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46|回复: 0

三国事件记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2-24 19: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中平元年(184)三月,灵帝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灵帝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灵帝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 I# [8 w1 Q6 O7 C: G. Y
- u0 V+ H/ i2 R/ k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旬月之间,全国响应。时黄巾军主力活动于冀州(今河南临漳西南)、南阳(今河南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等三个主要地区。三月,汉廷发天下精兵,命北中郎将卢植率军攻打冀州地区张角所部黄巾军,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攻打颍川黄巾军。
" D% o! e+ |. `1 `6 |# O4 X6 Z, Z' q中平元年(184)四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四万剿颍川郡(今河南禹县)黄巾军。波才所率黄巾军,大败朱俊军,又将皇甫嵩军围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因缺乏战斗经验,结果被皇甫嵩施计突围。五月,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大破颍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平定颍川,皇甫嵩以功封都乡侯,曹操迁济南相。随即进兵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大破两地黄巾军。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黄巾军皆告失败。朱俊以功迁镇贼中郎将。灵帝命皇甫嵩等人继续进剿东郡(今河南濮阳)、南阳(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八月,皇甫嵩在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大破东郡黄巾,俘虏黄巾帅卜巳,斩首七千余级。: N" F* X& ]* O2 ]) Y! c; a
中平元年(184)六月,右中郎交朱俊击破颍川黄巾军后又立即转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南阳太守褚贡,后新任太守秦颉击杀张曼成,义军复以赵弘为帅,众至十余万,屯据宛城。朱俊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围攻宛城,自六月至八月实施猛攻竟不能下。不久,朱俊击杀赵弘,义军又以韩忠为帅,继续坚守宛城,随后,朱俊用计破城,义军退守小城(内城)。韩忠率军突围不成,被秦颉杀死。义军又以孙夏为帅,仍屯于宛城。十一月,朱俊攻破宛城,杀黄巾军万余人,由是南阳黄巾军被朱俊平定。0 O8 x" \. h* E2 G
中平元年(184)八月,汉廷以冀州黄巾军久久不能平定,命皇甫嵩带兵进剿。时张角病死,冀州黄巾军在其弟张梁领导屯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张梁率军英勇善战,皇甫军不能胜。次日,皇甫嵩按军不出。等到第三日,义军防守稍懈之时,乃于凌晨率军向义军发动攻。义军措手不及,大败,张梁战死,战士被杀三万人,跳河而死者五万余人。十一月,皇甫嵩乘胜进击,与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张角弟张宝军于下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斩首十余万级,张宝战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黄巾军,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至此,黄巾主力全部被汉迁军队消灭,黄巾起义在坚持了九个月的斗争后,终于失败。  h1 d) ]+ B9 q. @2 B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四月,郎中张钧上书,认为张角能聚众数十万人起义,根源皆在于宦官。宦官父兄子弟、姻亲宾客任州郡地方官者,侵害百姓,胡作非为,百姓之冤无处可诉,才铤而走险。应该斩十常侍之首,悬于京师南门之处,起义军会自行散去。灵帝将张钧表章交给宦官,宦官看后皆免冠叩头,诈称自愿入狱以使天下平定,并出家财作为军费。灵帝大怒,命宦官照常视事,而将张钧下狱,以私通张角的罪名处死。
9 `2 s7 y5 F) {% f* z3 Z. I  W+ Y中平元年(184)六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百姓因刺史贪残民,起兵反汉,扣押交趾刺史太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汉廷改以贾琮为交趾刺史。贾琮到职,讯问民情,皆言赋税过重,百姓无法承受;又京师遥远,告诉无门,故相聚起事。于是,贾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业,免除徭役,又挑选廉洁官吏出任各县令长。一年之间,交趾平定。8 u% P% d, U% n0 H( V0 d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边章,北宫伯玉,马腾等人叛乱,冬天,孙坚,董卓,张温等人平叛。中平三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人的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不久,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中平五年,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 C( Q; g% h8 k/ Y1 P% q3 i
187年(中平三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 ^; ]" [5 g! @2 G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还救了陆家的陆康。
* z+ Q: s$ m+ ]4 H3 W' @- o189年(汉少帝光熹元年【此年号仅维持了四个月,被废】同年汉献帝即位恢复中平六年。
, `: M' T' s; C; Z( [. Z3 y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 p/ o2 a( r/ x% B, ~' l- p2 P!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5 ^/ e% s, c. T# H" J6 B
190年(汉献帝改元初平元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卒年15。9 [" v  R2 u4 K
180年各州的最高长官* n4 [( M! r# l9 _- x3 ]! I" a
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5 D! y2 m* Z/ w$ Q" g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 z, s5 B3 k. m% {) P/ N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同年,孙坚攻击刘表被黄祖所杀。  v5 c/ u" Y3 U9 ~. @- h8 e0 ?
