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70|回复: 0

[添加剂] 食用香精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145
  • 打卡月天数:4
  • 打卡总奖励:1900
  • 最近打卡:2025-11-08 10:09:31

1427

主题

6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277
发表于 2024-2-27 1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食品用香精的简称,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香味的混合物。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过量使用食用香料、香精会带来安全问题。" @3 J! K; h& P5 I( s
食用香精在使用时还具有“自我设限”特性,当超过一定量时,其香味会令人难以接受。6 r/ l0 \, ~; g8 r
% z' K! A# p# x3 T) \0 Y: J; |
中 名 食用香精 5 D8 C$ f) ~! O
别 名 食品用香精
/ W9 P) @' W) `9 {! ~1 F6 X3 X( H" i6 C5 ]) T0 ?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 w) d- d) c5 Z; _9 o. @  m7 \4 |8 v! e# l+ @, j
现代食品工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需要添加相应的香精来强化或改善其产品的香味,诱导消费,扩大销售。
2 s  ?& u4 Q7 s香精作为一种可影响食品口感和风味的特殊高倍浓缩添加剂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食品生产的各个领域,它可以弥补食品本身的香味缺陷,赋予部分食品生动的原滋味,加强食品的香味,掩盖食物的不良气息,香精的这些优点使其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 z; U( t1 x& y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香气物质的结构被鉴定出来,尤其是含硫化合物等这样含量微小但对香型却不可缺少的成分被发现后,合成香精与天然香精的香气更加接近,从而使得合成香精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食品香精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 v9 g7 Y% q5 V" l- l% J4 n  e

1 t- X) g+ {9 p( l: r8 R4 k长期以来香精一直因其用量少,同时具有自我限量的特性,因而不像化学合成甜味剂、防腐剂、色素那样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然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食品香精并不安全,大部分香精的危害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表现出来,这些物质常常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同时多数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如丙烯酰胺、氯丙醇等对人体的生殖毒性、致癌性等。因此,世界各国都对香精香料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加以管理。
7 C$ f7 w" C9 M7 O& A; A 0 z" G4 l6 k! E# ~! W0 \
一是食品不应该加香精或加香精不好。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喜爱食用快捷方便的加工食品,并且希望食品香味要可口、香味要丰富多样,这些必须通过添加食用香精才能实现。二是外国人不吃和很少吃添加了食用香精的食品。食用香精是“舶来品”,越是发达国家食用香精人均消费量越高。我国食品香料和食用香精的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美国、日本、西欧发达国家和地区& R! k6 x+ e) U' I5 y  y

: g4 K6 H+ L$ N6 n* R0 f# i食用香料在食用香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需进行一定的安全、卫生评价,符合有关卫生法规的要求后方可使用。食用香精品种很多,按剂型分为固体和液体。固体香精有微胶囊香精等。液体香精又可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3类。此外,也可按香型和用途分类。
7 b; n1 w+ Z$ u1 R& K
+ B5 v  v- n, L0 ^& s微胶囊香精是将香料与包裹剂(如改性淀粉等)通过乳化、喷雾干燥制成,有防止氧化和挥发损失的特点,主要用于固体饮料、调味料等的加香。水溶性香精是用蒸馏水或乙醇等作稀释剂与食用香料调合而成,主要用于软饮料等的加香。油溶性香精则是用大豆油,调和油,葵花籽油等与食用香料调合所得,主要用于糖果、饼干等的加香。乳化香精是由食用香料、食用油、比重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组成的油相和由乳化剂、着色剂、防腐剂、增稠剂、酸味剂和蒸馏水等组成的水相,经乳化、高压均质制成,主要用于软饮料和冷饮品等的加香、增味、着色或使之混浊。" c  K  D1 I1 A

