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b7 y7 u Z' N5 c- L3 V刘备何许人?织席贩履为业,一个贫困潦倒的小商贩而已,生于乱世不甘人下,此人能在三足鼎立中站一席之地,太多崎岖太多坎坷,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一生,真正是一部穷小子翻身做主人的励志故事。他的人生经历给蜀汉的基本国策定下了一个基调,自强。所以蜀汉的战略叫做威武以自强战略,这是一个攻势战略。6 a. n& Q; a. N* Y. ~4 ?3 y y
0 u9 ]5 o$ M/ E' v4 v/ B" o当诸葛亮执政,平定南中之后,自然要继承刘备遗志,进屯汉中,图谋攻魏。昔年刘邦也处于汉中之地,那时汉中的环境和条件还不及蜀国,刘邦不是照样积极进取,以弱谋强,最终一统天下么?凭什么较弱的一方就不能有所作为呢?凡是觉得蜀国不该北伐的,其实都是害怕困难的人。 & X: w: V4 l1 q) k. g2 h0 [ 2 h" |. p1 q0 @% L诸葛亮需要做的就是,先谋求局部优势到局部胜利,再从局部胜利到全局优势,最后争取全局胜利。他也许能做到最后一步,也可能只能做到第一步,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和我们今天中国重新之崛起是一个道理,先做事再求成功,做都没做,何来成功? ' U# @9 f' y* ^/ D+ j' _3 F
$ J6 T8 }2 \' A
二,魂牵陇右——战前形势分析1 d# `5 z! e. ]$ j' b
/ r) ]8 S- T: r, {* \ [5 p* G! H
蜀国北边与魏国以秦岭为界,而东边与魏国上庸之地相邻,但此地向来没有开发,到了唐宋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道路非常崎岖,甚至难于通过秦岭,两国都没有把这个方向视为可用武之地。' E9 |2 W4 [- [( z' L0 m# r2 n: \
2 f6 F4 }/ o) r* n! K
因此当诸葛亮第一次准备出兵北伐的时候,他有两个战略选择,西北方向的陇右和北方的关中。 5 r) ?6 ?& r: ~# t- t7 C/ ~$ H* _1 y+ C9 a$ v, m/ H0 ^7 @+ G
从地缘上看,关中虽然看号称沃土,但因为之前曹操与西凉军阀的战争,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还在复原之中,养不了重兵。而且关中那个地方叫做四塞之地,西边的陇山,北边的黄土高原,东边的黄河、潼关,南边的秦岭将关中平原环抱在中。因此蜀国想要拿下关中并巩固之,必须占据散关、陇坻(陇山的隘口)、萧关、武关、潼关、西河这些战略要点。见下方关中形势图。 5 } n: `7 b6 V3 g1 m U* j P0 c' r9 Q. c$ Z7 }) e0 `( B
蜀军以山地步兵为主,骑兵的数量非常少。就算以突然袭击攻取了长安,并没有能力迅速机动堵住各处进入关中的隘口,魏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进入关中平原与蜀军争夺。 4 h2 M- r- g9 a/ V# Q8 t5 M6 R- x+ l c, j
而另一个方向陇右,处在陇山之西,平均海拔在1千多米,其与关中分隔的界山——陇山海拔更是达到2千米左右,对海拔仅5百米的关中平原成俯视之势。 ; I. M N+ T u: P2 W ( O$ |7 j- m: l% E9 y第二,陇右是当时一个主要产麦区。) F; r! E# j L( [& {6 S
' S* z, L/ \9 v! m' K5 |* {' l
第三,陇右是当时战马的主要来源地。 + S6 ?8 x0 w( M* y7 f6 K$ V2 M$ J( `9 I6 s6 w$ w5 t; z! W
因而夺取陇右对蜀国有以下好处,一是与汉中连成一片,对魏国形成一翼包围,并呈居高临下之势,战略态势将极为有利。" K$ `1 x4 z' F
3 T& a9 S. L! H7 `# [9 G( a7 P# E二是可以利用陇右粮食的出产进一步扩大人口,增强实力。 1 E/ S# b( U8 R1 c( ~8 n ) l* u. d) K# ^1 Z! S: R0 f三是可以利用陇右战马资源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 I7 {& C8 T+ d
- U, T2 g: f& t- W1 @. s8 |0 c6 W5 w
后来魏人对此非常了解,司马昭就指出,诸葛亮一向有兼陇右民夷,据关、陇之险的志向。当时的人,特别是诸葛亮最大对手司马懿的儿子,对诸葛亮战略意图的了解,难道还没我们现代人清楚吗? $ u0 M, H( P) g! }( N1 U. m+ s4 D E
而当时出兵攻取陇右对蜀国非常有利。0 R$ W( u9 M% P
: U# d0 ]& e. A" y6 {从魏国的军力分布看7 M9 e3 _) w' p5 _
2 B9 X% e2 o1 j4 m魏国的兵制叫做中外军兵制,洛阳的中军大约10万。 . O: ~8 u8 Y3 ~( e% ?8 H' a. g; o1 T& ^% z
在洛阳之外主要有四大军区,扬州军区大约6万,荆州军区大约5万,幽并军区大约1万,雍凉军区大约1万多,其中主力在关中,陇右不过数千。当诸葛亮北伐过后,魏臣司马孚才提出要在雍州至少放2万部队,才能应对蜀国,这说明诸葛亮北伐前顶多1万余人。0 I6 M0 G0 F- M
( U9 h; m5 `7 E
从魏国朝野对蜀国认识来看& I( u+ ^- o- ?1 _
4 n8 R7 Z' ^$ A* u
从关中方向布置的兵力就可以看出,魏国根本没把蜀国当回事,甚至到了诸葛亮在汉中做了快一年准备工作了,还麻木不仁,一点戒备都没有。这就决定了,只要蜀国出兵,必能出敌不意,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且以诸葛亮精心训练的数万精兵对付雍凉军区的一万多魏军,优势甚为明显。 2 q$ { N2 I# w% }1 z5 ` o) g" d" D0 ?' u. e
从主要通路来看- E/ c+ K8 S5 U. Q) [' _6 [0 s
% j1 N' q% c, ~魏军方面 0 k4 y' W4 P8 H( X0 M4 p/ t- a9 l' u f* `1 v
洛阳经豫西通道到长安,大约370公里;/ V$ O7 A3 x"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