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起哪一位古代评论家说李清照是“词妖”,于女而言,“妖”的感觉很好,看到李清照经典的词,我按自搓搓手,我也想做这样的妖,只可惜,这样的妖是要有绝世的才情,唯李清照一人所有。
: }/ e! Z# |- G% m4 m! S$ D4 \3 ~0 x( Q7 k8 h6 t/ A
/ A X3 L% {# b$ I
闲暇之日,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感悟别样的妖味。
! X+ P5 \ n& I$ T* u7 E
2 l/ C, @3 W \, u. b4 ^9 T) g) f或许,是李清照的词太美太触动人心,我用想象,李清照是一个美艳绝伦、长裙飘逸的女子,从古老发黄的画卷中缓缓走出来,手执一把扇,轻轻吟咏,便是让人惊颤的词句。
0 R( |; y8 p# |. R) B- w4 V# y, Y4 s" Q
《点绛唇》
# z$ T5 o; d1 x! w0 x
2 a( U6 m& \1 R/ j# J* Z: [* }. \% F c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2 x; T) M7 F5 o2 `
+ ]+ x& q+ w& W, S1 Y
7 G# c/ o' a*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 L* ~( j% A5 {7 [. n) o
2 z4 f1 g" h V& l, D* P ^* B" S7 I) F
& [9 E7 ~9 d* s, a
7 B7 j& b. _* Q& p% L3 u5 P5 D$ e/ _/ Z! Q1 D" F. P5 H
注:袜刬(chàn),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 s6 s3 m9 v6 X% O- y$ r
6 Q2 ~" H& s$ U, B' L( Q3 X" |# V9 o此词写一富家千金自由自在的生活片断。
! f& K1 R. {( I, G$ X0 Y5 S. \- `7 \' {1 z! Z6 [ m8 u* d
& b: K; \: Y8 }" O# a9 W$ `这位打秋千打得很困乏的少女,随手宽衣解开罗裙,同时指点侍女以琼浆般的饮料伺候。
0 Q6 w# Z9 e/ S o
5 ?8 A. z6 l3 c' m' y7 a, g+ @: w
一个“薄”,一个“汗”,一个“慵”,勾勒出的那种娇喘吁吁香汗淋漓的娇憨情态,无不引人遐想,真是一荡百媚生。
: ?5 r* ~9 C) M- O" d/ B4 l3 f I4 p
% t& m# ~6 O5 ?4 r" x/ W下片,少女一见生人闯入后花园,便慌里慌张地害羞回避。
% O* C( g& T& l+ x- F% b( V& a G- N' r1 t; R7 Y8 T# l, F- N3 D
正当此时,仆人告知她,刚才进入后花园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未来的相公。
, A% Y8 |1 Z5 h+ W O" _/ \( D5 b
6 y) g: \# F9 {! Z; u
她也很想一睹未来夫婿的样貌,为了不惹人注目,便倚靠着门边,回头张望;
. d4 J8 z( g3 u. k% _) w
0 F* Q, P+ e# u' N! u* a5 B$ |9 t* ?8 ]
又怕厅堂内的公子察觉有人在窥视他,洞悉自己的一片芳心,于是巧妙地做了一个“却把青梅嗅”的假动作,表面上是回头嗅青梅,实则借机来偷瞄一眼未来的夫婿。
' E, C+ N* }+ C/ r5 s* X2 p
: V" ?) b) j5 r
这是一个娇羞活泼,又多少有点调皮的多么可爱的女孩啊!