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了董卓。9 C- }$ q( A0 j; N2 |( [- j8 i# @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允,败吕布,曹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
- F5 x! Q" z* i1 F  |. U. e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也与宿敌刘备第一次交手。
0 S( P+ c: ?+ M( r8 o& R9 R194年(汉献帝改元兴平元年)吕布击曹操,曹操后院失火,夏侯惇被俘虏,曹操急救,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194年,黄巾起义宣告投降结束。$ ^+ Z* F% ~: @/ M
195年(汉献帝兴平二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M2 ~; E. P* A" T, H5 O: X# a6 d2 x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吕布占领了徐州,刘备投靠了曹操. |9 N/ k. A' M
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讨伐张绣,失败。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 t9 `5 {5 W; x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O8 y& v! C, D8 y% z- R. S9 G
12月曹操擒杀吕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X2 a- W- Q1 E* i) K2 h2 [
199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1月张绣降曹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刘备之前因参与阴谋便投靠袁绍,袁绍百里相迎。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 [8 ~/ t8 {5 J4 m5 r. \  x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诛杀董承等。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10月曹操偷袭乌巢。2 H* f% R& f3 k5 b
201年(汉献帝建安六年)曹操败袁绍于仓亭。刘备投奔刘表。/ Q9 J  }* T" j. M  r
202年(汉献帝建安七年)5月袁绍病死。
! F, H. U- C6 A! R203年(汉献帝建安八年)孙权讨伐黄祖。/ w; z: l# u3 Q" W
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r/ r; b) p9 H& L8 \( I4 d205年(汉献帝建安十年)曹操平定青州。
, }! ^8 g& I8 `0 ?, q8 G7 r: s  [206年(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曹操平定并州。
7 D9 a" s, [5 J% y9 [, W/ x207年8月(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刘备三顾茅庐。
- @- q3 k6 Z6 v  [: N207年8月(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刘备备三顾茅庐,曹操赎回了蔡文姬
! t' g* V0 |8 H1 y: q" @2 q* t: A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
7 h4 D" o% Q8 ?* ]: K/ ^- l+ w. R4 c7月操南征表。3 Q- {/ h+ U9 b; v
8月表病死。操杀孔融。
5 K; }9 Y% ~% ?) ~" n9月刘琮降操。! C: C4 x9 `4 |' b# n6 B
11月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l7 H: ?7 g5 J4 |  o4 B' O
209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10月备与权之妹成亲。
3 Y8 b* ^* y7 g; [) c" f) w# t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4 S& M/ a! r" R- C211年(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操攻破马超。备入川。5 ?% {) ^! U+ n# H
212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10月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U, w( [) J! G4 C2 r
213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5月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 A2 G2 |* t/ D# S+ t, s0 G9 J4 i) D
214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5月权攻破宛城。
7 h1 G/ B, a7 g' f# L3 `7月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 S1 S! A& ]- L) w! o% {1 `$ Z9 n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 m) y4 s4 H/ W' m215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7月操征张鲁。6 p% v; `9 i0 b, r; t) @
11月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权。$ |+ v& u# p( t  J$ K
216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操称魏王。
; y& }6 X3 \0 b  _" n2 ~0 [0 l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月操进攻濡须口,权败。
3 G- G. }; a7 T2 v; x218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7 K; x, A, w# l
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7月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8 w: _; l, q: w8 D3 N