" q' n, o3 I! H0 O/ l( A9 _9 w( r: c食用香精是食品工业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中它自成一体,有千余个品种。
( X. V) u  m& G( W/ ~# A$ n) ~) x. Z. W- ~, O- d4 W$ Z
食用香精种类可分为:
$ F6 `! p4 T8 M% h; P$ M, {
$ t& F. k; i7 R⑴天然香精。它是通过物理方法,从自然界的动植物(香料)中提取出来的完全天然的物质。通常可获得天然香味物质的载体有水果、动物器官、叶子、茶及种子等。其提取方法有萃取、蒸馏、浓缩。用萃取法可得到香草提取物、可可提取物、草莓提取物等;用蒸馏法可得到薄荷油、茴香油、肉桂(桂花)油、桉树油等;用精馏法可得到橙油、柠檬油、柑橘油等;用浓缩法可得到苹果汁浓缩物、芒果浓缩物、橙汁浓缩物等。全世界有 5000多种能提取食用香精的原料,常用的有1500多种。
& J2 {( i" Y( w0 N2 E4 e7 ?
/ `: I1 `$ }% t) r- O' G! n⑵等同天然香精。该类香精是经由化学方法处理天然原料而获得的或人工合成的与天然香精物质完全相同的化学物质。2 \4 j' E7 `9 K6 }0 h7 L8 Y
; {9 q  j9 A) m8 `4 @' M
⑶人工合成香精。它是用人工合成等化学方法得到的尚未被证实自然界有此化学分子的物质。若在自然界中发现且主宰有与此相同的化学分子,则为等同天然香精。只要香精中有一个原料物质是人工合成的,即为人工合成香精。
8 V: g6 |$ S  g. a& @( X3 _: a
( w& b! o5 D% W; @; c  R( O⑷微生物方法制备的香精。它是经由微生物发酵或酶促反应获得的香精。, g- O: ^5 {7 [1 K0 ~5 L  E
% B5 A. _3 s0 Q4 y
⑸反应型香精。此类香精是将蛋白质与还原糖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得到,常风于肉类、巧克力、咖啡、麦芽香中。
# d2 R/ @* y1 h* x
4 m2 y, W& {$ Q( |0 G- M& c- e按香精的状态分类,食用香精包括:液态香精(水溶性、油溶性、乳化性),其中香味物质占10%--20%,溶剂(水、丙二醇等)占80%-90%;乳化型香精,其中溶剂、乳化剂、胶、稳定剂、色素、酸和抗氧化剂等共80%--90%;粉末香精,其中香味物质占10%-20%,载体占80%-90%。/ f# ?; v- T* R
粉末香精发展较快,在饮料、小食品、焙烤食品等有较广泛的应用。/ f9 K( v! g6 r) `& U% I$ z
/ w) {3 ?8 ]5 `& \+ X
常用的粉末香精有三种类型:- m1 X* |9 F5 o0 O$ Z

3 F( U# U! l/ v' j& }⑴拌和形式的粉末香精:几种粉状香味物质相互混合而得,如五香粉,咖喱粉等;这些香味大多来自天然的植物香料,而在调配肉类香精;香草粉、香兰素等也是拌和形式的粉末香精。
  n; O' l5 J+ N4 o; d9 J7 L
. D% L" N7 r: L( P* M# I⑵吸附形式的粉末香精:使香精万分吸附于载体外表上,此种香精组成要具备低挥发性;各种肉类香精则多为吸附形式的粉末香精。
& w! p$ c5 ~  F3 O2 O& N
* O3 J. S8 i2 O% s: K' ^2 ~; D/ R4 \⑶包覆形式的微胶襄粉粉末香精则是如今食品工业应用最多的粉末香精。2 B; k) q$ h2 e' c% }; G+ F& A

