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s7 |6 N3 L按理说,随着危房改造实施,很多民房基本舍弃了预制板,改用更为稳固安全的混凝土结构,但近几年城市化发展迅速,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人进入城市,眼看着市区房价一路高歌到万元,村民看到了“新机会”——把自家宅基地推倒重盖了一栋8层小楼,自己住一层,其他的要么对外卖,要么租出去经营,然而这些房屋在建造过程中根本无专业设计施工,建造过程不合规,再加上长期存在的违建、扩建、加盖乱象,让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个个叠加,导致房屋不堪重负。# e0 D- R- Z A v* C/ D
& v0 z z1 |& u) w0 R9 Y
还有一个重要情况就是:侥幸心理。前面也说了,这些集体土地上盖的房子,要么卖要么租出去做生意,但无一例外房主都为了节省开支,想当然地降低建筑标准,还有一些是居住习惯造成的,毕竟买小产权房已经掏空了积蓄,只要没有大问题基本不管,往往酿成安全隐患。 * T4 ~9 v* R( _ ' b+ A* B. v) k- h, r4 E9 k0 Z9 |* I可以看出,在禁止交易的基础上,没有产权、未经审批且质量堪忧的小产权房,尤其是经营性质的房子,将会被彻底“打入冷宫”,结局信号早已传递,想要转正也无望了。 & t' T) f% S; I& H8 N( X6 T % ?% J2 |# M+ v. J7 Z2 n所以说,小产权房无法转正背后,都有一句共同的潜台词:不安全 , r6 m6 C* q$ d; Q2 {, d2 {8 A, N. B7 e% E$ m* @+ a
更重要的是,这类房子实在是太多了。如是研究院曾发布报告称,小产权房面积仅次于商品房,占比38%;像深圳这些发达城市,违法建筑面积达4.2亿平米,占全市总建筑面积的49.27%,同时村民组织自建的房屋规模,2013年时已经占到整体住房规模的60%以上,9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比例至少还维持在50%以上。% q# A$ n9 I9 L; p. [
- ~# ?9 r& i9 Y, \! n
% L% B3 D1 E' I8 {7 o5 e) K
可想而知,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这样的违规小产权房数量该有多庞大,也预示着这类房产的整治更加繁琐而冗长。 7 l5 ~$ n: \# m7 k" U; Q# h0 D7 h1 z" p7 v) Y3 B$ Z
小产权房将全面取消?新趋势下,老家的房子统统这样办 6 c. T6 z) x/ |+ p' \8 G6 h ( j) [# U9 {# L& ^0 I( c: j7 z1,老家民房使用,尽早排除隐患 " q' X2 B1 j& o3 `. s5 k0 L! z/ E" M# K) a
宅基地或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村民首先通过确权方式完成“使用权”登记,这样后代也可以继承使用权,不过就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预防隐患,子女在继承房屋后,如果只是偶尔回乡度假的话,要定期修缮房屋避免隐患。 , o- e( b, s. y1 X+ t - W2 |3 h) G d# ]% F- e' ?8 u0 O2,房屋建造、交易,建立规范体系& }+ R6 d+ E9 x+ N7 i; z' b
" L h8 F, L% `: Z' n0 a自然资源部明确提出: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换言之,小产权房虽然广泛出现在城乡,但如果村民将其卖给城里人,或是没经过审批就在宅基地上盖房子,这就属于违规交易和建筑,持有这类房屋升值力不大,最后还可能烂在手里。0 M. ^7 S' {) V6 W0 X
. W- I2 ?5 H7 m4 v8 [" X2 g/ j, }7 k
3,对于房屋的管理问题,强化安全监管$ f$ z& w* ~8 C2 _5 a- m' |% y2 X# n
- K* Y; p% {1 V. e2 m c: e保障自建房的安全,光靠排除隐患、规范体系是不够的,住建部董红梅介绍,接下来将指导各地建立审批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房用地、规划、建设、使用等全流程“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最后形成全国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严控增量农村房屋安全隐患。5 T, `4 }/ `- N( v. ^. \
7 g4 S& @3 A B% ^0 O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意味着小产权房全面消失的信号,因为在这些地方居住着很多外来打工者、商户,如果短时间一棍子打死,逼着他们另找住处,甚至还可能推高房价和租价,因此兼顾安全和公平的角度出发,一是要加强监管,二是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按照这样的频率,未来虽然小产权房不会全面消失,但经过监管和各种利好下,会换一种方式存在。* W. a' q# n0 o l, N
% p- _" f6 z/ k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