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各位小伙伴,你真的了解,在2024年各种假期的规定吗?
7 o' e" I: d* O3 V* w
2 g* X8 _7 \9 A& o5 _5 r1 j# w2 K0 d* ?; f1 Q( u S' k
总之一句话,希望大家:高收入、多休息、少加班!
+ U- Y9 P! c9 k% i3 i7 }# p9 X) m* N3 d, h- ^
6 x( S, ?' n! p: X( m. y
01
0 s( M6 i: X! }7 W
0 L& a/ q8 A: l X
7 w) X+ t" |5 Q休息日
9 c" `( U) X/ ?3 S
$ Q+ F( S5 x& C0 l, F& o% y
正常情况下,星期六和星期日为每周休息日,双休日不计薪,全年104天。
7 c" m, k9 e* R1 I+ _" R. @3 Q
4 Z$ ? u: H# p/ U. x' n9 d- m! X相关法律规定:
4 {* d; q {3 A/ G
: d4 G S8 J2 L) {;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8 L. |$ y- u8 U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5 W$ i$ W0 Y9 g$ R5 E
8 M5 l$ X3 `2 k0 y9 U9 j
在这里需要说明下: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应将贯彻《规定》和贯彻《劳动法》结合起来,保证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所以,有的企业将40小时分摊在6天里,休息1天也是合法的。
, r1 ?6 U0 o! [* P
( \. T$ c0 n/ ^/ s, Z# B1 I02
1 a0 T( k6 s4 C& v7 @: C
- Z' L, n9 p# v* r病假
4 X v; T* I$ }0 d! }* m: l `
' [. C6 _( ~; S) ] @! x关于病假(疾病或非工受伤医疗期)的天数,是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特殊情形的可延长)。
# W# P. l& Z" r! E. U% ^
# {+ ]* o7 p2 `
相关法律根据:
2 C- R8 z H8 i* K6 a" z+ u. N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c) B9 M1 L$ n0 J$ B% ^
! |, h# g0 _& ~, H0 k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6 b( R8 C% R5 R' b# x0 w+ a7 ?, s/ Z% M, f$ ?" Y3 `
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 o$ Q# p* ~3 U2 W; W4 {# o& m1 `, x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员工病假期间,企业需要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m+ ~# E. i2 ^' D8 _2 z' j$ l" b# F
9 |; v" J! ?! }0 ~+ e1 w, z0 A8 M
03
! S- C' G' T4 N' a& T) d1 ~# N" ~; o
+ b; Y7 h9 H/ m- z; k( W7 ]婚假
0 q. V/ B" n9 M, @7 H- ]7 Y n1 s5 ]
, b- m- U- Z& G$ U( E5 @9 b) Z2 ?, f9 H各地的婚假天数遵循当地的规定,每座城市的规定会略微有所不同。
5 ?4 |9 s# z3 d" o, W
3 b% k2 [; |: i( c5 K# T1 L( Y相关法律根据:
% J3 Z& P0 v$ \& C
" E* C: R: S# y- G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9 [# q: j$ b0 O
: L' U0 s, k# \* \7 N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 E4 W% Q _$ a1 a, [
: G" }7 o9 \, ?* c; W
提醒一下,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3天的婚假。
( r H, {; I; J. D3 z
04
7 _/ R3 P5 N( }* X/ v4 t% K
/ o s2 t1 c- M3 e t; Q/ v产假
" O# a u% _, y2 E0 i
, C# N) K& }6 H _2 }8 C9 N2 @" A产假的天数是:98天+各地奖励天数。
4 W4 Y" |: {3 ?7 i. ^, j7 a
: R7 x' S4 @, l/ }6 K5 o相关法律规定:
5 u3 V' ]% W4 P+ M* S
7 b- P" c6 ~) B* k- I* W5 c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1 \7 M; x9 Y M$ u7 M4 ?, \$ D- m
# i3 s# N8 B6 z) H M* I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5 h5 O, A1 l4 ~" `/ f% [1 }
# G5 T) n1 p0 ?2 n8 r" N" O ~需要提醒一下,就全国范围内而言,育儿假是强制推行的。用人单位需要完善用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育儿假、护理假等假期期间的工资待遇。
* z1 x& Q( q4 A& n
4 Y4 g$ H; M1 N( f/ m" b05
" r8 R# `: t9 k! Q
* K0 M( I: @) y c' M产前假
1 W, I0 R; ]- ]* v. j" o
$ E$ c8 |6 c; t
比如广东,女员工怀孕满7个月以上,可享受一定的带薪休假时长!每个地区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8 L' O7 E* l) J1 k5 O
2 y2 Q y/ c' @$ U相关法律规定:
