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 {, K7 k' B' G% @9 a" R3 O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要想通过卖水杯来实现年入百万,你需要做什么?* V7 q8 K- @: ^
E- R6 D7 Z' v( R$ e8 V( T
首先,你可以卖这个水杯本身,水杯本身的价值就是为了喝水,从这个角度讲,你可能把它卖到5元一个。 / z: E, o* m* k6 @+ x j& H d8 Z/ @7 F8 i
要想卖更高的价格,你会如何做?" I1 X8 l7 e% ~ x: W
2 [: @( h( I$ b: o
你可以给这个杯子赋能,给这个杯子加上一个动人的故事,加上更多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卖上更高的价格,比如50元一个。具体参考农夫山泉有点甜。 E# H% G( W* ~# h6 e' p4 l8 b1 v* [& E9 w$ v) M
要是还想卖更高的价格,会如何做呢? $ r/ r1 e. [ @- ?: y7 i! g) k3 v Q7 A, g3 U
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知识付费的项目,教别人如何去卖这个杯子,这样就把单纯卖杯子变成了一个课程,这个时候就有机会卖500元。1 P# I0 p7 N) v6 R! K
* ^: w7 Q9 D5 y如果你还想赚更多的钱,还能怎么办呢? * o4 w. \ }4 d3 F6 Q. k* ~3 |7 t: j2 C, K
你可以把如何卖这个杯子的课程包装成一个项目,让别人来加盟,你就有机会赚5000元。+ n1 ^; w T& i Z
, D4 I) t% F9 o) F# E
是不是很熟悉?* [" X" s' j' e, z! P
) F; G0 L) z; |3 j饱和经济下,直接卖货的不如卖知识的,卖知识的不如卖项目和卖机会的。/ L9 k# k& @# ~# e2 b
+ M3 p* ]# W* J5 X
这一切的底层逻辑还是人性。 2 d/ T4 p4 l$ x. ` g 9 B3 L$ V7 L# z. F; Y2 U卖5元的水杯和50元的水杯实际上是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喝水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你喝的水根本没有区别。3 b0 k) E ` j* n
6 l4 \% [( L' a7 }" E$ d1 t% f
卖课程实际上卖的是赚钱的可能性,可能性的价格就比单纯的商品值钱。' T1 N% b7 ?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