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 v. B+ s& K5 y5 w
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一个概念——“登门槛效应”。
; n( ]: v5 m ~5 H5 ?% h& ~# r& e背后有一个实验:
# E8 `- Z; g. P' p8 b) t工作人员到小区里,跟太太们商量:
& H l) X% |) f/ z& _+ d5 ?能否将很小的一块广告警示牌,贴到她们家的玻璃外面。
: L" _* |4 X: |+ r$ t大多数太太,都同意了这个请求。
! f$ F' u# `( u& d0 g8 B& f" A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再次来到这个小区里,跟太太们提议需要换上一块更大的,不那么美观的广告牌。
0 m% w% ]# I3 r5 b9 c
结果表明:
9 P8 G A: w9 [* b8 k* _当初拒绝他们的人,再次拒绝;
# W, v' I N! t当初接受他们请求的人,超过半数都同意了。
9 \2 S5 `( J9 d( ?. c3 K& P2 \“登门槛效应”有另一个名字:得寸进尺效应。
# r1 i* }: X6 ~# L% A3 x3 ~登门槛效应的意义:
0 N& v( _" o6 C' I% {
你想让某个人帮你大忙,不妨试着先让他帮你几个小忙;
6 x% D8 A. j' r: L$ Z$ b o0 S6 p当对方接受了你提出的较小请求,那他就更愿意接受你后来大的请求。
( c r6 ?+ E) g" \7 i' R8 Y在任何关系里,你想要突破对方的底线,都可以用。
1 W' ^" W& ]1 Z2 I/ e) ]! D从3个方面为大家分析“登门槛效应”的运用。
1 Q" d% B$ C8 p1 o, A' t
异性相处,人际交往,职场关系。
) f; ]+ ~9 ]9 r0 i
) [- H( G, L# I% v! B-01
- t _ |" L( z( j& y突破暧昧对象的底线:试探与依恋
3 W' L0 u1 o2 Y9 n: Y! I- t5 @: n. P在两性关系里,男人总爱说一些谎言。
6 s1 p. ~0 @; x O. F- t3 n; O3 T
他说:“我可以牵你的手吗?”
8 o6 V6 D+ N% g$ _其实心里想的是:我想和你拥抱。
* [; p& \7 i0 H! y男人说:“我可以拥抱你一下吗?”
5 a5 R' G& _$ }9 @3 C5 V
他想的是:“我可以跟你接吻吗”。
8 ]+ ^9 q- @6 v9 B男人说:“我就蹭蹭”。
# o z3 B9 O7 K' Q8 e ?他想的是:“气氛烘托到位了,你就情难自持了”。
( B+ R9 I6 q$ v* L7 ^3 C, g M
一环套一环,每一句话,每一个操作,都是对女生的试探。
) Q; `! p2 X9 [$ t. W7 u5 b
这就是“循序渐进”得引导,一点点试探女生的底线。
2 ?: f% `- G2 t先给女生提出一个“不那么过分”的请求。
3 u8 D1 E1 {2 |. A+ f9 O
女生以为:“哦,他还挺老实,挺真诚的”。
4 g' z( P) |, W
实际上,男生已经在心中预谋好了下一个阶段的策略。
. s4 o% k; l; i( W+ m女生对男生的试探,也是相似的模式。
$ D% ?7 [: B3 [( r
你想靠近TA,那就试探他对你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 w( E- O' z) t% B$ _+ N$ E
你想通过聊天推进关系,那就试探他能接受的“撩与被撩”的上限是什么。
7 u1 V4 e8 @5 }; x
你想跟他进一步发展关系,那就试探他对你的“肢体接触”抗拒程度。
1 g' ^- o+ u0 Q) n' x/ M: o暧昧阶段,试探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 u, N/ q8 d8 J/ F; e
第一:掌控信息
+ e" ^7 t! |( \& ?7 C& g9 [
弄清楚TA有多喜欢我,他的底线在哪里。
/ ^* R4 w$ Q/ ~
第二:决定自己接下来投入的成本多少
7 b5 T3 R: N" h$ M8 z% w8 m第三:掌控接下来暧昧关系的走向
. p1 l3 ?) l6 x2 k( D
试探完成,如何建立异性对你的“依恋关系”?
