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未评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保健品大全套,年轻人的养生可谓到了“血脉觉醒”地步。而熬夜、喝酒党最爱的“护身符”,无疑就是护肝片。
! K9 P% v6 h/ V9 B
9 R' U- G- @( k8 E0 Q
, G2 ^& i; h Y2 e 有养生意识固然是好,可如果不了解作用危害就盲目进补,则可能适得其反。近日,就有人“补肝”补进医院了。
6 v& o0 B- H* f i* M% O* H; @
$ j- {3 S' B0 z) J, N! E2 O 33岁的季先生,因年底拼业绩,常常喝酒应酬,熬夜也是少不了,疲惫不堪的他为了保住身体,这两个月来一直在吃“保肝片”。
; Y% P/ b& c/ p; \1 g 1 L' w: F/ C* V
然而这段时间里,他的疲惫状态不但没减轻,还越发感到疲乏无力,皮肤、眼睛、尿液也逐渐变黄,整一个“小黄人”似的。
: k0 ]& h9 l3 X& M; u% A+ J2 k 4 u* x. [, ^: d0 h
生怕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季先生赶紧去了医院检查,可奇怪的是,他既没得甲肝乙肝,也没有自身免疫肝炎,转氨酶和胆酶却比正常值高了五六倍。
3 R! L1 z$ ?8 E/ b: @, j
0 T, f' G$ I6 x i4 L9 ]/ B* f 后续医生结合他的用药史,诊断其为药物性肝损伤,需要住院治疗。
5 ?9 B! i, f; z" u( e* V
( Z. f$ f, u! c& S 医生表示,盲目服用护肝药物,容易增加肝脏负担造成肝损,最近他们医院就接了好几例吃护肝片吃到肝损入院的患者。
, x/ W& a/ b; B$ s) T7 r0 V
2 H$ f# }$ U" I' v0 t5 t “熬夜来一颗、喝酒来一颗、尿黄来一颗,……”很多人跟季先生一样,把护肝片当成了万能药,只要跟肝有关的问题,都拿它来“治”。
3 v% I- }0 v0 `0 @$ x/ U' r
/ v0 s' Q `- a( E3 I! } 市面上常见的“护肝片”属于保健品,通常含有乙酰半胱氨酸、水飞蓟素、B族维生素等成分,这些东东确实可促进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i/ M: o! D4 K0 p0 \! S
0 D1 q' D, g; J2 e! L. T 但它毕竟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如果肝脏已出现了问题或肝功能受损,吃护肝片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 b2 N5 Y# K4 ~' b2 z4 z & Z4 M' b4 B7 f$ z: i
而且相比药品,保健品的审批流程更加简单,不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就可上市 ,在成分方面更难保证质量。
2 a0 m$ z% o, b) Z* E# V( K7 K ! I; \1 O" R$ z% w
如果不加辨别长期服用且剂量过大,就易超出肝脏正常负荷,造成肝损,甚至中毒。
. ^( |4 S `! ]0 w, y- u7 i
8 x/ w6 C- t* R2 v% z: y+ h 因此,在吃护肝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 ]- x$ S/ J" n3 ^+ A, I
0 E$ |* N$ R: Q2 D0 F1 w 黄疸: 黄疸是肝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其特征是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这通常是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导致其在血液中积累引起的。
) f2 j' z' ]' A' o1 M% }
' J1 B: `) @& n5 W8 H* h 腹部不适: 虽说肝脏没有感觉神经,你怎么作它也不会喊疼。但当它支撑不住时,会通过其他器官组织通知你:
5 V2 |7 q/ N2 e& I+ T" g" j% j' P
/ }3 [: g: Y/ o5 ~7 s* g( S 比如肝脏受损或发炎时,会导致肝肿大,引起肝区疼痛,出现腹部隐痛感;而有肝脏疾病引起腹水时,也会导致腹部膨胀,出现胀痛感。
; O/ f6 f$ U2 j * L7 B. X8 h# z' q" D
食欲减退: 俗话说“肝胆相照”,肝受损时,消化酶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和排泄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现象。
$ u! y2 h' A/ |/ F/ M, U' v( U
, R0 c+ N C0 Y6 x, r
疲劳和乏力:肝脏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当肝脏受损时,能量代谢可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变差,身体也会越渐感到疲惫和乏力。
( q' P" t% S# d
! u4 ]" i/ p5 A& v4 P7 N# |6 _& r& C; D 尿液和粪便变化: 肝脏受损时,无法有效地处理废物和代谢产物,导致尿液中某些废物浓度增加,尿液颜色变深,呈深黄色、棕色或茶色。
