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h. `5 ~: j2 o: h% M6 c2 f+ w7 F- T【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是因为我爱你”。 " G1 A% x6 `0 G6 W7 ]" J . ]( e% }( `; e' A看起来只是简单地调换了顺序,但是它们本质上截然不同。) _( ^! O3 E$ \( A, }% H
% Z- B- q7 j) ]. u3 B可以理解为,“我需要饭,是因为我饿了”; # i/ Q) K9 L8 x( q j + C2 v% K# C: p“我需要喝水,是因为我渴了”;4 ]9 F$ W& S8 t* g- O
2 u/ y/ @% |5 I/ H( b
“我需要你,是因为我爱你”。" Z, T4 F# j/ U2 E
. A7 N/ n6 a+ E0 h1 ?0 [+ V1 e' L
我们对一个人的需求并不在于对方能给自己多少钱或者别的东西,也不在于对方能照顾自己的生活,仅仅是因为这个人爱自己,这就是【成熟的爱】。 ' y# {! q7 \! { 6 v( H' J+ c6 {3 `: |: Q, m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分辨出自己对异性到底是【幼稚的爱】还是【成熟的爱】呢? S/ W& Y+ U- [# R: U9 D- A
7 J& F. i" v# [9 Q M3 L
首先,一定要找到自己当初喜欢这个人的第一感觉。6 v" F% @" V x
; d1 G) r9 Y9 H
要了解自己是在什么时候想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伴侣的。/ H: _3 k F8 v
9 \* ]# v6 H; e& M& }- X
如果,最初是因为这个人给了你与其他异性不一样的感觉,你才喜欢上这个人,那这就是【成熟的爱】。 1 z; I' ?- R! h! K# W2 B % i& a. g6 m6 v+ M但如果发现对这个人最初感觉并不深刻,只是因为他在长期的生活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才想要这个人成为自己的伴侣。 8 g/ m3 p( a) |" w/ ^$ P : F: x3 n" f% |那这就只是因为“需要这个人”,才觉得自己“爱这个人”,这是“【幼稚的爱】。$ A; J. a2 n. _, ^( ~% @( @1 ^) W
2 M- w$ t) H$ D
那怎样才能学会【成熟的爱】呢? : y+ v/ j/ W3 r7 Z5 t. G+ ~ 3 N) |& W1 _; H+ o+ [4 J; t这时,就需要我们脱掉自己“巨婴”的外衣,不要去“要求对方能给你什么”,也不要从“对方给了我什么”去考虑对方值不值得爱,而是要从“这个人身上有什么特质吸引了我”等无关任何价值需求的角度去考虑。/ C5 Z8 U5 d5 l' [
0 T' I1 N# ?0 r0 Y' D% v
03$ d3 \( C! j! n: g+ C; O
父爱与母爱 2 U( N& N' D& F& n/ L ; \% {( G' a' f2 b7 Y7 n1、【母爱】 ( @/ _/ a8 X" n% q& l & A$ g1 C5 V; m5 T% p最后我们必须要了解【父爱】与【母爱】本质上的区别,这是“巨婴”形成的关键,也是“圣母”形成的关键。 + l1 I% x) N. O7 e / Z3 @0 f# G# z A" ` s* V' z* C我们上面已经谈论过母爱,母爱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条件的。; F1 v. k% E4 }
1 d9 R" f3 u2 g. L+ V母亲喜欢自己的孩子,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一个母亲的任何特殊愿望,仅仅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Q- k+ v5 z" _6 u
V4 R# e- O: D
当一个人开始慢慢成长的时候,我们依然渴求母爱,但是我们开始渐渐对这种无条件的爱产生怀疑。 . z1 Z/ p ^$ w/ j0 K# A3 w. S5 D& e' F7 Z
为什么会怀疑这一点?/ R, a9 b. V2 m7 Y
B8 R4 F9 ] d L, ~因为,“我被人爱”是由于我让对方快乐了,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K1 @8 I6 C; n t2 r. q# H" K' R- U归根结底来说,“我不是被人爱,而只是被人需要”。( s/ F( \8 u' j2 s, `4 _6 p
5 D' b/ w0 T' h$ O- _也许大多数人应该都获得过母爱,这是很正常的。+ x: D, Z* K9 k7 \4 v6 R% E% j8 U
! N' u1 d1 {; E+ s" U3 e+ h
如果没有获得过母爱,他一辈子都会对「母爱」有所追求。6 S4 b% _4 N; g8 _! a, N; H! ~& K0 w
) r! ?0 Q' [& ]+ S: {3 a1 s很多人最痛苦的成长,是有一天发现自己不是被人爱,只是被人需要。 ) ~1 P0 _6 S# Y, f # Z7 K2 f1 [2 s( V$ X人都需要在幻灭当中成长,现在遇到任何的失败或者痛苦并不可怕,因为现在的所有伤痕都会让一个人成长。6 D9 M9 v' j& |/ Q
8 I& L( f; Q' {7 p
2、【父爱】 ^; n0 S) Q/ e, h( C/ [) B5 U6 [4 b' u9 B! W- O, y0 H
母爱的本质是它根本不需要一个人做任何努力,它是无条件的,但是父爱则完全不同。 & F! [# d1 N7 q3 ~2 f - e8 B# d( e1 I& N7 y" X. r5 Y如果把母爱比作大自然的话,那父爱就可以讲是一种社会性。- F( |: f8 d, e n; o
. h. R; s8 Y! D" P
在最初的时候,孩子与父亲没有什么联系。这个阶段,父亲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在后来起了极大的作用。9 E7 H, ^6 n' c% b
2 b% {$ `& \/ `+ o& j因为父亲代表了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纪律等等,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e0 U9 Z: x) b. a Y# }* [$ z