10月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5 P* j  A' m9 I
22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同年改元延康元年)1月操病亡。
8 D, Y# S2 N% x4 I10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东汉亡,曹魏建立,曹丕追曹操为武帝,建元黄初)丕称帝,建魏国。
" l. f. F1 A8 v/ o" w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刘备称帝沿用国号汉,改元章武)4月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
) t$ F* j9 o! ~4 ~+ J" ~9 }222年(魏文帝黄初三年,蜀汉昭烈帝二年,孙权接受魏国封王,称王东吴,正式建元,黄武元年)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7 y1 t' {  E  G5 P
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蜀汉昭烈帝三年,蜀汉怀帝后主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孙吴黄武二年)4月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 m, F; t+ r1 C8月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7 j4 i+ d/ n" `4 R225年(魏文帝黄初六年,蜀汉后主建兴三年,孙吴黄武四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 ^+ u, ^/ X) V8 L5 r; J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曹魏曹睿即位蜀汉后主建兴四年,孙吴黄武五年)丕病亡,曹睿继位。. V. m# e1 e+ V; p1 O( x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5 Z$ h# u; e0 l) N; V, ?  _227年(魏明帝改元太和,蜀汉后主建兴五年,孙吴黄武六年)亮上书北伐。$ r5 `% v  n0 J8 W, ~
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孙吴黄武七年)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
/ K* \6 ?: X9 i" ]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 `' s# `: l" g1 j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蜀汉后主建兴七年,东吴孙权称帝,建国号吴,黄武八年)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 o5 E0 S1 B+ a  f2 f230年(魏明帝太和四年,蜀汉后主建兴八年,孙吴太祖改元黄龙)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 v. j  `  t% \( s- o6 N/ W# n" h231年(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汉后主建兴九年,孙吴太祖黄龙二年)亮第五伐中原。* Q, \. J! P% X
234年(魏明帝于233年改元青龙,224年为曹魏青龙二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孙吴太祖于232年改元嘉禾,234年为嘉禾三年)亮六出祁山。
1 r3 l% W0 t& L8月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 o. d1 C7 y; Y235年(魏明帝青龙三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三年,孙吴太祖嘉禾四年)1月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9 P' q7 f- h) U! J237年(魏明帝青龙五年,同年改元景初,蜀汉后主建兴十五年,孙吴太祖嘉禾六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h1 W) s7 g4 q9 w/ [0 y7 Z, O
238年(魏明帝5月景初二年,蜀汉后主改元延熙,孙吴太祖嘉禾七年,同年改元赤乌)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0 T3 w8 u1 l; D' r! Q  E* h8 Z  @8月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1 Y/ P  c2 g2 Z0 t' ~& ]+ y) {239年(魏明帝景初三年,同年曹芳即位,蜀汉后主延熙二年,孙吴太祖赤乌二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E' t( C1 W, i; n
240年(魏哀帝改元正始,蜀汉后主延熙三年,孙吴太祖赤乌三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 `3 o) w' B- _241年(魏哀帝正始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四年,孙吴太祖赤乌四年)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y' e/ E/ Z" t2 U9 Q! [$ T1 o
242年(魏哀帝正始三年,蜀汉后主延熙五年,孙吴太祖赤乌五年)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 f' c- w0 O7 ?* N1 m244年(魏哀帝正始五年,蜀汉后主延熙七年,孙吴太祖赤乌七年)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 J7 g' {9 P; j9 S8月幽州刺史毋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 D  {" _3 q  l2 w  C: i7 H9月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H! l, Q0 C5 {$ L
10月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6 r8 W" j' A# u% p
11月毋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4 {9 {- Z# Q/ B* {' b
245年(魏哀帝正始六年,蜀汉后主延熙八年,孙吴太祖赤乌八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c+ g$ S0 j1 C. q+ ?
