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物质的毒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化学物质,会由于使用剂量、适用对象、使用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毒性。而有些有毒的物质,在一定剂量内使用还可成为治病的良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剂量决定毒性”。对于食品添加剂来说,也是如此。使用食品添加剂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超过了规定的安全限量和规定范围,那么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也会变成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及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 x; M7 x k. y" w, `$ j, Q9 O
1.甜味剂使用超标的危害
4 E7 M& g' a% I+ E* Z& t
( F5 ~ g; D/ G) ^4 x9 f9 Y1 a 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甜味剂,如果其中的甜味剂添加量超标,就有可能致癌。
8 K4 X7 g& \& I
5 X: d* ~, K5 z U, E I( M 甜味剂是指给食品增加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糖醇类的甜味剂所具有的甜度与蔗糖差不多,但其热值较低,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常被用于某些特殊的用途,适合糖尿病人作替代品食用,所以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甜味剂常被列为食品添加剂。
; I" q1 L4 t$ R3 Y
0 A: O) o$ F, i1 l/ f; ?' u$ E 在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这样的规定:木糖醇可根据正常生产的需要用于食品中,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特殊人群食用。 " n+ g# [, X3 X8 X" n
0 E& D4 | m* k# T/ F+ h0 b
还有一些非糖类甜味剂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它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常被称为非营养性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但糖精钠的安全性一直存有很大的争议。20世纪70年代,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发现糖精钠对动物有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是,经过后续的研究发现,若在允许用量范围内使用,糖精钠对人体是无害的。
) I: I4 i7 m$ R2 ^/ W4 G8 a: M, G. |9 I! G% K: p8 m( d% {+ U+ d# \
目前在我国,糖精钠在酱菜、饮料、冰激凌、糕点、饼干等食品中允许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添加0.15克,在瓜子中允许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添加1.2克,在话梅、陈皮允许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添加5.0克。
5 K: `9 e4 ?2 Z# U" A, l3 r+ Y3 k1 X6 Q9 |
2.漂白剂使用过量的危害
7 `: M+ F+ P# E! c2 G% o
+ F9 f/ J1 z" h7 Q7 B% n3 S I 漂白剂是一种能够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褪色或免于褐变的物质。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漂白剂多为二氧化硫、亚硫酸、硫黄及其盐类化合物。它们通过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硫来使冰糖、食糖、蜜饯、干果、粉丝、蘑菇、果酒、葡萄酒、竹笋等食品达到漂白或防腐的目的。 3 h a6 V6 S n6 o V
+ ?% E( D; R9 ]: X0 G- j
漂白剂除了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还有杀菌、抑菌等多种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很广。我们国家标准要求:二氧化硫在食物中的残留量必须小于O.l克/千克。但漂白剂这类物质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必须在控制使用量的同时,严格地控制它们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而我们在采购时也要格外注意,仔细嗅闻看有无含硫异味再购买。
6 a$ h5 F# u- d( ?' X8 T4 o0 c# W4 u
3.过氧化苯甲酞使用超标的危害 , X5 ^* a2 B* @5 N
+ K. f0 T1 X8 c$ v( ` 过氧化苯甲酞超标多发生在面粉上。它的危害是:过量的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遭到破坏,同时会产生一种叫作苯甲酸的物质。而苯甲酸只能在肝脏中进行分解,过量食用过氧化苯甲酞会对肝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 n+ y: n* s6 S/ v! W+ e
; J( M, n' c! ]0 [9 \* b% M$ m0 l 我国允许使用过氧化苯甲酞,它不但具有一定的氧化漂白作用,可使面粉增白,还具有一定的熟成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酞在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06克/千克。但是,实际生产中,有一些企业盲目追求面粉的色泽洁白,从而在面粉中过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酞,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购买面粉和挂面时,要看清楚,并不是颜色越白越好,当面粉白得过分时,我们就要想想其中是否添加了过量的过氧化苯甲酞。 3 l Y1 d7 |5 o( S. F+ a+ @
- r2 ?' F& W- @+ k3 ?9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