) P9 c7 V2 _# C6 X4 T( Q: ]" w r2 ~这段话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因在于我们国家中有很多典型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扮演得并不好。 % z, S$ \$ y+ P1 _6 w7 J, Y / G4 g$ c* B; Z; k9 J, v因为很多父亲其实并不负责任,他没有能够承担起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 I9 H# u5 @' ~/ |- l+ J' j" d
& o' T5 q2 b& ^/ o7 F9 k [
很多人都在补课,在为未来补课。3 q" z7 c& R& U. E9 V5 C: j
9 J1 i+ z0 @( y( b+ n4 P2 E
很多人现在买的单都是因为他的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地教导。8 W( B) O+ g* S4 W% f
7 v; c6 a/ Z# O. n' b
有些事情不是说父亲揍一顿就有用的,因为父亲没有能够真正地帮助孩子理解社会,没有帮助孩子理解我们人类创造的种种社会性产品,例如法律秩序、文明纪律等等。6 S, T8 J) A. Q: W3 D1 s1 r
9 r! x6 m$ E0 j7 t2 a
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缺乏自律的一个人,因为我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并没有在这方面给予我非常强的指引,我在小时候接受母爱是远超于父爱的。 / T( Z% p' Y* }+ A q: P# {3 z" S2 O4 d+ G; b! E
这也是我们国家传统家庭里面的一个巨大问题,好像父亲与孩子之间总是没有太多的沟通。* S: j2 {9 `7 L: ^5 b
* j! |* B8 F4 K+ M$ v4 T% P
3、父爱与母爱是有区别的。# g! w7 z) Y- ~" R! a8 Z
2 e( i7 C& X& u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母爱是无条件的爱; 1 [$ F+ f" ]- [& n7 J. O& t, r3 U" B1 {2 i$ C8 |
父爱的条件是,“我爱你是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是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是因为你与我相像”。 , S" n2 M: m2 h# b/ o$ f" c0 a- O, a3 W+ o, S; B1 i' f
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 k; H7 Z9 w3 x* {& f9 d
, ?" ]8 V+ H) V0 ]3 d+ p1 G
父爱的消极一面在于必须靠努力才能获得,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4 e, ]3 R( Q" b! n( [
6 j0 t; i0 F. j1 h4 o父爱的本质里“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 _' ]7 r6 f, {
1 h. u0 K' _$ k! H7 l! D3 K
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很重要,不过它的消极一面对人的影响很大。% _+ {# B8 m+ f
" B% A+ \& V6 x6 g3 k& B# n& N
在我们的文化中,父爱被无限被放大了。 2 h# E! n9 F l S$ j* E6 X1 g% `) N* G
为什么这么说?5 S: ^0 l9 J* _4 W5 v
7 b9 G0 V) h5 ^. q3 [ S! \在我们国家,男人在主流文化当中话语权远超于女性。 V* W, x; l0 N4 h: Y 9 I+ P* Q' R& _# C% x' D. S我们传统文化中,常常强调的“孝顺”,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父爱的体现。 % ~$ u& d. z9 r4 i. ~3 A ) `. V' F- E' k2 U“孝顺”在于让一个人顺从这个社会制定的伦理,让人们无条件地听父母的。9 N9 G1 d( u; L5 _
0 M; v3 B% j8 G) U( l0 v0 u
所谓的这种“孝顺”,本质上就是一种父爱的极端体现,我们国家每一个小孩的成长都是在挣脱这种传统给我们带来的痛苦。7 [$ Z) ?, q2 ~' ]+ l0 c4 c
; w6 ]/ l( L' r4、母爱和父爱给我们的影响。5 Q7 }$ _8 I5 v5 V/ x
6 M4 y1 N6 \7 p' d一个好的母亲能带给孩子安全感。 ' Y+ y% k: x5 {) E4 r 5 f0 H+ J* l/ ]7 x: w(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爱自己是无条件的爱,自己是不是有充足的安全感? . ~$ P: U3 r- q0 x # H+ r+ J5 @% s$ J当自己获得的这种爱是不会因为考试没考到60分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找到工作而改变,只要自己还活着,这种爱永远会给予自己安全感。 ) s8 L. H Z1 S# h- J 0 h( \% p; r" h& i* [5 C$ w好的母亲根本不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她应该相信生活,应该希望孩子独立。3 h* m, s9 y2 N6 E4 W2 ~- ?' F
3 E' t4 r0 S0 Q. i/ H
很可惜我们很多的家庭中,母亲都企图操控小孩。( H2 _+ i( Z& n0 J) V7 [$ H0 K. P8 \/ P
2 U1 T0 ~4 v! W- `4 x
特别是有一些男生的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溺爱本质上是一种操控的体现,与这种人谈恋爱就得跟他母亲争抢。0 w% ^1 w0 {+ g6 [. E
) @8 @ r. f: H
争抢的本质在于与男生母亲战争,这种战争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与这种人在一起太没意思了。. {4 @0 i& z' y2 m0 M7 h
) _% v. r; @' e8 _1 x( u" t9 V父亲的责任与母亲是完全不同的。0 x/ T" n$ u) n/ u
9 m s. k' ^. q, l
父亲的任务在于,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这种责任只有父亲才能指引,因为符合我们刚刚所说的父爱的原则。4 O0 U7 J' c+ j. W/ Y8 m;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