5月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毋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4 n( K4 x/ R9 p- h% s
246年(魏哀帝正始七年,蜀汉后主延熙九年,孙吴太祖赤乌九年)毋丘俭两破高句丽。
' i& l% O; H/ U) P! W8 T) G1 e247年(魏哀帝正始八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年,孙吴太祖赤乌十年)蜀将维出陇右攻魏,' L; V: p3 W8 f$ e) A
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W7 \1 C3 g4 W9 n2 e248年(魏哀帝正始九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一年,孙吴太祖赤乌十一年)懿封为丞相。
# `: f% h! {+ P. _249年(魏哀帝正始十年,同年改元嘉平,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孙吴太祖赤乌十二年)1
6 L" ]& D7 t$ J5 a月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1 l/ O& d8 a# f6 M$ S# p& v0 z
250年(魏哀帝嘉平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三年,孙吴太祖赤乌十三年)权废孙和为庶人- B9 _8 W- a9 l# {+ B
,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0 Y# I! [) I% T( N1 A8 `+ ^251年(魏哀帝嘉平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四年,孙吴太祖改元太元)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 ?' Q( F  ?6 g" Q0 \1 k2 o2 ^7月懿亡。' v# I8 v+ N) s
252年(魏哀帝嘉平三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五年,孙吴太祖太元二年,同年改元神凤,同年孙权亡,会稽王孙亮即位改元建兴)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2 o. z2 ~2 `6 c1 T* E; E* k
253年(魏哀帝嘉平四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六年,孙吴会稽王建兴二年)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4 r& P6 m' g1 t* F. y& |) m
254年(魏哀帝嘉平五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改元正元,蜀汉后主延熙十七年,7 m# b" T: v( K, w; V. j' Z
孙吴会稽王改元五凤)
, I% K' L3 B' A9月师废曹芳。' d$ j2 t: _$ _, P
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3 u) ]7 I7 w+ E1 a# e
255年(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七年,孙吴会稽王五凤二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 X, K% a" [" i' k256年(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三年,同年改元甘露,蜀汉后主延熙十八年,孙吴会稽王五凤三年,同年改元太平)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
4 C) t+ M2 m- x$ l+ K. |2 l* v# q/ w" h257年(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九年,孙吴会稽王太平二年)诞与孙, z1 `) K" _. {0 j) U/ b( R) [
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5 |' ]. P1 _9 Q1 a% i! W( S0 L
258年(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三年,蜀汉后主延熙二十年,同年改元景耀,孙吴会稽王太平三年,同年孙綝废孙亮,立孙休为帝,改元永安)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 Y& P7 c1 O% {* ]# o" d
260年(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五年,被诛,曹奂即位,改元景元,蜀汉后主景耀二年,孙, d# E, k# p0 c/ d2 r4 j$ t
吴景皇帝永安三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 v0 t, Y) a3 R! y3 `1 N- @6月曹奂继位。2 ~6 N, ^( Q/ S. N
262年(魏元帝景元三年,蜀汉后主景耀四年,孙吴景皇帝永安五年)10月,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5 a/ x! k( s4 b5 i8 k( t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汉后主景耀五年,同年改元炎兴,同年后主刘禅投降于魏,蜀汉亡,孙吴景皇帝永安六年)昭三路伐蜀,蜀亡。
+ I( w7 S& {8 I. W264年(魏元帝景元五年,同年改元咸熙,孙吴景皇帝永安七年,同年改元宣陵,同年孙休亡,孙皓即位改元元兴,追父孙和为文皇帝)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7 w6 {) s( ^% y# k" q: N( |7 i
265年(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马炎废曹奂,建国西晋,建元泰始,孙吴末帝元兴二年,同年改元甘露)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9 w+ V, i$ {7 y1 O& o7 [12月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 @: w! o/ d
271年(西晋武帝泰始七年,孙吴末帝于266改元宝鼎,于269改元建衡,271为建衡三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y- N/ M) z# z/ [3 k' g6 G
272年(西晋武帝泰始八年,孙吴末帝改元凤凰)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X3 S3 i9 w1 j
276年(西晋武帝于275年改元咸宁,266年为咸宁二年,孙吴末帝于265年改元天册,266年改元为天玺)2月东夷八国归化
8 [0 t8 d" |$ Y0 q3 s7 I7月东夷十七国内附
& ^0 t% E9 L3 D/ ]277年(西晋武帝咸宁三年,孙吴末帝改元天纪)晋文鸯击破鲜卑人。7 b! @3 V# T- t; k6 r
278年(西晋武帝咸宁四年,孙吴末帝天纪二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 A9 s& f5 H6 m/ ]9 s) U2月东夷六国来献
- C6 r# m: |$ U279年(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孙吴末帝天纪三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0 S5 c8 C6 o9 `3 j
280年(孙吴末帝天纪四年,同年,孙吴灭亡,西晋武帝咸宁六年,灭吴改元太康)西晋灭吴,皓降,吴亡。
2 v- l' G; Q- g/ y* l8 {6 o0 {' t7 E' O;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08:19 , Processed in 0.1668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