* C& v0 ~) z$ D, Q: R2 I( T5 E$ k
当你为他付出的时候,也记得引导他为你付出。
2 `( ~) j. E/ L# N% I你送他一份礼物,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
: g% ?4 @: N/ [1 [7 n8 X
那你就引导他:
" F& z' N3 {2 t: ]
“你喜欢这个礼物吗?我可是准备了好久呢,你要不要请我吃顿饭?”
, s9 E( {1 x8 z0 k9 ~既达到了让他为你付出的目的,也为你们下一次约会做好了铺垫。
1 Z, V Q/ |$ w
而他为你付出越多,对你的“瘾”就越深。
3 L6 s/ A5 D1 Z3 [
这就是“赌徒心理”。
. r# W y; h- F g8 r o- ^2 M每个人在感情中,都是一个赌徒;
2 |9 A6 y" ^7 ?2 i' z0 [
投入越多,越想达到目的;
, \) T! ~4 v$ D# N4 L5 y2 [2 z
投入很多物质和情绪价值,希望撬动对方的爱或性。
/ o2 l% J9 l1 S2 P8 k
明白了吗?
0 d" v$ |& x1 @2 u* U6 G
你每为他投入一些,对他的依恋就深一些;
7 P* m! `; _. c$ [: {; H: u
同理,TA为你付出多一些,也会越来越依恋你。
: z* a3 ?- }( s, o% n
8 g) J0 _5 ~% `1 T9 {( q-02
3 K: g8 o V) b; |5 U* j. s
人际关系:如何麻烦别人?
' e B( z$ \6 L! e6 h
举个例子:
: u; w c6 a, M9 m. y. c朋友找你借钱,张口就是:“你能借我10万块钱吗?”
* O1 Z( l3 ]; @8 j0 O( j
你很为难。
5 G8 _/ W& Q* m虽然你们关系很不错,也挺信任他,可你不想借给他这么多;
; k% {8 B7 n; e0 X8 W$ B- r
因为这10万,是你好久才攒到的。
% T8 L, H1 I7 t' u. H% m" w: u5 ]" L& e
在你婉拒之后,朋友降低标准:
1 |5 H- D$ ]9 O+ C7 X* O“那你先借给我2万行不行?我给你写好欠条,一定尽早还给你。”
* L; y6 z0 T" {从10万到2万的巨大落差,让你潜意识的接受度更高;
( k7 l ~. n. b" P4 ~) v- B
再加上,你已经为拒绝他一次而感到“愧疚”;
+ \* p+ Y- b# s- M1 q: X/ E5 `2 s
所以你没有犹豫,直接借给了他2万。
+ E9 m; ^ B! @/ v
你不知道的真相是什么?