+ U2 T. y, {2 S2 ~# r0 b广东省:在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 `( ]. s2 ~: U ^* _
' b- Z& H% x; x. P3 D: X
(一)女职工不能适应原劳动岗位的,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岗位。
! X# r; ^. \5 p1 S6 }* s3 d. f4 J. s; y6 j# b$ v3 k- \3 q
(二)女职工经医疗机构诊断确需保胎休息的,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病假处理。
7 f. T1 c8 J6 c4 g
" Y5 J# w) E9 g! d8 v7 g1 w+ s5 b" J' i5 d(三)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每天安排1小时工间休息,工间休息时间视同其正常劳动并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并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或者从事夜班劳动;对从事立位作业的女职工,还应在其工作场所设休息座位。
! |5 Q0 ?( k- F% Z c
7 P9 B+ H! Z. {0 m1 |
(四)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按照规定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视同其正常劳动并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 e0 s% e* j8 O# e6 e+ I$ C( E- _- J y( f1 V; l, n1 }! g! `
06
! p: D4 i) t" B5 k
4 Z2 ?2 T" G' \护理假(男方)
+ p3 I, E( @! f0 y3 ~) V
' }- L# I1 _5 ?4 V" S& y8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在本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男方的护理假或者陪产假(福建称照顾假、青海称看护假)。
/ A# Q9 b2 f: r+ @: g s7 A6 l; H, D2 f+ @- }) y
根据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陪产假基本上在7天到30天不等,譬如北京、江苏、广东等十几个地区是15天,上海是10天,辽宁、湖南、重庆、四川省20天,内蒙古、广西、宁夏省25天,云南、江西、西藏、甘肃是30天,河南是1个月,而山东则仅7天。
! g7 C+ n! n" e! ^* v) d+ f7 a2 X& J3 _, F# F
07
+ b- {! r1 e" i8 T/ p, k- ^
8 @, \. c7 d7 h+ M
孕期产前检查假
+ x( ?1 w3 e3 J: ?0 Q
* w3 V3 V3 r/ |, P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产检假的次数和天数,但根据这条在实践中认为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
* k9 V& \- o! k3 \/ F$ h: k. J
4 ]0 L$ k" K$ D; A H7 g相关法律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7 ~2 a/ a: w0 l( Y
0 U- |! k& p( [6 q/ h9 w, h这里提醒一下,孕期产前检查假不能按病假、事假、产假、旷工等来算。产检假是按医嘱来进行,只要是医生认为有必须检查那就必须检查,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相关的便利条件。
- F4 t, ^8 O/ F6 M9 W
" ?1 J; `1 Q/ b- n6 I08
D" o& B/ e% o' \# p5 Y
- V! Q( G5 n. e! G7 j哺乳假
* Q. b8 K) M+ X' D( \3 \2 {
8 [ {. J( v/ W3 z% F$ Z) [6 x! ]哺乳假是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后,妈妈每天都可以享受在工作时间内两次0.5小时的哺乳时间。
3 C- g, G8 P+ B% O; d
" T3 \! D' m: I. ?- r+ [0 g5 V相关法律规定:
1 m, b' a: { @. E: D* j6 X. R
9 U' Q/ G6 `: K4 E) I+ ?! s; a: h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 B0 ]# j& S4 ]4 E; w0 q" z
4 S9 Q0 ^9 x+ W! n5 ]7 [09
4 |4 U/ R9 L2 \4 f
5 C) d, |& @9 L! h: H3 H
工伤假(停工留薪期)
1 Y' q* c; }) K/ T( m7 u& o
6 @' t) q# m9 f相关法律规定:
# h' T! P0 G' I. Z8 E5 ?4 I e% K
0 g3 o+ _3 C; }; Z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p& J0 w, S: V+ H; W3 K
* ^0 ^2 M, ^1 `# |9 M- u' z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 V8 s+ Q$ p1 s1 w1 b+ S
$ Q0 C$ o* H. Y2 v4 I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o' n9 z: R0 V% t' v, X( |
5 M6 E- v: v' X( F
提醒一下,职工因工作原因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j2 c1 s! o' Y7 E# ~
' _( @2 f3 e/ t4 X以上就是在2024年最新的一些假期规定,你Get到了吗?
& t7 V1 q$ L: k3 c- Y$ Z: A/ R
8 @5 C5 X* C, l: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