8 d; B, O9 S- H! z' S  q3 t香精的微胶襄化是对香精进行包装、隔离、保藏、缓慢释放和液体固化等作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使香精原有的香味保持较长的时间,同时较好地保存香精,防止因氧化等因素造成的香精变质。
! U* C' t$ o0 a; U# X& b# \/ b; i. E9 r* i( R% p/ P
这种效果是其他粉末香精在食品工业应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的实用性。简述如下:传统的固体饮料生产多采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和沸腾干燥法等生产而成,生产过程中使用液体香精,需经加热除去溶剂,产品的风味会受到影响。5 ?8 m4 g1 s  ~1 ]2 t- v. j: J) C
固体饮料生产多采用干粉混合法,生产过程中各种粉末配料与微胶襄粉末香精直接混合,无需加热,产品风味保持不变。固体饮料使用微胶襄粉末香精加香操作方便,容易混合均匀,不增加加香产品的温度,产品保持原有的粉末状态,在白色含糖产品中不会变色。
. `5 f) r7 q# A! O! |: M. j由于香味成分被封裹在及襄中,因而抑制了挥发损耗,从而延长了保香时间。香味成分与周围空间隔离,防止因氧化等因素促使香味变坏的可能性,从而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保持期。使用液体香精加香操作不方便,不易混合均匀,增加加香产品的含水量水量,使产品容易形成结块现象,在白色含糖产品中会逐渐变黄,香精只能加在表面,暴露于空间致使迅速挥发,保持香味的时间短,香精大面积与空气接触,易受氧化,促使香味变坏,保持期短。2 N/ H2 |9 X2 M! d6 h$ r! J3 v4 W
4 H% k! S# o% q5 u3 s+ t
食用香料是发展食用香精的基础,其发展的重点趋向于天然香料和(或)仿同天然香料。国内外相继合成一大批新的含氮、含硫和含氧杂环类的食用香料,如吡嗪、噻吩和呋喃类化合物等,并进一步配制成不同香精,用于各种方便食品、人造食品如人造牛肉、猪肉、鸡肉和海味类食品等,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8 @1 N5 q; k  P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0 t! m0 ]2 ?3 `9 ]! e* O+ z
2 q; M6 l: f9 s! O, ~简单讲是没有任何害处的。香精只是赋予食品美好的香气,不能多加。因为香精有一个“自域性”——加多了让人闻着不舒服,就象一个女人用了过多的香水,让人觉得味道不愉快一样。食用香精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是0.1%-0.6%,就是你吃一吨的冰激凌或是饼干,到人身体的香精才1公斤到6公斤,而且香精里面的成分还有载体,一般的香精载体占整个香精的80%以上,载体的成分是酒精,蒸馏水,色拉油等,都是能食用的,所以含有香精的食品是不会对人有什么危害的。
6 w5 Q0 a7 u2 T! e, u5 ~  L
3 R+ J) N) t( j; k1 C3 M# E* J' |+ w部分参考用量* G; c/ n+ G; S0 n
⒈油质香精适用于硬糖、饼干及其它烘焙食品等,一般用量为0.2%左右。但用丙二醇作溶剂的油质香精也可用于汽水、饮料等,一般用量为0.05-0.1%。/ l9 l- L3 ~7 t. T$ l+ w+ D
⒉水质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雪糕、其它冷饮品、酒等,一般用量为0.07-0.15%。
0 B; L1 @: H9 Z& c1 o9 ]⒊乳化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等,一般用量为0.1%左右;混浊剂用量为0.08-0.12%。
( P: b/ e. J! o! z6 a) d* ]⒋浆状香精适用于汽水、饮料配制底料用,也可直接用于汽水、饮料,一般用量为0.2-0.23%(全色),0.05%(非全色,另补焦糖色0.15-0.18%)。( I9 v- U/ z2 [2 ?0 h  Y
⒌椰子粉末适用于饼干,其它肉类、蔬菜类、家禽灯粉末适用于饼干,其它肉灯、蔬菜类、家禽灯粉末适用于膨化食品、方便食品和汤料,一般用量为0.3-1%。
# J) [& K& Y  T3 k& Q# B⒍酒用香精用量一般为0.04-0.1%,茶叶用香精,用量为1%左右。饲料用粉末香精用量一般为0.5‰,饲料香精(用于添加剂)(5%-10%)。
( {( ~6 r- l% N" U
+ V% H( J3 l7 ?7 \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
( R5 n1 j, W% N2 ?/ L/ n* y
' }" K7 H9 h$ L# X: a香精的品种繁多,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业内人士认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香精生产企业就必须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在开发新品的过程中,食用香精公司应按照客户需求来操作。在开发新品之前,香精公司的工作人员须深入食品企业以及销售食品的超市、商场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 ~5 e# q/ s7 h! O' v  c, ?: Z5 }( n

3 r* c  I/ o; ]% l: T, A' \以果汁香精的开发为例,果汁的营养价值丰富,品种很多,消费量也很大;而优质香精的应用,有助于果汁的开发和销售。为满足品种繁多的果汁生产的需求,食用香精公司积极开发果汁系列香精产品,品种包括水蜜桃香精、橙汁香精、黑莓香精、草莓香精、菠萝香精、苹果香精、荔枝香精、芒果香精、柠檬香精等。橙汁香精的应用广泛,几十年来,都是果汁、饮料、果冻、冰淇淋等食品生产中用的很多的一种香精。00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