, G, i% ]/ S/ j5 m从一开始,朋友就只打算找你借2万。
3 a0 u0 O3 U) U$ r+ ]* ~3 U先提出10万,是为了给你制造情绪的拉扯感。
5 D( c# M+ _0 R' U; [
这就是“登门槛效应”的反面例子——拆屋效应(折中效应)。
- N: G' s D9 W4 G& s8 S
鲁迅先生写过一段话:
& |" \1 d4 \6 E# F6 y0 w. E* p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出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 w. O% s) y1 g! }4 E4 T
9 P0 t" f$ p+ n& g9 `/ e. f: J+ e拆屋效应与登门槛效应,就是“一正一反”的组合拳。
# N5 [1 q9 U. ?% m( t: R2 y
如果你担心对方拒绝你,那就使用“拆屋效应”。
' D/ Y ?. y0 \$ C: T. H先提出一个难度有点高的要求,当对方表示难为情时,就降低要求。
( N7 E8 L$ [; F- {; ^2 F' I& U$ n
如果你想让他更信任你,愿意跟你建立更紧密的连接,那就逐渐提要求。
( r+ I! E, ~' B- B当他帮助过你一次,就会再次帮助你;
; B% z p5 m4 y4 S% W/ w7 z( a当他为你付出一些,就愿意付出更多。
( e9 f; S t9 n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有“认知偏差”。
" \2 W& [6 Z$ _0 V' n' g0 T他帮助你的过程中,价值观是:
- Z/ P" d- o3 d: x/ _% L' v3 d
“这个人值得我帮助,帮助他,带给了我成就感”。
7 ]2 c1 L8 Y. Z! r8 j/ A+ |
当你再次请他帮忙,就算难度增加,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7 y$ X7 @+ i* k; E, y" p* j u4 \9 d Z6 m, v5 r
如果拒绝你,就相当于他亲自否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否定自己之前在你身上投入的东西,都是错的。
k$ G' G6 D! r0 u9 |! e, R
人往往很难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有了认知偏差。
8 a; ~$ X) @' B
; o) s' i X; T1 q3 {
-03
4 s( g8 ?% i4 R3 ]8 B# J' p9 c' ?
" E y8 `4 N$ P* K$ ?职场经验:打造你的升级模式
7 ?6 {8 e9 L- g& \$ E职场就像“打怪升级的游戏”。
! c3 L- A& N; o, D0 E3 l0 a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
& i' Y3 r, A; c0 y2 `
这种思维无法获得成绩,那就换一种思维。
0 a0 G: C% Y2 T5 \& ~( {6 e
“登门槛效应”的典型例子是:销售。
% i D0 q7 Q: Y' L3 V% @+ M一个高级的销售,并不会一开始就暴露他的目的。
6 h" M" h' ~* |4 J# I7 V0 _0 A; g+ b
他会一点点接近你,试探你。
5 ^9 d& ~3 ]- E比如说:
2 d0 r" Z7 K j# y V* c# e开始时,他跟你说:
' V8 z2 L* S0 L: Z: m! p9 [我是一名销售,出来跑业务分不清方向了,您能告诉我XX在哪里吗?
% R' o j) S& ^ e) M3 s
这个要求,多数人不会拒绝对吧?
) Q1 {8 c9 {* T2 ^. m, b3 s接着,他趁热打铁跟你聊别的。
5 o6 Y) X" M( m! k0 k0 I: r% W( ]
一点点试探你,从对话中捕捉关键信息。
2 X9 T" ^4 n$ C& H
所有的铺垫,目的是什么?
( x2 R1 @3 g \( H! n" ?
为了推销他的产品。
# O! r$ e; `. S0 H! z2 R# _' \
先跟你聊几句,然后加你的好友;
* H( I# P9 c- S3 z3 v接着跟你建立信任,降低你的防备心;
# G* ?! ^$ j2 w然后给你一点儿好处,奖品,勾起你的“占便宜心理”;
5 d+ n9 H% T5 y' H: z
最后邀请你参与他的销售活动,并提出会给你申请别的东西。
5 \6 i4 b8 g! J8 ~# S6 V; f8 T
这一套下来,多数人都会顺着这种思维走下去。
- o$ J9 s1 W6 w6 Q/ F- r难的不是如何推销产品,难的是如何突破客户的心理;
6 h9 t6 i1 J. ~: [4 C
如何从站在门外跟他交流,到他愿意把你邀请进屋交流?
2 A' X! i# O# K& b这才是普通销售跟顶级销售之间的差距。
% }; c4 L1 p8 A& }' S# V! r/ M, L
在职场上,无论你搞事业、搞定客户还是搞定同事关系,都可以使用“登门槛效应”。
; s6 E6 T' v' F9 {+ O
精髓在于:
! j4 n6 M, [, P
就算你“得寸进尺”,对方也不会觉得反感。
s7 _5 V9 B8 k" }, h4 ? i
能做到这一步,才算学成了。
0 V" c$ G/ M4 a6 y& V
- d0 S/ D( S4 {5 c2 z7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