2 i& ?" E% b2 b% p6 Q3 S' g; \0 x1 D, X
岂料,当李清照将此诗隐括为《点绛唇・蹴罢秋千》,并以作品中的主人公自况,竟招惹来古今诸多厚非。
' k, @$ [' Z ~7 }. C. G$ Q4 ]
如果说这首《点绛唇》在一些眼中人已经是离经叛道之外,那么她的另一首《丑奴儿》则更为露骨大胆,连男人读了也脸红:
& S# o8 S- K* N7 x/ q4 _6 n
) |# _( a' t( p. P4 E. z9 M6 j& n/ l" b" r
《丑奴儿》
5 g! R: H. ?0 o1 v0 h6 U
: Q o; g$ D# v: C8 I
4 d S/ t2 I0 T8 @3 s( b$ h5 u, T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2 g5 x( J+ V) C; N) q) ~7 U
9 |) X( p) j! @2 V3 I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0 f- j I3 e3 }/ C
G& q, c& c# k# P这首词作于李清照新婚之后。
7 M; u* X5 R) ^1 j# p
! I8 J0 w- m/ W
想那一年,赵明诚正值二十岁,李清照正值二八妙龄,她终于盼来了过门嫁入赵家的一天,盼来了正式成为心上人妻子的这一天。
7 W/ t; u& [4 `9 n' D: y- z# w0 ?
' X" W+ L, J& u! J) l1 b7 D7 G) S
在封建社会,婚姻并不能由自己做主的年代,这样的一桩婚姻算是非常幸福的,门当户对、郎情妾意、情投意合、亮相挈阔……虽然两个家庭因在政治上的分歧而对这桩婚事略有阻拦,但是大致还是顺利的。
r( f# ?6 b5 L) N$ D9 ?6 G% r! d
) l6 F! N$ L! O" m1 q6 ~. L( k真可谓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
2 |; W/ p# b* o( |
9 v" a+ `# H, K v8 v. b婚后,两人感情十分融洽,志趣相投,新婚之后极为甜蜜。
: ?1 N+ Q7 o# q4 B9 E8 R/ O" v6 Q8 o
从这首词便可见一斑。
$ F; Z) w/ a1 `! C) K( L% @9 L2 h
P {( \% Z; C# k6 q% g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衣尽了白天的暑热,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摆弄完笙簧,又对着镜子化了化晚妆。
' x- X( L' R4 B/ l4 l; }7 Q. W
8 f4 }: `6 ]& Y: Z, Y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这种“绛绡缕”,大概就是古代的一种粉红色的透明性感内衣,女子穿上这种内衣之后,那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一阵阵的幽香不断散发出来。
* d7 S8 P: N2 e# q1 |
4 b* j$ [1 n O _. s6 S) q$ z试想,用这样的性感内衣撩拨她的丈夫,怎能不令身边的男人心醉神迷,想入非非?
) _. E5 M! T4 s5 I3 H& z; v V/ z. N* ^8 v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那佳人一声轻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啊。
0 C8 ]) B% Z- D$ ]& H' |8 h' E
" E/ x# F0 o7 D, t# A$ S这充满诱惑的暗示,相当于现代人在这样的情境里常说的:“来吧,亲爱的。”
& J8 a6 q" J% y" H" P0 h
, ^' U2 r+ B7 G* Z0 B& Z李清照就是这样的真诚大胆,她是在由衷地表达恩爱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
: c) o+ p O. J: W( s$ F$ F
9 G* O3 k* U8 j6 O; K8 `
不过,这首词引起的争议更大。
* g3 u9 A9 L ~. O9 t
8 @! o- ~ |5 j2 Y) {0 h5 ^+ n6 S同时代的人斥责李清照:“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近现代的人甚至还认为李清照“好色”。
7 y" R0 z& O6 W0 s8 r6 M
; l- L1 ?8 D: m$ Y
诚然,词里的一些词句,如“雪腻酥香”、“笑语檀郎”等,或多或少体现了李清照对情欲之事的渴望,但只根据这些推断李清照“好色”,是有待商榷的。
0 \; {& ]0 Z5 B
0 {4 @3 E, P% W2 L& L! c如果一定要在这些词句中找出李清照的“色”之所在,那就把她的“好色”理解为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更可以理解为李清照是一个性情中人,偶尔倾诉一下自己的真情实感,但与“好色”实在没多大关系。
" R5 ~4 d/ p" k8 R
0 G4 C1 o5 e" [. r+ \8 E- W我想,李清照能够卓然独立于古代众多女子之上,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家,一定程度上也得力于她的真性情和坦率大胆。那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7 f+ F2 T$ f6 K9 j7 o: A. e/ a( x5 h2 E
* `) M8 |" m# J