; H& A+ `- [+ O' `: ^ ⑤尽量选购未成年鱼,一是省钱,二是容易适应环境。如果买的是老鱼,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就较差,再说养不了多长时间便寿终正寝,有什么意思呢?!当然也不能买太小的鱼,一是体质虚弱,太难饲喂,二是有些特征还表现不出来,很难说以后能否长成符合要求的鱼;
* j8 K' ^4 w" E+ V' p. @2 S9 x- R ⑥最好在批量较大的鱼中挑选,一是挑选余地大,二是价格便宜,三是不易买到残鱼、淘汰鱼;
" }3 L" T0 W9 |, D$ u S6 A ⑦最好不要买刚到本地的鱼,原因是不知它是否适应本地水质,不知它是否有病,让它在水族店养上一星期再买更好。
% P* p' z- d& q& T8 v
携鱼
% K( C6 [0 Z3 f 现在鱼的携带一般用塑料袋。要注意塑料袋不能漏水、不可太小。不可将水盛满,留有1/3-1/2空间装满空气。长途运输塑料袋内可充填氧气,或放置增氧药片,保证途中不缺氧。夏季高温,水中可适当加盐、抗生素。冬季寒冷,可以用泡沫塑料等保温。对高氧鱼、高档鱼应适当降低袋中密度。
, ^/ G, M8 [4 j6 D" ?6 G3 f
龙鱼增色
2 b8 o, d7 ]! R8 O' v) N' W4 _
龙鱼不斐的价格以及龙鱼爱好者对识别高等级龙鱼知识的缺乏使得一些不道德的饲养者和贸易商设计出种种使龙鱼增色的方法,这些方法使龙鱼在短期内看起很具有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进而使得这些人可以赚大钱。
5 A: V8 O+ d. N, p, J3 W+ T* w使用增色荷尔蒙
9 A+ s# x/ ~ z8 L+ |1 X
这种方只能用在大小为4-7英寸(大约10-18厘米)的龙鱼幼鱼上,这是因为成鱼的鳞片比较厚,会遮住鳞片下面皮肤的颜色。最常见的做法是用红色荷尔蒙喂养黄尾金,然后,当作一级红龙出售。
4 m/ K( j- R5 D0 _6 [使用化学增色剂
4 w; U! `& Q& k* v6 Q
这种做法是把龙鱼外部鳞片和鱼鳍浸泡在有色溶液中,使龙鱼体表在短期内呈现出金属光泽。这种方法会使龙鱼鳞片达到很好的颜色平衡并极其具有吸引力。然而,这种颜色将在4-6个月之后逐渐褪去。而养龙爱好者误以为是因为养鱼技术不高而导致龙鱼颜色不好。
6 g( I' f/ P! C
暴晒法
& G% i& ~* [' Q( l( T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红龙和黄尾金。当龙鱼暴露于阳光下时,由于其色素得到增强,龙鱼颜色会加深。由于其加深的颜色,这些龙鱼会被当作高质量的鱼并以高价出售。然而,当这条鱼被移入到夷诘挠愀字卸?不见阳光时,它的颜色就会逐渐褪去??br>饥饿法
$ H3 n# _0 P" U8 i) S这种方法就是只给龙鱼提供能够维持其生存的少量食物。与其它正常生长的龙鱼相比,这种龙鱼的体色更深,但是这会妨碍龙鱼身体的生长。由于没有其它明显的判断特征,许多龙鱼爱好者只能*大小来判断龙鱼的年龄。这种方法会使龙鱼爱好者误以为这种老头鱼的品相特别好,因为它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好的颜色。这种龙鱼通常呈现出眼大,腹部凹陷以及由于不良的游泳习惯所导致的身体不成比例的现象。
/ H- u8 [% K! W4 ~/ `
盲龙法(故意将龙鱼眼睛弄瞎)
- i/ g* u! S6 J% i( w# J这是最近使用的一种最新而且最残酷的方法。盲龙只能看见一片黑暗。鱼的自然变色本能就会使自身的颜色加深(以适应周围的黑暗环境)。由于此法极为诡秘,无经验的养龙爱好者是无法注意到龙鱼的眼睛已经瞎了
1 \9 A3 A: Z( `# g I8 {# n( {
以高等级龙鱼的价钱出售杂交龙鱼
4 v$ K- Z" J4 H7 o* P9 @; R* L# q- v) k
这种杂交龙鱼的幼鱼与高等级龙鱼非常想象。实际上,如果不知道龙鱼的血缘关系,即使是龙鱼方面的专家也不可能判断出两者的不同。一些做法是把过背和青金或过背和红尾金的杂交品种当作过背来卖。当长到成鱼时,这种杂交的龙鱼体色的表现往往不好。但是,这种杂交鱼在幼鱼阶段,专家也很难判断。
0 `, q7 c6 w7 Y0 ^' Y以上提及的一些不道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很残酷而且对龙鱼有很大的害处。为了更有效的激发出龙鱼潜在的发色能力而不伤害龙鱼,推荐喂饲富含虾红素和胡罗卜素的磷虾和对虾。
- D. L) N0 F2 C% L; Z/ a) }, X+ r以上各种方法都不赞成使用,发上来只不过让大家了解一下,如果你爱你的鱼那些方法都不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