! J: S8 s0 o1 H8 p) H7 g0 p 9 }3 i2 u) n: @, G2 s% W1 M
而胆汁分泌受到影响,粪便颜色也会变浅或呈现异常颜色,如灰白色或黏液样带血丝。
7 _5 `- A3 f; Z4 n$ k
" V* i2 T1 I/ q' I( x u% [$ n) t 其实肝脏是个伟大的解毒器官,而且有着强大的再生能力,只要我们不作,就不需要特别进补。每个人能好好注意饮食作息,减少毒素摄入,就已经是对它最大的保护了。
3 D" o& f& G! @' T
+ G8 Q: a/ f7 z. }& t5 E* W& X7 Z V 酒精需要在肝脏消化,喝得越多,肝脏“连轴转”的情况就越多。
; K3 P6 d* J4 _( ]4 V/ R. N
0 x2 X9 s9 E1 i+ P
把肝熬坏了,问题就来了,轻一点是酒精性脂肪肝,如果继续喝下去,可发展到肝脏纤维化或不可逆的肝硬化。
. P5 N0 i$ T6 @" F1 b# G; _' M
5 i2 U: z# s- w8 L' Q" W- v
因此及早戒酒很重要,如果无法避免喝酒,则需注意控制喝酒量。据中国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饮酒量,成年男性一天酒精摄入量<25g,女性<15g。
; T( I M+ A. }+ @2 q, [
! K- K4 s/ w5 P3 T1 t 无论是保健品还是药品,没事都不要自行随便乱买,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遵医嘱服用。
( F6 X: S# p$ X& e6 u. Q G4 K4 h + X4 K1 h: L0 }; @% J
因为“是药三分毒”,如果盲目进补或吃药,累积的药物毒素又得到肝脏才能解,一来二去,就会增加肝脏负担,它不损还有谁损呢?
* q, s2 K. x5 h. P, ` 8 t/ X( b; b; @% q N
虽说熬夜不是直接导致肝损的原因,但长期熬夜会让身体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找上门,肝脏又要加班解毒了,久而久之就易出现肝功能紊乱。
; q5 M5 x3 h5 k A, x) V / k: ^1 i' K: W: y/ b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 S2 Q0 e7 j' K3 c( N Q & B1 H+ }& M% T" u% S7 a" Y
; _7 x2 P" i9 ?1 V) B* J9 f9 w7 I, \ 因此,护肝饮食和运动可重点以避免或减少脂肪肝为主。
+ J, F5 j p+ Z# u
" h# X& n% z7 f3 n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这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0 `; {% B. f6 v- u! \7 H
, H8 J, \$ @6 N0 r 日常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胡萝卜、苹果等,丰富维生素可为肝脏供能,并参与肝的各种代谢,增强解毒机能。
]2 C' R1 q& h1 r. I
, w5 d1 e9 y" y 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食物,提高酶的活性,增加肝糖原储存,有利于养肝护肝,常见食物有瘦肉、鱼类、乳制品等。
% `; w( Q D7 L
0 l# `3 z; V6 u, H 上海六院在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常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改变肠道细菌组成,并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减轻脂肪肝。
0 l5 X7 b& Q |
1 \9 x& A: y' ?+ t' Y- m* p' W/ p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建议,该类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
( q$ j9 R% ?/ j9 r5 m- p' U % m/ X1 ]4 m- ]5 e- O2 f4 f0 f* g: @
而《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周≥750个代谢当量(750 MET-min/wk)的运动量,如150分钟的快走,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 v G! q# p( P# r 3 ? H8 A1 l: t7 b9 z- X
因此,懒人最方便的形式,就是每天快走25分钟。
) ?; j+ m' e, p0 g" A
+ R2 O4 v" ^6 P 而对于其他肝病患者,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耐受力较正常人差,剧烈运动易疲劳。
S: Z* T: y* n+ U
) t! W! w4 O2 D% p" H 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平和的有氧运动,另外最好在晚饭1小时后锻炼,这时人体各项功能处于平稳状态,血液分配均衡,最适合运动。
5 ^. V3 Y& F" s* b0 Z # U# D/ ~' Q0 v @6 o0 o5 H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